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7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 趙寧跟楊佳妮兩人,并及他倆的高手護衛,在一座山頭停了下來,各自都服下兩顆恢復真氣的丹藥。 戰至此時,他們已經攻下七座山包,連續奮戰這么久,縱使沒有受太嚴重的傷,真氣終究是經不住消耗。 現在必須停下來,在真氣見底之前好好補充,也趁機休整一番,這樣才能在之后再度投入戰斗,繼續作戰更久。 不僅是他們,雁門軍各部也是滾動式向前沖殺。前部激戰一段時間、氣力不濟后,就會停下來休息,后部的將士則頂替上前。 北胡軍在白風口內的第二層防線,已經被他們攻下三成。不過這片區域很長,雙方十幾萬將士在這里廝殺,戰斗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在這種戰況下,沒有人能從一開始,一直戰斗到最后一刻。 “黑石谷那邊,安思明所部已經攻下關城,向關內殺進去了?!壁w北望來到趙寧身邊,跟他及時通報了戰場情況。 趙北望一直沒出手,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一旦出手,北胡軍中的王極境修行者,也一定會殺出來,雙方必然陷入糾纏。除非干掉對方,否則對戰局沒什么用。 而要陣斬一個王極境,在沒有境界壓制,而對方又不想死的情況下,難如登天。同境對敵,哪怕趙北望有千鈞,對方不想戰了,隨時都能脫身而走。 不到必須出手的時候,趙北望還是調兵遣將,指揮各部進攻更合適。 趙寧往黑石谷的方向看了一眼,隔著重重山巒,他當然什么都看不到,不過他眼中還是流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意。 皇帝把安思明派到雁門關來,讓他統帥六萬從禁軍抽調來的將士,還給了他那么雄厚的修行者實力,其目的是什么,趙寧心知肚明。 這些年來,大齊皇朝內,文武之爭也好,寒門世家之爭也罷,把官場攪得烏煙瘴氣,并直接影響了民間風氣,導致了整個國家的階級矛盾積累與各種亂象。 內爭的結果無疑是內耗,對大齊國力而言,是不可逆轉的傷害。 但在這一戰中,最受傷害卻是天元軍,最委屈的人是察拉罕。 皇帝為了分化雁門關軍權的種種布置,原本是針對趙氏的,會造成雁門軍的內部分裂與戰力下降。 但現在,因為時機與戰局,卻讓天元軍跟察拉罕,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諷刺。 是趙寧樂意看到的諷刺。 “臭小子,你好像挺高興?”趙北望見趙寧笑容詭異,有拍他腦袋一巴掌的沖動。 安思明所部的修行者實力,趙北望心知肚明。 這種事是瞞不了的,大軍平日里畢竟會對練,而一旦刻意隱瞞實力,最終卻露出馬腳,暴露了底細,無疑會惹怒趙氏。 況且,安思明也沒有必要瞞。 他還要靠這個來吸引更多寒門修行者,并拉攏他們。所以在安思明的嫡系部曲到達雁門關時,趙北望就從兵冊上,知曉了對方部曲的修行者實力。 往雁門軍增兵,這是趙氏的提議,也是趙氏所求,現在六萬禁軍來了,趙氏心情卻有些復雜。 雖然是將門,不善勾心斗角爭權奪利,但畢竟都是權力場里的人物,常識肯定會有,更何況安思明頂著雁門關防御使的名頭,麾下實力還這么強。 要說趙氏對安思明沒有忌憚之心、警惕之念,在當下大齊文武之爭、寒門世家志之爭這么嚴峻的形勢下,根本不可能。 今天讓安思明所部進攻黑石谷,是趙玄極的安排,好鋼用在刀刃上,安思明所部實力這么強,不讓他上陣怎么都說不過去。 另外,不用安思明所部,黑石谷也的確不好攻克,趙玄極也沒辦法。 同時,這還是趙寧的建議。 趙寧在趙北望抬起胳膊的時候,就果斷向后退了兩步,嘿然笑道:“這不挺好嘛,安思明攻下了關城,咱們的主攻方向本就是黑石谷,這對戰局有利?!?/br> 說著,見趙北望面如鍋底,一副你當老子傻,想忽悠老子,簡直是討打的樣子,只得訕訕道: “黑石谷里的天元軍,也不是好惹的。戰場上王極境要死很難,元神境就沒那么安全了,不管他是不是元神境后期。 “這一戰下來,安思明固然會有功勛,但上了戰場這個血rou磨盤,生死就不受控制,其根本力量必會遭受不小損失。 “此戰之后,往后形勢到底對誰有利,還不好說?!?/br> 安思明想要借此戰立下大功,能迅速在雁門關站穩腳跟、收獲威望,趙寧也有他的謀算。 用安思明所部為戰局取得突破,讓大軍能夠戰勝北胡軍;再借北胡軍之手,削弱安思明麾下的修行者實力,讓他日后在雁門關,沒那么大底氣與影響力。 這是借勢,是將計就計,也是借刀殺人。 無論是對安思明,還是對北胡軍戰力,趙寧前世就有十足了解,這是他能進行這個謀劃的基礎,也是對這個謀劃有把握的原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句話在此戰之中,有著另一種層面的解釋。 在場的有趙氏族人,也有楊佳妮跟楊氏高手,趙寧說話卻沒有避諱。 一方面大家都是自己人,而且地位高,事后不至于亂說;另一方面,在大齊皇朝內部權力之爭如此激化的當下,這種話題也不是特別禁忌的存在。 趙北望也往黑石谷方向看了一眼,摸著下巴道:“安思明的六萬禁軍,要是帶頭攻克黑石谷,突破了鳳鳴山,這份功勞未免太大了吧?” 趙寧嘴角扯出一抹冷笑,“那也要他真能立下這個功勞?!?/br> 第二一七章 勝(上) 從日出到午時,從正午到日頭偏西,鳳鳴山三個關城內外的戰斗,一直未曾停歇,喊殺聲與激烈的交戰動靜,聲振寰宇,遠傳百里。 面紅如烙鐵、汗珠如黃豆的安思明,杵著長矛喘著粗氣,滿臉不甘心不服氣的盯著前方戰場。 兩軍將士人影幢幢,每一刻都有許多人倒下,北胡軍據守在各個山包、谷地,仗著修建的不少軍堡,用天狼弓給他的部曲造成了極大殺傷。 在天狼弓面前,他的部曲死傷慘重,最初參與戰斗的萬余精銳,無論修行者還是普通將士,都已經傷亡近半。 這些都是他的心血,是他的立身之本,每折損一個都讓他心痛,更何況現在損失這么大。 黑石谷內的地勢,相對寬闊平坦,山包高度低,整個地帶雖有起伏但起伏和緩,這樣的地形無疑適合步軍大規模展開作戰,有利于雁門軍進攻。 可這也讓北胡軍的戰陣,能夠大片大片鋪開,單位地域內的將士很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萬箭齊發時,落下的箭雨格外密集。 雁門軍中不缺強弓勁弩,可除了攻城用的重弩,其它強弩的射程、殺傷力,還不如天狼弓,這就更不必說,天狼弓多少還占據著高處。 雙方對射之下,安思明的部曲就算甲胄嚴實,也占不到半點兒便宜。 這已經是安思明,第二次從陣前退下來休息。事到如今,他取得的進展并不大,但部曲已經傷亡很慘重。依照常理,他應該將先鋒位置整體讓出來。 可安思明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最終便宜了趙氏雁門軍。 他想要做第一個突破黑石谷,第一個突破鳳鳴山的人,向皇帝證明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的地位得到根本性穩固。 將士死了可以補充,修行者沒了可以再招攬,能夠在戰場上立大功的機會,很多年內都只會有這么一次,安思明不能放棄。 “隨我再戰!”安思明拔起長矛,帶著近衛再度沖向陣前。 ...... “這支雁門軍傷亡都這么大了,竟然還埋頭猛攻猛殺,沒有讓后面的部曲輪換,如此作戰意志,堪比百戰精銳?!卑滓艨粗菜济鞯牟壳袊@道。 安思明所部的兇猛進攻,給北胡軍造成了不少麻煩,至少契丹軍將士就擋不住,眼下完全是靠著天元軍不斷向前,才扼制住了對方的攻勢。 察拉罕冷哼一聲,“不過是熱血上頭來送死罷了,等這部將士的精銳修行者消耗完,沒了帶頭沖殺的骨干力量,就是他們的死期?!?/br> ...... 白風口內的雁門軍,在攻占了過半戰區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阻礙不僅是后來趕到的援軍,還有地形。 在戰區后半段,地形開始變得崎嶇,很多山包地勢都陡峭了不少,普通將士已經很難往上拼殺,尤其是在舉著大盾的情況下。 山坳通道也變得狹窄,無法展開更多兵力,形成成規模的沖擊之勢。 雖說相對陡峭的山坡,容不下太多兵力,北胡軍天狼弓的箭雨小了很多,對有大盾的雁門軍將士不再有巨大殺傷力,但雁門軍進攻的步伐仍是逐漸遲緩。 雁門軍戰陣沒了沖擊力,天元軍修行者眾多的優勢,就慢慢顯現出巨大威力,他們死死占住了山坡,也死死扼守住了谷地通道。 在各個山包山坳,雁門軍不斷重新組織沖鋒,但被打退的戰陣越來越多。到了后來,進攻之勢已經很難維持。 白風口內的這種地形,在范式修行者繪制的地圖上就有顯示,這也是在軍議上,王柔花、趙玄極等人,沒有將主攻方向選在白風口的原因。 因為就算雁門軍能夠殺進白風口,最終也難以通過這段地帶,真正突破北胡軍的防線。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趙寧、楊佳妮的戰陣,跟其它寥寥兩個部曲,還保有破陣奪地的能力。 但就算是他們,在普通將士無法緊跟腳步的情況下,戰斗也愈發艱難。 在耗費幾倍于先前的真氣,帶著傷亡大了數倍的將士,終于又奪下一座相對高峻的山頭后,趙寧跟楊佳妮都沒有再繼續往前沖殺。 偏西的日頭已經完全西斜,黃昏將至未至。 兩人跟一眾血染戰袍、甲胄布滿刀砍斧鑿痕跡的將士,立于秋風中的山頭,望著前方高低起伏的座座山包上,沐浴著夕陽金輝的北胡軍森嚴軍陣。 人群肅清無聲。 眼前的山包已經不多,那座格外雄峻高大的山包,就在不遠處,那也是北胡軍最后的一座大陣地。它就像一個巨人,環抱著座座中小山包,巍峨不倒。 戰至此時,雁門軍各部都已經很疲憊,傷亡也非常大,眼下要要殺過去,僅僅是抵達山腳,都力有不逮。 北胡軍同樣是強弩之末,但他們守株待兔,占據地利,眼下手握巨大優勢。 “到了分勝負的時候了?!睏罴涯萑∠露得?,倒出里面的些許血水,晚風拂動青絲,夕陽照亮她布滿血污的臉,她忽然而又平靜的說道。 趙寧從楊佳妮的語氣里,聽明白了對方另外一層意思:如果你有計劃,現在就是最佳施行時機,如果眼下不施行,就將再無機會。 趙寧點點頭,長吸一口氣,帶頭沖向山頭,殺向面前的又一個山坡。 ...... 安思明帶著傷亡半數的部曲,從激戰的戰場上撤了下來,進攻位置由趙氏將領帶領的雁門軍頂替。 回首望向死尸遍地、血流漂櫓的戰場時,安思明眼神低沉,難掩痛苦之色。不過他很快就收斂了神色,振奮了精神。 北胡軍戰力如何,他已經十分清楚,他帶著嫡系部曲打頭陣,付出了慘重傷亡都擊不敗的北胡軍,雁門軍其它部曲,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敗。 “讓其它雁門軍上陣,去跟北胡軍廝殺,等我部休息一陣,養足了精神,那也就到了雁門軍力戰不敵,退下來的時候。 “而那時的北胡軍,也必然疲憊,不會像現在這樣難打,我部蓄力猛攻,就能有很大機會破敵制勝!” 念及于此,安思明長吐一口氣。此時再看從他身旁經過,奔赴戰場的雁門軍將士,他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群給自己做工的苦力。 以雁門軍的巨大傷亡,來鋪開自己功成名就的道路,這種感覺讓安思明暗暗覺得舒爽。 這一戰他不僅會收獲顯赫戰功與威望,戰后雁門軍實力也會被削弱一大截,正好給他跟趙氏分庭抗禮的機會! ...... 察拉罕瞟了一眼西下的日頭,再看接替安思明所部,繼續向前沖殺的雁門軍時,面容雖然依舊肅殺,但眉眼中卻多了兩分志得意滿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