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寧和鎮雖不大,可離縣城近,鎮上不少百姓不只在寧和鎮討生活,還會去縣城找活做。 縣城名叫中興縣,中興縣有個大碼頭,南來北往,無比熱鬧。 大船小船來來往往,雖多是途經中興縣,可也會在此停留一段時間,賣掉些東西,再補充些行船時缺少的物資,因此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在碼頭靠搬貨掙到銀錢,一個男人勤省點,一天賺三十文是沒太大問題的。 寧和鎮還有不少鎮民專程趕去中興縣,做些小買賣,掙得的錢也不少,因此,寧和鎮鎮民手里都有余錢。 不然,鎮上唯一一家糕點鋪,生意不會那般紅火。 窮的只是像他們這般偏遠的村落,畢竟家里都有地,還需要交稅,一年多數時間都在忙活家里的活計,只能省出時間出門做活,可他們也比不得常去做活的熟面孔,都是實在招不到人才會找他們,掙到的錢也少得多,家里吃穿用度哪樣都離不得錢,哪敢隨隨便便花錢買這些東西。 既然這樣,謝景行倒是不再擔心鎮上沒人負擔得起。 他開始在心里默算成本,一斤芝麻、花生磨成粉,大概可以做三百五十個小湯圓,需要差不多六兩豬油和四兩白糖。 芝麻和花生他在天下商行見過價格,都是十二文一斤,大炎朝豬rou雖只十文一斤,可古代的豬都不肥,一斤rou頂多也只能熬出二兩豬油,豬油的價格比較貴,要四十五文一斤。 再算上清油和木薯粉,以剛才吃的湯圓大小為標準,十個湯圓的總成本差不多是兩文,還沒算上人工費。 將成本說與眾人聽后,最后還是周廣德一錘定音,“那就一碗十個湯圓,賣五文錢?!被ㄙI一根冰糖葫蘆的錢,就能買到一碗熱氣騰騰的芝麻花生湯圓吃,相信不少人都樂意。 跟冰糖葫蘆不一樣,糯米飽腹感強,胃口小的女子和小孩,吃一碗就能勉強填飽肚子,這么想來就更加劃算。 醪糟倒是更貴些,畢竟一斤米只能出兩斤醪糟,加上酒曲,一斤醪糟光成本就得十三文。 可一斤醪糟能煮出不少醪糟湯,到時要有人想往里加醪糟湯,多賣一文就成。 按照這成本和定價的比例,謝景行估摸臘rou湯圓可以做三個一碗,每個約女子半拳大小,也賣五文。 將定價商量好,眾人才壓抑著興奮回去睡了。 第二日,謝家一大早就全部起床,昨日已說好,今日熏臘rou,周家就不下來了,到時候東西準備好后,要是有什么雜活再上去尋他們來幫忙。 到底是沒拗過周廣德,謝定安只能同意。 沒辦法,謝景行只能自己動手,一早去樹林里折了些柏樹枝回來,謝定安見他忙碌,幫著他在院子里搭了一個小灶。 謝景行將昨日新買的一口鐵鍋放在上面,往里面鋪上橙子皮、一把生大米、昨夜專門泡過的茶葉、幾只洗凈的柏樹枝,最后還放上了一些甘蔗皮。 甘蔗皮是昨日在天下商行專門要買的,謝景行現在還記得伙計看著自己訝異的神情。 好在伙計雖然驚訝,仍是不知從哪里翻出了些新鮮的甘蔗皮,沒要謝景行的錢,直接送給了他。 謝景行厚著臉皮接下了,甘蔗可不便宜,現在生意還沒開始做,能省一文都好,等生意步上正軌后,他就可以直接買整根甘蔗回去,熏臘rou時除了放甘蔗皮,放些甘蔗渣味道會更好。 廚房廊上掛著的野豬rou,本來謝景行就跟周寧說好做成臘rou,之前用調料腌制過,又被吹了這么些天,這時可以直接熏制,熏好后還需要再曬幾天,他得抓緊時間。 火燃起后沒過多久,鐵鍋里便開始冒煙,一旁謝景君和謝若正被謝定安和周寧一人一個抱著,一臉驚奇地看著這邊煙霧繚繞,都伸出小手往這邊抓,像是想要抓住零散飄過的白煙。 味道并不嗆人,甚至帶著些奇異的香味,接著用小火熏一刻鐘就熄火,蓋緊蓋子悶到煙霧散盡,rou的一邊便熏好了,另一邊如法炮制即可。 等把臘rou全部熏好又掛回去,太陽已升至半空。 熏好的臘rou色澤紅亮,看上去無比誘人,謝景行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滿意。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接下來只需要耐心等著,醪糟和臘rou都需要段時間才能做好。 既然已經確定要賣湯圓,之前買的那些糯米就不夠了,還需要再去買一批回來。 再有,以后要長期去鎮上做買賣,總不能次次都去借牛車,也不可能每日硬憑雙腳來回,這也太受罪了。 湯圓和醪糟甜湯都要現煮現賣,那就還需要兩個大爐子。 事事都要錢,可家里又哪兒來這么多錢? 光自己想也想不出來,謝景行直接將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一股腦說給了謝定安和周寧聽。 “家里還有多少銀子?”謝定安先問了周寧,家里銀錢都是周寧管著,他只知道個大概。 周寧進屋抱了個陶罐出來,放在桌上,三人將里面的銀碎和銅錢全部清點了一遍,只剩二十一兩三百七十六文,這里還包括了謝定安最后一次上山采藥賣的錢,藥材是周廣德去鎮上幫著賣的。 大炎朝銀子和銅錢的兌換比例穩定,一千文銅錢兌換一兩銀子,一頭耕牛的價格約為十二、三兩。 買了牛,還得配上一個木板車,差不多也要四百來個銅板。 普通的小火爐只要四十文,像街上賣面條攤位用的那種大火爐,外皮是用鐵做的,得九十文一個。 也有那種黃泥燒出的火爐,可做生意得長期燒著,這種沒鐵皮火爐經用。 光是將這些置辦齊全,就得花十三、四兩,還沒算上做湯圓的材料、小桌和凳子等零零雜雜的。 謝定安將價格一一說出來,他常去縣城和鎮上,對行情更了解。 若是將這些全買回來,家里就只剩下幾兩銀子,要是能賺到錢還成,如果虧了,到時候周寧和雙胞胎養身體的錢怎么辦? 三人沉默良久,最后還是謝景行做下了決定,“買?!?/br> 他從桌上的銀錢中,劃了十四兩銀子出來,“先不說湯圓和甜湯能不能賺錢,就算只賣醪糟,每日也有收入,不用擔心以后沒錢?!?/br> 將剩下的放回陶罐,謝景行繼續說道:“從周家村到寧和鎮差不多有四十里路,要是走路去,就算是阿父,也需要兩個時辰,更何況還要帶那么多東西,用的時間更長,無論如何都需要買一頭牲畜代步,家里有地,買牛是最合算的,農忙時也用得上。大頭都花了,也就別在乎其他小錢了?!?/br> 謝定安和周寧點頭,是這個道理。 謝景行看兩人都贊成,又說:“都說‘會花錢的人才會掙錢’,現在我們花這么多錢出去,說明以后能往回收更多?!?/br> 謝定安和周寧失笑,這話定是謝景行從那神仙國度聽到的,大炎朝可沒這說法。 許是又過了一日,謝定安感覺已經好了許多,再不愿待在家中,只看著謝景行來回忙活。 第二日,吃過早飯后,謝定安和謝景行兩人趕早去了寧和鎮。 寧和鎮離城門不遠處有一條巷子,專門賣各種大型牲畜,巷子不大,謝景行剛走進去,各種氣味混合在一起,直沖進他鼻腔,熏地他不自覺皺起眉。 多是牛、驢和騾子,看又有人進來,不少賣家都看向他們。 謝定安不笑時,冷厲的外表很能唬住人,不少人都被他這副模樣嚇著,望而卻步,只遠遠看著,沒敢過來攀拉兩人。 也算是為他倆省了些麻煩,沒看那邊一個也想買牲畜的中年漢子,正被好幾個賣家扯來扯去,都想做成他的買賣。 謝定安目標明確,徑直走向賣牛的販子。 買回去就得干活,小牛犢子肯定不行,謝定安在剩下的三頭壯年牛里挑了挑,選了一頭體格好,看著脾氣溫順的公牛,母牛一般不會牽出來賣,都會留在家里,配種后賣小牛。 牛販子看謝定安不像是來買牛,倒像是來找茬的模樣,沒敢喊高價,謝定安只用了十二兩加三百文就將牛買下。 謝景行一刻也不愿在里面多待,等謝定安付完錢,牽著牛就出了巷子。 木板車得去木器行買,有現成的,花錢買了套上就行,也沒費多長時間,此行最大的目標就完成了。 又選了幾套桌椅,買的東西多,也好還價,付完錢后綁在了木板車上。 牛被謝定安牽在手里,聽話地跟在身邊,不時打出一個響鼻。 謝景行伸出手摸了摸牛頭,他家這就有車了,要是在現代,這輛牛車不說是輛奔馳,也勉強算得上是一臺大眾。 往西邊再行過兩個路口,就到了天下商行所在的長街,門口的伙計看他們倆牽著牛車過來,趕忙向前迎住他們,接過謝定安手里的韁繩,“客人,你這牛我先給你牽到旁邊巷子里,你們進去逛方便些?!?/br> 伙計臉上滿是笑意,繼續說道:“客人放心,巷子里有人看著,定給你把??吹煤煤玫??!?/br> 天下商行進門的右手邊有一處窄巷,看樣子是專門用來放置來往客人的車馬的,難怪天下商行能成為大炎朝第一商行,真是處處周到、面面貼心,比現代的許多連鎖超市也不差了。 謝景行進了商行,里面各種商品整齊擺放,琳瑯滿目。 不過,他囊中羞澀,很多東西也只能看看,可沒閑錢買。 天下商行是一棟二層建筑,進門第一層賣的都是些普通百姓能買得起的貨物,就是貨品種類比其他店鋪多,也無甚大區別。 二樓擺放的貨物少些,可都是些少見之物,謝景行剛看到一個衣著光鮮的婦人拎著一大捆海貨下樓,寧和鎮是通州府下的一個偏遠小鎮,通州府位于內陸西南方,離最近的海邊都隔了三個州府。 以往在寧和鎮哪能見到海貨,中興縣碼頭上一些貨船可能會有一些。 謝景行沒多看就移開了眼,前兩天來買過東西,他領著謝定安去了一層的左邊,那里有賣糯米,酒曲也在離那邊不遠的位置。 這次謝景行沒再摳摳搜搜的,要了一百斤糯米。 很多小鎮逢五逢十是趕集日,寧和鎮不一樣,是‘百日集’,意即天天都是趕集日,不挑日子。 寧和鎮鎮上面積約有六百公頃,鎮上有幾千居民,加上下屬鄉村,總人口上萬。 一百斤糯米怎么也能賣完。 又讓伙計搬了兩個大火爐,火爐沒有挑選,反正都一樣。 謝景行兩人從周家村出發早,全部東西買齊也不過巳時末。 現在就只剩找個能擺攤的地方了。 如果是賣家里的雞、鴨,或是家里剩下的蔬菜瓜果,直接在城門對直的那條長街上找個位子叫賣就成,只要不擋著街上店鋪的門,沒人管你。 擺攤也是一樣,可他們要賣湯圓,明顯需要一塊不小的空位,他們離得遠,要是來得晚,好位置早被人占了,只能去些邊邊角角,到時候定會影響生意。 想要占個好位置,他們得多早就從家里出發?想到這兒,謝景行不禁頭疼,說不定以后他就得成為早四黨了,早上四點出發,五點多到鎮上,還能掙一波鎮上居民出門吃早食的錢。 掌柜算好了銀錢,“客人,一共二百九十文?!?/br> 謝定安掏出錢袋,拿出一角碎銀子遞過去。 掌柜拿出一個巴掌小稱,這是專門用來稱量碎銀重量的。 謝景行盯著掌柜的動作,這種小稱他是頭一次見,做工還挺精致,全然沒發覺身邊多了個人。 “謝小郎君?!?/br> 聲音傳入耳里后,謝景行才往身旁看去。 來人是黃娘子,她剛在二樓巡視,下樓時恰好瞧見謝景行正站在柜臺結賬。 本來謝景行這么一個小人物,就算從他那里買了奶粉方子,黃娘子也不會將他放在心上,更不會專門過來跟他打招呼。 偏偏她有個心尖尖嶼哥兒,而嶼哥兒又不明緣由地親近謝景行。 黃娘子上次聽了祝世維的勸告,讓嶼哥兒出去玩了一次,果然,回來后的嶼哥兒明顯開心不少,就是時不時會提起面前這小郎君。 明明府里就有從京城跟來的廚子,只要是嶼哥兒愛吃的菜,廚子都會做,是專門從長公主府里挑出來的手藝最好的一位。 嶼哥兒一直惦記著謝景行要給他做桂花醪糟圓子湯,這兩天已經在她面前提了好幾次。 黃娘子看嶼哥兒期盼的模樣,醪糟家里廚子也會,想著就讓廚子先做一份出來,嶼哥兒卻不要,就只想著謝景行的那一碗。 謝景行要是再不送去,嶼哥兒眼都快盼長了。 黃娘子現在見著了謝景行,當然得過來問問。 “黃娘子?!敝x景行見著人,回了招呼。 黃娘子對著一旁的謝定安點了點頭,嘴角一直掛著一抹笑,手里捏著一方絲巾,眼睛看向地上放著的糯米和火爐,“謝小郎君這是要做買賣?”家里自用一般都是用小火爐,會買大火爐,還一買兩個的,一般都是用在街上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