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蜀山簽到三千年,出關陸地劍仙、逐道長青、從監獄中走出的絕代仙帝、清純綠茶拒絕被套牢 NP
如果在這個時候,讓皇帝知道他穩如泰山,胸有成竹并不慌張,那皇帝就不得不多想一些東西,結果就極有可能壞了大事! 不經意間,經歷了這樣一個意料之外的嚴重風險,險些弄得全盤皆輸,趙寧的心跳也有片刻的紊亂。 “多虧了張文錚這老油子的提醒?!壁w寧長出一口氣,收斂起思緒,平穩下心境,擺出一張煞氣騰騰又焦急萬分的臉,穿街過巷回了鎮國公府。 鎮國公府氣氛冷峻到了極點,幾乎沒有聲響,所有人連走路都是小心翼翼。趙寧一路上碰見的丫鬟仆役,遠遠就讓到一邊無聲行禮,生怕觸了他的霉頭。 趙玄極不在,府中大長老憤怒的咆哮,指責京兆府、唾罵門第的聲音遠遠傳出,聽得其余人膽戰心驚。 這是原本就有的安排,趙寧也要表現出該有的樣子,沒到中庭就跟著憤憤罵了好幾句。鎮國公府人太多,誰也不知道丫鬟仆役里面,有沒有外面的眼線。 眼下趙寧要做的事不多,基本就是跟府中長老們一起咒罵門第,再聽長老們的安排去聯絡交好的將門,讓對方幫忙在朝中說話。 ...... 申時,日頭雖然依舊明晃晃的,但已經明顯西斜。 中書省,徐明朗在優哉游哉的品茶。 在他面前,還有御史大夫鄭澤賢,參知政事龐清德。兩人也都是智珠在握的模樣,一舉一動無不氣定神閑,端茶品茗皆有韻味,好似得道的出塵之人。 “京兆府接到的針對趙氏的案子,累計超過了五十件,這里面有門第苦心謀劃的,也有臨時增加的壯聲勢用的疑案。 “到了此時,由我們安排的案子已定全都發動,共計四十三件命案,成功了四十二件,大局已定??上部少R?!?/br> 龐清德笑呵呵的說道,有意無意瞥了鄭澤賢一眼。 失敗的那件案子,自然就是碼頭命案。 到了此時,都尉府對這件案子的審理已經有了結果。王沭最終還是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如今已經被收監入獄,連帶著他的妻子王柳氏,都被牽連關進了大牢。 不過這件案子雖然大雖然重要,終究是不影響全局。 就是鄭氏自己有些麻煩,被趙氏咬著不放,說他們蓄意謀害趙氏,實在是無法無天——鎮國公的折子都已經遞到了中書省,暫時被徐明朗扣了下來,沒有立即呈送給皇帝。 鄭澤賢慚愧道:“族中子弟不肖,失了碼頭命案,讓諸公笑話了?!?/br> 他又看向徐明朗,拱手道:“如今趙氏咬住我們不放,還請徐相相助,莫要讓鄭氏遭難?!?/br> 徐明朗撫須笑道:“鄭公不必憂慮,案子最終都會到三司,屆時怎么查本相自有安排。不過鄭玉卿只怕是保不住了?!?/br> 棄車保帥,這是沒辦法的事,鄭澤賢也沒法怪誰,只能遺憾的嘆息一聲。 鄭玉卿雖然是鄭氏有數的俊彥,鄭澤賢心里倒并不覺得太可惜,畢竟只要趙氏倒了,往后再繼續收拾將門,鄭氏能得到的好處會很多,絕非一個后輩能比。 只要事情劃算,鄭澤賢就沒什么好說的。 “這件事情之后,趙氏就得步劉氏的后塵,這也是他們咎由自取。趙玄極那老匹夫,在不擇手段對付劉氏的時候,就應該想到自己會付出什么代價! “吹響反攻門第的號角?真是癡人說夢。跟門第扳手腕,將門也不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往后將門第一勛貴不復存在,這朝堂上也能清凈不少了?!?/br> 龐清德說這話的時候,解恨意味很濃。 今日在碼頭的時候,趙寧當著京兆府衙役、都尉府府兵和眾多百姓的面,毫不留情將龐凖兩拳打得吐血昏迷,京兆府和龐氏都顏面大損。 現在能一把將趙氏按死,龐清德和龐凖都能把掉到地上的臉撿起來。 “時辰不早了?!?/br> 徐明朗看了一眼天色,放下茶碗起身,理了理衣袍,眉宇間的神色很奇異,既像是即將出征的勇士,又像是大勝凱旋的將軍,還有一種運籌決勝的傲氣。 他接著道:“本相也該去見陛下了。三司會審趙氏的案子,還需要陛下做決斷?!?/br> 龐清德和龐凖相繼離座,躬身相送。 宋治看到徐明朗進門的時候,眼神快速閃爍了一下。他知道對方該來了,所以并不奇怪,但對方身上那股大事已定、殺伐在我的氣度,還是讓他覺得像刺眼利箭。 徐明朗看到了殿中的趙玄極,面上不動聲色,眼中卻充滿嘲諷。 他知道對方會在這里。對方的折子他能扣下,對方的人他卻攔不住,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趙玄極來了又能如何?不會有半點作用。 時勢再明朗不過了,就像之前劉氏只能傾覆一樣,眼下趙氏面對同樣的境遇,也只會有同樣的下場。就算是皇帝,還能明著區別對待,無視朝廷法度不成? “陛下,京兆府、都尉府今日接到了事涉趙氏的命案四十三件,另有十多件疑案,茲事體大,需要三司會審,臣特來請陛下下旨?!毙烀骼市卸Y之后如是道。 第一三三章 圣意 宋治半響沒有出聲。 再無旁人的空曠大殿落針可聞。 皇帝的沉吟在徐明朗意料之中。事關皇朝第一勛貴之家的存亡,皇帝慎重一些,不能立即決斷,是題中應有之意。 倒是趙玄極先開了口,不是向皇帝請罪告饒,而是冷哼一聲對徐明朗道: “門第栽贓陷害我趙氏,雖不知到底為何,但事情卻是卑鄙無恥到了極致,徐相說得沒錯,這的確需要三司嚴查!” 徐明朗瞥了趙玄極一眼。他說的三司會審,是審理趙氏命案,給趙氏定罪。趙玄極這話卻偷換了概念,是要查明門第如何陷害趙氏。 “趙氏魚rou百姓,草菅人命的諸多案件,證據都十分充分,情形跟劉氏案無異。鎮國公在陛下面前這般詭辯,又有何用處?” 徐明朗聲音平淡,話說得暗含輕蔑。他沒打算跟趙玄極多掰扯,這這會讓他被對方糾纏,耽誤事情,遂再次向皇帝請命: “陛下,數十起案件案情清晰,理應如同對待劉氏案一樣,交給三司會審,請陛下明鑒!” 宋治只是稍作沉吟,正要開口,趙玄極已經當堂下拜,一副受了莫大冤屈的模樣,悲憤不已道: “陛下,請陛下救趙氏一族,莫要讓臣等被jian人所害! “今日這些案子,小兒已經查明過一部分,一應人證物證都在都尉府,這表明就是有人蓄意構陷趙氏,絕非什么正常公案,請陛下明察!” 宋治聽得一陣點頭。 徐明朗眉頭一皺。 碼頭命案被趙寧和都尉府及時破解,還將鄭氏的人當場抓住,這的確是一個破綻,給了趙玄極喊冤的憑證,也是跟劉氏案最大的不同。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徐明朗不至于沒了轍,當下義正言辭道:“鎮國公口口聲聲jian人jian人,莫不是做賊心虛,肆意攀咬?這跟當初的劉氏何異! “如果鎮國公沒有心虛,身正不怕影子斜,那更應該同意三司會審,還你們一個清白,何故一直無端阻攔朝廷正常辦案步驟?!” 宋治欲言又止,顯得遲疑不定。 趙玄極并不跟徐明朗吵鬧,只是更加悲憤的對皇帝道:“陛下,去年代州之事,難道陛下忘了嗎? “當時就有人為了算計趙氏,不惜跟胡人聯手,導致王極境修行者都出現在了代州城!臣的孫兒差些沒命不說,邊關也險些生亂! “彼時那么明顯的案情,人犯到了朝中,被某些文官一審,卻紛紛改了口供!陛下,趙氏所受的傷害,至今回想,臣仍然心痛不已! “而今,面對同樣的情況,面對鄭氏族人設計陷害趙氏的鐵證,請陛下為臣做主!” 話說完,拜伏在地不愿起身。 聞聽此言,徐明朗不禁暗罵一聲老賊。趙玄極把代州的事翻了出來,無疑增強了很多說服力。 去年那件案子,結案文書寫的是北胡公主蕭燕帶著隨從,偷偷到代州城游玩引發了誤會,范鐘鳴也一口咬定他跟他的兒子范青林,之所以跟趙氏沖突,完全是范青林為了一個女人,跟趙寧爭風吃醋。 但事情的最后,卻是皇帝給雁門關增兵三萬,還提升了兩成丹藥符兵供應,哪怕這有楊氏、吳氏降爵的交換,但依然可見皇帝心中的疑慮戒備。 徐明朗當即嗤笑道:“鎮國公,你這是在賣慘? “去年的案子已經結了,跟現在的事情有什么關系?難道因為有去年這場風波,趙氏往后無論做什么,犯下多大罪行,都不用被調查?!” 趙玄極不理會徐明朗,只是拜伏于地,請皇帝為趙氏主持公道。 宋治面色更加猶疑,看趙玄極的眼神還滿含同情。 這讓徐明朗覺得不妙?;实廴蚀?,有些時候還因此顯得優柔寡斷,徐明朗作為皇帝曾經的先生,對這一點再清楚不過。 加之趙氏又是外戚,皇帝跟趙玄極的關系本就非比尋常,這事情要是拖延下去,皇帝一旦耳根子軟了,說不定就被趙玄極打動,事情就有可能發生變化。 念及于此,徐明朗不能再等,事關重大,絕對不允許半分意外。他嚴肅態度,端正面容,以宰相的大公之氣,擲地有聲道: “陛下,涉及世家的大案,且不說皇朝自有皇朝的法度,朝廷也有相應的章程,不容輕易更該,更不容法外特例出現,就說劉氏之案還近在眼前,足以借鑒! “請陛下下令,以三司會審,徹查趙氏命案!” 這番表態已經非常強硬。 宋治看了看殿中的將相,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已有主意。 ...... 趙寧跟趙七月兩人,帶著幾名護衛,策馬行在大街上,速度并不是很快。 他們剛從一家跟趙氏交好的將門府邸出來,算上這一家,僅是他倆,今日就已經聯絡了三個將門勛貴,算是擺足了四處求援的架勢。 趙寧抬頭看了看天色,日頭西沉,申時已經過半。再有一個時辰,天就該黑了。今日天氣不錯,為數不多的幾片游云染上了金黃,在湛藍的天穹下倍顯絢麗。 燕平城似乎比往常更加熱鬧,大街小巷里走動的行人,很多都在興致勃勃的跟人談論甚么。趙寧等人從他們附近經過,可以清楚聽到他們議論的內容。 這些市井平民也就是不認識趙寧跟趙七月,不知道他們口中罪大惡極的趙氏族人正在近前,否則必然對他們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 但也僅限于此了,真讓他們沖上來反抗權貴,為民除害,他們是不敢的。至少此時還不敢。 等趙氏罪名確立,再有趙氏族人走在大街上,就會有想要出風頭亦或是揚名市井的游俠兒,當街攔住他們的去路,對他們破口大罵。 如果周圍的人反響熱烈,也跟著湊上來跟他們一起,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趙氏族人,他們就敢仗著人多一擁而上,對趙氏族人拳腳相加。 最不濟也會扔點發黃不能食用的菜葉,家境殷實的人家還會丟幾顆雞蛋。 大家都需要發泄生活中積累的怨氣,也需要展現自己的勇氣與正義,這是剛需。對象是誰,是否真有罪行并不重要,只要沒人為此追究他們的責任即可。 就像他們曾經對待劉氏那樣。 趙寧見過那樣的場景。 劉新城的孿生兄長劉新誠,就是被人當街打成重傷,不治而亡的。 如果這場斗爭趙氏輸了,他自忖下場不會比劉新誠好到哪里去。 人潮洶洶,世事如洪。趙寧不知不覺間放緩了馬速。腳下速度一慢,他便沉入了人流中,被裹挾著行走。于是各種嘈雜的聲音四面八方入了耳,漸漸進入他的內心。這讓他原本與眾不同的心神,被影響得趨同于周圍的人。 約莫是察覺到趙寧快停下來了,駿馬打了聲響鼻。 趙寧心神一動,雙腿夾了下馬肚,習慣于快速行走的駿馬長鳴一聲,愉悅的加快了步伐,讓趙寧脫離了人群的裹挾。 在一個地面灑滿金色陽光的街口,趙寧撥轉了馬頭,改變了回鎮國公府的方向,向著京兆府衙門前行。 趙七月了跟上來,與后面的隨從拉開了些許距離,奇怪的問趙寧:“我們不回去了?” 趙寧用只有兩個能聽見的聲音道:“直接去京兆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