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66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她覺得方小翠這是在癡人說夢,以趙安之的年紀,現在不是王極境,這輩子都不可能摸到王極境后期的門檻,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 不過這話她沒必要說出來,平白打擊方小翠的心靈。 ...... 楊佳妮經過一陣不計真氣消耗的猛烈進攻,終于將自己的刀勢蓄積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雖然這距離她想象中的高度差了一些,但因為趙寧給予的巨大壓力,她已經不能發揮出那完美的一刀。 萬千刀影乍然匯聚到一處,猶如百川入海,催生出攝人心魄的威勢,以星河墜落之勢,向趙寧猛地劈了過去! 趙寧的應對很簡單。 舉刀格擋而已。 長刀與陌刀相擊,在震破天穹般的氣爆聲中,于分割天地的一圈真氣浪潮中,趙寧后退數百丈,楊佳妮近乎是紋絲不動。 趙寧面色如常,楊佳妮面白如紙。 只是一瞬間,趙寧后退之勢戛然而止,猶如收縮到極致的彈簧,以離弦之箭的姿態,猛地向楊佳妮沖去。 與此同時,手中長刀亮如正午烈日,當頭向楊佳妮斬去。 楊佳妮竟然無從閃避,只能同樣舉刀格擋。 這一回,不退的是趙寧,倒退的是楊佳妮。 她倒退的方向跟趙寧倒退時不同,趙寧是水平后退,她則是從半空墜落! 掉入徐州城邊,踩踏了一段城墻,四射的碎石與云起的煙塵中央,楊佳妮依然保持著站姿,沒有被這一刀打趴下去。 但也僅此而已。 第七四四章 為百姓計 即是為長遠計(1) 片刻后。 半空異象消散,璀璨星海、明亮皎月再度浮現于天穹。 趙寧跟楊佳妮雙雙回到節度使府邸,站在院子里看向躺在地上雙目空洞,一動也不動,好似已經沒了魂魄的常懷遠。 掌書記與中門使恭恭敬敬、唯唯諾諾地站在一旁,不敢往前靠近半分,也不敢冒然退出院子,戰戰兢兢手足無措。 在他倆眼中,趙寧也好楊佳妮也罷,看起來都氣息如常,身上也沒有半分傷口,剛剛一場大戰好似并沒有給他們造成什么傷害。 而現在,兩人一同回到府邸,讓他們拿不準兩人到底想做什么。 趙寧踢了踢直挺挺裝死的常懷遠,“怎么,這是打算引頸受戮了?堂堂一鎮節度使,三歲小孩一樣躺在地上耍無奈算怎么回事?” 楊佳妮在一旁默不作聲,只是面無表情看著常懷遠。 常懷遠的聲音像是一條沒有骨頭的魚,“我算什么節度使,我只是個笑話罷了,兩位行行好,要殺要剮還請利落些?!?/br> 楊佳妮不著痕跡撇了撇嘴,對常懷遠這副模樣不屑一顧。 趙寧啞然失笑:“你還是武寧節度使,徐州的命運依舊握在你手里,如何選擇全看你的心愿?!?/br> 常懷遠依舊看著星空,完全不為所動: “我已經是條咸魚了,翻騰不起浪花來了,這徐州我也控制不了,兩位誰愛要,拿去便是,為何還要來消遣老常? “我老常還不夠可憐嗎?兩位行行好,放過我吧!我現在只想靜靜,安靜的靜?!?/br> 趙寧沒好氣地又踢了他一腳: “有我們兩人中的一人相助,你還怕自己節度使的位置不穩?我數三聲,你要是不起來,我就另外找人代替你?!?/br> 聽到有幫助,常懷遠瞳孔一縮,泥鰍一般竄了起來,精氣神霎時回到身上,腆著臉問:“太子說話算數?” “君無戲言?!壁w寧擺擺手,示意常懷遠不要廢話,“從現在開始做大晉的忠臣,還是投靠楊氏,你需要馬上給出答案?!?/br> 常懷遠看看一臉正色的趙寧,又看看高傲清冷的楊佳妮,搓著手嘿嘿笑了兩聲,精明如猴地道: “老常哪里還用選,兩位不是已經替老常選了嗎? “太子殿下,你可能對老常有所誤會,哪有什么從現在開始做忠臣的說法,其實我老常一直都是大晉的忠臣!” 說到最后,常懷遠挺起胸膛,一副正氣凜然,忠心可昭日月,不懼刀山火??简灥哪?。 所謂趙寧、楊佳妮已經替他選了,是說此戰趙寧得勝,他當然是選擇勝者。 趙寧好笑道:“我看你剛剛在地上挺尸,還以為你果真丟了魂魄,兩耳不聞窗外事,沒想到你還看到了戰況?” 常懷遠訕訕笑了兩聲,抬起手想要擾頭,終究還是忍住了,轉眼換上一張理直氣壯的嘴臉: “如果有希望,誰又愿意躺尸呢?太子愿意給老常機會,老常就算一只腳跨進了鬼門關,那也得趕緊縮回來不是?” 趙寧嗯了一聲,表示孺子可教。 楊佳妮沒忍住,“我雖然敗給了他,但也只是略處下風而已,他并不能拿我怎么樣,且我吳國大軍已經渡河,不日就會兵臨城下。 “你果真要選他?” 常懷遠笑呵呵的道:“大將軍莫要誤會,老常并不是因為時勢利弊才選擇太子,老常剛剛說了,我一直都是大晉的忠臣??! “忠臣,怎么會因為艱險困難就改變立場?” 楊佳妮翻了個白眼,懶得再理會他。 她當然知道常懷遠為何選擇趙寧。 因為他沒有別的選擇。 唐玨等徐州地方大族,以及張名振、泗州副將等部分武寧文武,已經或間接或直接投靠了吳國,還犯得著他再投靠嗎? 投靠過去也無功勞,節度使的位置能否保住都兩說。連麾眾都無法約束控制,這種能力到了吳國,未來可謂一片黑暗。 做大晉的忠臣則好處多多,僅憑一個“忠”字,日后就能保住自己的權位,就算沒有新的功勞,也不愁榮華富貴。 況且徐州這地方,眼下還算有些用處,他到了趙寧手下肯定不會沒有事做,而只要有事做那就是在立功。 再次,大晉在徐州已有民心根基。 ——事到如今,常懷遠哪里還能不知道救助難民的是趙寧? 趙寧不僅救了城外三外難民,還種下了公平正義的種子,借著這事的影響,往后要豎立朝廷的良好形象,獲得民心歸附那是大有可為,所以長遠來看,趙氏是可以爭一爭徐州的。 退一步說,縱然徐州不保,他常懷遠這個已無節度使之實的節度使也沒損失什么,大不了就是離開徐州而已,大晉朝廷總不至于太虧待他,把他的官品降得太狠。 最后,要是他現在投靠楊氏,以趙寧跟楊佳妮的實力對比,趙寧執意要當場殺他,楊佳妮未必攔得住。 見楊佳妮走到一邊去了,常懷遠點頭哈腰地請示趙寧:“不知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 趙寧看著他:“你覺得我該有什么吩咐?” 常懷遠知道這是趙寧在考驗他,當下不顧楊佳妮在場,仗著自己有對方撐腰,肆無忌憚地道: “卑職覺得,應該立即調集高手與大軍,將那些投靠楊氏的城中叛徒都抓起來,格殺勿論明正典刑!” 這是他投靠趙寧的又一大原因。 他現在恨極了唐玨、張名振這些叛徒,要不是對方驟然反叛,他也不至于落到走投無路的境地。 這些人既然成了楊氏爪牙,那就是大晉的敵人,投靠趙寧便能殺了這些人,讓他一掃胸中郁壘,一雪被背叛的恥辱! 不出意外,聽到常懷遠這番話的楊佳妮,從側旁向他投來了凌厲的眼神,常懷遠禁不住眼皮一跳,但立馬就做出無所畏懼的樣子,挺直了腰桿一心一意等著趙寧定奪。 趙寧微微頷首:“可殺?!?/br> 這些人不殺,一旦吳國大軍進駐徐州,徐州就會徹底成為吳國地盤,根基會十分穩固。 常懷遠大喜,整個人都有了光彩。 趙寧見常懷遠一副恨不得吃人不吐骨頭的上頭模樣,為免對方把徐州殺得血流成河,教訓道: “只誅首惡與確實有罪者,不可過分誅連,我想看到的是整肅徐州,而不是讓人以為我到了這里,就只想大開殺戒?!?/br> 常懷遠立即收斂殺氣,把胸膛拍得砰砰作響:“殿下放心,卑職知道該怎么做,保證在不姑息養jian的同時,不玷污殿下的威名!” 趙寧并不擔心常懷遠做事太過分,畢竟他不會馬上離開徐州,“殺人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第二步,你可知這第二步是什么?” 常懷遠想都不想:“清除了渣滓,就該整肅軍紀,重整武寧軍戰力,讓大軍誓死守住徐州!” 趙寧搖了搖頭,他對武寧軍毫無期待可言,他注重的另有對象:“第二步是施恩于民,重建官府威望。 “城外那三萬難民需得妥善安置,你與張京大戰造成的問題要立即處理,并審判那些借著戰爭機會大發橫財、兼并土地的地主大族。 “你得讓百姓獲得他們該有的耕地,幫助家破人亡者重建家園,我不想再看到到處都是被逼為盜、自相殘殺,乃至是活活餓死的百姓。 “常懷遠,你給我記住,我來徐州,首先是為了給百姓帶來公義,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一場大戰下來,州縣平民十室九空,百姓死傷近半,如果我只是為了得到徐州,而罔顧百姓生死,那么下一場大戰之后,徐州就會只剩下朱門大戶與遍地白骨,這絕不是我大晉的作風,我得到這樣的徐州也沒有意義!” 常懷遠愣在當場。 掌書記、中門使訝然不已。 楊佳妮轉頭直視趙寧。 他們知道趙寧說得不是虛言,這個時候對方也不可能說虛頭巴腦的話,吳國大軍正在渡河北上,時間緊迫,能做的事情極為有限。 但就是在這樣緊張的時間里,趙寧沒有想著如何集中力量,讓武寧軍嚴防死守對付吳國大軍,為大晉保住徐州,而是選擇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清除無良地主、大族,主持公平正義,讓百姓重建家園上。 這讓他們如何能不意外? 難道趙寧就不知道,這樣一來,徐州就不可能擋得住吳國大軍,必然要被吳國占據? 他們可是都很清楚,大晉王師尚未渡過黃河進入中原,徐州短時間內根本不會有援軍! 在他們看來,到時候徐州都成吳國的了,趙寧現在做的這些事,對大晉王師攻城掠地爭霸中原有何幫助? 要是換作他們,就算是把徐州打成白地,也要想方設法把武寧的人力、物力、財力抽調到極限,將之全都化作軍力,而后在大晉高手強者的幫助下,盡可能拖住吳軍,最不濟也得遲滯吳軍步伐,為大晉王師趁機攻占更多中原地盤創造可能! 至于百姓死活,誰在乎? 難民是不是尸橫遍野,有什么要緊? 沙場征伐、爭霸天下,靠得是兵強馬壯、戰場謀略,百姓不過是任憑驅使、予取予奪的牛羊而已。 說好聽些是資源,說得不好聽些不過就是韭菜、牲口。 趙寧只看眾人的反應,與楊佳妮的眼神,就知道他們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