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8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但這也讓他落入了敵軍優勢兵力的截殺中,一直不得脫困。 念及于此,趙英如遭棒頭棒喝,瞬間反應過來! 從救援第一批遇險的部曲,到被七八千騎追擊,期間戰事一直沒有停過,雖然他們沒有遭遇多大的險境,但中途轉了不少次方向,就像眼下迫于前方壓力想要另尋他路一樣。 也就是說,趙英一方面在被牽著鼻子走,一方面在被迫選擇方向! 前者是他自己分出的大小股輕騎遇到了險境,趙英不得不救援,后者則是敵軍騎兵來圍追堵截,為了不被纏住他選擇了新的路線。 而最終,趙英被敵軍驅趕到了這里,陷入了這處重兵埋伏,沒有騰挪轉移空間的死地! “之前吳軍一直沒有出動,這回出擊看似突然,實則是早有預謀、計劃詳盡,對方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我部行蹤,打定了將我部引誘、驅趕到絕地而后一舉殲的主意! “惟其如此,吳軍方能兀一露面,就通過第一場戰斗,以及后續的場場戰斗逼迫我的行動路線,讓我鉆進他們事先布置好的口袋!” 想到這里,趙英一顆心沉到了谷底。 平原地帶想要圍殲騎兵本就艱難,更何況吳軍與張京麾下的騎兵有限,根本無法僅靠騎兵完成大范圍合圍,而要配合步軍則又面臨步軍行動相對遲緩的問題。 歷朝歷代以來,塞北草原騎兵越過長城,到北部邊地州縣肆掠,但凡對方出動的人馬多一些,邊地駐軍往往拿他們沒轍,只能固守重要城池等待援軍,就是這個原因。 可這回趙英所部的行動畢竟不同,前期他們的奔戰跟草原騎兵的劫掠性質差不多,但自從進入鄉里主持土地革新戰爭后,就不再各處狂奔神龍見首不見尾,給了敵軍掌握他們具體方位具體兵力的機會! 且許州陳州也好,蔡州潁州也罷,都是敵境。 但對吳軍與張京所部而言,這卻是自家地盤,主場作戰他們有太多優勢,趙英所部稍作停留,就給了對方掌握他們行蹤的機會。 “靜若處子動若雷霆,一出軍就讓我部陷入死地,指揮這場戰爭的吳軍主將非是庸碌之輩——不,對方豈止絕非碌碌之輩,簡直就是才智不俗!” 轉眼間想通種種關節的趙英,第一次有了心驚膽戰之感,額頭冒出密密麻麻的冷汗,背后涼颼颼的。 吳軍吞并江南時,軍中將領都是戎馬多年,其中肯定成長起來不少才干出眾之輩,吳軍底蘊之深厚戰力之強悍,必然不是張京這些小諸侯能夠比擬的。 先前晉軍在東線戰場是勝了對方兩場,但這并不能說吳軍就是弱旅。 第一場晉軍依仗騎兵之利奇襲得手,第二場是兩軍堂堂正正的陣戰,打的就是硬碰硬,沒有任何花哨之處,且坐鎮指揮的是趙寧,吳軍戰敗情有可原。 如今可是不同。 趙英這是第一次率領正規軍作戰,雖然在戰斗過程中成長很快,但畢竟稱不上沙場宿將,他自身的才能也不可能去跟古往今來第一名將霍去病相比,遇到強手沒有不吃虧的道理。 “此戰之敗難道已經不可避免?我四千驍勇,四千皇朝熱血兒郎,竟然要盡數喪命于此?!”趙英雙目血紅,牙關都要咬碎。 他不甘,不愿,不想這樣。 他寧愿自己被千刀凌遲,受盡七日七夜折磨而死,也不想這四千跟隨他的優秀大晉戰士被殲滅于此。 他有滔天的斗志無雙的戰意,可以豁出去一切。 但那又有什么用? ...... 趙英決定英勇赴死。 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第二個選擇。 怪只怪他到底還是太嫩,沙場征戰的經驗太少,才智沒有達到名將水準,未曾有在隊伍陷入死地之前察覺敵軍意圖,及時以相對較小的代價跳出埋伏圈。 趙英用修為之力將自己的聲音往后傳: “兄弟們,我們已經落入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死地,敵軍步騎雙全,兵力數倍于我,且做好了全殲我們的布置,此戰你我都已沒有生路可言! “勝敗乃兵家常事,沙場之上總有無數生死,現在到了你我為民盡忠、報效國家的時候了,爾等害怕嗎?面對死亡,你們敢依舊舉刀奮戰,不背叛自己的國家嗎?! “我,趙英,將一馬當先沖鋒在前!如果一個戰士的宿命就是戰死異鄉,那么身為你們的主將,我將死在你們所有人前面! “我只希望,當我摔下戰馬被碾為rou泥的時候,你們不要怯懦,不要后退,不要驚慌。我希望你們依然敢于沖鋒向前,保有一個戰士的尊嚴,以一個大晉戰士該有的傲骨去直面死亡! “如果你們中有人最終突出了重圍,那就不要回頭,要一直往前沖,去找趙平將軍,再跟趙平將軍所部一起,來給我們報仇! “我的話有些多了。抱歉,這也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心緒難免不平靜,兄弟們擔待一二。 “最后,我只有一句話:今生無悔入大晉,來世再為革新做同袍!” 說完這些,趙英已是雙目如劍面色如鐵。 說完這些,敵軍步騎大陣已經出現在視野。 趙英高舉長刀向前一引,青筋突出地暴喝一聲:“反抗軍,向前!” 一時間,四千輕騎爆發出氣沖斗牛的齊聲大吼:“殺!” 四千英勇無懼的驍勇,卷著滾滾煙塵,向嚴陣以待的敵軍大陣呼嘯而去! 第九一六章 及時 戰士上戰場的時候,有人沒有做好生死相搏的準備,卻在轉眼之間命喪九泉,有人做到了血濺五步的打算,卻怎么都死不了。 實力很重要,運氣同樣如此。 趙英與這四千騎的運氣不錯。 他們剛剛開始沖陣,趙英就發現敵軍大陣后方喧囂四起。 與此同時,天空突顯濃云,滾走如油水,緊接著便是電閃雷鳴,巨大的真氣漩渦頃刻出現,如神靈之眼一般俯瞰大地。 一名王極境修行者從吳軍陣后拔空而起。 那是一個鮮衣亮甲、手持長槊的悍將,衣袂獵獵披風如云,煞氣如山殺意滔天,恰似天上降魔主。 看到這個人,趙英精神大振,一瞬間的激奮與感動讓他當場哽咽,渾身的每根汗毛都燃燒了起來,整個人不比一座亟待爆發的火山氣勢弱。 趙英很清楚,他跟四千同袍得救了。 既然趙平已經率部趕到,他們自然就不再身處死地。 身處死地的變成了吳軍。 吳軍陣后的喧囂已經變成沖殺聲,此起彼伏的氣爆猶如上元節燕平城的爆竹,僅僅是聽動靜,趙英就知道來的是趙平所部主力。 “反抗軍,破陣!”趙英策馬向前,扯開嗓子發出野獸般的怒吼。趙平沒出現的時候,他沒有底氣喊出“破陣”二字,現在他終于能夠自信滿滿地去追尋勝利。 “破陣!”四千絕境逢生的兒郎無不振奮大吼。 說是破陣,趙英并沒有真的率部埋頭沖進布防嚴謹的步軍大陣,輕騎去沖擊森嚴壁壘的槍盾大陣是跟送死差不多的行為,這就更不必說槍盾大陣外圍還有輜重車輛組成的環城。 四千精騎接近大陣后,甩了一個大彎,平行前陣隊列奔馳,在運動中張弓搭箭,不斷往步軍大陣中攢射。 ...... 戰斗持續了大半日。 兩萬多步騎是一股強大戰力,要擊破他們不是片刻間的事,反抗軍雖然有兩面夾擊之實,但趙英身后亦有七八千追兵,無法從正面給予吳軍大陣致命威脅。 真正擊破吳軍戰陣的,還是趙平帶來的兩三萬精騎——他來得倉促,沒法集結所有部曲,能夠帶著兩三萬精騎現身已經是不容易。 不過這兩三萬精騎中有兩千重騎,沖起陣來勢不可擋,而且他們是從吳軍腹背發起攻擊,占了許多便宜。 戰斗到中間,趙英另外那四千在別處集結的部曲,也趕了過來參戰,這里面同樣有重騎,配合趙平所部攔腰沖擊吳軍大陣,發揮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大半日后,吳軍死傷慘重,潰敗逃散。 反抗軍對吳軍的追殺持續了很長時間,一直到次日天明時分方才因為疲憊而收兵。 比起游掠步軍戰陣,輕騎更擅長追殺,加之反抗軍輕騎戰馬優良,兩萬多吳軍步騎除了小幾千騎兵逃脫,其余不是被殲滅就是被迫投降。 步軍士卒里只有運氣特別好的極少部分,在荒野中不見了蹤跡。 逃出生天的確是運氣好,不過對這批吳軍步卒而言,到底是被反抗軍俘虜了有更好的未來,還是成功逃出去更加有利于生存,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了。 將士們打掃戰場時,率部追殺吳軍歸來的趙英,與趙平在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戰場相見。 “那位吳軍將領本事不俗,我落入他的口袋時完全不自知,若不是你來的及時,我的尸體這會兒都涼透了?!?/br> 趙英感慨萬千,慶幸中飽含自責,自責里又暗含感激,“你是怎么來的這么及時的?” “你跟四千將士都要覆滅了,我敢不及時趕來?” 趙平調笑一句,“這回南下奔戰,我是主將,身為四五萬大軍的主將,我豈能坐視麾下四千驍勇被敵軍伏殺、平白送命?如果你們真的被聚殲于此,我可是難辭其咎?!?/br> 趙英聽得一陣默然,神情嚴肅。 這不是能不能坐視部下送命的問題,如果事情正在發生時趙平才反應過來,相距太遠救援不及,那再怎么不愿不能也無力回天。 這需要的是在危機出現之前,在看似平常的戰爭時間里,趙平這個主將對敵我形勢有精準把握。 自己的部曲在何處奮戰,是什么處境接下來會面對什么,敵軍有多少力量,有何種意圖到了何處,趙平都要細細分析,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這樣才能及時應對各種危機,乃至是料敵于先。 危機降臨了才想著做出反應,絕大部分情況都會太遲。 那不是一個優秀統帥的素質。 “跟趙平一比我還是差了太多,這家伙在河北革新戰爭中歷練多年,經驗豐富直覺敏銳,眼光毒辣行為果斷,的確是早就有獨當一面的實力。 “說不定在我沒碰到敵人的時候,他就已經洞悉了敵軍意圖,且能分析出我遭遇危險的大致地點,這才能早早集結部曲,帶著兩萬精兵及時趕來救援。 “一切及時應變的行動,背后都有深厚底蘊與無數心血,絕不是簡簡單單恰好趕到了而已。 “而我直到部下在各處被吳軍襲擊,都還沒反應過來吳軍有何打算,只想著立即救援并集結部曲應變,以至于落入埋伏時方后知后覺。如此觀之,我的確是還沒有統領大軍獨自征戰的能力?!?/br> 趙英反躬自省,很清晰地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時時自省,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后才能有所改變,彌補短板不斷成長——知恥而后勇不外如是。 趙平見趙英臉色不好看,笑著寬慰道: “其實你也不必過于沮喪,在這場戰斗中,你沒能及時察覺敵軍意圖不是你的錯,我能早一步算到對方的計劃,也不是我有多么英明,只是盡到了本職。 “吳軍從亳州、宋州出動的時候,雖然是晝伏夜行有意隱藏行蹤,但還是被彼處一品樓、長河船行的眼線察覺了,他們的情報送到了我這個主將這里,故而我知道的信息比你充分得多。 “正是因為有預警,我才能派遣人手在一品樓、長河船行修行者的配合下,及時掌握吳軍的行軍動向,并根據這些及時信息判斷對方的戰略意圖,在今日及時趕到這里來?!?/br> 聽完這席話,趙英恍然大悟。 他一個先鋒將領,掌握的情報哪里能跟主將相比?各種信息都會匯向對方那里。所以主將才是坐鎮中樞、統領大局的存在。有了這些情報信息,分析敵軍動向就有了依據。 趙平只需要在亳州、宋州一品樓修行者把消息傳來的時候,就開始集結部曲,那就有相對充裕的時間,而后在吳軍進入潁州時帶著部曲趕來,基本都是能夠趕上大戰的。 情報很重要,誰知道的信息越多越早,誰就越能掌握先機,而不能獲得及時有效情報的人,無論是他趙英還是那位吳軍主將,都只能面對戰敗的窘境。 這段時間他們征戰各州各縣,把相當多的地方藩鎮軍逼迫得不敢出城,又在鄉里進行土地革新戰爭,加強了對鄉村的掌控,再配合一品樓、長河船行的精干人手,已在實際上控制了除開城池的廣闊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