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神廚古代養家日常 第289節
很快,她們就能看到傳說中的梅姑娘了! 此時此刻,梅娘正在后廚做菜。 今日推出的新菜是八寶燒麥,需要準備的食材有很多。 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淘洗,浸泡過夜,中間還要換水數次。 黑木耳提前幾個時辰用冷水浸泡,泡發后切碎。 豬rou選七分瘦rou切成丁,再用三分肥rou剁成rou糜。 冬筍去殼,用冷水煮開后撈起,再切成丁。 還有鮮香菇和胡蘿卜等配菜,都切成丁備用。 起鍋燒油,先下入洋蔥丁,炒軟后再下肥rou糜炒出豬油,然后加入瘦rou丁,炒變色后加料酒和胡椒粉去腥。 接著在鍋中下入胡蘿卜丁、筍丁、木耳和香菇等配菜,最后加糯米,轉小火翻炒,將各種食材混合均勻。 餡料中加入鹽、糖和醬油等各種調料,繼續翻炒至食材完全入味。 將炒好的餡料先蒸熟,再包燒麥,這樣的燒麥皮是最好吃的。 面皮搟薄,上鍋只要蒸上片刻的功夫,燒麥皮就會便成半透明的,這樣的燒麥就蒸好了。 一籠又一籠熱騰騰的八寶燒麥送到前堂去,一眾食客吃得贊不絕口。 南華樓就是這一點最吸引他們,時不時就會推出新鮮的吃食,有時候還限量供應,誰要是能有幸吃到,那可是難得的福氣。 程丹娘等人都是來過南華樓的,對于奶茶和鍋包rou這種南華樓的招牌菜式都是很熟悉的,因此一盤盤菜肴端上來,她們最先看到的就是從未見過的八寶燒麥。 北方人多食面食,如包子燒餅蒸餃這些都是常見的吃食,可是像眼前這份八寶燒麥,卻依然讓她們看得眼睛發亮。 只見那盛著燒麥的籠屜是竹條編制而成,直徑還不到一尺,揭開籠屜蓋,一股熱呼呼的白汽便升騰而起,如云霧繚繞般好看,待水汽散開,八寶燒麥便露出了真面目。 一個個胖乎乎的燒麥圍繞成花朵的形狀,每個燒麥就像是花瓣一般聚攏在一起,那半透明的外皮包裹豐盛足滿的餡料,宛如一個個圓滾滾的小福袋,看著就喜氣洋洋,惹人喜愛。 餡料盛得太滿,幾乎要溢出來一般豐足,哪怕是明晃晃擺在眼前,那五顏六色的餡料依然讓人應接不暇,一時竟數不清其中到底有多少食材。 單是看著就覺得眼睛都不夠用,若是吃下去,又該是何等的美味呢? 眾人看在眼里,個個兒都是躍躍欲試。 待程丹娘道了一聲請,便有丫鬟上前替主人夾菜,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把筷子伸向了八寶燒麥,等筷子散開,里面的燒麥已經所剩無幾。 燒麥做成了掐腰葫蘆般的形狀,用筷子夾取十分地方便,只需要輕輕一下就可以把燒麥夾起來,送入口中。 第158章 咖喱牛rou 一口咬下去, 先觸及到唇齒的便是那薄如蟬翼的燒麥皮,微微有些粘,那種欲拒還迎的感覺, 更激發起她們的食欲。 再用力咬上一口, 滿滿的餡料便落入了口腔, 各種滋味頓時在口腔中炸裂開來。 各種食材被糯米完美地黏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滋味, 咬在口中既沒有糯米那種粘牙的口感, 卻又帶著所有食材的鮮美味道, 完全是一種她們從未嘗到過的口味。 胡蘿卜的綿軟清甜, 黑木耳的爽滑脆嫩,混合著糯米的甜香,豬油的濃膩,再加上顆粒感分明的rou粒,讓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是放不下。 本想著先吃菜,后吃主食的幾個女孩子,在嘗過一個八寶燒麥之后, 十分默契地讓丫鬟們再夾一個。 不過片刻的功夫, 籠屜里的八寶燒麥就被一搶而空。 程丹娘自己也才吃了兩個,她戀戀不舍地放下筷子, 笑著說道:“這燒麥好吃,不過還是別吃多了,來,咱們多吃些菜?!?/br> 各位小姐都是大戶人家出來的, 都知道一些基本的養生之道,雖然舍不得這八寶燒麥的美味, 卻也知道糯米食物不好多吃,免得吃多了不克化,便依言開始吃別的菜。 酸甜可口的鍋包rou,精致美味的豆腐箱子,軟糯鮮美的糖醋排骨,每一道都是那樣的好吃。 哪怕是看似普通的清炒山藥,吃著都別有一番風味。 吃過這么一頓菜,大家對之前的想法越發堅定。 那件事,她們一定要求梅娘答應才行! 一餐既畢,大家便催著程丹娘去找梅娘。 趁著伙計進來送奶茶的機會,程丹娘問道:“梅姑娘今日在嗎?我想跟她說件事?!?/br> 那女伙計見幾個姑娘談吐不俗,不敢怠慢,忙答應去找梅娘。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梅娘就上樓來了。 “程姑娘,尋我可有什么事兒嗎?” 那幾個千金小姐方才還互相打氣,這會兒見了梅娘,卻都說不出話來。 還是程丹娘笑著起身,走上前拉起梅娘的手。 “梅姑娘,今日的菜肴一如既往地好吃,尤其那道八寶燒麥,我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燒麥,想問問你是怎么做的?” 提到吃食,大家就不由自主地活躍起來。 “是啊是啊,這燒麥我也吃過,卻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 “我家有個廚娘是特意從南方帶回來的,做得一手好點心,可蒸出來的燒麥也遠遠不如南華樓這一籠!” “我從不吃糯米的,可是今天這糯米又粘又軟又香,我都沒吃夠呢!” 聽著大家不遺余力的夸獎,梅娘笑著謝過,便把這八寶燒麥的做法細細地說給她們聽。 她從不怕誰來偷師,因為她知道菜肴的做法看似一樣,可是其中細微之處卻是天差地別,稍有差池,味道便做不到極致的完美。 哪怕是她親手帶出來的那些學徒,也沒有一個能完全學到她廚藝的精髓,不過能在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中各展手藝而已。 所以她索性大大方方地把做法公開,誰能學到幾成,那就要看各人的本事了。 而這些小姐們聽著梅娘娓娓道來的一道道步驟,早就聽呆了。 這八寶燒麥吃著雖好,可做法也太麻煩了! 想到梅娘為了做這么一道菜,居然從頭一天就開始準備,大家都暗暗咋舌。 不對,嚴格來說并不是從頭一天開始浸泡糯米,從最初挑選食材的時候,梅娘就已經下足了功夫。 只有最好的食材,才能做出這樣完美的滋味。 聽完了梅娘的話,她們對梅娘只余下滿心的欽佩。 程丹娘見時機差不多了,便支支吾吾地說出了大家的請求。 “梅姑娘,實不相瞞,我們今天過來是有一事相求……” 梅娘笑道:“程姑娘太客氣了,有什么事,各位只管吩咐便是?!?/br> 程丹娘連連擺手,說道:“吩咐不敢當,其實我們是想……” 她用征求的目光看了看大家,見大家都向她點點頭,便對梅娘說道:“我們前些日子聽說梅姑娘正在招學徒,所以想來求梅姑娘,收下我們?!?/br> 她開了個頭,大家就紛紛開口附和。 “正是,我們想拜梅姑娘您為師!” “我們也想跟您學廚藝!” “梅姑娘,請你收下我們吧!” “只要您答應,束脩什么的都好說!” 梅娘聽了程丹娘的話便是一怔,隨即又被大家熱切地圍著說話,連插嘴的機會都沒有。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間隙,她連忙開口推脫。 “幾位姑娘,你們這不是難為我嗎?你們想吃什么,只管來南華樓便是,要是拜師,我可萬萬不敢當!” 見她一口拒絕,程丹娘等人都不由得急了。 “梅姑娘,我們是真心想跟你學廚藝,我們保證一定聽你的話,求你收下我們吧!” 梅娘被纏得沒法,苦笑著說道:“各位有所不知,我這次收學徒是要收一些以后做廚娘的徒弟,你們都是大戶人家的千金,我怎么能教你們做廚娘呢?” 程丹娘卻拉著她不放,也是苦著一張臉。 “梅姑娘,你也有所不知,我們幾個,其實也是有苦衷的……” 程丹娘示意丫鬟去關了房門,這才低聲對梅娘說了其中的隱情。 “這是郁二姑娘,那是殷四姑娘,還有她的表姐劉大姑娘,她們都是我的閨中密友……”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幾個女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吃。 女孩子饞嘴些沒什么,她們又都是各自家中得寵的,愛吃什么也有家里人縱容著,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這個饞嘴的名聲就不那么好聽了。 尤其是她們紛紛都到了說親事的年紀,眼看著其他同齡的姑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自己卻只會研究吃食,到人家相看都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藝,一個個都有些自慚形穢。 幾個好友聚在一起,說起這些事來都很是煩心,再聽外頭那些夫人奶奶們夸獎誰誰家姑娘德容言功俱佳,輪到說自己卻都說她們是喜歡吃美食的,就更發愁了。 還是劉大姑娘聰穎,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好主意。 既然外頭都說她們會吃,愛吃,那她們就學廚藝好了,如果能學會幾個拿手菜,那也是自己的本事,就算以后嫁人了也算是有了一技之長。 再說廚藝不比其他的技藝,人可以不下棋不聽琴不看書,卻不能不吃飯。 只要有一手好廚藝,以后到了夫家也是好處多多。 大家聽了紛紛稱好,可是現實問題便隨之而來。 學廚藝不是問題,問題是跟誰學呢? 她們都是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讓她們燒個水都不會,更別提下廚做飯了。 就算是家里人讓學,她們也不能鉆進廚房里跟家里的下人們學廚藝啊。 去外頭請廚子來就更不可能了,她們還都是姑娘家,怎能去拜那些廚子為師?眼看著都要說親事,她們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就在大家焦頭爛額的時候,她們聽說了梅娘要招學徒的消息。 這對她們來說無異于絕渡逢舟,大家一拍即合,說好了一起要拜梅娘為師,學習廚藝。 跟著梅娘學廚藝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梅娘自己也是個未出嫁的姑娘家,跟她在一起絕不會影響她們的名聲;第二,南華樓在京城頗負盛名,如果知道她們的廚藝出自南華樓,那對她們來說也是極有面子的事。 所以她們要想學廚藝,就只能來找梅娘。 梅娘萬萬沒想到自己招學徒,還能跟這些千金小姐的親事掛上鉤,自己都覺得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