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54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想要斬殺趙氏的人怎么就這么難?”蒙哥很憋屈。他的人明面比對方多不少,自己也是快到王極境后期的高手,怎么好像半點用處都沒有? 幾名天元王極境高手,聞聲立馬趕了過來。 這時,蒙哥發現了一個讓他忍不住有些煩躁的事實。 在趙七月、紅蔻先后憑借一己之力,牽制了幾名天元王極境高手,并且將他也暫時纏住的情況下,場中其他趙氏、陳氏等世家修行者,已經沒有太多人數劣勢可言! 這一刻,殘酷的現實讓蒙哥不得不承認,他這邊很難在短期內獲得勝利了! 他只能轉頭看了察拉罕那邊一眼。 現在,他只好期待察拉罕跟宋治兩人,能夠早些把趙寧干掉。 以二對一,蒙哥覺得察拉罕跟宋治的勝算,還是非常非常大的。 ...... 身為在鄆州跟趙寧并肩作戰過數年的帝室高手,宋明現在已是王極境中期的境界。在趙玉潔遭遇截殺、敬新磨被趙寧一刀劈得生死不知后,他就是宋治之下的第一高手。 現在,他正帶著絕大部分帝室和寒門高手,跟以扈紅練為首的反抗軍王極境們對陣廝殺。 在開戰伊始,宋明覺得這場交鋒的勝利十拿九穩。畢竟雙方的人數差距很明顯,他這里可是有十余個臂助。 可戰斗并沒有如他想象的那樣,一上來他們就占據上風,將扈紅練、范子清等人圍在中間壓著打,而后不斷壓縮對方的活動范圍,最終逐一擊殺。 有實力有資歷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傲慢,宋明也不例外。 國戰期間他在鄆州作戰數年,跟博爾術麾下高手屢次交手,戰斗經驗十分豐富,戰技得到很大錘煉,并且因為這幾年的積累,在后來成功晉升王極境中期。 此外,鄆州軍戰績輝煌、軍功卓著,俯瞰天下群雄,宋明身為其中的一份子,不僅與有榮焉,把鄆州軍的戰功等同于自己的戰功,也難免瞧不起天下豪杰。 就像他認為天下的藩鎮軍,沒有誰的戰力比得上鄆州軍一樣,他同樣覺得天下的同境修行者,沒有誰能在捉對拼斗中勝過自己。 國戰結束,回到燕平的這些時日子里,他無論是面對帝室高手還是寒門高手,享受的都是數不清的尊敬與奉承,大家沒少羨慕、嫉妒他的功勛,吹捧他的實力。 帝室、寒門對鄆州軍的防備,并沒有轉化為對宋明的戒備。 相反,因為他的身份實在是尊貴,大伙兒還經常把鄆州軍能取得顯赫戰績的功勞,不斷往他身上傾斜。 對帝室而言,這樣既能減弱趙寧的影響力,又能增強帝室的存在感,何樂而不為,但對宋明個人來說,這就是大伙兒對他實力的認可與尊重。 被吹噓奉承得多了,是人就難免膨脹,宋明也有些飄飄然。 所以他雖然知道扈紅練是王極境中期,但并沒有如何高看對方,單打獨斗戰勝對方甚至是擊殺對方,在他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 一介民間草莽,怎么會是他這個沙場悍將的對手? 但當他跟扈紅練真正交上手后,只是三兩招,他就發現情況不對勁,當兩人短兵相接了十來招,宋明已經開始膽戰心驚。 扈紅練的招式銜接之流暢,堪稱天衣無縫;進退轉圜之嚴謹,近乎毫無破綻;出手之凌厲、進攻之兇狠,完全不下于北胡猛將! 對方看準機會就有以傷換傷、以傷換命乃至以命換命的舉動! 這讓不曾想過讓自己有生死之險,也不會愿意以自己堂堂親王之尊,跟一個江湖草莽換命的宋明,常常應對的捉襟見肘、心驚rou跳! 而扈紅練整體戰技水準之高,更是在王極境中出類拔萃! 尤其對方的真氣凝練程度,相比于他竟然有過之而無不及! 凡此種種,讓兩人之間的交手,沒多久就被扈紅練完全掌握了主動權,牢牢占據了上風! 這讓宋明是既震驚又憋屈。 他可是國戰期間功勛卓著的悍將,堂堂大齊皇朝的親王,怎么就被一個之前名不見經傳、出身寒微混跡于市井的江湖流氓,給按著腦袋打? 真是豈有此理! 這讓他顏面何存?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可忍......也只能忍,一時之間他拿扈紅練并沒有辦法。 這個處境讓宋明很痛苦,但也讓他很快明白了一個事實: 面前的扈紅練是一個慣于廝殺、沒少與人拼命的悍徒,更是一個在修行之道上,悟性極高且被名師大家時常指點的幸運兒! 若非如此,對方不可能與他斗得旗鼓相當,甚至還隱占上風! 雖然不了解扈紅練,但宋明霎時反應過來: 對方必然長期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以死相搏已經成為本能,否則不至于如此兇悍,且身為趙寧的江湖羽翼主事者,肯定沒少被趙寧指導修為! 自己奈何不得扈紅練,宋明雖然感覺到屈辱、很丟顏面,臉上有些火辣辣的,但并沒有因此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為。 因為就算他勝不了扈紅練,對方也難以很快擊敗他,所以他堅定己方勝利的結果不會改變! 他的信心很堅定,直到他發現手下的寒門王極境修行者們,有些不對勁。 第六百零一章 曠世之戰(4) 從一開始,扈紅練等人就抱團抱得很緊,沒給宋明等人分割己方,以絕對優勢兵力先圍殺一兩個人的機會。 立足現實,宋明拿出了克敵制勝之法。 既然對方喜歡抱團,那就以數量優勢把他們全部包圍,死死壓制在中間,一寸寸收緊殺網。 按照宋明在交戰之初的布置,眼下朝廷王極境們的陣型,類似于一個張開了的口袋,眾人各在外圍向內進攻,嘗試將反抗軍高手包圍起來。 這是高手拼殺,不是士卒戰陣的對碰,雙方人數也有限,完成包圍不需要成倍的數量,眼下的人數差足以讓他們實現這個戰略意圖。 他們想要包圍對方,反抗軍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向外進攻、突圍、轉移位置,重新調整己方陣型,是題中應有之意。 但每名反抗軍高手,要面對的是一兩名朝廷王極境,所以他們的突圍轉移不容易成功。 就算跳出去一兩個,宋明也能切斷他們與同伴的聯系,讓一個人纏住對方后面的一個人,再派兩倍的高手攻殺跳出去的人。 ——這就是以絕對優勢數量,先讓對方先減員的戰法,對宋明最為有利。 而反抗軍想要整體突圍,亦或是撕裂宋明等人的陣型,在沒有絕對優勢戰力領頭的情況下,明顯不可能成功。 ——王極境修行者的超凡速度,足以讓宋明在反抗軍猛攻的方向上,迅速布置更多人手,也能讓后面的人迅速跟上來。 所以無論反抗軍如何反抗,頂多是讓戰場整體移動,拖延他們陷入泥潭,被殺網箍死的時間,改變不了戰局走勢。 宋明堅信反抗軍必敗無疑! 可戰況并非如此。 首先讓宋明覺得不對勁的寒門王極境,是一個名叫張廷玉的中年男子,他知道對方官拜大理寺理正,從五品,做事認真卻不善言辭。 不惑之年做到五品官,絕對不能說差,官場論資排輩的規矩決定了,四十歲以下的時候很難身居顯位,大部分重臣大員都是四十多歲之后才開始青云直上。 張廷玉雖然是個王極境,但眼下大齊王極境不少,而且修為境界并不等同于為官理政的能力,王極境未必就能手握大權。 張廷玉面前的人是范子清,近旁有一個帝室高手,在宋明瞟過去的時候,范子清忙于抵擋帝室高手的一輪猛攻,側翼露出了很大破綻。 張廷玉本該抓住這個破綻,刺范子清腰肋一劍,給予對方重創,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張廷玉竟然對這個破綻視若未見! 他視若未見也就算了,出手還慢,硬生生等到范子清回防之后,才不輕不重的刺了對方一劍,被對方很輕松的就避了過去。 這一幕看得宋明瞳孔一縮! 張廷玉這是在消極怠工? 他不想誤會了對方,畢竟對方之前給他的印象不錯,遂繼續分神觀察。沒想到的是,范子清像是接到了某種暗示,大開大合的給張廷玉來了一刀。 這一刀明明危險性不大,張廷玉卻退了好大一截,這個動作頓時將那個帝室高手獨自暴露在范子清面前! 恰在這時,范子清身旁的一個反抗軍高手,也逼退了跟他一對一交手的一個寒門王極境,抽出空來,驟然一個斜刺突進,冷不丁向那個帝室高手劈來一刀。 凝練的十丈刀芒從意想不到的方位落下,帝室高手嚇得眉頭一跳,連忙轉頭舉劍去擋。而就在這時,范子清出手了! 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刀,砍向帝室高手的側面! 二十多丈的刀芒,將帝室高手的護體真氣擊碎,轟得后者右胸拉開一條猙獰的血口子,身體倒退出去百十丈! 帝室高手捂住胸口,又慌忙主動退了百丈。他這一下受傷不輕,雖然遠不至于危及性命,但驚嚇卻是實打實的。 不遠處的宋明頓時怒目圓睜! 他看得一清二楚,若不是張廷玉退得太狠,那名帝室高手就不會受傷! 兩名寒門王極境一名帝室王極境,面對兩個反抗軍高手,在彼此都是王極境初期,實力相當,三打二的局面下,竟然被對方找到機會以二敵一,傷了自己人?! 這打的是什么架? 簡直匪夷所思! 宋明沒瞎,在范子清傷了那名帝室高手后,張廷玉完全有時間,在對方舊招已老、新招未起,身體來不及閃避的情況,抓住機會給對方一劍的! 可張廷玉反應遲緩行動滯后,偏偏就錯失了良機,任由范子清收回了符刀,這才不緊不慢的去攻對方! 如果這都不是消極怠工,那什么是消極怠工? 在戰場上消極怠工,該抓住的破綻不抓住,不該給的機會給了,令同袍陷于險境遭受創傷,這就是在殺人——在殺同袍! 這就是在資敵! 這幾乎無異于叛變! 宋明怒不可遏! 他恨不得沖過去給張廷玉一劍。 如果只是張廷玉一個人出工不出力,妨害戰局也就罷了,關鍵事實并非如此,剛剛帝室高手另一側的那個寒門王極境,行動也極為可疑。 如果不是他“正好”被反抗軍高手擊退,帝室高手怎么會落入被兩面夾擊的窘迫之境?如果他不是“也沒”抓住機會反攻,那名反抗軍高手如何能全身而退? 正好......也沒...... 這難道是巧合? 消極怠工的絕對不只是張廷玉一個人! 宋明瞬間明悟。 但下一刻他又陷入深深的疑惑中。 可這是為什么? 張廷玉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