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9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所以他只能看著地毯。 他做好了一切準備,迎接天元可汗的憤怒與咆哮,乃至是懲罰。無論是鞭笞,還是軍棍,他都接受。 可天元可汗并沒有傾瀉怒火。 蒙赤已經在帳中站了半個時辰,天元可汗始終一言未發。 蒙赤忐忑不安,如芒在背。 他想了很多事,包括此戰后續,包括部族大計,包括王庭困境,包括他的失職,給部族帶來的巨大難題等等。 想得最多的,還是趙寧。 這個突破鳳鳴山防線的罪魁禍首,讓他經歷慘痛失敗的始作俑者。 他越想越是難受,越想越是煎熬。 作為太子,他這一生都在追求建功立業,為部族強大做貢獻,并且一直做的不錯,但現在卻在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役上,失敗了。 這讓他覺得自己辜負了太子的身份,非??床黄鹱约?。 就在他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天元可汗終于開口:“事已至此,接下來該怎么做,不用本汗教你了吧?” 蒙赤張了張嘴,聲音艱澀無比,“臣,會親自去燕平城?!?/br> 第二二八章 和談 在進王帳的那一刻,雖然沒有敢看天元可汗的面容,但蒙赤通過感受王帳的氛圍,就已經知道對方非常憤怒,且對他非常失望。 是他,親手將天元軍,乃至整個天元部族,擺在了如今的尷尬位置上。 為此,他必須承擔后果。 從王庭離開,靠著王極境中期的修為,蒙赤很快回到了達旦部軍營。 他召集了左右賢王兩人,布置接下來的大軍行動。 蒙赤的第一句話是:“這場戰爭結束了?!?/br> 察拉罕跟左賢王對視一眼,兩人都是震動非常,相比較之下,前者神色黯然,后者猶不死心: “太子,這場大戰我們勝券在握,縱然是雁門軍,也擋不住我們的精騎!若是太子下令交戰,不出半月,我們必能取得大勝!” 蒙赤苦笑一聲,“就算是勝了,又能如何?” “勝了就能吞并達旦部,實現草原一統,達成此戰目標!”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左賢王并未說出口,因為他隨即就想到,再往下會發生什么。 雁門軍大敗,天元大軍實力完全暴露,大齊朝野震動,皇帝興兵北伐,雙方國戰提前開啟。 剛剛經歷一場大戰,頗有損失的天元軍,沒有任何休整時間,就要投入一場更加浩大、慘烈的大戰中。 可天元王庭并未準備好國戰。 若是此戰開始之前,天元王庭自恃兵精將猛,還有不懼跟承平百年的大齊提前國戰的可能。 然而鳳鳴山一戰,跟沙場新卒雁門軍交手,結果卻是戰敗。 雁門軍在這一戰中,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與修行者戰力,讓天元王庭重新記起了中原盛世皇朝的強大。 他們雖然百年未經大戰,可他們訓練有素軍備優良,軍中骨干將校更是悍不畏死,且紀律嚴明戰法出色。 一朝上了戰場,幾陣交手,就會迅速蛻變成老卒悍卒,展現出不俗的戰力! 此時此刻,誰還敢小覷大齊精銳? 十六萬雁門軍不足畏,數十萬大齊精銳又當如何? 天元王庭要跟大齊國戰,前提是第一戰就能攻克大齊邊關,侵入大齊關內,迅速攻略大片疆土,掌握大量軍事資源,以戰養戰。 如果初戰達不到這個目的,一旦戰事僵持,資源貧瘠、人口有限的草原,根本打不起持久戰。 一言以蔽之,大齊可以敗,可以大敗,仍有東山再起、卷土重來的機會,但天元王庭敗不起。 屆時戰局若是不順,天元王庭面對的局面,就不是未能吞并達旦部了,而是自身都會滅亡! “四年之內,大汗無法成就天人境,在那之前,我們沒有無視戰場風險的能力?!?/br> 蒙赤聲音低沉:“這場戰爭,天元大軍不能在明面上跟雁門軍交戰,這就是規則。所以從雁門軍突破鳳鳴山開始,戰爭就已經結束了?!?/br> 察拉罕慚愧的低下頭,“末將之罪,萬死難??!” 蒙赤沒有出聲責怪察拉罕,雖然他也很想把對方一刀砍了: “右賢王的罪責,會由大汗親自裁定,回到王庭后,右賢王自己去向大汗領罪即可,我就不多言了?!?/br> 左賢王狠狠一擊節:“一統草原,鑄造大業根基,本是十拿十穩,若不是雁門軍及時參戰,形勢怎會弄成眼下這般? “公主若是沒有在南朝失手,南朝皇帝又怎會讓雁門軍出關? “都怪趙氏!都怪趙寧這小子!去年的代州襲殺,若是能成功滅了趙寧,將趙北望夫婦重創,哪會有如今這許多糟心事? “太子,趙寧這小子就是個禍患,他活著就是對我們最大的侮辱與威脅,我們應該不惜代價把他殺了!” 這番話說得入情入理,蒙赤沒法反駁。他也清楚,如果蕭燕沒暴露,若是蕭燕去年在代州沒有失手.......可現實沒有如果。 “殺不了,至少暫時殺不了?!泵沙嗤纯嗟拈]了下眼,“且讓他先活著吧?!?/br> 左賢王想想也是,雖然心中難受,也只能先放下這個問題,問道:“既然戰爭已經結束,善后事宜就不得不立即進行,太子有什么安排?” 蒙赤說了兩個字:“和談?!?/br> ......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趙寧,剛剛在大營外露面,便吸引了很多達旦王公貴族們的注意。 就在他們各自發揮想象力,亦或是誹謗力,揣測趙寧打算干什么的時候,他們發現,趙寧離開雁門軍營地,帶著幾名隨從徑直去了天元大軍營寨。 這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趙寧怎么會有如此舉動。 就在大伙兒各有猜測的時候,天元軍營轅門竟然打開了,趙寧一行人被彬彬有禮的迎了進去! 這一下,所有打算看戲的達旦部貴族,都是嗔目結舌,不明所以。 來到中軍大帳,趙寧見到了蒙赤。 這是兩人第一次相見。后者執禮甚恭,充滿對天朝使節的敬畏,就像這些年來,從雁門關進入大齊的胡人,面對雁門軍時那樣。 趙寧之所以過來,是受到了蒙赤的邀請。他進帳的時候,宴席已經準備好,不過左右賢王并不在,只有蒙赤跟幾個高級將領作陪。 趙寧身份非凡,蒙赤先在趙寧這里探探風聲,大體也能知曉趙玄極的態度。要是直接面對趙玄極,如果談得不好,就沒什么回旋余地。 另外,蒙赤也想看看,這個讓蕭燕鎩羽而歸,讓右賢王大敗的趙氏公子,到底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 席間,蒙赤不斷向趙寧敬酒,自責羞愧道: “這回天元部應契丹部之邀,向達旦部討回商隊損失,這本是一件小事,沒想到驚動了天朝王師,實在是讓我等汗顏。 “好叫趙將軍得知,在雁門軍出現在達旦部之前,天元部一直都不知道,大齊王師竟然已經出動。我們被契丹部給蒙蔽了! “就算是借給天元部一百個膽子,天元部也絕對不敢忤逆大齊,天元軍也絕對不敢跟雁門軍作對。我們這就打算撤回去,趙將軍意下如何?” 趙寧隨意笑了笑,并沒有立即給出答案。他看了看那些天元將領,這些人也是一臉慚愧、忐忑,好像做錯了事,要面對大人責罰的小孩。 就是這種神情,就是這種作派,就是這種態度,迷惑了大齊,讓大齊權貴們一直小覷天元部,視他們為土雞瓦狗,未將他們放在眼里。 但今時不同往日,蕭燕之事后,大齊朝野對天元部已經是惱怒異常,而在趙寧這里,蒙赤等人的惺惺作態,更是只會讓他覺得可笑。 “太子這就想一走了之?鳳鳴山之戰,跟天元軍沒有關系?太子未免把自己撇得太清了?!?/br> 趙寧自顧自飲了口酒,漫不經心又充滿譏諷,“鳳鳴山出現了五六名王極境,難道都是契丹部的人?” 蒙赤張了張嘴,一副啞口無言的樣子,末了面色黯然道: “此戰天元部的確有些過失,難辭其咎。我打算親自去燕平,向大齊皇帝陛下請罪。到時候不管皇帝陛下如何處置,天元部都甘愿領罰。 “趙將軍可愿代我轉呈奏疏?” 趙寧瞟了他一眼。 蒙赤這個舉動確實聰明。 天元部跟趙氏有私仇,在趙氏這里,蒙赤跟天元部都討不到半分便宜。只有面見了皇帝,主動謝罪,他們才可能爭取到一線夸大處理的機會。 而這,趙寧跟趙氏都攔不了。 當然,這對蒙赤本人來說,是莫大的危險。他去了燕平,可能就再也回不到草原。情況好的話,成為質子,情況不好的話,性命難保。 從這個意義上說,天元可汗相當于放棄了蒙赤。說不上任由其自生自滅,但也將他的性命交到了大齊皇帝手里。 干脆,果斷。 “太子要去燕平城面圣謝罪,雁門軍自然不會攔著,只不過陛下給不給你這個機會,就完全看陛下的心意了?!?/br> 蒙赤的請罪打算,雁門軍必須要如實上報,如果皇帝同意,蒙赤就可以趕赴燕平。 至于之后皇帝如何處置蒙赤跟天元部,要不要發兵徹底滅了天元部,就全看皇帝的心意。 雁門軍出關作戰的任務,就是教訓天元部,避免達旦部被吞滅。如今天元軍愿意撤軍,蒙赤愿意南下,作戰任務也算得上是基本完成。 趙寧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眼下的雁門軍,論戰力本就不及天元軍,這是鐵打的事實。 鳳鳴山一戰能勝,有諸多不可重現的因素。趙寧現在若是回絕蒙赤的請求,兩軍繼續交戰,雁門軍這個趙氏根本,首先就會沒了。 趙寧這回北行,最重要的圖謀,是給他和趙氏爭取幾年時間,讓國戰別在兩年后就爆發。 眼下,隨著天元可汗突破天人境的時間延后,天元部吞并達旦部,一統草原的步驟被推遲,趙寧的期望也全部達到。 更何況,他還有達旦可汗的八百萬金可以入賬。 解決了天元部的問題,接下來,就剩跟雁門軍交戰了的契丹部。 契丹部的問題,其實就是個偽命題,它們本就是天元王庭計劃好,要在戰后丟給大齊平息怒火的。 第二二九章 認錯 契丹部的問題,其實就是個偽命題,它們本就是天元王庭計劃好,要在戰后丟給大齊平息怒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