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72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王森當然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嘆息著道: “晉軍進步太快。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為何能進步那么快,但這仗打到現在,我們的確是被他們拿捏了。 “今日這一戰,我感覺自己的底-褲都被對方看穿,無論怎么努力調整兵力戰法,都好似在對方預料之中,完全不能像上回那樣,起到克制住對方的效果?!?/br> 王小林等人一回憶,都覺得王森說得再正確不過。 他們無法應對反抗軍層出不窮的攻勢,而反抗軍卻對他們了如指掌,這是他們今日失利的最大原因。 換言之,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對方手里。 這就是手握主動權的好處。 現在,王森即便是想要找辦法克制反抗軍,都不知該從哪里下手,他們落后了對方不止一步,連對方的攻勢都應付不了,還談什么反守為攻、克敵制勝? “現在也只能等建武軍參戰,用人數優勢來疲敝對方,換取勝機。在此之前,我們到了戰場上要嚴防死守,不能再想著反擊制勝?!?/br> 王森想通了戰局,正色叮囑王小林等人,“記住,不敗就是勝利?!?/br>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了解。 ...... 是日夜,侍衛親軍中軍大帳。 坐在帥位上的楊佳妮一言不發。 好在她平日里就是一副看起來孤高冷傲、不近人情的模樣,眼下也是差不多的樣子,倒是沒有讓人覺得她心中怒火萬丈。 陳雪隴黑著一張臉站在帳中,不敢抬頭去看楊佳妮,連呼吸聲都很輕微,頗有些如芒在背如履薄冰的意味。 他倆不說話,不代表就沒人開口,坐在一旁的監軍韓守約乜斜陳雪隴一眼,冷冷道: “吳國橫掃江南時所向披靡,國中強軍都是常勝之師,侍衛親軍作為精銳中的精銳,從成軍那一天起,就沒有打過眼下這種傷亡兩三倍于敵的陣戰,從來沒有! “陳將軍,你可真是讓韓某大開眼界。 “你讓韓某這個監軍的差事辦砸了不要緊,可你要是丟了吳國的臉,那就天理不容,不要怪韓某上本參你!” 平日里,韓守約只是喜歡陰陽怪氣,說話的時候rou不笑皮總是要笑的,可今日,他的語氣中只有寒意,臉上同樣如此。 他看陳雪隴的眼神格外不善,就像彼此是生死大敵。 可不是嘛,一旦陳雪隴戰敗,他這個監軍難辭其咎,影響了他加官進爵、榮華富貴,那可不就是生死大敵? 對待生死大敵,沒人會客氣。 陳雪隴理虧是對楊佳妮,覺得辜負了對方的信任,但對上韓守約這個文官,他向來沒有好臉色,當下轉過臉去就要反唇相譏。 跟王森、王小林等人一樣,陳雪隴也打心底里覺得自己很冤枉,最開始跟反抗軍作戰的時候,他的部曲明明打得不錯,在一個個中小戰陣上還能壓著對方,可怎么轉眼就成了這副樣子? 也沒見反抗軍中多出什么利器來??! 自覺冤枉的人,是無法忍受別人的指責的。 但陳雪隴還未開口,就聽見楊佳妮出了聲。 她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毫不拖泥帶水的宣布了一條軍令:“明日建武軍出戰,側擊晉軍大陣,呼應侍衛親軍正面進攻?!?/br> 一直坐著裝雕像的吳俊,聞言精神大振喜上眉梢,在陳雪隴尚在愣神的當口,已是起身抱拳昂揚答道:“末將領命!” 陳雪隴欲言又止,只覺得滿嘴苦澀。 此戰,是侍衛親軍出征中原的第一戰,也是與晉軍交手的第一陣,本要打出自己的威風與分量來,證明自己作為禁軍的價值,以便于往后吳國順理成章加大力度重用晉軍,讓藩鎮軍在戰場上撈不到多少功勛,從而持續降低藩鎮軍的權位與待遇,不斷削減藩鎮軍的影響力,最終達到削藩集權乃至撤掉藩鎮的目的。 可現在,陳雪隴沒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楊佳妮不得不讓建武軍上陣。 到時候就算擊敗晉軍,侍衛親軍也不能獨攬大功。侍衛親軍對戰兵力相當的晉軍還需要藩鎮軍協助,已是證明吳國離不開藩鎮軍。 第八零六章 費縣之戰(4) 趙寧望著坐在帳中的反抗軍將校們,眼中笑意濃郁。 這些時日,每天戰罷來中軍大帳軍議的將校們中,作戰不利的人數越來越少,作戰得力的人數越來越多。 到了今天,帳中終于一個作戰不利的將校都不再有! 今日陣戰的三個反抗軍大營,都在戰局態勢上取得了全面壓制效果,各部不僅殺敵顯著增加傷亡大大減小,成功在戰陣中取得突進成果,迫使侍衛親軍提前輪換的都、隊也多了不少。 其中有三個表現特別好的,甚至搶在當面的侍衛親軍都、隊輪換之前,就徹底擊潰了對方戰陣! 如若侍衛親軍不是訓練有素、戰力強悍的精銳,被擊潰的吳軍都、隊后面的部曲及時上來穩住了陣腳,今天甚至可能有擊破吳軍大陣的情況出現。 “連續激烈拼殺十多日,到了今天,侍衛親軍的疲憊已是rou眼可見。他們不僅疲累,大軍士氣與斗志的下降,將士們也感受得一清二楚?!?/br> 范子清滿面春風,不無自豪地對趙寧道,“侍衛親軍的綜合戰力,相比之于第一輪時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末將估計再戰一兩輪,他們就要堅持不??!” 對此,趙寧只有八個字的回答:“不要懈怠,再接再厲?!?/br> 在趙寧原本的預計中,建武軍早就應該參戰,那樣的話反抗軍壓力會大不少,要取得眼下這樣的成果就難很多,而且得耗費更久時間。 建武軍至今沒有參戰的原因在哪里,趙寧多少能分析出來,畢竟這是扮演事后諸葛亮,洞悉種種關鍵要簡單不少。 在趙寧看來,這無非關系著吳國中央禁軍與地方藩鎮軍的矛盾,關系著吳國加強禁軍削弱藩鎮的國策大計。 并非鐵板一塊的吳國內部,影響了戰場情況,給了晉軍機會。 內政影響外戰、上層權力爭斗貽害普通將士性命這種事,在算得上是縱覽史書的趙寧看來,實在是再正常不過。 屢見不鮮了。 很多戰爭的勝負,其實不是靠在沙場上對壘的兩軍的純粹戰力分出來的。 趙寧慶幸地是,他沒有這種內部隱患需要考慮。 大晉只有反抗軍沒有藩鎮軍,也不存在那么些爭權奪利的派系山頭,將士們到了戰場上不用擔心被身后的因素妨害,丟了性命。 這是大晉的優勢,同樣也是趙寧只帶三十萬反抗軍,就敢來中原與秦吳聯軍外加張京所部廝殺的底氣之一。 結束了中軍大帳的軍議,趙寧剛出來透口氣,就看到一員悍將悶頭悶腦地靠近,在跟他見禮之后果斷單膝下拜,甕聲甕氣地道: “大帥,末將錯了,請大帥責罰!” 趙寧被馮牛兒這一出鬧得滿頭霧水:“你哪里錯了?” 乾符七年鳳鳴山之役,是趙寧重生后初次領軍作戰,當時自身就只是個都指揮使,那會兒馮牛兒剛剛投身軍伍,每日只能涮涮馬。 而今,趙寧是大晉太子,而在軍伍磨練多年,且在河東撐過了慘烈國戰的馮牛兒,則成長為了都指揮使。 馮牛兒對趙寧問題的回答,差些讓趙寧的下巴掉在地上:“末將也不知道?!?/br> “不知道你來請什么罪?”趙寧奇怪地問。 “末將雖然不知自己有什么錯,但知道必然是自己錯了,因為錯的不可能是大帥!”馮牛兒堅定的態度里透露出很高的覺悟。 聽到這里,趙寧已是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啞然失笑道:“就因為不讓你部出戰這件事?” “是!”馮牛兒出聲迅捷,幾乎是在搶答,“全軍都在戰場浴血,唯有我部始終被晾在一邊,若是末將沒有錯,大帥怎么會這么安排?” 看得出來,馮牛兒恐怕已是快要被憋出了內傷,就差沒有直接高喊大帥糊涂。他這個一營主將如此,想來他部將士的情況差不多。 趙寧擺了擺手:“不必著急,明日你部就能出戰?!?/br> 馮牛兒猛地一下站了起來,牛眼瞪大老大,驚喜之中夾雜著懷疑,確認般地多問了一句:“大帥終于肯讓末將出戰侍衛親軍了?” 趙寧搖搖頭:“不是出戰侍衛親軍?!?/br> 如果是要出戰侍衛親軍,早就應該上陣。畢竟對方難纏,反抗軍需要在戰斗中了解對方,積累經驗教訓,找到破敵制勝的法門。 馮牛兒就像是被人捏住脖子的鴨子,張著下巴嘎聲道:“難道是要出戰建武軍?” 趙寧露出孺子可教的欣慰笑容:“根據如今的戰況,若是我所料不差,建武軍近日必定參戰,你部明日就可出營列陣。 “若是他們明日便出動了,你部就有了仗打?!?/br> 馮牛兒深吸一口氣,二話不說,頭一低,又單膝拜了下去,用近乎嚎叫的語氣叫起了撞天屈:“大帥,末將錯了,請大帥責罰!” 趙寧無奈地問:“又哪里錯了?” 馮牛兒一副我很委屈,但我很堅強我絕不哭鬧的樣子: “末將若是沒有錯,怎么會讓大帥這般瞧不起?大帥不可能有錯,所以一定是末將哪里錯了!” 趙寧踢了他一腳,示意他趕緊滾起來,不要在中軍大帳前丟人現眼,“讓你出戰建武軍,不是看不起你,恰恰相反,這是委以重任。 “馮牛兒,你給我聽好了,明日建武軍若是不來也就罷了,倘若建武軍真的來了,而你又沒能成功擊破敵陣,那就等著軍棍伺候!” 馮牛兒很不情愿的站起身,努著嘴滿臉都是嫌棄二手貨般的樣子,聲若蚊蠅地咕噥:“反正大帥不會錯,末將領命就是?!?/br> 聽他這意思,分明是在腹誹趙寧錯了。 趙寧懶得跟他掰扯,揮手將他攆走:“趕緊去準備?!?/br> 馮牛兒重重一抱拳,奮然轉身離開。 在趙寧身后出帳透氣的范子清看完這一幕,上前試探著道: “大帥,馮將軍明顯不太樂意出戰建武軍,明日不會出岔子吧?要不要末將過去,跟他解釋一下這其中的緣由?” 范子清雖然是軍中主將,但他這個大將軍職銜是臨時加上的,平日里只統帶自己那一萬余部曲,馮牛兒不屬于他麾下,他對馮牛兒沒有過深的了解。 趙寧則是不同,他太了解馮牛兒的性子了,不以為意地道:“無妨。他就是腦子軸、一根筋,說太多他也想不通透,等于白說。 “放心,軍令他會不折不扣的執行,而且就這樣挺好,他會把軍令執行得更加賣力?!?/br> 如果不是了解馮牛兒,知道他頂用,趙寧也不會選擇讓他部一直養精蓄銳不出戰。 吳軍想要用建武軍來牽扯反抗軍的兵力與精力,為侍衛親軍分擔壓力,兩相合作之下疲憊反抗軍,趙寧豈會讓他們得逞? 范子清見趙寧底氣十足,便也不再多言,他可以什么都不信,卻獨獨不會不信皇朝戰神的軍略。 “軍中rou食還夠吃多久?”趙寧忽然問。 “足夠將士們再吃半個月?!?/br> ...... 翌日。 大軍出營列陣的時候,楊佳妮來到建武軍大營上空,親自對吳俊面授機宜。事到如今,她也不得不嘮叨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