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撿廢品驚艷世界 第114節
耿老頭耿老太太手里有了好貨,也是找方經理,雙方互惠互利,已經合作一段日子了。 耿梅蘭想去,被耿老太太攔住了,她邀請王同志,“梅蘭在家里盯著點,小王跟著去看看熱鬧吧?” 耿梅蘭那點小心思,在耿老太太面前根本藏不住,知道耿梅蘭想為難元妮,耿老太太就不會帶著她去搗亂。 王同志很高興,“行啊,我也能跟著飽一飽眼福?!?/br> 王同志是官面上的人,很少參與這種高端的私人交易。 耿老頭耿老太太領著大家伙出門,叫了熟悉的板兒爺,直奔華僑飯店。 在華僑飯店的一間茶室里,已經圍坐了一屋子人,其中就有之前跟元妮打過交道的老華僑父女倆。 此刻大家伙全神貫注,都凝神看著居中擺著的一個大白瓷瓶。 方經理笑的異常淳樸,“這是永樂白瓷,可遇不可求的行貨,大家伙都仔細瞧瞧,可別錯過了……” 第164章 半真半假 永樂是個特殊的皇帝,主要是身份不夠正統,他并不是老皇帝指定的皇子,而是自己通過靖難登上了皇位。 在永樂那個年代,所有人都是受儒家正統教育長大的,因此,在內心深處,永樂覺得有些對不起父皇,因此他特別喜歡白色。 這就導致,在永樂皇帝在位期間,不管是皇宮還是民間,大量的燒制白瓷。 而永樂年間出品的白瓷,品質絕佳,在瓷器史上達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新高峰。 皇帝自己也很喜歡白瓷,當時曾有一個小國給他進貢玉瓶,直接被皇帝拒絕了。 皇帝說,自己用的白瓷瓶就很好,完全不喜歡玉。 如果眼前這個白瓷瓶真是永樂白瓷,就憑這瓷瓶的體積,那在國際市場,最少值七位數。 在場的人都是懂行的,聽方經理這么一介紹,大家都來了精神。 有人取出了放大鏡,開始近距離觀察白瓷大瓶。 “永樂白瓷,又稱甜白瓷,這個甜,主要指瓷器白的甜潤,看上去有種甜滋滋的感覺,大家伙看這個瓷瓶,是不是很甜???”方經理笑瞇瞇的介紹。 甜白瓷胎體薄如紙,顏色潤如糖,眼前的白瓷大瓶,倒也兼具這兩個特征。 現場這伙人,除了方經理,還有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自稱王姐,她是白瓷瓶的主人,其他都是買家。 老華僑父女兩個輪番拿著放大鏡,近距離觀察白瓷瓶,然后又上手觸摸,然后又讓方經理上手,一起查看底款。 底款是標準的四字隸書,永樂年制,當時官窯出品全是這個款式,完全沒有問題。 老華僑拍了拍手,和藹的看向中年婦女,“大姐想賣個什么價格?” 中年婦女沒怎么見過世面的樣子,被人一問,就有些局促拽衣襟,“我也不懂啊,這是家里老人留下來的,一直在地窖里藏著?!?/br> “不如咱倆去隔壁喝杯茶,再聊聊價格……”老華僑笑容可掬,他女兒立刻上來,拽著中年婦女往隔壁走。 “古先生,這么多人都看著呢,就不要搞私自報價那一套了,我們一起競爭,價高者得,怎么樣???”一個梳著大背頭的男人打斷了老華僑的話。 “就是就是,方經理攢這個局,又不是給你一個人攢的,見者有份?!?/br> 現場有五六個買家,大家一起上陣,一起聲討古先生父女。 一陣子吵鬧之后,終于達成協議,現場競拍,價高者得。 方經理很高興,從他手上流出的東西,那是要收傭金的,自然賣的越貴越好。 元妮跟著耿老爺子來了有一陣,她站在門口,剛好能看見古先生父女。 她跟這對父女,以前在省城打過交道,這倆人不是善茬,幾乎是元妮買什么,他們就買什么。 元妮不想讓他們又占了自己的便宜,就湊在耿老太太耳朵邊上小聲說了幾句話,讓她和耿老爺子先進去。 看到耿家老夫妻來了,方經理越發高興,“大家別急,今天有的是好東西,搶不到白瓷瓶,還有別的?!?/br> 耿老太太跟著點頭,示意自己手里也有貨。 大家看到了耿老太太手里拿的包袱,知道她的貨是小件。 雖然古董不以大小論尊卑,但像永樂白瓷瓶這種,的確是體積越大越值錢。 所以盡管耿老太太來了,大家的主要目標依舊還是放在白瓷瓶上。 方經理也不含糊,眼瞅著人到齊了,立刻組織現場拍賣。 永樂瓷瓶在國際市場的售價是六位數起,既是國際市場,那肯定是用美元結算。 大家伙心里都有數,因比一開始競價,就有人報價一萬元。 白瓷瓶的主人,立刻露出了又驚又喜的神色。 價格漲得很快,很快就從一萬跳到了三萬,又從三萬跳到了五萬,最后被古先生一口氣飆到了十萬元。 其他人都已經退出了競拍,只剩下大背頭,還在跟古先生競價。 大背頭思來想去,把價格抬上十一萬以后,最終沒有再報價,他們來國內掃貨,肯定不是為了扶貧做慈善,而是為了賺錢。 十一萬塊錢換成美元的話,也有一萬多塊,這已經超過了大背頭的理想底價。 最后,古先生用十二萬的價格,拿下了這個白瓷瓶。 方經理笑瞇瞇的宣布,白瓷瓶歸古先生所有。 古先生也不含糊,打開箱子,取出早就準備好的大團結,一扎一扎的數給中年婦女。 中年婦女把錢裝在麻袋里,笑得見牙不見眼,“謝謝你了,你可真是個大好人?!?/br> 古先生被對方說的有點懵,就在這時,元妮進來了。 耿老太太笑著給方經理介紹元妮,說她自己收的干孫女,“今天帶來的幾件貨,都是我干孫女的?!?/br> 大背頭沒有收到白瓷瓶,有些著急,“既然有貨,那就趕緊拿出來看看吧?!?/br> 古小姐也就是老華僑的閨女,一看見元妮就不順眼,再加上今天父女倆收了甜白瓶,因此口氣沖的很,她冷哼一聲, “她能有什么好東西?能跟白瓷瓶比?” 不買還要踩,元妮可容不得這樣的人,“古小姐的收藏也不一定金貴,你敢讓我看看嗎?” 古先生笑瞇瞇做了個請的姿勢,“盡管上手看?!?/br> 這么多雙眼睛盯著呢,不用擔心元妮會下黑手,弄壞白瓷瓶。 元妮細細摸了一遍白瓷瓶,又拿出放大鏡仔細看。 大背頭一看元妮的動作,就知道這是位行家,他忍不住問道,“怎么樣?是行貨嗎?” 元妮指了指白瓷瓶底,“瓶底的底款是真的?!?/br> 大背頭撓撓頭,“什么叫瓶底的底款是真的?既然底款是真的,這白瓷瓶肯定也是真的……” 念叨了兩句,大背頭猛然醒悟,他要過元妮手里的放大鏡,蹲下身子,認認真真看起白瓷瓶的底部。 古先生父女被大背頭的動作,弄得毛骨悚然。 這兩人常年在海外經營古董,也聽過一些偷天換日,移花接木的手段,此刻想起來,禁不住后背發涼。 他們想到了一種可能,難道…… 古先生再也按捺不住,急忙拿出放大鏡,也蹲下身子,認真觀察起來。 第165章 財運 用放大鏡看瓷瓶,細節更清晰,甚至能看清楚釉面上的氣泡。 白瓷瓶底氣泡很均勻,大小都有,這應該是真品的標志。 就在這時,大背頭突然發出抽冷氣的聲音。 古先生后背發涼,越發用力的蹲下身子,仔仔細細的看著。 白瓷瓶底部的釉面,比別處都要厚一些,這有可能是掛釉時重力作用,還有可能是為了遮掩某些痕跡。 就在這時,古先生看到了一抹細細的刮痕,他顧不得體面,直接五體投地趴在地上細看。 就在白瓷瓶底部,大概兩寸高的位置,有一道不甚明顯的痕跡。 古先生的聲音都變了,“小英,打手電?!?/br> 華僑小姐古小英,急忙用強光手電從另一側照亮。 陽光透過白瓷瓶,痕跡頓時變得顯眼起來,這是一道裂口,曲折蜿蜒,貫穿整個底部。 大背頭已經看明白了,他站起身來,遺憾的搖頭,“現在造假的這么厲害嗎?底款是真的,底兒也是真的,他們在上邊又加了瓶身?!?/br> 古先生一聽,這跟他的判斷是一樣的,頓時猶如五雷轟頂,他渾身無力,差點趴到了地上。 以假亂真,魚目混珠,那都是古玩界造假的低級手段。 做這個白瓷瓶的人,得了一個真品永樂白瓷瓶底,瓶底是個殘品,一個底座帶兩寸多的瓶身。 造假者就在這個瓶底兒的基礎上,又做了泥胚瓶身,然后入窯燒制。 為什么瓶底的釉面特別厚,就是因為二次燒制掛釉的緣故。 在場的都是老資格古董商,大家嘖嘖稱奇,爭先恐后地趴下,用放大鏡看。 這個時候再看白瓷瓶,已經不是鑒賞,而是吸取教訓,免得自己再踩上大雷。 古先生強自鎮定,他慢慢站起來,強笑道,“沒事兒,一萬多美元而已,就當買個教訓?!?/br> 說的輕松容易,他的心卻是在滴血,一萬多美元啊,扔出去連個響都聽不著,想要掙回來何其難? 古小姐沒有這么好的涵養,差點兒流出淚來。 父女倆這段時間不順,接二連三打眼收假貨,再這樣下去,本錢都得折沒了。 眾古董商鑒賞完畢,爬起來拍著手,“錢倒是不多,就當買個教訓了?!?/br> “我見過拼碗的,拼瓶子的還是第一次見到,華國果真是地杰人靈,人才輩出啊?!?/br> 大家一起斜眼瞪他,地杰人靈,你這是在表揚騙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