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撿廢品驚艷世界 第197節
可惜到底離得遠,自從這個消息之后,就很少聽到申淑英的信兒了,想必她也覺得沒臉,不敢在胡同附近轉悠。 居委會出力,儲蓄所出錢,街坊鄰居們幫著cao辦,很快就幫湯老頭辦了后事。 湯老頭出殯那一天,湯惠蘭沒來,湯老太太沒來,小保姆申淑英也沒來。 就在凄風苦雨之中,孤零零的湯老頭被火化了。 自此,湯老頭這套房就屬于公家了。 值得慶幸的是,湯老頭是在醫院咽的氣,因此他這宅院算不得兇宅,還是可以買來住的。 丁老太太說了,還有一些手續沒走完,等全走完了之后,就會按照市場價格,公開拍賣湯老頭的院子。 聽了這個消息之后,元妮倒是留了心,別看湯老頭那只是半個院子,其實也不小,關鍵這院子位置好,就在自己家對門。 元妮想把這半院房買下來。 她悄悄跟丁老太太打了招呼,對方表示,一旦手續辦好,一定第一個通知元妮。 忙活了大半個月,老陳家的兩個鋪面終于收拾好了。 兩間房粉刷一新,連同門窗都換了新的。 靠左一間是四舅舅的自行車修理鋪,窗明幾凈,玻璃上用紅漆寫著打氣補胎修理。 挑開藍布門簾子進屋,沿墻打著格子柜,上面擺放著各種零件,墻上掛著自行車帶。 迎面是一個玻璃柜臺,里邊有自行車鎖,還有竹編的小筐。 小竹筐跟外邊賣的筐有所不同,是摻和著鐵絲編的,一側還裝著鐵片,上面留了螺帽孔。 這是往自行車前頭裝的車筐,有了這東西,買了菜就可以直接放里邊。 現在的自行車,還沒有設計安裝車筐。 人們買了東西,都是用兜子掛在前頭車把上。 元妮就提出了竹編筐的創意,好歹搶占一個先機,先賺點是點。 四舅舅覺得這個法子大有可為,就提前跟老隊長父子說了,足足做了好幾百個備著。 靠右一間房,則是小人書店,小人書店的風格,以活潑明快為主。 書店里頭,沿墻裝了三面書架,上面滿滿當當,擺著花花綠綠的小人書。 窗臺底下則擺了十幾個小板凳。 小黑板上寫著租書的價格,還有規矩。 租書的價格,從一分到三分不等,如果坐在店里邊看書,那就不收押金,離店的話就要收取押金。 這兩間鋪子都很有創意,尤其是小人書店,早就被孩子們惦記上了。 丁小兵和他的兄弟們,最近都沒怎么花錢,他們攢著零花錢,準備等小人書店開業的時候,好好進去消費一下。 就在孩子們的期盼中,自行車修理鋪和小人書店終于要開業了。 最近已經不限制私人做買賣了,甚至有傳聞說,上邊要出政策,支持個體經營。 但傳聞終究是傳聞,誰也沒見著正式文件。 全家人商量了一下,他們都是外鄉人,還是要以低調為主。 因此兩家鋪子開業沒辦儀式,直接開門做買賣。 即便如此,還是客似云來。 大人都是去自行車修理鋪的,四舅舅早就放出風,說是開業這天有優惠,原本定價三塊五的自行車筐,只需要兩塊錢就可以包安裝。 胡同里的人早就看過車筐,認為這玩意很方便,三塊五有些雞肋了,兩塊錢正好,因此早早就過來排隊,等著安裝車筐。 老隊長和陳大勇父子倆都過來幫忙了,即便如此,還是忙的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生意好得令人咋舌。 至于小人書店,人就更多了。 早些時候,貓蛋狗蛋就神叨叨的宣傳,說書店開業有驚喜,大家還以為是小人書多。 等開業這天,聞著撲鼻的甜香,孩子們才發現,小人書店里竟然有餅干。 元妮早就算過賬,單靠出租小人書賺不了多少錢,還得搭配其他零售業。 她找人打了鐵皮烤箱,有了鐵皮烤箱,就可以自己烤甜餅干了。 老式甜餅干的配料很簡單,只需面粉白糖花生油和雞蛋,即便是如此簡單的食材,跟烤箱完美結合后,也能烤出令人口舌生津的美味餅干。 現在書店里,就放著一大籃烤好的餅干。 姥爺負責登記小人書,姥姥發餅干,開業第一天,所有顧客免費贈送一塊甜餅干,以后再想吃,就得自己買了。 孩子們吃著免費的餅干,看著心儀的小人書,臉上都是笑,這日子怎么那么美呢? 路過的孩子們,看到這樣的情形,立刻走不動了,他們拉著大人的衣袖苦苦哀求,“我就看一本小人書,就讓我進去吧,還能送一塊餅干呢?!?/br> 大人們要面子,往往拗不過孩子,好些個人就直接摸出五分一毛的,“看就看吧,看書比滾鐵環強,還能認兩個字兒?!?/br> 就這樣,小人書店里的人越來越多,簡直是人滿為患。 丁小兵原本是坐在窗臺底下看書的,為了給小人書店拉更多的客戶,他就主動站到外邊去了,這樣就能騰出位置給新客人。 姥姥見丁小兵如此懂事,立刻給他手里又塞了一塊餅干,讓他拿著慢慢吃。 于是丁小兵手拿一本渡江偵察記,一邊吃餅干一邊看的認真,正看到精彩之處,突然有人問他,“小朋友,你知道貓蛋狗蛋家在哪兒嗎?” 丁小兵一抬頭,只見一裹著紅頭巾,手挎大竹籃的農村婦女,正笑瞇瞇的看著自己…… 第289章 羨慕還是眼紅 丁小兵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盡管對方一看就是農村婦女,他還是禮貌的問道,“阿姨,貓蛋狗蛋是小名吧,沒聽說有叫這名字的?!?/br> 農村婦女一聽,愁的夠嗆,“大勇他爹倒是說地址了,可俺給忘了,只記得孩子的名兒。 你要連貓蛋狗蛋都不知道,那貓蛋狗蛋他爹,你就更不知道了?!?/br> 旁邊一個裹著綠頭巾的年輕婦女皺眉看了看婆婆,小心翼翼的問道,“小朋友,貓蛋狗蛋的大名叫陳衛星和陳大寨,你有印象嗎?” 陳衛星和陳大寨? 這都是丁小兵的好兄弟,必須有印象啊。 原來這倆兄弟的小名叫貓蛋和狗蛋,可真夠接地氣的。 丁小兵把笑都憋回肚子里,“阿姨,原來你們要找衛星和大寨呀,我知道他們在哪里?!?/br> 就這樣,丁小兵把兩位農村婦女給領進了小人書店里。 姥姥一見她倆,就驚呼出聲,“桂枝,大勇媳婦兒,你們咋來了?” 原來這兩位是婆媳倆,一個是老隊長的老伴何桂枝,另一個則是陳大勇的妻子小霞。 “大勇他爹來信了,說是大勇的病能治,不過,要一直留在京城,爺父倆身邊沒人照顧咋行?所以我們也來了?!?/br> 何桂枝一臉激動,不管咋說,總算是找到鄉親了。 陳大勇的妻子小霞則好奇的看著小人書店,這是啥地方?怎么會有這么多小人書?孩子們都在干啥? 姥姥跟姥爺交代幾句,笑著招呼何桂枝和小霞,“大勇和他爹就在隔壁幫忙呢,我領你們過去?!?/br> 何桂枝和小霞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兩人緊緊跟著姥姥,生怕走丟了。 剛到了隔壁,她們就看到了老隊長和陳大勇,無奈兩人正在干活,手底下忙得緊。 老隊長大聲說,“桂枝,你們咋提前來了呢?你領著小霞先進屋坐,我忙過這陣再跟你們說話?!?/br> 何桂芝只有答應的份兒。 丁小兵這才禮貌的說道,“阿姨,那我就走了?!?/br> 何桂芝沒想到這孩子一直跟著,急忙從包袱里抓了一把大棗,硬是塞到丁小兵口袋,“孩子可謝謝你了,要不然我就迷路了?!?/br> 丁小兵道了謝,就急忙找貓蛋狗蛋去了,他得問問這兄弟倆,當初是咋取名字的?為啥他們的名字如此有趣? 自行車修理鋪外邊排長隊,里邊兒卻沒什么人,姥姥招呼婆媳倆坐下,就拎起鐵皮爐上的大茶壺給她們倒水,又問她們怎么找過來的? 綠皮火車一向不大準時,一般都是晚點,晚幾個鐘頭,甚至一兩天的都有。 何桂枝婆媳坐的這趟車,卻偏偏是提前了,而且足足提前了四個鐘頭。 下了綠皮火車,被人山人海簇擁著到了出站口,婆媳兩人的腦袋就懵了,倆人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幸虧何桂芝手里緊緊抓著字條,這字條還是老隊長提前寫信告訴他們的,上邊寫著元妮家如今的地址。 靠著這個字條兒,一個好心的同路人帶她們上了公交車,可惜剛從公交車上下來,字條就找不著了。 所以二人只能貓蛋狗蛋瞎問著,沒想到還真找到了。 “多虧了好心人,要不然我倆還在火車站蹲著呢?!焙喂鹬κ指锌?。 “你們都到公交車站了,大差不差,肯定能找到,你們還沒吃飯吧?我給你們熱點餃子?!?/br> “不用不用,那么隆重干啥?我們隨便啃口干糧就行?!?/br> “不隆重,我們中午也吃這個?!?/br> 蒸餃是白菜粉條豆腐餡兒的,擱在鍋里一熱就可以吃。 吃飽了肚子,又贊嘆了一回姥姥家的好生活,何桂枝婆媳這才小心翼翼的問情況,“隔壁是啥店?咋那么多小人書?城里興這個???” 姥姥就把小人書店的情況給介紹了一下,“妮兒說了,怕她姥爺閑不住,所以給找個輕省的活干著?!?/br> 這也是元妮兒的真實想法,早在開小人書店之前,她就跟姥爺說好了,要是小人書店生意好,就讓姥爺把早起收垃圾的活辭了,起早貪黑的,實在是太累了。 “妮兒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對了,那這個店是干啥的?我看像是修自行車的,咋那么多人修自行車呢?”小霞盯著窗外的人群,很是感興趣。 姥姥又笑著把這個店鋪介紹了一下,“看見自行車前邊的車筐了嗎?那就是你家大勇編的?!?/br> 編制這樣的車筐只需少量的竹片和鐵絲,成本不過幾分錢,加上手工之后,就能以一塊兩毛錢的價格賣給四舅舅。 小霞立刻就激動了,“城里錢這么好掙啊,我也會編竹筐,我能幫著大勇一起編嗎?” “能呀,大勇正愁沒人給他幫忙呢,等明年夏天,你倆還可以編席子,這玩意兒在城里好賣著呢?!?/br> 姥姥說著,把碗筷收起來,準備用開水燙一下,何桂枝趕緊搶過來,利索的把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