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為陰冷掌印的親閨女 第119節
書迷正在閱讀:真少爺是個高危職業、[綜漫] 盛夏與少年、徐徐心動、[原神同人] 給我cp當崽、妄困青茗、[影視同人] 保留席位、[綜漫] 變小后逃到橫濱當團寵、狐貍精竹馬勾引實錄(快穿)、[名柯同人] 松田陣平今天也在社死
時序也只是嘴上逗弄兩句,見她確實害怕,自不會總在她的痛處上反復,略一沉吟,轉話其他。 “阿歸可還記得,昨天晚上都說了些什么?” 時歸沉默了一會兒l,這才小幅度點了點頭。 而時序則變了一個姿勢,看上去不復昨晚的放松。 他說道:“我記得阿歸說,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書,而這本書的主角就是你曾救助過的祁相夷,還有我,乃是與祁相夷作對最嚴重的……反派?!?/br> 他將最后兩個字在嘴里繞了好幾遍,不得不承認,這個詞語描繪得實在精準極了。 昨晚時歸哭著說:“阿爹明明那樣好,或許偶爾會苛刻了些,可怎么會殘害忠良呢?阿爹之前還救過無辜的大臣,跟書里的一點都不一樣……” 與時歸的盲目維護不同,時序對自己的秉性更為清楚一些,他雖沒見過時歸所說的那本書,但只從她的寥寥數語中,就領悟了書中掌印一切行徑的緣由。 ——那本書里的掌印與他可不一樣。 書里的掌印孑然一身,既無親眷,又無友人,看似位高權重,實際寂寥孤獨,經歷慘無人道的宮刑后,無人能排解他的苦痛,也無人能轉移他的注意,經年壓抑下,心性還不知變成了什么樣子。 他沒有在乎的人,也沒有在乎的事,又常受人輕視,這般情況下,只是玩弄權勢,而沒有做出什么通敵叛國的大罪,或許已經是他在隱忍克制了。 不像時序,雖同樣早年遭難,又喪父喪母喪妻,可他有一個視如珍寶的女兒l,越珍視,越小心,越見不得她受一點委屈,無論是來自世人的,還是來自后世的。 時序可以受人唾棄,也可以遺臭萬年,可他不能接受女兒l受他的牽連,為百姓所不齒,更不能接受百年之后,史書上于她的描述,乃是jian宦之女。 哪怕只是為了女兒l,他也要避免惡貫滿盈,更甚至適時出手救下一些人,博得他們的感激。 昨晚時歸說:“……掌印得知曾有一女后,便拋下了京中的一切,不顧正在風口浪尖,直接尋了過去,然等真正尋到了,只余亂葬崗的一堆枯骨?!?/br> “等掌印處理完女兒l的尸骨后,京城事態便完全失控了,饒是掌印權勢滔天,也難以扭轉困局,終敗于主角之手,落得個五馬分尸的下場?!?/br> 時序如今再想,反覺得書中掌印落敗,并不一定是因為主角等人的連訣彈劾,而是因他見了女兒l尸骨,回顧半生,再沒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心氣。 權勢于他,不過消磨無聊時光的一種手段,可有可無,著實沒什么好在意的。 妻女皆無,他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便有了他回京后的束手就擒,眼睜睜看著司禮監倒臺,而他與手下一眾爪牙,也消于世間。 這諸多想法,時序并不會說給時歸聽。 他只是有些好奇:“阿歸如何就能保證,你所謂書中的劇情,就一定會發生呢?” “因為,已經有很多事情都發生過了?!?/br> 時歸說:“像大公主遠嫁北地,像我十三歲時流落富商之手的劫難,前面改變了那么多,但還是發生了?!?/br> “不過也有不同?!?/br> 時歸將她這些年探得的認知一一說給阿爹聽,與趙思鈺的供詞串聯在一起,徹底打消了時序的最后一絲疑慮。 時序仰面感慨:“大千世界,果真是無奇不有?!?/br> 穿越,重生。 但凡不是時歸說,他絕對不會相信。 既然趙思鈺和時歸都說了有關未來的事,又在很大程度上有著重疊,那時序就不得不提起重視了。 昨晚時歸情緒不好,講的故事也是斷斷續續,更多的視角還是落在她自己和阿爹身上,對朝中的變化倒是少有提及,還是會影響到阿爹的事件。 現在兩人的情緒都穩定了下來,接下來便由時序引導著,叫她重新順了一遍時間線,又記了幾個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雖不一定與時序有關,但也能作為他印證故事真假的憑證和依據。 這個時候,就難免會提及到祁相夷了。 提到祁相夷,父女倆難得有了分歧。 時序說:“其實我是覺得,祁相夷此人,殺了最好,人都沒了,哪還有以后的首輔,如此便能一勞永逸?!?/br> “可是,他也不是壞人呀……”時歸嘀嘀咕咕道,“趙思鈺就是一個小人、惡人!稍微有了一點權力,就肆意壓榨下面的人,最后還要倒打一耙,自私自利至極,這樣的壞人才該殺,省得留他日后作惡了?!?/br> “可相夷……我是說祁相夷,他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官,除了會與阿爹作對以外,無論是對朝廷還是對百姓,都無可指摘,他心有公正,為人也正派,罪不至死的?!?/br> “而且我之前還救過他,有沒有可能,日后他看在救命之恩上,就不再與阿爹作對了呢?” 祁相夷與趙思鈺,都與時序處在對立面,趙思鈺是該殺該死,可祁相夷就變成好人好官了。 雖然時歸肯定說過,她對祁相夷沒有超脫男女的心思,可自她遇見對方后,無一句不是維護。 時序面色難辨,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阿歸對那祁相夷……當真沒有心思?” “哈?”時歸眨了眨眼,回神后瞬間羞憤,“阿爹!我們在說正事呢!你又胡亂說什么!” “我跟祁相夷沒有關系,一丁點兒l也沒有!”說著,她雙臂在胸前比了一個大大的叉,皺著臉,不恰當比喻道,“我就是跟、就是跟……就是跟太子殿下有什么,也不可能跟祁相夷有什么的!” 時序:“……” 他的音調不可抑制地變了:“跟太子有什么——” 時歸:“……” 她累了。 她一躍上前,捧住阿爹的腦袋左右晃了晃,一邊晃一邊憤憤道:“阿爹總說我腦子進了水,我看阿爹才是腦子進了水,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br> 話是如此,時序卻無法放松警惕。 他甚至有了與時歸徹夜暢談的打算,一定要細細告誡她,跟認識不久的男人有牽扯,是沒什么好結果的。 跟皇室的男人有牽扯,那更是沒什么好下場。 咱就說,家里有錢有勢,養幾個好拿捏的面首不好嗎?顏色又好看,還會哄人開心。 不比那什么祁相夷、太子好上千百倍。 一時間,時序面色變化不定,勉強忍住嘴上沒說,可心里已經有了成算,暗暗決定,一會兒l就去準備著。 因有了這個意外,兩人也忘了剛剛說到哪里。 時序說:“待我再去審問趙思鈺一回,隨后拿回供詞來,阿歸再對照著瞧瞧,看看哪里還有出入?!?/br> “至于其他的,阿歸不也說了,那些事發生還要有好幾年時間,并不急于一時?!?/br> “再不濟了,我既已清楚作惡的下場,之后行事肯定會更加小心謹慎些,不給旁人彈劾的機會?!?/br> 時歸頗為贊賞地點了點頭:“對對,就是這樣!” “等阿爹也變成人人稱道的好官了,那就再也不用擔心會被人彈劾了,正相反,阿爹該受人敬仰才是?!?/br> 時序:“……” 他總覺得,女兒l對他是有什么誤解。 好官……這個詞語,還能與他扯上關系嗎?時序甩了甩頭,將那些莫名的思緒散出去。 新年第一天,時序也不得清閑。 趙思鈺已經被審訊過一次,該吐露的基本吐露得差不多了,再一次審問,也不過是與他確認些細節。 又因涉及到日后之事,整個審訊過程,只時序一人在場,那各式各樣的刑具,也全要由他cao手。 趙思鈺昏了一次又一次,審到最后,連冰涼的鹽水也無法讓他醒來,站在他身前的時序已沾了一身血腥,眉目含煞,一身的冷然煞意。 在確定趙思鈺再也說不出什么新鮮事后,他終于放下了手中的刑具,看也不看他一眼,拿起桌上的宗卷就往外走,出門看見守在門口的時一時一后,面無表情吩咐一句:“殺?!?/br> 時一時一不會多問一句,轉身就入了牢獄。 等他們再出來時,手上則多了一具逐漸變冷的尸體,尸體遭了重刑,面容皆毀,渾身再沒有一塊好的皮rou。 偏他已無親眷在世,就是離去了,也不會有任何人知曉。 不過是京郊的亂葬崗中,再多一具無人認領的爛rou。 要說與阿爹說開,對于時歸實在是好處多多。 旁的不說,只在人手調動和信息搜集上,時序就比她高出一大截去,好多她費盡心思才能得知的消息,于時序不過張口問一句的事。 而事關日后的大事,她也終于有了一個能商量的人。 甚至她再也不需要自己想辦法、拿主意,只要點出她覺得重要的時間來,阿爹自會擺平一切。 時序跟她說:“往后的日子里,阿歸只要快快樂樂就好,余下的事,都有阿爹在呢?!?/br> 不知怎的,時歸鼻尖一澀,好不容易才壓下去。 除了這些以外,對于祁相夷的應對方法,兩人爭論許久后,終于勉強達成了一致。 時序將派出暗衛,此后常伴祁相夷左右,監控他的一切行為,但有不對,就直接將人拿回來。 時歸則道:“那只是監視哦!若祁相夷只是正常做事正常參加科考,阿爹不能阻攔,也不能給他使絆子?!?/br> “可以?!?/br> 幾日后,從北疆遣返回的威武鏢局的人也抵達京城,因涉及北地,也算與劇情有關,時序就接手了過來。 時歸正愁不知怎么處理,聞言頓是大喜。 “那我給茵jiejie防身的工巧還要送嗎?” “送吧?!睍r序思考片刻,“盡快備齊,等年關過了我就點人過去一趟,連著你那些東西一起帶上?!?/br> “這么快!”時歸驚呼,又很快說,“我知道了,我這便去找師傅們催一催,阿爹千萬等我!” 望著她跑遠的背影,時序摩挲著座椅把手。 想到年前探子來報,信中提及,獨孤部落發生政變,多虧攝政王及時趕回,方沒有出現大差錯,但族人不知曉的是,幼王在政變中受驚,自醒后就失了神志,從此言行徹底如同癡兒l,再無獨立行走的能力。 此消息傳回,則是周蘭茵請求朝中援助,她想保住幼王手中僅存的一些權力,以王后身份接手。 且不說從攝政王手中奪權的難度,僅是她想以王后之身插手族務,便注定困難重重。 皇帝見信后直呼不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想法讓周蘭茵打消這一念頭,而同在場的時序與太子皆未應答。 雖不知太子是何打算,但經過與時歸的交談,時序已經準備給周蘭茵派些得力人手,加之在北疆行監軍之職的時五時六,必要之時,直接暗殺攝政王,以強硬兵力,直接接管整個獨孤部落,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就是下下之策了。 ……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又是一年過去。 京南林宅的一間小院里,正值晌午,婢女們正靠在門口小憩,屋里同樣寂靜無聲。 沒人知曉京南何時多了一座姓林的宅子,就像也沒人知曉,如何大周多了一戶姓林的富商。 此林姓富商從未在人前露過面,可這并妨礙其在大周的商業版圖上闖出一片天地,從南到北,從草原到海上,從京城到小鎮,皆有林氏的身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