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為陰冷掌印的親閨女 第90節
書迷正在閱讀:真少爺是個高危職業、[綜漫] 盛夏與少年、徐徐心動、[原神同人] 給我cp當崽、妄困青茗、[影視同人] 保留席位、[綜漫] 變小后逃到橫濱當團寵、狐貍精竹馬勾引實錄(快穿)、[名柯同人] 松田陣平今天也在社死
時歸聽得正起勁,猝不及防被點到,不覺啊了一聲:“我、我……有錯?” “啊不是!二兄可能、大概,唔——也沒錯吧?!?/br> 她看著二兄被阿爹訓得頭都抬不起來,又有些不忍起來,糾結半晌,終放棄了報復。 “這不是我一直鬧著,二兄又管不了我,這才沒法兒,只能幫我來著……阿爹不是知道嘛,真正有錯的是我才對,阿爹要還生氣,那就罰我唄?!?/br> 她飛快從桌案后爬起來,三五步湊到阿爹身邊,又是那套哄人的言辭,直將時序夸得深明大義、父愛如山,天上地下絕無僅有。 最后,時歸眨眨眼:“阿爹您說呢?” 時序還能說什么。 他沒好氣地將她甩開,不耐道:“去去去,你們這一個個的,全都給我出去!” “我才不走呢!”時歸耍賴一般靠回去,“我得陪著阿爹,我跟阿爹分別這么久,阿爹肯定想我了?!?/br> “我可不能看著阿爹飽受思念之苦!” 時歸能以思念為由頭賴著不走,旁人卻說不出這樣膩膩歪歪的話來。 時一和時二對視一眼,無聲行了個禮,趕緊從這間屋子退出去,出門碰見時三等人,還不忘好心提醒一句:“別靠近大人,會變得不幸?!?/br> 幾人打了一個寒戰,不約而同選擇了遠離。 兩日后,太子自丹陽上庸兩郡調來駐軍,助力災后重建工作。 整個東陽郡范圍,開始大肆搭建粥舍,凡無家可歸者,皆可到公共帳篷中暫居,另每日供應兩頓餐食, 問及這么多糧食的來處,負責施粥的士兵異口同聲說:“此乃圣上太子心系災民,從各地調來的!” 在得知飯食將會持續提供數月后,街上災民終忍不住落了淚,一邊肆意揮灑著哀痛,一邊朝著東北方向跪拜,嘴上不住念著:“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圣明——” 前后不過兩日,整個東陽郡,凡是有災民有粥棚的地方,皆是對朝廷對皇帝和太子的感激。 對于這些,少數知曉內情的人選擇了緘默。 而太子更是親自找到時序房中,二人于書房中交談許久,左右侍衛皆被屏退,無人知曉他們說了什么。 等他們出來時,太子面上的表情已恢復了平常。 而時序更是看不出絲毫異樣,只在被時歸問及時,捏著她的鼻頭,笑說道:“還不是阿歸害的?!?/br> “???”時歸心下一驚。 時序下句卻是:“我先前總跟太子炫耀,說阿歸可有本事,短短數日就籌來這么多糧草,可驚可嘆?!?/br> “誰知道籌糧是假,買糧是真,誰叫我將牛皮吹破了天,一朝遭了反噬,也是活該了?!?/br> “哎呀!”時歸將鼻尖從阿爹的指尖下解救出來,心虛道,“那、那要不我再想想法子,看能不能讓當地的富商捐些銀糧出來呢?” “別忙活了?!睍r序否決道,“勸捐這可不是什么好差使,阿歸做得已經夠多了,剩下的得罪人的事,也該換個人去做了?!?/br> 換成誰呢? 當然是明明什么也沒做,卻一夜之間,白得了無數百姓愛戴的太子殿下了! 太子召集了東陽郡有名的商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勸得眾人為受災百姓做出些貢獻。 半月后,朝廷的圣旨送達。 說是陛下憐惜百姓遭遇,決定免除東陽廣平兩地田稅五年,另于災中有所作為的商戶,亦將酌情減免商稅,其中佼佼者,另賜“慈善”御匾,選做皇商。 圣旨一下,曾為募捐善款而百般推脫的人后悔不已,只能眼睜睜看著東陽凌家得了御賜牌匾,又接過由太子殿下親贈的“皇商”信物。 是夜,凌家人同聚宗祠。 凌家家主將牌匾與信物供于先祖牌前,恭恭敬敬上了香,轉身后又將在場所有人依次打量一遍,正色道:“我凌家能有今日之威風,皆因遇了貴人?!薄拔抑幌M袢赵趫鲋?,能飲水思源,謹記貴人提攜之恩,來日銜環以報?!?/br> 外面只知凌家為人打理著府城商街,卻沒有人知道,其效忠的,乃京中赫赫有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此番他也是得了時序提點,在數日前的募捐中出了最多的銀子、最多的糧食,以及最多的家丁人力。 當時許多本家人對此不滿,但時至今日,那一部分人再沒了置喙的膽量,便是前來祭拜先祖,也始終躲在人群后面,抬手掩去面上的愧色。 隨著東陽郡府城得以修繕重建,下面郡縣的救援工作也有序展開。 被洪水困住的郡守及部分官員得以獲救,只稍微歇了半日,就馬不停蹄地投入公務中。 有許多從饑寒中緩過來的百姓也重整旗鼓,想著不能白吃白住朝廷的,自發幫著官兵搜救起來。 如今年這般的大災,本最容易滋生禍患,倘若不是時歸買來足夠的糧食,長期處于饑餓中的百姓,難免不會在絕望中舉旗謀反。 而如今,整個東陽郡都彌漫著一股互幫互助、欣欣向榮的生機,有京城來的官員,見到此情此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確定沒看錯后,又連夜寫了奏折回去,大篇歌頌太子掌印等救災有方。 待當地郡守接管了東陽郡一應安排后,時序重新整頓甲兵,與太子商議后,終啟程去往下一地—— 廣平郡。 因東陽郡已安定下來,而廣平郡又情況未知,兩地相隔不遠,這次時歸就沒被帶上,而是留在了東陽郡。 時歸被妥善安置在府城,隨后太子親自出面,又拜托了郡守代為照顧。 浩浩蕩蕩的朝廷官兵從東陽郡離開,離去那日,街上百姓夾道送別,一聲聲高和著太子賢名。 時歸沒有跟去湊熱鬧,而是如往常一般,在時二和空青竹月的陪同下,去下面的鎮縣巡查。 時二幾人到底比尋常士兵厲害些,有時碰見被困在積水旋渦中的百姓,也能出手相助一二。 只這半月里,被他們救下的百姓已有數百人。 時歸并不知道他們去的是哪個村哪個鎮,反正就是一路往南走著,碰上哪就是哪。 這日他們來到一個新村子,從中經過時,只見村中村民都得到了救援,村口搭了二十幾只帳篷,正能住下整村人。 只是因為這個村子地勢較低,整個村子都被洪水淹沒,許多房屋只露出一個屋頂,至今沒能解決。 好在村民們無礙,余下的也就不著急了。 時歸看了一圈后,沒看出什么問題,便打算繼續往南邊走,然他們剛要離開,就聽背后傳來呼救聲。 那聲音又遠又細,本不該被聽到的,只是時二耳力非常,這才抓住細微的聲音,猛然回頭看去。 只見距離村口不遠處,那未來得及泄去的洪水中,一個人頭艱難地起伏著,只勉強吐出一二字,就不受控制地往水下沉去。 第68章 二合一 時歸面色一變,來不及多想:“去救人!” 只在他話音剛落下,隱匿在暗中的空青就現了身,腳下飛快,直奔那渾濁的積澇中去。 然在他入水的同時,另一人也撲通跳了進去。 時歸只以為后者也是什么好心人,滿心牽掛著水里的幾人,并沒有注意到,旁邊的時二輕輕皺起眉頭。 “我們快去看看!”時歸匆匆說了一聲后,就往堤上跑,然剛跑了兩步,就不可思議地瞪大眼睛。 只見水中三人,最開始那個已看不見身影了,空青身姿倒是矯健,不時浮來的破敗木枝全被他敏捷地閃避了過去,可就在他不遠處,最后跳進去那個人—— “救命啊——”咕嚕咕嚕。 那人根本不會水,莽撞跳了進去,也只憑著慣性往前游了一點,而后身體就不受控制地下沉。 偏偏又有一塊飄來的木板,正在他胸口撞了一下,直接把他撞翻過去,身體轉了好幾圈,徹底遠離了岸邊,如今已奮力撲棱著雙手,起起伏伏不停了。 時歸簡直被驚呆了:“他、他不會水呀……” 那還跳進去添什么亂? 這邊的動靜已驚動了附近的村民,可意外的人,眾人只是遠遠望著,絲毫沒有過來幫忙的打算。 直到不知誰喊了一句:“那是趙老爺??!快來人去救趙老爺??!”人群里一下子炸開了鍋。 既有村民們幫著救人,時歸也就不再讓竹月去了。 她的腳步也慢下來,盡量避著人群,注意力主要還是放在空青身上。 在見到空青一個猛子扎進水里,半天不見蹤影后,她難免生出憂懼,反手抓住二兄的衣袖:“二兄……” 時二沒法直接安慰,只能拍了拍她的肩膀。 而就在村民們將后入水的那人撈上來時,已在水中消失許久的空青終于浮了上來,再看他的右手,正拽著另一人的衣領,為了避免對方掙扎造成不必要的損耗,他一個手刀將對方劈暈了過去。 時歸眼前一亮,趕忙迎上去。 竹月幫著空青把人拽了上來,又動作嫻熟地在他胸口按壓幾下,落水之人翻身劇烈咳嗽起來。 “咳咳咳——” 時歸關心地蹲在不遠處,剛想問候一聲,就聽空青說:“他雙腳被綁住了,下面還墜了石塊?!?/br> 故而他一入水就直接往下沉,全無掙扎的機會。 這是有人要害他,要置他于死地了。 時歸面露驚色,恍惚站了起來,剛想說什么,又被同在岸邊的村民的叫喊聲打斷。 “快去請村醫來,就說趙老爺落水了!” “來幾個漢子,先把趙老爺給背起來,先背趙老爺回去,快快快,動作小心些——” 時歸探頭看了一眼,只見被稱作趙老爺的并非什么年邁的地主富紳,反而是個穿著青色書生袍的年輕人,肩頭袖口等位置打著補丁,身子骨單薄極了。 接二連三的反常讓時歸搞不明白了。 好在被他們救上來的人在咳了半天臟水后,終于緩了過來,赤紅著一雙眼睛,從地上爬了起來。 男人……或者說少年更準確些。 少年身量不高,只比時歸高出半頭去,又剛在生死邊緣逃回來,一張小臉煞白,細瘦細痩的手腕藏在寬大的袖擺下,風一吹,他瞧著跟要散架似的。 眼看村民們烏泱烏泱離去,少年收回滿是恨意的視線,復看向圍在他身邊的幾人。 他剛才還想著,是誰這么大膽子,竟敢忤逆全村人,把他這個“災星”給救上來。 如今打眼一看,他才恍然明白:“恩人們……可是從外地來的?” 既然東陽郡的災情緩和,也就沒必要日日裝作衣衫襤褸的災民了,時歸雖仍沒穿回好衣裳,但至少衣衫整齊干凈,發髻又梳得利利索索的,一看就非當地人。 時二幾人不接話,就只能讓時歸出面。 她先應了一聲,又抑制不住好奇地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會被人推進水里,還綁了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