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神廚古代養家日常 第58節
馮家是指望不上了,那誰會是下一個幸運兒呢? 這日早上李韜去給李夫人請安,李夫人留他吃了早飯,順便閑話幾句家常。 李韜吃得食不知味,聽李夫人說起家長里短來更是心不在焉。 待聽李夫人說自己的侄女,也就是李韜的表妹這些日子正苦夏,日日吃不下東西,李韜立刻精神一振。 苦夏好啊,吃不下飯好啊,這不就有借口請梅娘上門了嗎? 他再也沒有閑心陪李夫人傻坐著,匆匆扒了幾口飯,借口說去舅舅家溜達,叫小廝收拾了幾樣新鮮果子當禮物,便風一般地出了門。 才出了大門,他就聽見一個聲音喚他。 “李公子,請留步!” 李韜回頭看去,卻見梁坤匆匆向他走來。 自打他知道梁坤跟梅娘退親的事情之后,便刻意疏遠了梁坤,后來迷上梅娘做的美食,就更沒空兒想起這個人了。 此刻見了梁坤,他不禁微微皺眉。 “哦,原來是梁兄啊,你怎么在這里?” 梁坤本想說自己是專程等他的,可是李府門房卻每次都說李韜不在家,推脫著不肯通報,如今見李韜面上淡淡的,只好把滿腹抱怨咽下了肚。 “愚兄……恰好路過此處,得遇李公子,真是三生有幸,不知李公子欲往何處?” 李韜撣了撣衣角,不冷不熱地說道:“我正要去舅舅家拜訪?!?/br> 梁坤本想借口同行,可聽他這么一說,只好把現成的借口放下。 人家要去舅舅家,他跟著同去算是怎么回事? “呵呵,這個……愚兄與李公子許久不見,甚是想念,不知可否同走一段路?” 看他連臉色都看不出來,還要死皮賴臉跟著自己,李韜有點兒不耐煩了。 “梁兄尋我,可是有事?” 梁坤默了片刻,說道:“的確是有幾句話,想與李公子說?!?/br> 李韜知道梁坤這是鐵了心賴上自己了,只得說道:“前面有個茶樓,梁兄與我同去,略坐片刻吧?!?/br> 梁坤大喜過望,跟著李韜進了茶樓。 李韜隨口點了個金絲菊泡茶,不待茶壺端上來,就問梁坤道:“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兒?” 梁坤沒想到他這么直接,頓了頓才說道:“愚兄聽說,李公子最近常去北市口,這個……你怎么沒去找我呢?” 李韜卻像是沒聽到他后面的話,皺起眉來。 “聽說?你聽誰說的?” 他怎么不知道北市口那還有人認識他,難道是武家的人說的? 梁坤張了張口,含糊說道:“不過是些街上的婦人,說曾看見一個富貴公子從武家出來,我便猜到是你?!?/br> 李韜哼了一聲,冷聲道:“什么街上的婦人,只怕是長舌婦吧?梁兄,不是我說你,你好歹是個秀才,怎么能聽那些長舌婦胡言亂語?豈不聞‘過耳之言,不可聽信’,還是不記得‘謠言止于智者’?你是個讀書人,聽了那些惑眾訛言,蜚短流長,正該避而不聽才是,怎么能為幾句粗俗婦人的話,就跑來質問與我???” 正好有個長舌婦親娘的梁坤:…… 在他印象里,李韜一直是個閑散富貴公子,成日不是想著吃就是想著玩,何曾見過他這樣疾言厲色的罵人? 難道真的是因為提起梅娘,所以他才會勃然大怒? 梁坤按捺住內心的羞惱,追問道:“所以那人當真是你?” 李韜沒想到自己一頓長篇大論,梁坤就像是沒聽懂似的,不由得越發煩躁。 “是我又如何,不是我又如何?恕我直言,梁秀才你有什么資格,來問我這句話呢?” 李韜連梁兄都不叫了,神情很是不客氣。 梁坤一愣,滿心羞惱越發掩飾不住。 “李公子既然懂得圣人之言,難道連男女授受不親這個道理也不懂得?那武家只是個開燒餅店的,出身貧賤,李公子何必自降身份,與他們交好?” 李韜挑了挑眉:“我與誰交好,又與你何干?” 跟武家走得近怎么了,總好過跟梁坤這個忘恩負義,涼薄自私的人相交! 梁坤眉頭皺得緊緊的,怒道:“愚兄也是為李公子的名聲考慮,若是你愿意跟一個燒餅店家的女兒不清不楚的,就不怕被學里的先生和同窗知道了,笑話你嗎?” 李韜怒從中來,冷笑道:“哦?那梁秀才也是怕被人笑話,才跟梅姑娘退親的嗎?” 梁坤猛然被他當面揭了短,一時間啞口無言。 李韜站起身來,看向面色發白的梁坤,不屑地哼了一聲。 “看在我們是一同中秀才的份上,我才一直容忍你,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既然今日撕破了臉,我就實話告訴你,你要是再敢去欺負梅姑娘,我就把你跟武家退親的事情告訴別人!要是大家知道你不過是個無情無義,恩將仇報的小人,我看你日后可怎么辦!” 李韜是禮部主事家的公子,如果他真的把這件事傳出去,他一個沒有根基沒有靠山的窮秀才,一生的前程也就完了! 梁坤想到這里,不禁瑟瑟發抖。 眼看著李韜丟下茶錢就要走,還是忍不住開口。 “李公子,我只再問你一句話?!?/br> 李韜一臉不耐煩地轉過頭:“有話快說!” 梁坤咬了咬牙,問道:“武梅娘開店的銀子,是不是你給她的?” 他才不相信梅娘一個豬頭rou的方子就能賣五百兩銀子,回家思來想去,他覺得這銀子應該還是李韜給梅娘的。 否則就憑武家那一家子的孤兒寡母,只靠著每日賣燒餅那點兒錢,怎么可能租得下那么大的鋪子? 李韜聞言一怔,立刻變了臉色。 只不過,剛才他是煩躁惱怒,此刻換做了難掩的狂喜。 “你說什么,梅姑娘要開店了!” 梁坤被他突然的變臉嚇了一跳,下意識地點點頭。 李韜重重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哈哈大笑。 “梁坤,你今天總算說了一句人話!” 沒等梁坤反應過來,他便大步出了門。 梅娘都要開店了,他還費勁巴拉地跑去舅舅家,求人家出面干什么? 以后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去吃梅娘做的飯了! 大喜之余,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梅娘一個孤身女子,要開店肯定很不容易,他能幫她做些什么呢? 李韜轉了轉眼珠,立刻有了主意。 他一揮手,沖小廝叫道:“走走,咱們去衙門!” 幾個小廝一聽這話都愣住了,好好的,這位爺要去衙門干什么? 不就是梅姑娘開個店嗎,公子怎么就瘋魔了? 因著戶房典吏一直拖著不辦,武大娘和韓向明急了好幾天,眼看著鋪子里事事齊備,只欠這衙門的手續了,雖然有心送些禮物,可如今手頭正緊的時候,貴重東西又送不起,想要當面求求情,那典吏卻使出一個拖字訣,武家人連面都見不上他,更不用說求情了。 梅娘跟武大娘商量,能不能托鄧老爺子和保甲他們傳個話,跟典吏搭上線,請他們來吃頓飯之類的,當然禮物也得斟酌著備好。 還沒等商量出個眉目來,這日一個書辦卻跑到武家來,說衙門那邊手續已經全都備好了,又拿了執照給他們,讓他們盡早開張。 武家人聽得一頭霧水,誰都不知道這典吏怎么突然就轉了性子,還是韓向明憨直,拉著那書辦問了半天,那書辦被纏得不過,才笑瞇瞇地說道:“聽說你們家跟李大人沾著親?” 武家認識的只有一個李大人,梅娘聽了就猜到是李韜在背后幫了忙。 她心里不禁又是感激又是好笑,也不接書辦的話,只裝了兩盒糕點讓他拿回去,說是孝敬戶房的典吏書辦等人的,日后開業,還請各位有空去捧個場之類的客氣話。 那書辦接了糕點,笑嘻嘻地答應著去了。 武大娘便趕緊去翻黃歷,讓武鵬幫著看,看來看去,發現五日后才是開業的黃道吉日。 武大娘想著又要多費五日的租金,不免有些著急。 梅娘卻說道,那明天開始就試營業,到五日后那天,再正式開張。 這個辦法兩全其美,武大娘立刻喜上眉梢。 眼看著梅源記開張在即,全家人都高興極了,七嘴八舌地說著那日我去幫忙,你在家里賣燒餅,我去給二姐當跑堂之類的話。 說了半天,梅娘看到日頭向西,才想起來飯還沒做。 又到了每日下午做燒餅的時辰,大家紛紛起身,和面的和面,剁餡的剁餡。 梅娘看時間有些趕,就跟武大娘那邊要了一團面,又舀了些才切好的豬rou餡。 rou餡放鹽、少許白糖、醬油、胡椒粉攪拌均勻,腌制片刻。 小白菜、木耳、蔥分別洗凈切碎,倒進rou餡里一起攪拌。 往餡料中打入一個雞蛋,再加上生姜末、生粉、麻油、香油,一同攪拌均勻。 面團搓成長長的一條,揪成劑子,搟成餃子皮。 餃子皮平攤在案板上,放進餡料,中間的地方捏緊。 她在大鍋底部刷一層油,把鍋貼一個一個放進去,一圈一圈擺成花朵般形狀。 開大火把油燒開,然后順著鍋邊上注入半碗清水,淹沒餃子的三分之一,然后蓋上鍋蓋燜煮一會兒。 等到水快被燒干的時候,順著鍋貼間隙澆一次混合有面粉的水,小火煎制,這樣鍋貼下面就會起一層面脆。 眾人正忙著干活,忽然聞到了一股nongnong的焦香味。 武興第一個抬頭看去,只見梅娘手拿鏟子,正在把一個個“餃子”盛出來。 “二姐,今天吃餃子呀?”他兩眼放光,高聲問道。 梅娘端著一大盤滿滿冒尖的鍋貼轉過身,笑道:“這是鍋貼,娘,姐夫,姐,你們快過來吃飯,這個涼了就不好吃了?!?/br> 這會兒準備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燒餅也剛剛放入烤爐,一家人便圍在桌旁準備吃飯。 眼前的鍋貼有一層黃焦酥脆的殼,油晃晃金燦燦,外殼薄薄的,呈半透明狀,可以隱約看到里面滿滿的餡料。 武大娘夾了一個咬下去,只覺得這鍋貼外皮香脆,rou餡厚實,一口下去立刻滿嘴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