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南朝內爭嚴重,所以常常會有一些,在外人看來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決策。我在燕平城敗露后,南朝面子上過不去,肯定要我們付出代價。 “這是他們讓大汗去賠罪的原因。 “我們一直沒有同意,他們就派雁門軍出關耀武揚威,做出跟其它部族密切往來的樣子,讓我們感受到壓力,逼迫我們就范。 “但就這件事來說,依我看來,就算最后大汗不南下,但只要我們付出的代價足夠,南朝就不會過于逼迫。 “南朝現在內爭十分嚴重,那些門第文官,是不愿將門挑起戰爭的?!?/br> 蒙赤點點頭,表示對蕭燕分析的認同,這讓后者心里稍稍好受了些:“你的意思是說,趙寧跟達旦太子去契丹部,只是為了加強達旦部跟契丹部的關系?” 蕭燕的確就是這么認為的,“用草原部族制衡草原部族,不費南朝一兵一卒,這本就是南朝處理草原問題的國策。 “但趙寧這個人不容小覷,他有自己的主見,趙氏和雁門軍駐守邊地,對我們又很敵視,必會千方百計防備戰爭,他們或許還有的謀劃。 “趙寧秘密帶著達旦太子去契丹部,可能就是趙寧不滿足于,只是在草原做做樣子,他或許是要撮合達旦部跟契丹部結盟,共同限制我們。 “這樣一來,一旦我們有什么異動,有這兩個部族在前面擋著,雁門軍想做什么都很容易; “若是我們沒有異動,達旦部跟契丹部結盟交好,對他們也沒有害處,達旦部便沒有不同意的道理?!?/br> 蕭燕的話合情合理,既解釋了趙寧跟達旦太子的異動,也解釋了達旦王庭眼下沒有調集兵馬的事實,不僅蒙赤覺得對,察拉罕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來。 “若是真如公主所言,那趙寧這回可就犯了大錯,他想促成達旦部跟契丹部的同盟?用齊人的話說,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察拉罕終于正經看了蕭燕一眼。對方雖然犯了錯,但在大齊多年也不是在虛度光陰,就算沒了細作勢力,對天元王庭依然還有用處。 “這個趙氏公子就算再聰明,又哪里能知道,契丹部早就是我們的爪牙?” 蒙赤淡淡一笑,“稍后我就傳令給契丹部,讓他們做做樣子,拖住趙寧跟達旦太子,為我們贏得調兵遣將的時間?!?/br> 察拉罕哈哈笑道:“等到我們大軍齊出,踏破達旦王庭時,趙寧那小子的臉色必定很精彩!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看了?!?/br> 蕭燕沒有如何得意。 她雖然覺得自己推斷的不錯,但總覺得不能小看趙寧,對方留給她的創傷太深,結果沒有到來時,她實在不敢說自己就是對的。 “這個推論有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王庭里的那個南朝細作,沒有把我們的戰爭謀劃告訴趙寧!”蕭燕肅然道。 此言一出,幾個人同時沉默下來。 這個細作他們已經查了幾個月了,卻始終一無所獲。 現在王庭因為這件事,已經產生了不小混亂,雖然不至于人人自危,但許多位高權重的人,都在惴惴不安,不少公事都受到了一定程度影響。 “為了消息不泄露,各部兵馬雖然已經在調動,但用的都是狩獵的名義,下面的將領并不知道實情,完整的謀劃只有那么幾個人知道?!?/br> 蒙赤沉吟一番,“這幾個月,我們也派遣了高手封鎖四境,重點監視這些人和他們的心腹,消息應該還沒有走漏?!?/br> 說到這里,蒙赤頓了頓,面色沉了下來,“無論如何,這個細作必須揪出來!如果這個細作并不存在,也必須在大戰前確認! “要不然,趙寧到底在干什么,我們就沒有十足把握?!?/br> 蕭燕跟察拉罕沒有接話。 如果這件事好辦,他們早就辦了。 到了現在,多番調查無果,他們已經傾向于認為,這個細作就是趙寧放出來的幌子,是迷惑他們用的。但以如今的形勢,他們又不能妄下論斷。 畢竟,如果這個細作存在,天元王庭的處境就會極為麻煩。他們錯不起。 除了調查,天元王庭也不是拿這件事,真完全沒了辦法。 但那需要天元可汗出手。 而且這個辦法,代價不會小。 “契丹部的應對,就照我們剛才說的。至于那個jian細,還是要繼續查?!?/br> 蒙赤做出了決斷,“如果實在不行,就只好請讓大汗出手了......” 第一七六章 繞道 瓦藍的長天流云如梭,耀眼的日頭雖然不再那么熾烈,仍舊讓趕路的人大汗淋漓,山麓前的陰涼草地上,一支近千人的騎隊正在有序前行。 “已經進了契丹部地界,再往前六七十里,就有一個不小的部落,那處山谷里建有一座石頭城,駐扎了不少契丹軍?!?/br> 指揮使黃克捷從前方策馬歸來,跟趙寧回報隊伍眼下的位置。 “我們堂而皇之過來,契丹部會不會給我們添堵?” 趙遜看向趙寧,“別的不說,他們只要派遣一支兵馬,打著迎接、護送的幌子,在左右監視我們的行動,我們就很難查探到什么?!?/br> 平心而論,趙遜的擔心不無道理,但趙寧卻有不一樣的判斷,“不會?!?/br> “為何?”趙遜很奇怪。 趙寧道:“雁門軍巡視草原,什么時候可以容忍被人監視了?契丹部若是敢這么做,我必然惱怒?!?/br> “惱怒如何?” “就有可能起沖突?!?/br> “契丹部已經在備戰,還害怕跟我們起沖突?” “正因為在備戰,他們才不能跟我們沖突。一旦沖突不受控制,讓我怒不可遏,請動雁門軍大舉出關,耽誤了他們的戰爭計劃,這個責任誰承擔得起?” 趙遜想了想,點頭道:“的確如此。契丹部和他們背后的天元部,還不知道我們對他們的戰爭謀劃一清二楚。他們此刻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掩蓋這一點?!?/br> “暴風雨來臨之前,需要的是平靜?!?/br> “倘若他們只派幾個權貴、官員過來相迎,那又如何?” “那便讓他們滾?!?/br> “不滾如何?” “打到他們滾?!?/br> 趙遜哈哈大笑,撫掌而贊:“寧哥兒此言甚妙!” 他沒覺得趙寧的話有什么問題,雁門軍到了草原上,本就如此霸道。 往隊伍后面瞅了一眼,見達旦太子等人離得還比較遠,也沒有上前來的意思,趙遜問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們雖然知道契丹部在調兵遣將,但草原遼闊,我們的行程也必然已經被對方掌握,若是他們有意避開我們,我們該去哪里找他們集結兵馬的證據?” 趙寧搖搖頭,“我沒有打算去找集結的兵馬?!?/br> 趙遜怔了怔,“為何?” “貓捉耗子的把戲,耗費的時間太多。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可能二十幾天后就爆發了,也可能只需要十來天,我們沒有那個空閑?!?/br> “那我們該如何讓達旦太子相信契丹部在備戰?” “找兵馬很難,找部落就很容易?!?/br> 趙遜明白了趙寧的意思,恍然道:“契丹部調集重兵,各個部落必然不剩幾個青壯,這是很明顯的證據!” “但這還不夠?!?/br> “不錯,契丹部為了遮掩行蹤,西部臨近達旦部的部落,應該沒有被抽調多少人手?!?/br> “我們需要更簡單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br> 趙遜聽到了趙寧話里的殺氣。 他沒有多問。 因為他已經領會了趙寧的意思。 回過頭,趙遜看了一眼隊伍里的達旦太子。 約莫是覺得此行完全是白費力氣,契丹部根本不會有發動戰爭的可能,達旦太子一副游山玩水的悠閑模樣,一直跟左右的自己人說說笑笑。 趙遜嘴角掠過一抹冷笑。 這個太子,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大難臨頭。 片刻后,趙寧忽然下令,讓隊伍提速,繞過前方六十里外的石頭城,直接往契丹部腹地深入。 達旦太子對趙寧的行動很不解,想要上來詢問,趙寧卻根本沒有跟他說話的意思。碰了一鼻子灰的達旦太子,惱羞成怒的冷哼一聲,卻不敢多說什么。 石頭城里,正有迎接趙寧隊伍的契丹部權貴——準確地說,是天元部官員,他們原本已經擺下依仗,就等著趙寧帶著達旦太子過來。 卻沒想到,趙寧直接帶著隊伍繞了過去。 得知這個消息,這些官員都很意外。 “大王讓我們在這里等候雁門軍跟達旦太子到來,他們卻為何突然繞道而去?”領頭的兩個官員中,一個年長的契丹人,百般不解的問身旁的天元人。 這位天元部族的元神境強者那都,是天元王庭左賢王的親信。眼下,坐鎮契丹王庭,實際上主持軍政大事的,便是天元王庭的左賢王。 身為左賢王的心腹,那都早就從對方那里,知道了趙寧跟達旦太子過來的目的。按照左賢王的吩咐,他要在這里接應對方,萬般恭敬的送他們去王庭。 當然,出面的會是身旁的契丹部權貴,這是為了以防萬一。他也需要裝作不知道達旦太子在隊伍里。 因為清楚趙寧跟達旦太子過來,是為了跟契丹部結盟,所以那都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差事辦砸,他也認為對方沒有不接受迎接的道理。 可是現在,對方不僅繞過了石頭城,而且還是加速繞過去的。 這就讓那都心里覺得不妙。 別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在契丹部的中央地帶,許多兵馬已經隱蔽完成集結,幾個核心大部落的青壯都消失了大半。 如今契丹部正在限制人員流動,商隊都被各部暫時扣押,各種高手在各處隱秘巡視,嚴防消息走漏。 十五日之后,大軍就會以雷霆之勢,向達旦部發起突襲。 戰爭痕跡是抹不掉的,草原王庭發動戰爭,必須要從各大部落調集青壯,僅靠王庭那些兵馬根本不夠。 這回契丹部為了保證戰爭的突然性,和軍隊的精銳程度,只從中央富庶地區的幾個大部落里,抽調了青壯戰力。 說到底,他們并不需要靠自己擊敗達旦部,天元大軍才是關鍵力量。 正常情況下,這十五日左右的時間,足夠契丹部做好準備,打達旦部一個措手不及了。就算達旦部提前三五日得到消息,能夠集結的兵馬也有限。 現在趙寧帶著達旦太子忽然直奔契丹部族腹地,如果是無心之舉也就罷了,倘若是有心探查什么,那么以雁門軍的眼光見識,戰爭痕跡必然被發現! 然而,趙寧跟達旦太子是過來跟契丹部結盟的消息,是天元王庭傳下來的,左賢王跟那都有對此深信不疑,這就導致,眼下他們根本沒有防范對方亂來的措施! “你們繼續留在這里,我回去稟報左賢王!”那都沒有遲疑,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