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348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對方直奔鄆州城頭而來。 是孫康。 博爾術因為現在不想跟趙寧拼殺,所以沒有派人阻攔,讓孫康得以順暢降臨城頭。 孫康的忽然出現,讓宋明等人愕然不已, 他們自然是認得孫康的,卻沒想過對方會出現在鄆州,在他們的想象里,對方應該是跟著宋治一起逃了。 孫康到城樓前時,天元大軍正潮水般退去。 他看到被魏無羨、宋明等麾下王極境修行者,眾星拱月般簇擁在中間,有淵渟岳峙之氣的趙寧,張了張嘴,竟是沒能第一時間開口,心中五味雜陳。 乾符六年,他還是孫氏千年一遇的修行奇才,立志要在眾人面前擊敗大齊第一將門的家主繼承人,讓天下人知道將門不只是趙氏有人杰,為五軍都督府造勢。 那一戰他敗了,敗得沒有懸念,敗得凄慘無比,在滿朝勛貴、官吏面前丟盡了顏面。 而后多年,孫康一直把向趙寧復仇,當作人生最迫切的目標,為此夜以繼日的辛苦修煉。 當他成就王極境,以為自己終于可以再度挑戰趙寧的時候,國戰爆發。 趙寧在雁門關展露出王極境中期的實力,并且擊敗察拉罕,守住了邊關國門。 而他呢? 面對王極境中期的博爾術,他毫無反手之力,一場聲勢浩大、實力懸殊而又速戰速決的激戰后,祖父戰死,他的父親為了掩護他撤離被俘。 從那時候起,年少時跟趙寧的些許恩怨,在國仇家恨面前已經無足輕重,孫康的追求,變成了重拾家聲、中興孫氏。 他要向天下人表明,孫氏一門也有悍將。 可國戰至今,迫于大勢,孫康一直沒有大展拳腳的機會。 在跟著趙七月回汴梁前,唯一一次主動請纓出戰,去鄆州對面的黃河北岸查探軍情,還遭了博爾術的設計,差些帶著查到的軍情死在北岸。 若非魯王宋真以死斷后,若非趙寧神出鬼沒般的來救援,他已是冢中枯骨。 而今再見趙寧,見到這個對手、仇敵、同袍、恩人,眼見對方風華萬千,好似長天日月般高高在上,仿佛一舉一動都能傾覆江山,再聯想到趙氏在國戰中的戰績,想到趙寧取得的大捷,念起趙七月毅然決然回歸汴梁,并且指揮駐軍取得的勝績,孫康再清楚不過的感受到,他跟趙寧已經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存在。 對方是日月。 有著至少普照大齊千萬里江山、黃河兩岸戰場、無數河東與中原軍民的光輝。 而他即便是王極境,也不過是螢火。 他能發揮出的那點光亮,在對方的光罩下渺小得猶如滄海一粟,根本不值一提。 這天下究竟誰是英雄豪杰,原來早在七年前那場秋獵較量后,就已經有了再明確不過的結果。 只是彼時的孫康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不曾接受這一點。 當時的孫氏驕子,又如何能夠提前預料到,只是短短七年之后,面前的這個同齡人——年少時風流成性名聲并不怎么好的紈绔,會取得這樣非同凡響、折服千萬人的成績? “孫某見過趙總管?!?/br> 收拾心情,孫康向趙寧抱拳行禮。 諸多思緒許多感慨,胸中的千萬語言,在此時化作了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簡單的話。 “孫將軍?!?/br> 趙寧微微頷首,“本將知你此行來鄆州,必有重要軍情,你且稍待。 “傳本將軍令,鄆州所有都指揮使以上將領、五品以上文官,立即前來城樓下,聽取孫將軍軍報!” “得令!”城樓下的傳令軍使立即領命而去。 在傳令兵趕往刺史府,軍使擂鼓聚將的時候,宋明有些耐不住性子,對孫康道:“孫將軍,你到底帶來了什么軍報,就不能先給我們透露一二?” 不僅是孫康,其他兩名王極境修行者,也都是一副迫切想要知道汴梁、中原形勢的樣子。 孫康對這些人的想法感同身受,暗暗搖頭,心想你們此時就已經因為關切而失態,等到真聽完了軍報,還不得都嗔目結舌? 見孫康不答應先開口,宋明等人都看向趙寧:“趙總管......” 趙寧擺了擺手,淡淡道:“既然是緊要軍報,自然得鄆州官將一起聽?!?/br> 趙寧態度堅決,不賣自己這個親王的面子,宋明不禁有些慍怒,但也無可奈何,誰讓對方是大總管? 他當然不知道,趙寧的刻意安排,有他自己的用意。 沒多久,狄柬之帶著刺史府的文官到了,各營主將以上的將領,包括防御使、團練使及義軍頭領們,也都到了城樓前。 他們依照官品地位的不同,有的站在城墻上,有的則只能聚集在城墻下。因為知道有中原的重要軍報,望著城樓方向凝神細聽的,還有附近的許多將士。 “孫將軍?!?/br> 趙寧看了孫康一眼,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面對遍地的文官武將、望不到盡頭的三軍甲士,目光接觸到一雙雙充滿期盼而又不無緊張的眼睛,孫康忽然覺得自己很重要。 他正了正神色,用簡潔有力的語言,述說了趙七月忽然回到汴梁,穩住汴梁軍心民心,并且隨大軍主動出擊,擊潰阿魯溫萬人隊,并陣斬兀術的事跡。 末了,孫康肅然道:“皇后娘娘已經下達了,讓汴梁駐軍主力盡出,圍攻楊柳城的軍令。不日,在中原的數十萬大軍,就將與楊柳城的北胡蠻賊展開決戰! “以中原的王師力量,與皇后娘娘的非凡戰力,攻克楊柳城勢在必得!” 孫康的話說完,滿場一片寂靜。 包括宋明、狄柬之在內,所有人就像孫康之前預料的那樣,莫不是被這個天大好消息,給震得目瞪口呆! “竟,竟然真有大捷......”宋明無意識的呢喃。 “是啊是啊,竟然真有大捷......”一個王極境隨聲附和。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皇后娘娘——太不可思議了!”另一個王極境見鬼般的說道。 “是啊是啊,太不可思議了......”前面開口的那個王極境點頭不跌。 “元木真是真的敗了,這個天人境不再是噩夢了,戰爭能夠正常進行了!” “是啊是啊,不再是噩夢了......” 寂靜并沒有持續太久,便被突然爆出的,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所替代。 以城樓為中心,兩側城頭跟城墻內的街道、坊區,無論文官還是武將,無論軍士亦或百姓,比過年時還要開心。 巨大的歡呼聲似乎要將蒼穹都掀翻,中間還有人扯開嗓子怪叫,有甲士不斷以拳擊胸,有百姓喜極而泣,有修行者原地蹦跳,有將?;ハ鄵肀?。 各式各樣的歡呼聲,漸漸變成了聲聲“威武”的大喊,這聲音逐漸掩蓋了一切雜音,并得到了所有人的附和。 從“王師威武”、“大齊威武”,到“皇后娘娘威武”、“趙將軍威武”,最終整齊的化為統一的“趙氏威武”! 一時間,趙氏威武的呼喊,像是海嘯一樣,席卷了整個鄆州城! 氣鎮山河! 宋明變了臉色。 他跟兩名王極境面面相覷。 至此,他們終于反應過來:大勢已經更改,趙氏的聲望已是震動天下! 國戰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今日之前,在大勢上,大齊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就算有西河城之勝,也不影響博爾術的大軍兵進鄆州城。 可現在,汴梁反擊了,中原大軍即將以至少十倍兵力,圍攻楊柳城,謀求奪回失地,將北胡大軍趕出中原! 這是什么? 這是攻守易行! 第四一二章 挽狂瀾于既倒(22) 國戰四大戰場,隴右、河東、鄆州、中原。 而今,大齊終于在其中一個戰場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占據了絕對性的主導地位! 至此,齊軍不用再被一直追著打、攆著打! 這是整個國戰的轉機! 只要抓住了這個轉機,從小處說,鄆州有了強力的側翼呼應,并且可以指望中原王師來援,可以擺脫困守無援死城的危局。 所以鄆州軍民無不歡呼雀躍。 而從大處說,只要中原能穩住,那么皇朝的核心江山就還在手里,無論關中、漢中、蜀中,還是江淮、東南、兩湖的民力物力,都能有序支援前線! 一言以蔽之,中原在,大齊就能調動舉國之力,跟北胡正面抗衡到分出勝負的那一刻,國戰就還是國戰; 中原若是不在,所謂國戰,不是北胡單方面的碾壓、追擊,大齊單方面的潰敗、逃散,直至滅亡而已! 正因如此,宋治在汴梁被元木真擊敗逃走的時候,舉國震動,軍心民心動搖。鄆州要不是有趙寧在,有西河城之勝,只怕也穩不住。 也因如此,元木真被擊敗,趙七月回到汴梁,才顯得這么重要,河柳村的大捷,雖然殺敵只有數千,卻能極大振奮士氣,改變國戰大勢! 晉地因為河東軍而穩如泰山,鄆州因為趙寧而不懼博爾術,中原因為趙七月而迎來大勝戰機,國戰四大戰場,穩住陣腳的三大戰場,竟然都是由趙氏的人在主持大局! 雖說趙氏是皇朝第一將門,也是第一世家,還是鎮國公家族,理應在國家危殆時成為脊梁柱石,但這樣的情形未免太過夸張! 如此顯著的功績,難怪此時此刻,滿城的鄆州軍民,都齊聲高呼趙氏威武! 尤其是跟宋治一比,跟帝室一比,趙氏一族的戰功,簡直就如日月一樣耀眼! 宋明怎能不臉色紙白? 他情不自禁的看向趙寧,看向那位站在城樓之巔,俯瞰整個城池、戰場的趙氏家主繼承人。 他眼中的趙寧,衣發輕揚,面色如常,眉宇波瀾不驚,身形穩如磐石,就像內心毫無波動,就像眼前發生的一切再正常合理不過,就像大戰局勢本該如此! 宋明只覺得手腳冰涼。 如果趙寧高興、激動、眉飛色舞,乃至是得意的哈哈大笑,他都覺得正常,就算對方表現出立了不世大功、手握重兵大權的桀驁驕悍之氣,他都可以接受。 但對方偏偏沒有。 對方只是很平靜。 平靜得太過不正常! 在這份平靜之下,宋明從趙寧身上感受到了一種氣度。 一種令他這個帝室親王恐懼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