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神廚古代養家日常 第122節
她的話還沒說完,卻見梅娘后退兩步,跪在地上。 “多謝老爺和夫人厚愛,只是梅娘被退了親事,嫁人一事是不必提的了?!?/br> “退親?!”宗余氏大吃一驚,看著梅娘說道,“你生得這樣好,又有一手好廚藝,怎么會被退親?” 聽到這種姑娘退親的事,宗大人眉頭微皺,下意識地想起身回避。 可是他還沒站起身,就聽見梅娘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 “因為那人中了秀才,說不能娶一個燒餅店家的女兒為妻,便退了親事,另納富家女!” 這話一出,宗大人頓時滿臉錯愕。 秀才???難道是他管著的那些秀才? 宗余氏聽了這話,頓時義憤填膺。 “這是什么話?中了秀才就不能娶平民做妻子了嗎?本朝太祖皇后不也出身民間嗎?那些皇子皇孫,也有不少娶了屠夫之女、鐵匠之女什么的,怎么一個秀才就不能娶賣燒餅的了?” 她伸手扶起梅娘,怒道:“當真有人做出這種豬狗不如的事情嗎?那秀才叫什么名字?” 梅娘卻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宗大人。 此刻宗大人的表情已經完全變了,再不是方才那輕松感慨的樣子,而是緊盯著梅娘,目光中充滿驚訝憤怒,又時不時閃過一抹懷疑。 見梅娘看向自己,宗大人便正色問道:“如果那秀才果然如你所說,無故退親,你為何不告官?” 梅娘還沒等說話,宗余氏已經替她回答了。 “老爺您忘了嗎,她家一家孤兒寡母,怎么敢去告一個秀才!” 宗大人似有所悟,隨后又問道:“那你為何現在來找我告狀?是想讓本官為你做主嗎?” 宗大人做了這么多年學官,哪里還看不出來,梅娘是故意在他們面前露臉,提起被退親一事的。 梅娘聽到這話,反而挺直了胸膛,說道:“起初梁坤與我退親,我的確是內心不平,可是想到家中寡母幼弟,這口氣只能忍下,可是那梁坤怕以后事情敗露,又誣陷我家是賊,逼我給他做妾!” 這話一出,宗大人立刻站起身來,宗余氏則氣得渾身發抖。 “竟有此事???” 無故退親,貶妻為妾,誣陷良民,這其中哪一條拿出來,都足夠把這秀才革了功名了! 梅娘大聲說道:“梅娘所說句句屬實!他逼我為妾那一天,南城兵馬司顧大人就在隔壁,他肯定聽到了!” “顧大人?指揮使顧大人?”宗大人一怔,下意識地反問道。 “正是!” 宗大人沒想到這個“人證”的來頭竟然這么大,不由得犯了難。 就算是他,也難得見到顧指揮使一面,哪里能跑去問他一個小廚娘和一個小秀才的糾葛? 顧大人那么忙,難道會把這種小事記在心上? 宗大人心里犯難,只得暫且擱下。 “梅姑娘,那你來尋本官告狀,是為了什么?難道還想嫁給那梁坤為妻?” 梅娘搖搖頭:“君既無情我便休,梅娘絕不愿意再嫁給梁坤!我只希望大人能出面幫我說幾句話,讓他不要再來sao擾我!” 宗余氏氣得不行,說道:“這等禽獸之人,怎能這樣輕輕放過?老爺,你……” 她想到自己到底只是個女子,不好插言學里的事,便把后面的話硬生生咽下肚子。 宗大人眉頭緊皺,半晌才點點頭。 “本官知道了,梅姑娘放心,若此事是真的,本官一定會給你一個公道!” 梅娘向宗大人和宗余氏深深施禮,說道:“如此便多謝大人了?!?/br> 她不肯收宗余氏給她的銀子,帶著云兒告辭出去了。 看到梅娘離開,宗余氏立刻轉向宗大人。 “老爺,這事兒你有什么打算?那個什么梁坤,當真是老爺的學生嗎?” “是有這么一個人,是今年才中的秀才,年紀不大,我記得也就二十歲上下……”宗大人努力回憶著。 宗余氏一聽還真有這么個人,趕緊說道:“那老爺還猶豫什么?這樣無情無恥,薄情寡恩的人,怎么能容他?” 身為女子,她比宗大人更明白退親對一個姑娘的影響有多大,因此聽說了梅娘的遭遇,她恨不能把梁坤的功名立刻革掉。 沒想到宗大人卻搖搖頭,說道:“事關那秀才的功名前程,我不能聽信一個姑娘的一面之詞……” 見宗余氏豎起眉毛就要發怒,宗大人連忙說道:“我總得讓人把事情調查清楚,若事實果然如梅姑娘所說,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這樣的人留在學里,簡直是他的恥辱! 宗余氏聽他說得有理,這才松了口氣。 “我也叫下人去南城打聽打聽,那梁坤和梅姑娘到底是怎么回事!” 且不說宗大人夫妻各自安排,這邊梅娘和云兒出來,云兒就忍不住雀躍起來。 “二姐,你真有本事,真的見到宗大人了!” “二姐你好勇敢啊,那宗大人臉色那么冷,我看著都不敢說話,你還跟他告狀呢!” “二姐,你說宗大人會不會打梁坤板子?” 云兒記得衙門里抓到壞人都要打板子,便開始幻想梁坤被打得狼哭鬼嚎的情形。 梅娘微微一笑,說道:“要是打板子,那就便宜他了?!?/br> “???”云兒瞪大眼睛,問道,“難不成打板子還是好事兒?” 梅娘摸了摸云兒的頭,說道:“打板子還是輕的,如果不打他,那梁坤的秀才功名可就保不住了?!?/br> 要么挨打,要么革功名,左右要選一個,那肯定是挨板子劃算,總比沒了功名強吧。 兩人趕回梅源記,天已經黑透了,得知店里一切正常,梅娘便收拾收拾,早早睡下了。 次日一早,武大娘就來了。 武大娘到梅源記的時候,梅娘還沒睡醒。 聽到外頭傳來武大娘熟悉的大嗓門,以及時不時響起的大笑聲,梅娘也睡不著了,索性就起來了。 她走出屋子,見武大娘正坐在院子里擇菜,跟娟娘等人說著什么。 “娘,您怎么這么早就來了?”梅娘一邊打招呼,一邊忍不住打了個呵欠。 武大娘瞪了她一眼,說道:“還不是怪你?那日特意跑過去跟我說,不讓我再白送燒餅了,可把我給憋壞了!” 梅娘笑了,說道:“不讓您送燒餅還不好?娘您滿大街瞧瞧去,誰家沒事兒做了,到處給人送燒餅?” 一番話說得武大娘也樂了,招手叫她過去。 “我不送燒餅,跟我說梁家壞話的人就少了,不過昨天啊,可讓我看見一個大熱鬧!” 見武大娘眉飛色舞的模樣,梅娘就猜到肯定是梁家又吃虧了。 果然就聽武大娘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起來,說是這幾日北市口的人都不讓梁家買東西,梁家人只得讓史貞娘去送吃食,那張婆子哪里是好惹的,天天早晚堵在梁家門口罵,虧得貞娘臉皮夠厚,居然這樣都沒被罵跑。 昨日貞娘空著手去了梁家,不過一會兒就跟梁家人出來了,一路往外走,有好事者遠遠跟著去了,說看見梁家的人去醉仙樓吃酒席去了。 大家這一聽頓時就來氣了,不讓梁家人吃東西買東西,沒想到他們竟然想出這樣的法子,還跑去吃醉仙樓的飯食! 想到那醉仙樓就是史家開的,大家伙把史家的人也恨上了。 到了晚上,武大娘正在賣燒餅,就見梁家一家三口挺著肚子回來了,梁鵬像是還喝了不少,一張臉紅通通的,跟人打招呼都大著舌頭。 當然只是他跟人打招呼,旁人看他都沒有好臉色。 胡同里的街坊吃了虧,梁家人卻跑去喝酒吃席,他們能不生氣嗎? 可是他們北市口這一片可以團結起來,卻沒法叫醉仙樓也跟著他們一起,不讓梁家人吃飯。 想來梁鵬也是這么想的,因此越發得意起來,借著酒意說什么不讓他們吃,他們偏要吃,不讓她們過得好,他們就偏要過得好,氣死別人才好。 大家聽得滿心憤怒,可是梁家人學聰明了,這次什么都沒拿,大家想推倒他們,踩爛他們的東西也沒得踩,要是直接動手打人,礙于梁秀才有功名在身,又不敢動手。 就在這個時候,馬五過來了。 這馬五是北市口這一片收夜香的,這會兒也不知從哪兒挑了一擔子糞湯,搖搖擺擺地走過來。 大家一看到他就下意識地捂住鼻子避開,馬五倒是不怕人,直直地往前走,正好跟梁家人走了個面對面。 梁付氏和梁坤倒是還清醒,見狀趕緊避讓,那馬五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無心的,一下子就撞在了梁鵬身上,一擔子糞湯倒是沒糟踐,都灑在梁鵬身上了。 梁鵬本是喝多的人,被潑了一身這無法描述的好東西,頓時就趴在地上吐了個不亦樂乎,滿肚子好菜好酒全都吐出來了。 偏偏他吐得頭暈眼花,站都站不起來,伸著雙手胡亂就抓住了梁付氏。 梁付氏哪里敢沾這些東西,被抓住了以后嚇得亂叫,又一把拽住了梁坤。 于是這一家三口整整齊齊,都被拖倒在地上,滾作了一團。 梁付氏和梁坤沾了這些熏人欲嘔的東西,再加上梁鵬剛剛吐出來的物事,也都忍不住哇哇大吐起來。 于是這一頓醉仙樓的酒席,才在梁家三口人肚子里待了一會兒的功夫,就都回歸自然了。 街上自然不會有人幫他們的忙,大家遠遠捂著鼻子站著,看了一場大熱鬧。 直到今天早上,街上還飄著那味道呢,武大娘想著街上臟,只怕也沒人來買吃食,索性就來梅源記了。 武大娘說得歡天喜地,梅娘聽得眉頭緊皺。 “娘,這一大早上就別說這個了,您還沒吃飯吧,我去做早飯去?!?/br> 見她往廚房走,武大娘趕緊跟了過來。 “我烤了一爐子燒餅,都帶過來了,還有這個,”武大娘指著一盆鮮紅色的粘稠物,說道,“你王嬸一早上買了兩只鴨子殺了,問我要不要鴨血,我就拿過來了,尋思問問你會不會做呢?!?/br> 梅娘見那鴨血十分新鮮,說道:“這個倒難得,娘,我一會兒給你做個新鮮吃食?!?/br> 武大娘心情好,笑道:“好啊,那我來生火!” 店里沒有鴨子,梅娘就切了個雞架,熬成一鍋雞湯。 起鍋燒油,下蒜末炒香,加入煮好的雞湯。 水開后,放入鴨血和提前泡好的粉絲,再放些豆干豆泡。 等湯滾上兩滾,放入小油菜之類的配菜,再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出鍋前放香菜,一鍋鴨血粉絲湯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