第一氏族 第109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東路軍需要做佯攻,自然是先一步就到了位置,原定明日發起進攻。 “現在需要做的,是不暴露西路軍的虛實?!笔捬嗄枚酥饕?。她叫來一名王極境高手,讓對方立即去東路軍軍營傳令:今夜提前發動對山海關的突襲! 無論如何,東路軍必須吸引晉朝注意力與反抗軍主力。 至于西路軍......蕭燕也有了打算。 既然晉軍派出來了兩個師,她沒道理放過對方,在平坦開闊的草原上與對方會戰,總好過放對方回去,日后攻打對方嚴密把守的山頭。 只要吃掉這兩個師,大軍就贏得了開門紅,這不僅能夠極大鼓舞自乾符十七年以后就低落的士氣,扭轉天元帝國對晉朝沒有勝績的歷史,還能讓他們削減雁門關守軍的有生力量,為破關而入創造先機! “戍衛軍第一師第二師正面出擊,攔住晉軍,第三師第四師兩翼迂回,直插晉軍后背,配合第一師第二師聚殲敵人!” 蕭燕叫來一名王極境參謀,快速下達命令,“第五師第六師大迂回,一方面堵住晉軍突圍部隊的退路,一方面阻敵增援!” 參謀領命而去。 蕭燕俯瞰南方闊野,目光凜然。 此戰她帶了兩個軍的近衛軍與三個軍的戍衛軍,共計超過二十五萬的兵力來到雁門山外,而進攻山海關的是近衛軍兩個師外加戍衛軍兩個軍,十二萬人。 東路軍雖然是佯攻,但并不是做做樣子就行了。 一旦他們突破晉朝北境防線,大軍進入晉朝腹地,要實現的就是東西兩路大軍齊頭并進之勢。戰略上的安排,體現得只不過主次之別而已。 現在,溧水河谷已經投入了一個近衛軍,蕭燕在鳳鳴山前就只打算再投入兩個戍衛軍,多了就會暴露這里是主力兵馬的事實。 “殿下,本王有個疑慮?!?/br> 在蕭燕的命令下達之后,坐鎮指揮部的右賢王飛了過來。 蕭燕轉頭看向對方。 天元帝國原來的右賢王博爾術死于國戰,現在這位右賢王是后來新晉的,他也是孛兒熾君家族的人,名叫勒古臺,約莫五十來歲的年紀,臉龐黝黑雙目灼灼,有著王極境后期的修為。 “右賢王有話但說無妨?!笔捬嗟?。 勒古臺穩重地道:“晉軍明知關外有我大軍,還要派遣兩個師兵分兩路孤軍深入,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在送死?” 蕭燕不置可否,等著下文。 勒古臺接著道:“本王覺得,晉軍既然拋出了誘餌,就不會坐視我們吃掉他們,其后續主力一定會很快增援。 “屆時,我們想要殲滅這兩個裝甲師就不再容易,如果我們執意殲滅他們,只怕是全軍都會被調動起來! “一旦那樣的情況出現,我們的兵力就藏不住了,晉朝必然會知道我們的主攻方向是雁門關!” 他的意思很明確,晉軍用了兩個師,就讓大軍明面上可用的兵力全被調了出來,這是對方戰術的勝利己方戰術的失敗。 而一旦晉軍加大投入,只怕大軍臺面下的兵力也得拿出來,那就是戰略戰術上徹徹底底的失??! 蕭燕看了勒古臺一眼,目光跟友好扯不上半分關系,那意思仿佛是在質問對方:你覺得我是傻子? 勒古臺沒有說話。 蕭燕淡淡地道:“晉軍如果要救出這兩個師,兵力派少了不管用,兵力派得不夠多,就算救出他們,自身也會傷亡慘重。 “他們只有一個選擇:派遣大量兵馬出戰。換言之,那就是雁門關主力盡出。右賢王,你不會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吧?” 勒古臺倏忽一怔。 下一刻,他眸中光芒大盛。 如果駐守雁門關的晉軍主力盡出,放棄依托有利地形的固守戰略,全都到了開闊平坦的草原上,那天元大軍就不必再花費巨大代價去攻堅,不用在一座又一座山頭上丟下一片又一片尸體! 戰斗會好打太多。 草原,是天元大軍求之不得的決戰之地,雙方大軍進了這樣的戰場,誰也不會有便宜可占。 如此一來,雁門山等于是失去了它的防御意義,晉軍完全是把手上的優勢放棄了! 蕭燕最期望的就是這個結果。 ...... “本王還有一事不明?!崩展排_收起了懷疑蕭燕的目光。 蕭燕依舊是那副云淡風輕的樣子:“右賢王但說無妨?!?/br> 勒古臺沉吟著道:“東西兩面的兩個師,是晉軍主動派出來的,對方統帥在發布這樣的命令時,難道沒有預料到這樣的結果?如果他們預料到了,那就說明......” 蕭燕接過話茬,重重地道:“這就說明,在草原決戰也是晉軍想要的局面!” 此時此刻,他倆都想到了晉軍統帥——很可能就是趙寧——的打算:以兩個師的兵力吸引主意,誘使蕭燕調動優勢兵力圍殲,從而讓迷霧中的天元大軍暴露出來,然后主力盡出與之決戰! 在此之前,蕭燕沒有意識到趙寧的計劃。 然而,面對兩個師的突進,她都不可能坐視不管。她不讓大軍出戰,對方就會得寸進尺,搜索整個北面區域,除非蕭燕下令大軍全面后撤,否則必然被發現。 就算大軍后撤,也會留下很多痕跡,讓對方根據痕跡判斷出這里有多少天元兵馬。 現在,蕭燕明白了趙寧的打算。 她有必要改變戰略部署嗎? 沒有。 “晉軍出關而戰,我求之不得,既然趙寧也想在草原決戰,那我們打就是了!”蕭燕的聲音鏗鏘有力。 打贏出關的晉軍,大軍就能毫無阻礙地突破雁門山,進入晉朝內部!晉軍出來決戰可謂是正中下懷。 “我現在開始擔心另外一件事,殿下能猜到嗎?”勒古臺再一次出聲。 蕭燕看了他一眼。 勒古臺繼續道:“如果晉軍不是真的想跟我們決戰,只是擺出決戰的態勢,讓我們認為他們想決戰,以少量兵力誘使我們把兵馬完全暴露出來——那當如何?” 蕭燕沉默不語。 如果晉軍是這個安排,那他們的意圖就回到了之前:打探雁門關外的天元大軍虛實,弄清楚天元大軍的主攻方向,以便于調兵遣將。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可能性很大。 在不知道關外有多少天元大軍的情況下,如果雁門關的晉軍還想主力盡出來決戰,那一定是自身兵力足夠多,有著必勝把握。 沒有那么多兵力,還貿然出擊,一旦關外是天元大軍主力,那豈不是自尋死路? 可如果晉軍不知道關外天元大軍的虛實,又怎么會早早駐扎了足夠多的兵力?他們難道就不擔心山海關? 時至今日,晉朝反抗軍正規軍的規模發展到了六七十萬,但秦國、吳國的兵馬已經開赴邊境,晉朝分散了很多兵力去西南、東南兩個方向駐防,能夠用在北境的力量是有限的! 現在蕭燕面對著兩種可能。 其一,雁門關集結了晉軍在北境的主力,他們想要出關決戰。這有一個前提:對方早就知道天元大軍會進攻雁門山! 如果情況是這樣,那就意味著趙晉沒相信她之前通過蘇葉青發出的假消息??煞N種痕跡表明,蘇葉青并不知道自己暴露了。 其二,雁門關的晉軍并不多,晉軍在北境的主力很可能還集結在燕平一帶,所以他們現在就是試探,以求在弄清楚天元大軍虛實后,再決定燕平的軍隊開往哪一個方向。 可這樣一來,晉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已經出動的兩個師會傷亡慘重,后續增援部隊也不會好過。 但他們確實能通過這些代價,摸清天元大軍的虛實,從而為整場戰爭提供戰略戰術布置的依據。從全局來看,先期的局部付出并非不能接受。 尤其是在雁門關晉軍,自認為他們戰力不凡,能夠救出兩個先頭師而不必付出太過慘痛、無法接受傷亡的情況下。 “晉軍到底是什么用意?”蕭燕一時也理不清頭緒。 很多問題想著想著又回到了原點,很多線頭理著理著又變成了一團亂麻,現有的信息太少,很多推算模棱兩可,固有的依據實在難以支撐起堅實的結論。 不過有一點蕭燕很確定。 在三國聯合出動的情況下,趙晉要想破局,就必須集中力量先破其中一國。如果對方決定先破天元帝國,那就必須迅速弄清天元大軍的部署! 哪怕要冒風險,哪怕要付出代價,趙晉也必須這么做。 這一戰,他們拖不起! 第一二三四章 隔空較量 “十一師跟敵軍交上手了!”再度從前方返回的扈紅練向趙寧稟報。 趙寧眼下還不方便去前線,他要是出現在雁門關外,必然引起蕭燕警覺,說不得對方就會因此判定晉軍北境主力在此。 趙寧問了跟先前一樣的問題。 扈紅練一一答道:“根據火力配置與軍隊裝備,確認跟十一師交火的是戍衛軍。 “蕭燕這回出動了兩個軍,其中兩個師正面阻擊,兩個師迂回繞后直插腹背,另有兩個正在向南行進途中,預計會構筑阻擊我們增援的陣地?!?/br> 趙寧不禁啞然失笑:“蕭燕這是打定主意要吃掉十一師了?!?/br> 圍攻十三師時,蕭燕出動了三倍數量的近衛軍,戍衛軍火力不如近衛軍,蕭燕就把數量提升到了六倍,這種打法不能說錯,只能說蕭燕對晉軍的恨意與忌憚極高。 高到了一有機會,便要拼盡全力給予打擊、絕不放過的地步。 “殿下打算如何應敵?”扈紅練不無期待地問。 趙寧看向黃遠岱,后者摸著胡須徐徐道:“依照先前的布置,如果兩個師不能調動太多敵軍,我們就要出動第三個師。 “眼下已有三個軍的敵人冒頭,如果我們再派出中路突進,跟左邊的十三師、右邊的十一師相互呼應的部隊,就能把蕭燕的后續力量全都調出來?!?/br> 說到這他頓了頓,進一步整理思路,沒有很快給出后文。 趙寧明白黃遠岱的顧慮。如果此時他們再派出中路突進的部隊,依照常理的確是能進一步讓敵軍力量暴露出來,但同時自身的戰術意圖也會顯露無遺。 當蕭燕看到晉軍三個師正面挺進的時候,她會怎么想? 認為晉軍犯傻,把精銳送進虎口嗎? 她一定會想,這是晉軍的刻意安排。 那么,晉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安排?當然不是用三個師去對決她的全部大軍,而是以三個師為探路先鋒,等到她的兵力全部浮出水面,立即主力全部出動與之決戰。 大軍在草原決戰,這是天元大軍期望發生的事。 如果天元大軍的統帥是個普通人,那一定會很高興的接戰。但眼下在關外的是蕭燕,她一定會想很多,會分析敵情敵意。 她首先會想,在不知道關外有多少敵軍的前提下,晉軍憑什么敢這么安排? 當然是自信實力夠強。 也就是說,蕭燕會覺得雁門山有晉軍北境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