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30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結合之前為官的種種閱歷,他現在終于理解,為何明明處于盛世巔峰的大齊,會在北胡大軍的進擊下顯得不堪一擊,旬月間就丟了河北地! 大齊官員貪贓枉法、尸位素餐至此,大齊吏治黑暗至此,官吏人心敗壞至此,面對一支強大的軍隊,怎么可能不一潰千里? 所謂的盛世繁華,所謂的遍地金銀,所謂的財富萬千,不過是幻夢一場罷了。 作為皇朝支撐的官府官員,胸無家國心無百姓,只想著自身的權勢錢財,這個看起來高大巍峨的皇朝,實則筋骨早已爛了! 若是沒有強大外敵入侵,大齊這個樣子或許還能延綿百年,一旦碰到眼前這般強悍的北胡大軍,轟然倒塌不過是必然! 可惜了,大齊民間還有那么多心存道義、明辨是非,愿意為了國戰節衣縮食,捐獻本就不多的家財的百姓; 可惜了,大齊江湖還有那么多俠肝義膽、豪烈英勇,愿意為了國戰拋家舍業,披甲上馬沙場浴血的熱血兒郎! “大齊的百姓,無疑是天底下最好的百姓,但大齊的官吏,卻是天底下最惡的官吏!我大齊皇朝,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怎么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念及于此,狄柬之抬頭望天,看到的卻是黑暗的房梁與屋頂,森嚴結實的擋在眼前,如鋪天穹蓋,讓人無處可躲,也讓人根本看不到外面的太陽。 屋外明日高照,狄柬之卻深覺自己分明處于漫漫黑夜中,在壓抑混亂的世道里,看不到任何拯救時艱、匡扶天下的希望。 他悲憤欲絕,情不自禁捫心自問:我狄柬之身為大齊士子,讀了那么多圣賢書,到底是為了什么?我狄柬之忝為大齊命官,手握地方大權,現在又能做什么? 他得不到答案。 因為他發現自己眼下什么也做不了。 既然什么都做不了,讀再多書明再多理,也是半點意義都沒有。 “狄大人,我們現在是否可以起身了?”何煥之戲謔的聲音響起。 狄柬之回過頭,看向這些雖然跪在地上,但卻把他當猴子看待的無良官吏們,只覺得如鯁在喉,好似胸插利箭,痛苦難當。 “狄大人!” 就在這時,一名元神境修行者沖進倉庫,在狄柬之身前俯身下拜,聲音顫抖著,欣喜無限的高聲喊道:“狄大人,大捷!” “大捷?什么大捷?” 狄柬之心頭一震,忍不住上前兩步,不可置信的看向來人。 “稟狄大人,西河城大捷!趙將軍率眾擊潰北胡大軍,奪回西河城,斬首近四萬,北胡左賢王博爾術,僅率數千殘眾退往黃河北岸!” 修行者的聲音,就如晨鐘暮鼓,狠狠敲擊在狄柬之與何煥之等人心上。 狄柬之怔在那里。 何煥之等人也愣在當場。 雙方都抑制不住的瞪大了眼睛。 倉庫里一時落針可聞。 “哈哈哈哈!”忽的,狄柬之爆發出山崩般的大笑聲,豪邁異常,好似金戈交鳴,震得房梁上的垢塵撲簌簌直落。 抬頭望著大笑不止,好似取了嬌妻同時金榜題名的狄柬之,何煥之等人的臉色卻變得難看至極,驚慌爬滿了五官。 “來人!”狄柬之大袖一揮,霎時間面色如鐵,“將倉曹上下所有官吏,立即捉拿下獄!倉曹主事何煥之,立即壓倒府門外,當街斬首!” “是!” 一隊修行者立即沖了進來,不由分說,將何煥之等人踢翻在地,一個個押解起來。 何煥之等人修為也不錯,然而這隊修行者,卻是趙寧臨行前留給狄柬之的,都是一品樓的好手,區區一個州府的倉曹主事,又如何能夠抗衡? “狄大人,饒命!饒命啊,狄大人!下官知錯了!”何煥之被壓在地上,仍是掙扎著向狄柬之伸出手,滿面倉惶、嗓音凄厲。 “狄大人,下官等知錯了,狄大人開恩哪!”其余倉曹官吏,也俱都大聲告饒,有人甚至已經淚流滿面。 “立刻帶出去,該殺的殺,該下獄的下獄!” 狄柬之毫不理會何煥之等人,背負雙手,抬頭再度看向房梁。 因為站立的位置改變了,這回他的視線正對一片亮瓦,屋外明媚的陽光灑在他臉上,照射得他雙眼有些不適。 他眼中有淚。 眼淚奪眶而出。 他不知道趙寧是怎么獲勝的,但他知道這必然是一場慘勝。 他想起趙寧臨行時偉岸孤獨的背影,想到趙寧面對多名王極境圍殺的風險,想及趙寧在沙場上的浴血不撓,想到黑夜中那一根根火把,那一團團火光,那一個個倒下的將士身影,只得喉嚨硬如磐石,四肢百骸都燥熱無比: “趙將軍......”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不可能的情況下,依然戰勝了北胡強軍。 狄柬之搜腸刮肚,也想不出,除了趙氏與趙寧,大齊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 狄柬之睜著雙眼,直視著穹頂般的屋頂下,漫無邊際的黑暗中,落下的那一束光明,哪怕雙眸刺痛縱使淚如泉涌,仍舊強撐著不愿意眨一下眼睛。 他生怕一個不留神,這線光明就不存在了。 大齊的國戰,已經是如此艱難,大齊的吏治,已經是如此黑暗,但仍有百姓愿意舍家為國,把血rou之軀留在戰場上,仍有驍將名帥,在背后滿是貪官污吏的情況下,為了保境安民,甘愿帶著三軍將士死戰向前。 這一刻,狄柬之再清楚不過的感受到,只要有這些人在,大齊的天下就在;只要這些人還在浴血奮戰,大齊的江山就絕不會讓胡虜給占了去! 狄柬之自忖不是什么圣人完人,但也愿意傾其所有,為大齊守住這一線光明! 他自顧自呢喃:“趙將軍,無愧是國之脊梁......大齊能有趙將軍,實屬家國之幸,天下萬民之幸!” 第三六一章 一線光明(3) 汴梁。 宋治不是一個馬上帝王,大齊已經承平一百二十多年,他在兵事上沒有什么造詣,只知道一個太平帝王應該知道的那點。 即位多年,他的心思也都在內政上,日夜籌謀的是打壓世家中央集權,唯一在兵事上傾注較大精力,還是讓防御使們招募流民組建新軍。 對宋治而言,籌建防御使新軍,更多也是關注權謀和錢糧這兩個方面。他不用去理會新軍的征戰過程,只要根據戰果行賞罰之事即可。 但是國戰到了眼下這種局面,燕平城都丟了,河北地千里疆土也陷于敵手,而且大齊軍隊怎么看怎么打不過北胡大軍,亡國大禍驟然成了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宋治憂心如焚、夜夜難眠之余,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轉投到兵事上。 自打到了汴梁,宋治除了處理軍國大事,幾乎是手不釋卷。 古往今來有名的兵書都在他的研讀范圍內,滿朝有才的將門重臣、寒門將領,也是三天兩頭出入勤政殿以備垂詢。 到汴梁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宋治天資聰慧,加上有諸多宿將教導,有國戰事實作為參考,他在兵事上的理解一日千里。 只是知道的兵事越多,他對這場國戰的憂心就愈重。 人生煩惱識字始,有了見識便能看、想到,普通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問題,無知者才能無畏。 宋治現在覺得,無知在很多時候也是一種幸福,會少很有憂慮。 “朕有兩件事,至今仍是想不透徹,天元蠻子到底是在什么時候,控制乃至是吞并了契丹、女真兩部的?北胡蠻子的修行者為何能那么多那么強?翻遍史書,這是從未出現過的事,為何當下他們就能擁有這樣的力量?” 勤政殿內,神色疲憊的宋治放下手里的《六韜》,揉了揉酸澀的眉心,嗓音低沉的問坐在殿中的大都督府副都督韓昭。 這些時日,他向韓昭討教兵事的時候最多。 這兩個問題,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是國戰打成現在這副模樣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宋治疑惑,朝野上下也沒少議論。如今趙玄極坐鎮晉地不在中樞,韓昭主持大都督府日常事務、肩負重擔,也是經常思考。 “回稟陛下,至少是乾符六年之前,天元蠻子就控制了契丹、女真兩部?!表n昭這話說得頗為肯定。 “何以見得?” “回陛下,乾符六年,趙寧在去往雁門關的路上遭遇截殺,而后牽扯出了一連串幕后人手,當時天元公主燕燕特穆爾,就帶著兩名王極境在代州。 “在彼時看來,燕燕特穆爾出現在代州,的確可能是傾羨我大齊城池繁華,偷跑出來游玩。但在燕燕特穆爾的探子事情被挖出來,以及國戰已經爆發的形勢下,就可見當年的事情絕不簡單?!表n昭沉聲說著。 “不簡單到什么程度?” “當年燕燕特穆爾之所以帶著兩名王極境到代州,很可能就是為了對付雁門關的趙北望夫婦,乃至所有高境將領!”韓昭一番話說得眼露殺機。 宋治沉默下來。 韓昭看了他一眼,接著道:“眼下的國戰已經證明,身為我大齊第一將門世家的趙氏,的確有鎮守邊境抵御外寇的實力。當年天元蠻子的所作所為,是真正的未雨綢繆!臣沒想到的是,他們的行動會那么早?!?/br> 宋治長嘆一聲,“朕又何曾想到了?” 經過了開朝之初蕩平草原的戰役,一百二十多年來,北胡各部一直對大齊年年朝貢,恭敬有加,在乾符六年那種形勢下,蕭燕來代州游玩的可能性,怎么都大于膽大包天謀害雁門關趙氏將領的可能性。 但這并不是說,蕭燕到代州的行跡就不可疑了,她身后畢竟跟著兩名王極境。事后趙氏上疏,極言天元部族的禍心,宋治也確實對天元部族起了疑心,而且還采取了行動。 他派了飛魚衛秘密前往草原,深入契丹、達旦、天元各部查探形勢,尋找對方有可能對大齊不利的蛛絲馬跡。 若是以天元部為首的草原各部,果真要要謀害雁門關的趙氏將領,意圖進犯大齊,他們在內部就一定有戰爭準備,哪怕時間還早,至少也得抓緊軍事訓練。 可飛魚衛什么都沒發現。 彼時,宋治并不知道,飛魚衛的行動,早已被天元太子蒙赤察覺,并且做出了相應布置,這才讓飛魚衛無功而返。 對當時的宋治而言,飛魚衛沒有發現證據,他也就沒必要發兵征討天元部。在打壓世家,收軍方權柄的大背景下,宋治不想趙氏借此渲染戰爭,掀起戰爭。 最后他派了三萬將士去雁門關,增強雁門關的防御力量,一方面是為策萬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安思明去雁門關分趙氏的權做鋪墊。 這個應對,在當時看來怎么都足夠了。 雁門關之后也的確沒出問題,乾符七年的鳳鳴山之役,雁門軍還勝了。 如今看來,宋治對雁門關的處理不可謂不得當,但對天元部的狼心野心,認識卻大大不足。然而,退一步說,就算當時就正視了北胡,宋治又能做什么? 蕭燕在燕平暴露,加上鳳鳴山之役,讓宋治在時隔一百多年后的太平時節,重新拾起了對草原的防備之心,乾符七年后,他開始設立防御使,招募訓練新軍。 雖然宋治做這些,根本目的是為了分世家的權,推進中央集權的步伐,但在事實上,后面這幾年,大齊的軍力其實是在穩步上升。 可國戰一爆發,王師還不是被打得一潰千里? 大齊內部的問題之大,除非宋治能夠預見知道一切,并果斷舍棄中央集權的大齊皇帝使命,不管不顧、大刀闊斧的改革,否則根本不可能擋住北胡大軍這一輪猛攻。 雙方的實力擺在那里。 早在今日前,宋治就已經反應過來,當年飛魚衛進入草原,是失職了,而且誤國了,但此時此刻,他也只能說他不曾料到這一切,因為飛魚衛是他派去的,還是他的心腹力量。 那么第二個問題就來了,在正面戰場上,一向不是中原皇朝對手,僅僅只能劫掠皇朝邊地,頂多趁中原皇朝內部大戰大亂、虛弱不堪的時候,大肆入侵的草原軍隊,現如今怎么就有了橫掃大齊軍隊的戰力? “臣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br> 韓昭在嘗試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站起了身,請宋治恕他的罪。 “都督直言便是?!彼沃问疽鈱Ψ阶?。 韓昭組織了一下語言,徐徐道:“國戰至今,北胡三路大軍,領兵的都只是皇子、賢王,天元可汗一直沒有出現。這是不應該出現的情況,陛下有沒有想過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