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03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曾幾何時,世家門閥鼎盛于天下,他們的群體意志就連皇帝都不敢正面違抗,而今,為何式微至此? “不過是因為寒門崛起,在天下間頂替他們成為了更強者而已?!?/br> 小蝶茅塞頓開:“格蘭帝國船堅炮利,擁有吳國無法對抗的強軍,正是因為他們那個階層比寒門地主更加強大?” 趙玉潔微微一笑并未作答。 下一刻,她身形一動,頃刻間消失在教壇大門前! 小蝶連忙縱身飛躍,緊緊跟上。 ...... 須臾后,吳國王宮。 吳王楊延廣今日未在王城處理政務,而是在宮城與寵愛的妃子露天欣賞歌舞,玩樂不停,當帶著小蝶的趙玉潔鬼魅般出現在他桌前時,他起初還以為是自己酒喝多了眼花。 “吳王真是好興致,大白天便飲酒作樂、放浪形骸,全然不顧利劍懸頂之危,如此這般,置江山社稷、天下臣民于何地?”趙玉潔面無表情地看向衣衫不整的楊延廣,絲毫沒有對國君的敬畏之意。 “混賬!” 楊延廣從錯愕中回過神來,第一反應便是勃然大怒,“誰讓你進來的?竟敢擅闖本王宮城,你長了幾顆腦袋?來人!” 趙玉潔眼中浮現出明顯的輕蔑之色,只見她抬起手臂隨意一揮,周圍所有舞姬、宮女、宦官便悉數倒飛出去,滾倒在地再也無法爬起,就連聲音都喊不出來。 頃刻間,現場一片死寂。 因為酒喝得多了腦袋有些發昏,脾氣比平常大很多的楊延廣,這時候陡然變得清醒無比,他張大嘴驚駭不定地看著趙玉潔,好半響才不可置信地訥訥出聲: “你,你,你......竟然成就了天人境?!” 他本身境界就是王極境,而隨行保護的大內高手里,就有王極境中期的非凡高手,可是現在,他們被趙玉潔一揮手就給打翻在地,連聲音都發不出來。 這絕非王極境后期可以做到的! “本使今天來,是有要事跟吳王商議,還請吳王屏退左右?!壁w玉潔沒有回答楊延廣的問題,而是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楊延廣只覺得寒意直沖腦門。 楊大將軍叛出吳國后,吳國再無天人境修行者,眼下趙玉潔當面,兩人近在咫尺,就算是王極境后期來了,也無法讓他安全下來。 但不聽趙玉潔的吩咐,他只怕是馬上就會處境難堪。 下令讓所有人都退下,沒有命令不要前來打攪,等趙玉潔放開對眾人的壓制,讓閑雜人等都遠遠退開百十步的距離后,楊延廣這才滿嘴苦澀地問趙玉潔: “神使是怎么成就天人境的?本王記得你的修為......” “氣合于天,不舍為人。本使只是因為受傷暫時失了修為,又不是沒有修煉到王極境后期過,時機到了更進一步沒什么好奇怪的?!?/br> 對楊延廣最關心的問題,趙玉潔一筆帶過,“今天來,是想跟吳王說說社稷蒼生的大事,與之相比,本使個人的修為何值一提?” 楊延廣:“......” 趙玉潔最先說的那八個字他無法理解其深意,他只是不認為在修為丟失的情況下,時機到了便能輕輕松松的更進一步,如果事情這么簡單,那修為被廢就不會那么可怕。 雖然修為丟失又撿回來、根基損壞又復原的情況不是沒有,譬如說大晉趙遜、天元蕭燕,但這種情況畢竟屬于特例。 知道趙玉潔這是不想跟他說清其中要義,楊延廣只能暫時不去深究。 拋卻這個問題,現在趙玉潔成為了天人境修行者,還來對他頤指氣使,口口聲聲要談論社稷蒼生,這分明是要加深對吳國國政的干涉力度,乃至是對王權的干涉程度,這讓楊延廣不得不空前緊張起來。 他看著眼前這位氣度超然,視他如若螻蟻的天人境修行者,心情復雜,無以言說。 曾經,對方因為修為丟失,整日躲藏于無人知曉的暗處,對趙寧的接近警惕萬分,渾如驚弓之鳥。 而現在,對方已然是天下最高境界的修行者,再也不用對誰退避三舍,可以以這種強橫肆意的姿態,堂而皇之行走于人世間,隨心所欲無所不為!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不外如是。 第一一六六章 改制 “吳國社稷,自有本王與眾臣......” 楊延廣本來想說吳國的事不用趙玉潔cao心,但這話還沒說出口,見對方目光陡然變得不善,心頭一突怯意頓生,害怕對方果真對他不利,只得臨時改口,“神使有何見教?” 這六個字一出口,楊延廣感覺自己的威嚴掉了一地,不禁惱羞成怒、面紅耳赤。 想他堂堂一國之君,現在竟然要被一介江湖女子左右國事,關鍵自己還不能跟對方翻臉,實在是憋屈。 這讓他在頃刻間痛恨楊大將軍到了極點。 對方本是自家人,理應成為王族的中流砥柱,卻狼心狗肺不忠不孝,為了兒女私情罔顧家國,叛逃去了晉朝,實在是不當人子。 挫折當前負面情緒暴漲之下,楊延廣總要找個發泄口,他不能把罪責歸咎于自己,承認自己的無能與失敗,便只好找旁人來宣泄怒火。 只可惜,楊大將軍如今都不在吳國,他也只能在心里痛罵對方。 “我聽說這段時間以來,吳國向格蘭帝國購買了不少新式軍火,還有意向對方訂購鐵甲戰艦,以增強吳國軍隊戰力?”趙玉潔不溫不火地問。 楊延廣快速盤算著對方這么問的意圖,想要弄清楚對方對此事是什么態度:“神使認為此舉不妥?” 迫于趙寧與楊大將軍的威懾,格蘭帝國武力踏足這片大陸的計劃落空,艦隊與陸戰隊如今都被迫停留在南洋諸島,不敢明目張膽進犯。 但安德魯等人并未閑著,他們一直在跟劉氏與楊氏接觸。 吳國為了提升軍隊戰力,應付來自大晉的威脅,陸陸續續向格蘭帝國訂購了許多武器,雙方達成了初步合作。 “當然不妥?!壁w玉潔淡淡地道,“只購買些許軍火,如何能讓吳國真正強盛起來?” 楊延廣沒想到趙玉潔會這么說:“神使認為該當如何?” “自然是舉國上下全盤發展?!壁w玉潔早有腹稿,“格蘭帝國的強大不單單是武器的強大,而是整個國家的強盛,那代表著一種更加先進的文明。 “三人行必有我師,吳國若是不能見賢思齊,那便始終都是個弱者。今日晉軍能來,明日格蘭帝國的大軍也能來,屆時社稷搖搖欲墜,吳王自身難保,還談什么皇圖霸業,一統天下? “知恥近乎勇,吳國唯有認清自己的弱小,而后全方面奮起直追,讓今天落后的文明發展為明日先進的文明,才能傲立于強者之林,建立千秋大業,不懼外敵覬覦。 “本使不過是一介江湖草莽,姑且能夠看到這一點,難道整日鉆研治國之學的吳國君臣,竟然對天下大勢、歷史潮流毫無察覺嗎?” 這番擲地有聲的話把楊延廣震得不輕。 他呆愣地望著趙玉潔,好半響說不出一個字。 一時間他都不知道到底自己是吳王,還是對方是吳王。那番眼界與胸襟,又哪里是一個江湖人能夠擁有的?倏忽間楊延廣忽然清醒,想起了趙玉潔的過往。 對方曾經是齊朝內相,幫助宋治推行過打壓世家、扶持寒門的治國大策,并且取得了不俗成果! “神使之言倒是不能算錯,類似論斷廟堂上曾有人多次提出,只是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會社稷崩潰,斷然不是神使說的那么簡單......”楊延廣平復心緒收斂神色,擺出一副八風不動的上位者做派。 趙玉潔的話自然不是什么“不能算錯”,而是振聾發聵、引人深省。 楊延廣甚至禁不住自慚形愧。 兩相對比,他覺得自己就像個笑話。 但正因如此,他才不能承認對方說得好說得對,而是要挑對方話里話外的毛病,以此證明自己更加高明,比對方強。 可惜的是,趙玉潔沒有心情跟他廢話,照顧他的自卑與羞愧,直接擺手打斷了他的話,繼續道: “現成的先進文明擺在眼前,吳國要想獲得全盤發展,就得全面向對方學習,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制度?!?/br> 楊延廣:“......” 趙玉潔的強勢讓他分外不爽,有那么一瞬間,他很想暴怒而起,跟對方掀桌子,告訴對方他才是吳國的王,沒有人能夠用這種頤指氣使的態度來教他做事。 但這份憤怒來不及展現,又被畏懼所替代。對方是天人境修行者,是金光教至高無上的神使,實力之強容不得他跟對方撕破臉。 “神使是否明白,國家制度意味著什么?”默然片刻,楊延廣選擇順著對方的意思談話,“改變制度又意味著什么?” 趙玉潔輕哂一聲:“制度,代表著國家之內的主要利益階層,是他們維護自身利益、推行自身意志的工具。 “國家之內有什么樣的主利益階層,就會有什么樣的制度,改變制度,就意味著改變國家的主要利益群體。 “而這,正是本使要吳國改變制度的原因。 “現如今的吳國,主要利益階層是寒門地主,相較于世家門閥,他們的整體力量的確更強,但時至今日,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吳國要變強,首先就得扶持那個更為強大的群體。 “吳王明白否?” 楊延廣再度沉默下來。 他發現趙玉潔是真的什么都知道。 事實上,他之前有句話沒有說謊,這些時日吳國臣子中的確有人提出,要全面向格蘭帝國學習,力行改革讓自己變得更加強盛。 別人的鐵甲艦隊都打到了家門口,嶺南水師一朝覆滅,就連對方的陸戰隊也在嶺南出現過,格蘭帝國的實力如何,近在咫尺的吳國豈能沒有認知? 這段時間,吳國君臣可是沒少費心思去跟對方接觸,千方百計了解對方。 若是什么都不改變,莫說皇朝爭霸,去跟晉朝、秦國逐鹿天下,自己作為在大陸東南立國的存在,面對格蘭帝國的遠征軍首當其沖,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大炮轟塌京師城門。 只不過,這種全盤向格蘭帝國學習的意見,很快就被群臣的反對聲所淹沒。 到最后,吳國眾臣達成的共識是,軍火可以向格蘭帝國買,制造先進武器與工具的技術可以向格蘭帝國學習,但關乎國本的吳國制度不能變。 總結起來八個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是吳國君臣都蠢笨不堪,認識不到事情的根本嗎?當然不是,他們只是不能去動搖那個根本。 所以,他們只能在表面問題上下功夫。 簡而言之,吳國臣子都是庶族地主,他們得維護自身利益。他們不能容許吳國改制,全盤學習格蘭帝國,把國內的主利益階級變得不是地主。 何謂國本?地主階級的存在與他們的利益,就是國本。 吳國以此國本立國,楊延廣若是摒棄這個國本,成為寒門地主利益的背叛者,立馬就會被對方群起而攻之,國君之位只怕都坐不穩。 全盤發展,談何容易? “神使當真覺得,商人階層比士人階層更加強大?”楊延廣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鄭重其事,態度端正了不少。 作為一國之主,楊延廣的利益并非跟地主們死死綁定在一起,他選擇庶族地主、寒門士人這個群體,不過是因為他們最強而已。不依仗他們,他根本做不了這個王。 現在,大敵當前,外患叢生,吳國危機重重,楊延廣必須確保吳國不被滅國,才能保證自己的王位。 如果真的有一個群體比地主群體強大,能成為他更有力的依仗,讓吳國渡過危機讓他的王位穩如泰山,那他沒有理由不舍棄地主階級,去擁抱那個新的利益群體。 “吳王心里其實有答案,不是嗎?”趙玉潔反問。 楊延廣默然。答案本來就在眼前,只是他之前一直假裝看不見而已。格蘭帝國不就是靠商人階層才有如今的強盛嗎? 楊延廣沉吟許久,帶著一絲希翼看向趙玉潔:“神使愿意與本王榮辱與共、攜手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