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58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關鍵在于取舍,在于這個國家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 天元王庭。 “這是我們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必須立馬有所行動!” 蒙哥剛進蕭燕的帳篷,就迫不及待湊到對方的案桌前,認真的看著對方一字一句道,“南朝出了這么大的事,燕平亂成一團,想必州縣都會沸騰,舉國權貴必然奮起反抗,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蒙哥越說越是激動難耐:“晉朝初立,根腳不穩,國內又有魏氏、楊氏擁兵自重,擅行征伐吞并土地,各方節度使皆有稱雄之勢。 “趙氏不想著凝聚人心,團結權貴力量,去征伐魏氏威壓楊氏,收回節度使權柄,竟然自己掀起這么大的動蕩,真是自己找死!” 說到這,他站直身體:“我都不知道趙氏是怎么想的,趙寧那廝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竟然做出這么愚蠢的舉動,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說完,他哈哈大笑起來。 蕭燕從書海中抬起頭來,淡淡瞥了得意忘形的蒙哥一眼。 蒙哥的笑聲戛然而止,狐疑地道:“怎么?難道我說錯了?” “你如果覺得趙寧愚蠢,那只可能有一個解釋?!笔捬噍p飄飄地道。 “什么解釋?”蒙哥大惑不解。 蕭燕:“那是你愚蠢?!?/br> 蒙哥:“......” 他自然是不服氣的,但仔細想想,趙寧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舉動,最終都收獲了非同凡響的勝利。 譬如大齊戰事最艱難的時候,毅然決然去往鄆州率領一群雜兵,抵抗博爾術的二三十萬精銳。 譬如單人獨騎鎮守孝文山,面對蒙哥率領的王極境隊伍力戰不退,最終將蒙哥打得鎩羽而歸。 再譬如在宋治最懷疑趙氏的時候,一直拖著不肯造反,最后卻在他進入燕平后,突然帶著隊伍殺到皇城。 “可這次看起來不像是有什么圖謀,趙寧是真的向晉朝的權貴開戰了,而且還是鼓動百姓沖鋒,現在晉朝的亂象也不是假的......” 蒙哥一屁股坐回了旁邊的位置,百思不得其解。 “事出反常必有妖?!笔捬嗝嫔届o,“趙寧詭計多端,心深似海,你看不懂他也正常,很多時候我也看不懂。 “但我們決不能因為看不懂,就認為他簡單,就認為他會輕易犯錯,尤其不能覺得他會犯低級錯誤,否則吃虧的時候,你我追悔莫及?!?/br> 蒙哥聽了這話大為泄氣,抓著頭發光火道:“照你這么說,那我們還能跟他交手嗎?日后是不是干脆認輸臣服算了?” 蕭燕搖搖頭:“當然不是。對付趙寧,就不要跟他比拼謀劃算計,也不要想著他會露出破綻給我們撿便宜。 “我們只要好好積蓄力量,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來日率領百萬大軍,以強悍無雙的戰力平推過去,讓他沒法整幺蛾子,則勝利在望?!?/br> 蒙哥張了張嘴,發現蕭燕說得很對,無法反駁。 自從襄助宋氏失敗,在那樣大好的局面里,都只落得個倉惶而逃的下場后,莫說曾經被趙寧毀掉地下王國趕出燕平的蕭燕,就連他蒙哥都不得不對趙寧心生畏懼。 “那我們現在就干看著趙寧作妖,什么都不做?他這回如果不是犯蠢,那就是所謀甚大,我們坐視他把事情辦成不好吧?”蒙哥不死心。 蕭燕放下書冊,輕輕笑了一聲:“無論趙寧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我們可以看不明白,但一定不能讓他心想事成。 “既然你坐不住,那就去試試。我在晉朝還有些眼線,雖然不多了,但好歹有點用處。你去接觸一下那些被驅逐的權貴,看看他們需不需要我們的幫助。 “記住,這些權貴很可能是趙寧的棋子,說不定就是會吃人的,你得小心些。事情可以不做,但絕不能把自己送入虎口?!?/br> 蒙哥精神一振、目光一凜:“明白了!” 第六五一章 新的時代(3)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狄柬之在黃河之畔駐足,眺望如綢如帶的金色河面,神色卻不像黃河下游的平緩的水面一樣平靜 眼見大河東流,腦海中冒出孔夫子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回想起這些年的宦海沉浮與眼下處境,他禁不住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河對岸不遠處便是鄆州,那里有他的崢嶸歲月?;厥淄?,此生最艱難也最輝煌的經歷,莫過于國戰時期在鄆州的數年奮戰。 只是到了今日,曾經并肩作戰生死相托的同袍,已經手足反目苦大仇深。 彼時,為了守衛鄆州殫盡竭慮的他,如何能夠料得到,跟他攜手并肩相得益彰的趙寧,竟然只是能夠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這世間唯一永恒不變的真理,便是一切都在變化。只是當始料不及的變化讓自己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時,誰又能真正做到不生怨忿? 狄柬之心中五味雜陳,一時間不知該作何言,只覺得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趙氏背棄我等社稷功臣、國戰柱石,將我們的一切奪走,把我們從云端打落塵埃,讓我等一無所有,只能煌煌如喪家之犬,從燕平離開的時候,不見狄大人痛哭失聲,怎么到了今日,狄大人反而凄然落淚了?” 旁邊同樣身著囚服的孫康,不無戲謔地輕笑一聲。 同行到此的還有王載、蔣飛燕等人,他們這一批最先被判定罪責執行審判的官員,是最早被官吏押出燕平,預備送往流放地的。 這四個人都不是尋常人,身后跟著各自的族人親友,是真正的拖家帶口舉家遷徙,隊伍龐大綿延百丈,隨從護衛一大堆。 黃河渡口有擺渡的船家在等候,但他們卻沒有急著渡河南下,而是不約而同在河畔停下腳步,對著滔滔黃河觸景生情起來。 押送他們的朝廷官吏都是修行者,人數不少修為不弱,一路上雙方相安無事,到了黃河岸邊也都停下腳步,沒有催促他們立即動身。 “孫將軍是將門子弟,平日里慣常打打殺殺,不懂我等文人的風骨情懷,也是情有可原?!?/br> 狄柬之沒有跟孫康斗嘴的興致,眼眶泛紅的王載接過話頭,長嘆一聲神色寂寥地道,“只是這種時候,孫將軍更應該針鋒相對的是趙氏,而不是我等。 “孫氏滿門忠烈,孫將軍一身正氣,為這個天下立下過非凡功勛,付出過慘重代價,如今卻落得這番下場,王某雖然不是行伍之人,亦深為孫將軍悲戚?!?/br> 孫康臉色沉下來。 王載這番話正中要害,讓孫康的情緒一下子低沉到谷底。 想起為了戍守邊關、保家衛國而飄零羸弱的孫氏,以及自己振興孫氏不得,反而落得一無所有的現狀,他情志郁結,再也不想說任何話。 趙氏雖然沒有誅連孫氏族人,但沒了他在朝中撐著,孫氏在大晉還能有什么未來可言? 今日離了河北,何日才能再回山海關,鮮衣怒馬聲勢顯赫的祭拜祖宗? 趙氏的絕情超出孫康的預計。 想當年,趙七月孤身回汴梁的時候,身邊沒有任何高手相伴,是他孫康毅然決然同行,這才為趙七月增添了重要助力。 后來趙七月被宋治奪走兵馬駕空權力,他不曾有絲毫疏離,一直跟隨在趙七月身邊,可謂是傾心傾力重情重義。 趙氏跟宋氏開戰的時候,孫康同樣是身先士卒。 怎么到了現在,趙氏就能那么狠心果決的奪走他的一切榮光,否定他過往的一切努力與真誠,讓他振興家族這個簡單的愿望轟然破滅? 孫康不服。 他恨。 看看狄柬之,曾經跟隨趙寧在鄆州奮戰多時,幫助趙寧撐過了最艱難的時局,還曾與趙寧一道加入反抗軍,是群臣中最早跳出來擁戴趙氏的。 再看看王載,德高望重、秉性正直的長者,是非分明嫉惡如仇,因為欽佩趙寧的為人敬重趙氏的門風,為了天下社稷而擁護趙氏,于公于私都對趙氏有義。 從兩個身著囚服的同僚身上收回目光,孫康心中的不甘與怨恨減輕不少,有人跟他一樣慘,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趙氏無情無義,讓我等受此奇恥大辱,今生若不能一朝洗雪,便妄為英雄豪杰!諸公,渡河之后你們有何打算?”問這話的是蔣飛燕。 她問這話的時候,已經有大船從對岸橫渡而來。 大船不只一艘,而且不是普通船只,而是裝備精良的戰艦。船舷后銳士林立,有高手淵渟岳峙矗立船頭,其身后掛起的大旗上書寫這一個個偌大的“蔣”字。 不用想,那是汴梁蔣氏的船。 它們就是來接蔣飛燕的。 這當然不合規矩,也嚴重違背律法,但一旁的朝廷官吏卻無人神色有異,仿佛對此早有預料,并且渾不在意。 看到蔣氏戰船行近,聽到蔣飛燕的詢問,狄柬之與王載默然不語。他倆是寒門士子,當然不愿意投靠蔣氏。孫康目光雖有變化,最終也沒有說話。 汴梁,那如今是節度使張京的地盤,蔣氏雖然是皇朝世家,非地方大族可比,卻也不復當年之盛,莫說成就大業,能不能脫離張京的掌控都難說。 眾人的沉默讓蔣飛燕很失望。 她沒有勉強什么,因為她也知道,蔣氏沒有力量收服這些人。 “無論如何,諸公不妨先到蔣氏做客,渡過了黃河,蔣氏總要盡一盡地主之誼,至于諸公往后想要去往何處,蔣氏絕對不會阻攔?!笔Y飛燕認真道。 聽她這話的意思,渡過了黃河,他們跟大晉就沒了關系,天下之大隨意縱橫,可以從長計議往后的道路,再不是囚徒的身份,也不用顧忌趙氏怎么想。 盛情難卻,孫康點點頭正要開口答應,忽然眉頭一皺,猛地轉身向北方看去。 不僅是他,狄柬之、王載等人莫不在剎那間神經緊繃,進入到蓄勢待發的戒備狀態!好似天地間忽然出現了洪荒猛獸,隨時都可能擇人而噬! 洪荒猛獸自然是沒有,衣袂飄飛、踏空而來的修行者倒是有兩個。 那是趙寧跟趙七月! 趙寧與趙七月的驟然出現,令所有人意外至極,更讓他們膽戰心驚。 “趙氏這是什么意思?追過來殺人滅口、永絕后患?” “我們本就沒多大罪責,他們在燕平不好殺我們,現在我們到了黃河邊上,再不殺我們我們就會離開,當然不能錯失最后的時機!” “好狠的趙氏,好狠的帝王家,為了自身利益,真就不把別人當人了?!” “諸公,趙寧與趙七月聯袂而至,你我非是對手,還是立即分頭脫身為上......” “來不及了,我們受了傷,根本跑不遠,至于你們,連王極境都不是......” 頃刻間眾人已是完成了緊急交流。 他們想要有所應對,臨了卻發現自身根本應對不了,當他們能夠察覺到趙寧與趙七月的氣機時,他們已經落入對方的攻擊范圍。 黃河上的蔣氏戰船,因此紛紛停止了前進,他們不敢再靠近北岸半分,能夠鼓著勇氣不舍棄蔣飛燕等人后退,已經是分外不易。 事到如今,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作為所有人中修為最高的存在,孫康硬著頭皮上前兩步,抱拳道: “太子與公主千里到此,不知是所謂何事,難不成是為了給我等送行?” 在距離孫康等人不過十余步的距離上,趙寧與趙七月雙雙落地,這個距離實在談不上距離,孫康等人一顆心不由得跳到了嗓子眼。 趙寧簡單抱了抱拳,說出來的卻讓孫康等人大吃一驚:“正是來給諸位送行?!?/br> 孫康與蔣飛燕、狄柬之跟王載面面相覷,都覺得匪夷所思,不知趙寧這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