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第三五二章 大丈夫真豪杰(9) 耿安國、賀平依照趙寧的軍令,率部順著陳奕等人,在北胡步軍大陣中撕裂的口子,沖入陣中擴大戰果。 當他倆終于來到鍥子最前沿,接應陳奕等將時,看到的是血戰力竭的陳奕,佇立在敵軍黃旗前不肯倒下的不屈背影。 那個奮力一擊的北胡修行者,還握著捅進他腰肋的長刀,臨死仍雙目直直盯著他,好像在等他先倒下。而陳奕握著橫刀,砍在旗桿上不愿松開。 他倆腳下橫尸枕地,血流漂櫓,周圍一片區域內再無其它站著的人。在稍遠的地方,才是或者酣戰不休,或者正趕赴過來的兩軍將士。 這片戰場充斥著血與火,插在地上照明的火把,早已不復齊整模樣,散落在各處燒著了尸體的戰袍,于濃稠的血腥味中,制造出令人作嘔的燒焦味。 躁亂的地面戰場廣闊無邊,鄆州馬軍在沖陣,北胡步卒在阻擊,各處戰況激烈,殺聲震天,頭頂的半空風起云涌,王極境的領域遮蔽了星空與天光。 末日般的景象中,黃旗依然在迎風飄揚,斬旗的人則是屹立不倒。 馬上的耿安國跟賀平相視一眼,前者從戰馬上一躍而起,落到陳奕身旁,揮刀擊打在陳奕手中橫刀的刀背上,咔擦一聲,旗桿上半截無力墜落在地。 在旗桿應聲而斷的時候,陳奕臉上浮現出笑容。 那個一直不肯先倒的北胡修行者,仿佛聽到了黃旗斷裂的聲音,分明已經僵直的身體,竟然微微抖了一下,而后率先一頭栽倒在地。 他死不瞑目。 陳奕隨后倒下,安然閉上了雙眼。 在耿安國之后下馬的賀平,將陳奕的身體抱了起來,交給身旁的親兵,讓對方帶離戰場——留在這里,他只會在戰馬的踐踏下成為rou泥。 賀平跟陳奕素未謀面,但看過剛剛那副畫面,怎么都不想他落得個尸骨無存的下場。 做完這些,耿安國與賀平重新上馬,前者提著長矛道:“賀將軍,你部白日經歷過苦戰與奔馳,將士疲敝,接下來就由我部主攻,賀將軍策應如何?” 他們已經到了北胡步軍大陣中心地帶,但北胡軍陣暫時還未潰散,接下來還要繼續往前沖殺,謀求徹底破陣,兩部好幾千人馬,自然得有個先后。 若是尋常軍陣,被正面撕裂陣型、斬了黃旗,又有騎兵從側翼攔腰突入陣中,早就全軍潰敗,然而天元王庭大軍浴血奮戰二十年,士卒早就被鍛煉得心堅如鐵。 眼下天元王庭大軍雖然士氣大減,陣中有些混亂,但在將校的喝令約束下,依然酣戰不退,總體上還算穩得住。 在這種情況下,接替陳奕、方墨淵等人主攻位置的耿安國、賀平兩部,必須要加強攻勢,趁對方心神受震、陣腳生亂之際,將陳奕等人以巨大傷亡換來的戰果,迅速擴大,將對方一舉擊潰。 大軍畢竟是一群初上戰場的雜兵,能打到現在這股局面,完全是靠陳奕等人一往無前,用血性之勇與不怕死的犧牲換得,若是攻勢不能保持,無法一鼓作氣破陣,留給天元王庭軍以喘息之機,眾將士就有攻勢衰竭之危。 若是戰局僵持,哪怕前期穩占上風,但凡不能給予對方致命一擊,面對經驗豐富、心志堅定的百戰老卒,大軍依舊必敗無疑。 耿安國今夜帶出來的是經過挑選的梁山營精銳,而匯聚了很多民間驍勇、江湖修行者的梁山軍,都是殺人如麻、見慣生死、性情彪悍的悍匪,跟官軍兩度交戰都取得了大勝,可見戰力比官軍強。 好鋼用在刀刃上,耿安國現在當然認為,自己應該承擔主攻職責。 賀平正在掃視戰場,他看見從兩翼突入的李奎、王興成所部,雖然成功入陣一段距離,但馬速已經慢下來,對北胡步軍大陣的沖擊力,正在以rou眼可見的速度減弱,這讓他面色低沉。 騎兵沖擊步卒大陣,最重要的就是沖擊力,若是速度慢了下來,就會深陷泥潭成為一個個巨大的活靶子。 兩相比較,李奎所部稍好,滿面虬髯的李奎一馬當先,始終沖殺在最前,戰況還算不錯;王興成則被親兵團團保護,拼殺起來就沒那么用命,戰況要差不少。 看到這里,賀平怒火上涌。 各個防御使的軍隊,是朝廷正規官軍,吃皇糧拿軍餉有地位有權勢,受皇朝倚重被百姓敬畏,本應在戰爭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可當此危難之際,真正悍不畏死、殺敵破陣,為大軍贏得勝機的卻是一群民間驍勇。 如今陳奕、方墨淵雙雙被抬了下去,云雍、丁儀也是傷勢不輕被替換,靠著他們和他們部曲的血rou,終于換得戰局大好,眼下到了關鍵時刻,官軍只需要奮勇向前就能擊潰敵軍,卻表現得像爛泥一樣,無法突破最后的阻攔。 長此下去,大軍必然危殆,白白浪費陳奕、方墨淵等人的血戰成果,簡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聯想起自己丟了西河城,是造成眼下危局的罪魁禍首,賀平只覺臉上火辣辣的,國戰至此,官軍的臉都被丟盡了,防御使的尊嚴已經蕩然無存,他們辜負了皇恩,更辜負了大齊百姓的期許! 大感羞恥的賀平,正待率部奮勇向前,冷不丁聽到耿安國的話,頓時牛眼一瞪: “西河城是本將的城池,眼下奪城在即,本將豈能將主攻位置拱手讓人?你部不過是一群綠林盜匪,劫道偷襲殺人越貨或許在行,沙場作戰哪有你們逞強的份......” 說到這,賀平及時住了嘴。 陳奕、方墨淵、云雍等鄆州“本地豪杰”,帶著鄆州“良家子弟”的血戰之功,已經贏得了他發自肺腑的尊重。 但作為鄆州戰區最精銳軍隊的主將,大齊皇朝有數的防御使,定國安邦的社稷柱石,他怎么可能看得起耿安國這些山野賊匪? 之前兩次剿匪,也就是他沒去梁山,否則這群嘯聚山林、為禍一方的匪類,早已悉數被他砍下了人頭?,F在戰局如此關鍵,勝負在此一擊,耿安國竟然敢大言不慚,要他策應? 簡直是不知所謂、狂妄至極! 這也就是國戰時期共御外辱需要,朝廷下令各軍平等相處,否則的話,賀平根本就懶得跟耿安國說話,連看都不會拿正眼看對方,而且會把跟對方共立于同一片天空下,視為奇恥大辱。 “耿將軍還是率部靠后,為本將掠陣為好,本將自會領軍破陣!” 戰陣之中,賀平顧全大局,不想跟耿安國吹鼻子瞪眼,鬧得彼此不合,勉強按捺住心中的火氣,不容置疑的丟下這番話。 耿安國見賀平神態倨傲,高高在上的詆毀他們的出身不說,還一副不可忤逆的強權嘴臉,頓時怒火中燒。 他有心針鋒相對,但為了大局還是勉力忍著怒火,語氣生硬道:“眼下是破陣關鍵之時,不是分你我的時候,誰的戰力強,誰就該主攻! “戰機轉瞬即逝,容不得半分耽誤,還望賀將軍以大局為重,不要意氣用事!否則趙將軍怪罪下來,誰也擔不起干系!” 在耿安國看來,所謂官軍,不過是一群尸位素餐的飯桶,拿著朝廷的俸祿享受著種種權力,卻成天不干正事,戰士疏于訓練將校一心鉆營,除了魚rou百姓一無是處,全都是國家蛀蟲,就應該被千刀萬剮。 要不是他們這么不經事,之前怎么會在梁山被他們打得丟盔棄甲、抱頭鼠竄?要不是他們玩忽職守,賀平坐擁六萬將士與地利堅城,怎么會在幾個時辰之內,就丟了西河城? 現在賀平還敢在他面前拿大跟他逞能,真是莫名其妙,愚不可及! 眼下是關鍵之時,攻勢不容遲滯,否則陳奕、方墨淵等人的犧牲就會白費,這么重要的擔子,怎么能給賀平,讓他誤事? “耿安國!你在跟誰說話?!我部訓練有素的精銳,難道還不如你們一群山野盜匪?!”賀平怒不可遏,唾沫星子噴到了耿安國臉上。 耿安國冷笑一聲:“你們要是真的精銳,耿某與兄弟們,今日就不會出現在國戰的戰場!還有,我們現在是義軍,是王師,不是盜匪!” “放肆!你安敢如此大膽?” “那得問問你們怎會如此不堪!” 一個官軍防御使,一個義軍首領,因為過往的現實情況,現在是誰也不信任誰,誰也不服誰,誰也看不起誰,一時間針尖對麥芒,爭得面紅耳赤。 看他們的樣子,如果換個場合,只怕早已擼起袖子大打出手,用自己的拳頭教育對方。這本是戰情緊急的千鈞一發之時,兩個原本心懷大局的將領,現在卻互相對峙上了。 兩部主將已經鬧到了這個份上,各自的親兵俱都手按刀柄,虎視眈眈的盯著對方,準備隨時拔刀相向。 就連其余向前奔殺的將士,有一些都放慢了動作,停住了腳步,看著他們,不知道是不是該繼續向前,要不要先幫主將打個架。 梁山營的將士,被賀平一口一個盜匪的叫著,都感覺受到了侮辱——雖然他們的確出身綠林,但如今可是在為國奮戰,有朝廷承認的義軍身份,故而一個個氣勢洶洶。 賀平的部曲,被耿安國這個不如他們的人,一口一個飯桶,無不感覺受到了冒犯——雖然丟了西河城是事實,但并不是事出無因,他們半年來枕戈待旦日夜布防的辛苦,難道都是假的不成?是以一個個滿臉煞氣。 雙方都想讓對方認識到,到底誰才是強者,誰該對誰抱有起碼的尊重。 “耿安國部向前,賀平部在后,立即破陣!誰再敢多說一個字,斬立決!” 關鍵時候,趙寧嚴厲的軍令,在眾人耳畔炸響,震得所有人心頭一顫。 第三五三章 大丈夫真豪杰(10) “末將領命!”耿安國精神大振,連忙應聲。 此刻他大喜過望,心想原來趙將軍如此看得起自己,當下戰意沸騰,再也不看賀平,豁然轉身向前,意氣風發的長刀前指,大吼一聲: “破陣!跟北胡蠻子拼了!” 眼看著耿安國所部氣勢勃發的沖上前,自己的人只能讓開道路,賀平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只覺受了奇恥大辱,恨不得當場拔刀自盡。 但下令的是救了他跟他的部曲,給了他重新作戰機會,并且戰功赫赫的皇朝頂尖強者趙寧,就算他覺得趙寧這個軍令不對,也無法對趙寧心生不滿,更升不起違逆的心思。 他只恨自己當初為什么聽信了高福瑞的話,導致現在落到這般境地。 他不想就這么死了,就算要腦袋搬家,也得是在跟北胡蠻子拼殺之際,在奪回西河城、彌補失職之罪的路上,絕不能死得毫無價值! “將軍......” “跟上去,掠陣呼應,誰敢懈怠,本將軍法無情!”賀平從牙縫里擠出這句話,深吸一口氣后,率先策馬奔了出去。 眼下的屈辱是自找的,那么理應忍著,西河城是自己丟的,那么理應為大局犧牲自我,只要能把這群占了他的城池,殺戮他數萬部下手足的北胡蠻子,給變成一具具尸體,給埋葬在西河城下,忍受再多痛苦他也甘愿! ...... 耿安國很快到了陣前,他看見了幾個元神境的修行者,正帶著一群精銳擋在己方戰陣前面,剛剛跟他們交手的梁山營前隊,一時間死傷連連,被擋住了步伐。 他眼中兇光大盛,揮刀直進,用盡所有修為之力,吼叫著跟對方拼殺在一起。 在今日之前,耿安國其實心懷憂慮,且憂慮很重。 起初來鄆州時,因為是為國而戰,兄弟們意氣勃發,都想大展拳腳,讓北胡蠻子見識見識,什么叫大齊好漢,讓對方知道,進犯大齊是多么愚蠢的行為。 但他們在鄆州遭受了太多不公待遇,幾個月下來,梁山的好漢們,熱血冷卻,怨言深重,豪情壯志終究抵不過現實。 大家cao練不再積極,平日里談論最多的,都是想家,想老婆孩子,想梁山的好酒好rou,想回去,不想給這樣的朝廷賣命了,為了這幫貪官污吏的官位前程丟了自家性命,不值當。 朝廷不把他們當人,他們為什么要把朝廷當君?皇朝不善待他們,他們為何要為皇朝盡忠? 凡事都得講道理,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僅憑家國大義這四個冠冕堂皇的字,就想讓他們拋家舍業、不顧父母妻兒,成為戰場上的白骨? 他們不愿意。 前段時間,梁山營的將士,已經數次向耿安國請命,要求回梁山去。 耿安國勉強安慰眾人之余,也明白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但他更明白,他們不能就這么回去。他們下山的最大目標,是給大家謀一個官身一個出路,半途而廢就萬事皆休,很可能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 但不回去又能如何呢? 官府短缺軍糧軍衣,不把他們當人,可想而知,就算到了戰場,他們也是送死的馬前卒。 那些時候,耿安國憤懣難解。 他不懂大齊的天下究竟是怎么了,皇朝為何要這樣對待他們這些,甘愿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人。 年輕的時候,耿安國自己想做英雄,初上梁山的時候,他迷失了自己,收攏流民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就是英雄,殺狗官誅惡霸,為窮苦人做主,萬人敬仰。 直到來了鄆州,面對眼前的境況,他才知道,就算他是英雄,力量也太小。 如果要說他當時還有什么奢望,那就是能有更大的英雄出現,為梁山營擊碎壓在他們身上、他們無能為力的不公大山,給他們一條為國而戰的大道,給他一個為梁山父老謀出路的機會。 就在耿安國苦等無果,自己也變得遲疑時,趙寧來了。 在刺史府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義軍該有的尊重;雪花花的銀子送到營中,眾兄弟都得到了應有的認可;刺史李儒被斷臂、送到朝廷受審,倉曹主事陳景河人頭搬家,則洗刷了他們過往所受的侮辱。 那一刻,耿安國挑選精銳出戰時,兄弟們終于不再有怨言。 在耿安國心目中,出自皇朝第一世家,擁有王極境中期修為的趙寧,就是他期待的那個真正的大英雄,能夠改天換地也改名他們的命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