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08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無論真相如何,至少有一點趙寧可以確定。 那就是,他不能被魏無羨牽著鼻子走。 “現如今的朝廷,能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并吞天下,無懼群雄?”魏無羨肅然看向趙寧。他先是稱晉朝為大晉,現在又稱朝廷,自覺態度已經非常明顯。 他要提醒趙寧注意的,是現在的晉朝雖然強盛,卻不能以一敵多,在多線作戰的情況下一一擊敗對手。 既然如此,朝廷就應該向形勢妥協,改變策略,以保留秦國世家大族的主要利益為籌碼,換取秦國歸順朝廷。 趙寧察覺到了魏無羨的讓步。 但他并沒有輕易相信。 他都還沒有施壓,對方就主動讓步,這很難說不是為了將他引誘進對方的圈套。 “朝廷本來是要一統天下的,區別只在于早晚?!?/br> 趙寧淡淡地道,“如果我們現在選擇了容易的道路,未來就一定會付出更加艱難、慘痛的代價。妥協只能利眼前,不能利長遠。而趙晉要的,一直是長遠。 “舍難就易,無異于舍本逐末?!?/br> 魏無羨臉色黑了下來,再也無話可說。 趙寧的態度強硬得讓他莫名其妙,甚至感受到了侮辱。 他今天是帶著誠意來的,一開始就表現得很明顯,他本以為他會被以禮相待,趙寧會積極回以他真情。卻不曾想,趙寧竟然是什么都沒得談的態度,完全沒有把他當兄弟,甚至沒把他當回事! 對方沒有尊重他。 因為接受不了吳國使臣韓守約高高在上的態度,不愿意為一己私利沒了大丈夫的尊嚴,魏無羨才不想跟吳國合作,他更愿意為了天下大計、青史留名歸降朝廷。 所以他來了燕平見趙寧。 可他怎么都預料不到,趙寧的態度居然比韓守約更加倨傲,全然沒有正視他的努力、付出與真心! 跟吳國本來就是利益聯合,韓守約不過是別國臣子,對方輕視秦國輕視魏氏,魏無羨沒有感受到那么大的傷害,但趙寧這位兄弟的漠視,卻讓他的心靈遭受重創,無法接受。 “我早該想到的,我們早就不是什么兄弟,而是敵對國家的對手!趙氏對我們早就沒了情義可言!招降......招降,他們果然只是想以君主身份,高高在上地對我們頤指氣使! “這怪不得別人,誰讓他是天人境,是能以二敵四的天人境?!而我只是一個王極境后期罷了!我原就沒有跟他平等交流的資格! “魏無羨啊魏無羨,怪就怪你是一個弱者,需要看別人的臉色!” 念及于此,惱羞成怒,自覺顏面無存的魏無羨站了起來,冷梆梆地道:“既然你什么都想好了,那我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告辭!” 趙寧眼簾垂了垂。 他感受到了魏無羨的屈辱與憤怒。 但很難說這不是對方在表演,是以退為進的策略。 先前中原大戰時,秦國已經跟吳國聯合過一次,彼時他給過魏無羨機會,甚至可以說是對魏無羨抱以過期望,但對方是怎么回應他的?對方最終選擇了跟趙晉開戰! 數十萬秦軍隨后進犯河東! 秦國的立場、魏氏的思想,早在那時候就顯露無遺。 他跟魏無羨是私交甚篤,但私交在國事面前不值一提。 而今,蘇葉青傳回的情報說得很清楚,天元帝國跟秦國、吳國已有戰爭盟約,三方約定了一同行動,且這份盟約怎么看怎么符合秦國的現實利益。 這個時候,難道要趙寧不相信蘇葉青,轉而相信魏無羨? 他有什么理由這么做? 魏無羨抓起斗笠奪門而出。 他本來打算直接飛上半空,以王極境后期的修為趕路回去:趙寧無視了他的真心,他不需要再隱藏自己。 歸順朝廷的道路走不通,往后秦國就只能跟吳國結盟,與趙晉戰斗到底,他不必再遮掩此次行動。 這次行動沒有任何成果需要遮掩! 但魏無羨站在茶樓門口深吸了幾口氣,最終還是強行壓下了涌到嘴里的莫大苦痛,帶上斗笠走進了大街熙攘的人群中。 趙寧站在二樓雅間的窗口,看到了魏無羨在人流中快速遠去的背影,體會到了對方腳步所傳達的悲憤。 他沒有什么表情,也沒什么觸動,目光平靜毫無波瀾。 如今的大晉已經足夠強,且正在以天元帝國、吳國無法相比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強,無論是他個人,還是整個皇朝,都不需要再看誰的臉色與心意,不必再對旁人抱有奢望。 大晉,可以憑借手中利劍,強勢并吞天下! 第一二二六章 沒有把握 皇朝以一敵三、多線作戰,這的確不是一個理想的局面。 實事求是地說,對眼下的大晉而言,走這條路確實會頗為艱難,不僅皇朝壓力大、軍隊傷亡也會多,且容不下大的意外。 可意外未必不會來。 格蘭帝國還在一旁虎視眈眈。 真到了關鍵時候,僅僅是安德魯、弗朗西斯科帶著圣者境高手下場,就足以讓大晉陷入險境。 若是可以有選擇,趙寧當然不愿把本來可以歸順的秦國推到對立面去。如果魏氏能夠歸降,都不需要秦國高手們為朝廷而戰,只要他們不幫敵人,趙晉的頂級戰力就不會陷入太大劣勢。 但這個可能果真會出現嗎?魏無羨當真愿意被招降? 有多少時候多少事,就是因為自己想要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選擇了相信,最終犯下了愚蠢而致命的錯誤,導致自己損失慘重,淪落到根本無法接受的境地? 對好事的幻想,對希望的癡迷,是決策者最大的忌諱。 小心方能駛得萬年船,謹慎無大錯,趙寧需要克制心中蠢蠢欲動的,對勝利與功成的渴求。過分的渴盼是貪婪的毒蛇,世間無數種陷阱專門為其而設。 回到茶案后坐下,趙寧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他的心緒依然平靜,一如既往的平靜。 跟魏無羨的會晤雖然沒有任何成果,但至少不曾暴露任何破綻?,F在回顧整個見面過程,趙寧在細細思索之下,心中漸漸有了觸動。 他先前的種種判斷,除了現實利益方面的考量,還建立在一個相當穩固的前提下:蘇葉青的情報準確無誤。 但如果蘇葉青的情報有問題呢? 作為細作,蘇葉青已經工作了二十年,她之前傳回了無數消息,大的小的從來沒有出過問題,趙氏因之獲得了難以準確計算的好處。二十年的成績與建立在成績上的信任,可謂是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趙寧沒道理懷疑蘇葉青。 包括蘇葉青的能力。 但身為決策者,趙寧在看問題的時候必須全面思考,從不同角度去認真分析,抽絲剝繭地推算各種可能性,以此達到沒有遺漏的目的。 事情總是在變化,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更何況蘇葉青身在敵國,周圍的每一步都是危險,她根本無法掌控一切。 如果今天魏無羨沒來,趙寧不曾跟魏無羨有這場會晤,他就算去想蘇葉青情報出問題的可能性,也只是例行公事,不會過于深究。 因為過往的經驗與信任,就算有問題,趙寧也難以發現。 但現在,想起魏無羨的悲憤、無奈與痛苦,趙寧就不得不深入分析。倘若魏無羨的情緒不是作假,如果魏氏真的有意歸順,那事情會是什么樣的真面目? 問題是,真有這種可能嗎? 中原大戰時與吳國結盟跟朝廷開戰的魏氏,現在卻要歸順? 可能性當然不是一點兒都沒有。 這些年來,趙寧一直跟魏無羨保持著私交,他從異界回來之后,也會把在彼岸界的見聞都分享給魏無羨,私下來往時除了必要機密,兩人依舊是坦誠相待。 他們畢竟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發小,也是國戰時并肩浴血的袍澤。 趙寧之所以愿意這么做,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兩人的交情,另一方面正是為了潛移默化影響魏無羨,拓展對方的視野,開闊對方的胸襟,讓對方認識到真正的天下大勢、文明潮流,引導對方投身其中。 而不是一味逆勢而行! 如今的大晉日漸強勢,而秦國呢? 逐鹿中原時,秦國就不是大晉的對手,傾舉國之力卻連河東都未曾攻下,眼下大晉獲得了彼岸界文明力量的加持,而秦國什么都沒得到,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強弱之別愈發懸殊,如若云泥。 魏無羨看到了這種懸殊。 他不是天人境修行者,秦國無法從彼岸界獲得滋補,天下大勢風云變幻,魏氏跟秦國卻成了局外人,未來的命運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從現實利益的角度上看,現在弱小以后只會更加孱弱的秦國,只有一個選擇:抱大腿。 擺在秦國面前的大樹只有三棵。 大晉,吳國,天元帝國。 選擇吳國嗎?吳國本就不如大晉強盛。如果魏無羨去吳國看過,把吳國跟大晉比較過,就知道除了眼下這一戰,吳國再也不會有機會。 選擇天元帝國?不是沒有可能。但跟選擇吳國、大晉比起來,選擇天元帝國的理由不堅實。 真要說,選擇大晉的理由也不是那么堅實,因為那意味著魏氏要失去權貴的特殊身份。 如果魏氏愿意歸順,那只能是魏無羨的思想高度超出了一時利益的束縛,達到了更高的層次。 “如若事實真是這樣,那只能說明我之前的所作所為,的確是都起到了效果?!壁w寧摸了摸下巴??床坏轿磥砼c文明大勢的魏無羨,很難會生出歸順朝廷的想法。 “先假設魏氏真心歸順朝廷,那么出問題的就是蘇葉青?!毕氲竭@里,趙寧臉色變了。 秦國既然不曾與天元帝國結盟,那蘇葉青的情報就出了岔子。 趙寧首先排除了蘇葉青背叛大晉的可能——這毋庸置疑。 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個:蕭燕向蘇葉青傳遞了假消息。 也就是說,蘇葉青暴露了! 這個可能性有沒有? 二十年沒暴露的蘇葉青,突然之間就暴露了? 可能性當然有。正因為蘇葉青在漠北工作了二十年,無論做得多好都會雁過留痕,所以現在才會暴露! 要知道,她可是在蕭燕身邊活動,而蕭燕并不是一般人。她本身就是資深細作,乾符初年她是以燕平為中心,在齊朝建立過地下情報王國! 這也就意味著,蘇葉青剛剛傳回的情報,極有可能都是假的! 最為關鍵的是,蘇葉青現在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