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578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此時此刻,滿皇城的官吏幾乎都聚集在了這里,他們看著狄柬之就如看到首腦,在對方還沒走到面前的時候,就紛紛向左右退避,給對方讓開道路。 等到狄柬之從面前走過,他們從兩邊匯聚,秩序分明的跟在狄柬之身后,個個昂首挺胸步伐有力,像是出征敵國的驍勇銳士。 大部分官吏選擇了跟隨狄柬之,但也有人并不是跟他一條心。 跟他不是一條心的人里面,很多人選擇了站在原地,沒有踏出腳步匯入隊伍,一起出去鎮壓百姓。 譬如說方不同。 只有極少數的那么一些人,沒有讓開道路,螳臂當車一般,擋在了狄柬之帶領的人流面前。 譬如說陳安之。 跟洶涌的人潮相比,他們勢單力薄。 但沒有人敢小覷他們。 因為陳安之是王極境。 “陳大人,本官知道你是王極境,非是本官能夠匹敵的,但你不要忘了,皇城的王極境官員,并不止你一個!”狄柬之腳步不停。 話音未落,陳安之面前忽地多了一個人。 一個王極境高手。 大都督府副大都督,將門孫氏現如今的家主,孫康! 陳安之沒想到孫康已經跟狄柬之、王載同一戰線,眉頭緊鎖:“孫將軍,你孫氏滿門忠烈,你自己也在國戰中屢立功勛,如今卻要做皇朝罪人、國家之敵?” 孫康毫不退讓,淡淡道:“孫某一心所求,唯有重振孫氏一門,倘若不能光大門楣,讓孫氏屹立于世家之林,孫某便無顏面對列祖列宗?!?/br> 兩人話不投機,各自立場都很堅定,沒有任何緩和矛盾的余地,自然是懶得再多說一句,各自升起王極境領域,就要躍到半空好生廝殺。 而這時,陳安之身后的擋路官員,正在被狄柬之、王載等人擊退,一條寬闊大道,馬上就要出現在他們腳下。 王載甚至已經要中途變道,以文官聯絡人的身份,去跟其他幾位副大都督一起行動,帶領禁軍將士入城平亂了。 終于,半空中響起了一道威嚴厚重、中氣十足,入耳又格外光明磊落的聲音:“爾眾身為朝廷官員,不在皇城好生辦差,聚集一處意欲何為?” 聲音并不大,卻在每個官員耳畔如驚雷般炸響,震得所有人都是精神一凜。 沒有人不熟悉這個聲音,沒有人不知道開口者的身份。 于是狄柬之、王載等人,不由自主停下了腳步,飽含忌憚不無畏懼的抬起頭,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面容凝重,好似肩上陡然多了萬斤重擔。 方不同等人同樣抬頭,卻是喜憂參半。 他們慶幸的是,在這樣兇險混亂的大局面下,對方終于現身了,整個朝廷乃至整個皇朝都有了主心骨,他們再也不同擔心太多,只需聽令行事即可。 不安的是,誰也不知道對方此刻出現,究竟帶著怎樣的意圖,他們的利益會不會受到損傷,大晉皇朝又會走向怎樣的一條道路。 張仁杰從被他撞塌的房屋廢墟里,渾身是血的爬出來,徐林從狼藉的樹叢中掙脫了身體,一只手抹了一把滿是血跡的面龐。 還有那些已經被狄柬之、王載擊退,以及尚未被擊退的攔路者,此刻抬首看見半空中長身玉立、衣袂飄飛的年青人,皆是感動得眼眶泛紅,激動得喉嚨堅硬。 就像走了一晚上夜路的人,終于看到了旭日東升。 半空中的人,自然就是大晉皇朝太子,趙寧! 狄柬之與王載相視一眼,一起遙向趙寧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事到如今,他倆并不驚慌,也沒有自己是皇朝罪人、趙氏敵人的感覺。 在他倆看來,事情很清楚也很簡單。 趙氏就是要借助這回的燕平反抗風波,來試探權貴階層的態度。既然是試探,就不會有多么不可收拾的后果,否則就不是試探,而是開戰。 如今他們表明了自身態度,雖然未必是趙氏想要的,但好在尚未造成太過嚴重的局面。 趙寧選擇在這個時候現身,就是要避免事態惡化失去控制,讓燕平、朝廷、國家經受更大混亂與損失。 換言之,此時此刻,一切仍然是可控的、和諧的,大家沒有撕破臉皮也不可能撕破臉皮。 “殿下容稟,在陛下與陳公、張公商議要事,殿下閉關修煉的時候,燕平有刁民受到宵小之輩蠱惑,上街圍攻并無過錯的商行,釀成了不小傷亡與混亂,卑職等正要履行職責,出去解決事情?!?/br> 狄柬之一板一眼的說道,“幸好殿下及時出關,卑職等不甚欣喜,如何鎮壓燕平作亂的刁民,還請太子示下?!?/br> 說完這些話,狄柬之放松下來。 今日權貴百官群起響應他的號召,決定以強權鎮壓作亂刁民,已是宣告趙氏的試探有了結果:趙氏要平民百姓做國家主人的想法,行不通。 張仁杰、徐林、陳安之等人,加在一起還不到群臣的兩成。 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既然趙氏的試探性努力失敗了,那就得接受這個結果,認定今日作亂的十萬百姓是刁民暴民,并以鎮壓的方式對待他們,讓對方付出犯上作亂該有的代價。 如此,趙氏才能安定官商權貴的人心。 也唯有如此,往后趙氏才能得到百官與權貴的繼續效忠,方有“上下同心”整頓國政讓大晉迅速富強的可能。 狄柬之話音落下,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聚精會神看著半空中的趙寧,等待對方親口給出大多數人心中的答案。 他們失望了。 趙寧的回答強而有力,不容置疑:“刁民?鎮壓?狄大人,你可真是滿口荒唐之言! “今日孤就告訴諸位,燕平城里沒有什么刁民,只有勤勤懇懇勞作,辛辛苦苦生活,卻被黑心官商剝奪了公平與尊嚴的大晉子民! “大晉也不會鎮壓百姓,只會為萬民主持公道,處置那些害國害民的違法瀆職官吏,以及肆意妄為吃人血饅頭的上層權貴!” 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抗,反抗?。?) 此言一出,江翻海倒,地覆天塌。 好似銀瓶乍破水漿迸,猶如鐵騎突出刀槍鳴。 狄柬之目瞪口呆,王載張口結舌,孫康面紅耳赤,他們同一陣線上的皇朝官吏——在場八成以上的人,無分世家子弟、寒門顯貴,俱是如遭雷擊呆愣當場。 十萬高呼反抗,與權貴商賈戰斗的百姓不是刁民,那么誰是害國害民喝人血吃人rou的瀆職官員,已是不言而喻。 張仁杰熱淚盈眶,徐林拳頭緊握,之前站在陳安之身后的那不到兩成官員,則是激動得渾身發抖。 他們望著半空中的趙寧,哪怕陽光刺得雙眼生疼,也沒有挪開目光,眼眸里的熾烈之色比陽光還要明媚。 他們這批人大多是平民出身,打小生活的環境跟張仁杰差不多,經歷想法也跟張仁杰類似,宦海沉浮的殘酷追利,不曾讓他們完全放棄初心與良知。 他們把圣賢書讀到了心里,將圣人之言變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歷久彌堅。 ——當然,并不是所有平民出身的官員,此刻都站在他們這一邊,就像不是所有世家大族、地主權貴子弟都站在狄柬之等人身后。 不可否認的是,對有些人而言,信仰比身份重要,志氣比金錢更具份量。 就如出身第一將門世家的趙寧,選擇了與黎民蒼生站在一起。 “殿下......敢問殿下,是否今日出動的十萬燕平百姓,都不是犯上作亂的暴民,而一應與他們有所沖突的權貴官吏,都是違法亂紀罪大惡極之輩?” 狄柬之不可置信的發問。 事關重大,大晉皇朝每個人的命運都將因此而改變,他必須再三確認。 到了此刻,他仍是不相信趙氏會與權貴官員為敵,縱然趙氏造反推翻齊朝的時候,打出的旗號是為民做主——可那畢竟只是旗號! 誰會真的這么做? 誰能真的這么做?! “狄大人不去問今日十萬百姓為何反抗,不問他們以往的日子過得如何,也不問被他們圍攻的權貴商賈是否有罪、有什么罪責,更不問有多少官員暗中摻和此事,平日里跟商賈與百姓的關系如何,只想著定義誰黑誰白。 “是非皆不問,詳情無所知,就能決定怎么做——狄柬之,你就是如此為官的?!” 趙寧的聲音重逾山巒,當頭向所有官吏砸了下來,震得狄柬之等人面白如紙,亦讓張仁杰等人振奮不已。 趙寧接著道:“你的問題雖然不知所謂,但孤仍能給你明確答案。 “今日,燕平十萬百姓皆無過錯,而所有參與鎮壓百姓、打算鎮壓百姓的權貴官吏,都是國家罪人、大晉之敵! “你們若是識相,便乖乖束手就擒,伏地請罪,但凡有半分反抗,孤今日不介意大開殺戒!” 最后四個字落下,皇城頓時被一股金戈鐵馬之氣完全籠罩,那不是趙寧的修為威壓,而是皇朝戰神在戰意勃發之下,自然而然卷起的氣機狂潮! 抬著腦袋的狄柬之面如死灰,王載等人皆是肝膽發顫。 他們終于再清楚不過的意識到,趙寧這個時候出現在皇城上空,絕不是因為八成以上官員權貴抱成團表明態度,展現出強大力量后來與他們談判的。 趙寧是來開戰的! 向他們這些朝廷官吏,更是向他們背后的,大晉皇朝八成以上的世家地主、官商權貴開戰! 如果說八成以上世家地主、官商權貴,掌控著這個國家絕大部分財富與力量,完全可以代表這個皇朝,那么趙氏現在就是在向這個國家開戰! 紙面力量的對比是如此懸殊,趙氏為何還要逆勢而為? 與代表國家的強大力量為敵會是什么下場,趙氏難道不知?齊朝覆滅的前車之鑒可就在眼前! 趙氏為何敢這么做?為何要這么做?! 狄柬之怔怔仰望著趙寧,只覺得胸口如壓萬斤大石,呼吸艱難舉止滯澀。 原因或許有很多,但其中的核心之一,眼下就明晃晃的擺在面前。 趙氏是王極境后期的絕頂高手! 威壓朝廷,無人能敵! 王載猶不死心,嗓音顫抖不無委屈地哭訴道: “殿下,歷朝歷代以來,圣人明君愛民如子,治下官吏為民奔波,締造了一個又一個治世與盛世,青史流芳后人稱頌.....大晉的官吏亦能為民做主??! “陛下與殿下要開創盛世,整頓吏治肅清世風即可,何須如此???!” 就算趙氏真想確保百姓的公平與尊嚴,是發自內心要為民做主,那也沒有必要自己完全站到百姓那邊去,與整個官僚集團、權貴階層為敵。 “為民做主”這四個字體現出來的,本身就是統治者與權貴官員高高在上的施舍態度。 倘若大晉這個國家的子民,都能通過合情合法的途徑,自己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他人侵犯,又何須別人來為他們做主? 正是他們自己無法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才需要官員來幫助他們。 所以有為民做主,就一定有欺壓黎民的人。 圣人不死,大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