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80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白衣派近來雖然發展迅速,但跟頑固派的整體實力相比,無疑還是差得非常大。眼下白衣派也就是借著對神戰大軍的掌控,對汴梁各個分壇的滲透,在汴梁顯得力量大一些。 “魏安之有沒有堪破對手的圈套?” 這個問題很關鍵,小蝶仔細尋思,“他是白衣派首領,不應該對白衣派的處境、跟頑固派的斗爭形勢沒有把握——所以他今日大開殺戒的目的是什么?” 在魏安之已經殺了宣武軍將士的情況下,有劉策這個神教上師現身,能夠在神教立場上有效約束、威逼魏安之,再加上宣武軍團練使,兩相合力,本來可以迫使魏安之乖乖就范。 沒想到的是,魏安之在極有可能已經意識到自己落入圈套、辯白艱難的情況下,既不束手就擒,也不當場逃跑,反而跟劉策、周岌打了起來,且還能穩占上風。 局勢一下子僵持住。 “去查明今日風波的具體根由,半分蛛絲馬跡也不可放過。另外,傳眾王極境高手立即過來?!毙〉逻_了她的命令。 在全面把握整件事的面貌之前,她不會有任何輕舉妄動,否則就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當然,她是肯定要支持幫助白衣派的,在能保住魏安之的前提下盡量保住對方。眼下最重要的是,不能讓修為實力強過魏安之的人過去壓制對方。 上師在院門外領命而去。從始至終他都沒有踏入院門。 小蝶抬頭看了一眼天色,滿臉可惜、遺憾地搖了搖頭。 兩刻時間過去了。 ...... 帥府。 聽罷麾下修行者的稟報,張京眉頭大皺,疑神疑鬼地看向郭淮:“神教瘋了?竟然當街殺我的都指揮使?他們想干什么?” “此事的確奇怪?!惫疵嗣?,他也覺得匪夷所思,看出張京的疑慮,他連忙道:“不過大帥也不必過于憂慮,神教不至于對我們不利?!?/br> 張京冷哼一聲:“這可難說。誰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郭淮一時間無言以對。 張京這話不是無的放矢。 張京雖然接受了趙玉潔讓他據城而守的建議,撤銷了汴梁會戰的計劃,但這些時日以來一直在反復思量這件事。 疑慮隨之越來越重。 他雖然經常采納趙玉潔的建議,但并非對趙玉潔言聽計從,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恰恰相反,他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不要跟神教之間主從易位。 自從他接受趙玉潔建議,最近神教跟楊氏的來往明顯多了些,雖然對方有意遮掩,但他身為王極境中期高手,還是能夠察覺出一絲蛛絲馬跡。 張京不得不懷疑,神教跟楊氏之間多了某種聯系。 ——事實確實如此。 楊延廣允許神教在吳國傳教不是簡單一兩句話的事,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 比如說神教傳教的規模,神教在吳國的地位,官府對神教的管理方案,神教與士大夫的關系,神教經義是否符合吳國統治需要,經書上的具體文字會不會與某些儒家思想相悖等等,都要仔細探討。 有這么多問題亟待解決,神教跟楊氏的來往怎么可能不變得頻繁?難道趙玉潔還能等戰事結束過再去敲定這些事?她就不怕戰爭一結束楊氏反悔? 楊氏就算不反悔,各種條件打折扣執行都是大問題。 趙玉潔得趁著張京的基本盤還沒有被戰爭吞噬,她能通過影響張京影響中原戰局的這個時間段,趕緊與吳國把諸事敲定,安排神教進入吳國。 金光教沒有王極境后期高手,兩個王極境中期的修行者,一個是神教首席大上師得坐鎮中樞,一個野心勃勃不能毫無保留信任,他們與吳國的來往主要是靠王極境初期的修行者。 大戰在即,張京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盯著各方各面,生怕哪個環節出現意外。敵軍兵臨城下,他不得不變得多疑一些,對誰都不能也不敢完全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金光教與楊氏頻繁來往的痕跡自然就被張京察覺。 金光教與楊氏多了聯系與往來,張京怎么能不感受到威脅? 在此之前,金光教一直是全力輔佐他,幫助他征戰中原建立霸業,雙方利益捆綁,所以合作起來親密無間。 張京麾下官、將與神教上師來往密切,藩鎮方方面面都與神教密不可分。 要是金光教現在跟吳國變得親密,乃至獲得了吳國承認,可以在吳國進行傳教,跟吳國結了盟,那他張京如何區處? 吳國可比他張京強多了。 吳國的利益跟他張京的利益可不是一致的。 張京投靠吳國不過是權宜之計,打得是渾水摸魚火中取栗的主意,追根揭底還是要找機會實現自己的皇圖霸業。 一旦金光教轉而跟吳國結盟,上了對方的船,那跟他張京就不再是并肩奮戰的同袍。 張京能有現在的基業,金光教出力甚多,沒了金光教的支持,他往后的路就要難走很多。這就更不必說金光教一旦與吳國結盟,還有可能站在吳國的立場上,在雙方利益不一致的時候來對付他了。 金光教要是真的反水,張京能應付得了嗎? 也不看看金光教在中原州縣的勢力! 他張京今天是神教護法,信徒百姓擁護他接受他的統治,明日神教若是宣布他是妖魔,那他治下那些州縣的神教信徒還不得起來降妖除魔? 可以說,金光教與吳國結盟的那一天,就是他張京站在懸崖邊的那一刻! 張京現在雖然不能確認金光教與吳國已經結盟,但他不得不十二分小心。 更不能不加倍提防金光教。 這也就是在戰爭時期,晉軍的威脅迫在眉睫,如果不是戰爭時期,張京一定會立馬全力調查這件事,并且謀劃各種應對之策。 好嘛,現在他還沒對金光教可能的背叛建立各種應對之策呢,晉軍兵臨城下了,神教大上師竟然在鬧市當街殺了宣武軍的都指揮使! 這是什么行為? 這還了得?! 第八九八章 隱忍 郭淮出去詳細了解過情況后,回來對臉色難看到極點的張京復述了一遍,而后勸道:“廉使,這件事應該沒什么高深莫測之意。 “神教白衣派異軍突起,觸動了既得利益者,雙方之前就爆發過矛盾沖突。 “這回應該是神教守舊派的一些人,跟周岌他們串聯起來在給白衣派首領魏安之下套,想要畢其功于一役,通過處理魏安之沉重打擊白衣派?!?/br> 劉策、周岌等人在構陷趙寧時費盡心思遮掩,不想事情鬧大被張京與首席徹查,讓對方知道他們的勾結而震怒,降下懲罰。 殊不知在沖突拖延不決、不可避免鬧大后,首席也好張京也罷,都在得知此事的第一時間,就看清楚了事情的真實脈絡。 劉策、周岌都是元神境強者,地位不低,是常人眼中的大人物,但跟真正的大人物老狐貍比起來,他們還是顯得遜色了。 張京沉吟不語,郭淮說的確實有道理,分析起來也只有這個可能性最大最現實,但他明顯不打算就此放棄對神教險惡用心的揣度: “周岌與劉策聯手是真,白衣派與守舊派相爭是真,但誰能保證這就是全部真相? “如果這就是全部真相,那魏安之憑什么會一言不合,就敢殺我的都指揮使? “如果這就是全部真相,為何到了此時此刻,劉策與周岌都沒能拿下魏安之,以二對一反而被壓制得死死的?” 這番話說得有道理,郭淮無法反駁。 事實怎么反駁? 他只能試探著道:“可神教能有什么對廉使不利的圖謀呢? “晉軍兵臨城下,大戰已經開始,汴州、許州等地不容有失,神教若是在此時對我們不利,豈不是助紂為虐,平白讓趙氏高興?” 張京惱火地瞪著郭淮:“我若是知道這些,還要你在這做什么?” 郭淮:“......” 張京一副想要殺人的樣子:“我不知道的事有很多,但有一件事我卻很清楚?!?/br> 郭淮問:“何事?” 張京:“敵軍兵臨城下,白衣派與守舊派在此時不思一致對外,反而內部相爭,在汴梁造成混亂,且不說什么資敵,神教至少是不顧大局!” 郭淮:“......神使一向大智,為何會在此時容許白衣派與頑固派爭斗?對方若是想要壓,肯定能暫時壓下兩派矛盾?!?/br> “這個問題你還想不清楚?” “請廉使示下?!?/br> “原因只有一個。神教利益并非跟我們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這......” “對我們而言,汴梁不可輕易失守,許州絕對不能丟,否則基業不存,但對神教而言,沒了汴梁沒了許州這兩鎮之地,是什么大問題嗎?” “不是大問題?” “當然不是!他們要是跟吳國結了盟,這兩地算什么?況且今日丟了,明日不是不能打回來。區別只在于,明日打回來的時候,這里便不再姓張!” “這,何至于此?” “哼!就算神教沒有跟吳國結盟,但你可別忘了,神教先前就已經派人前往關中、淮南、荊楚等地傳教!總而言之,中原這戰亂之地,丟了,對神教并不致命?!?/br> 郭淮陷入沉思。 張京所言不無道理。 神教眼下為何會有白衣派與頑固派之爭?是因為神教想要變革圖強。這跟國家改革是同一個道理。 曹州神戰的失敗,證明神教無力對抗趙氏的革新戰爭,神教想要長存下去,不被革新戰爭剪滅,就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對神教而言,這才是存亡大計,是根本利益。 在這個大局面前,汴梁之戰不重要,甚至中原之爭都沒有那么重要。所以神教才在晉軍兵臨城下時,依然沒有阻止白衣派與守舊派之爭。 ——他們正要是要借助這場戰爭! 借助外部壓力來迫使內部守舊勢力低頭,讓守舊派為了整體利益、神教大局而退讓。 就算守舊派不退讓,有近在眼前、迫在眉睫的外部壓力,神教也能用大義是非、存亡危機來團結更多教眾,減小變革阻力。 “你說得不錯,神使向來大智?!?/br> 張京閉上眼靠在椅背上,眉頭擰成了一股繩,“當我們同心同德時,神使的大智便如月光一般皎潔;但當我們不再并肩奮戰時,神使的智慧便如烈火一樣危險!” 郭淮低頭不語。 這道理的確沒錯。 半響,他問道:“今日風波已起,一名都指揮使當街被殺,這不是小事,我們該如何應對?” 問完這個問題,郭淮覺得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