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這種時候越是緊迫逼人,越是容易弄巧成拙。 雙方都在等待對方的選擇。 可是流言卻在發酵。時間長了,皇帝也聽聞了些風言風語,心情當然不是很好。 而這一切都和陸云纓無關。 她還是有些小民思想,不管怎么樣,那些受災的災民的的確確拿到好處了。 這么多達官貴人捐錢捐物,再加上之前江東事情鬧的極大,即便有人想對這批捐款動手,怕也沒那么容易。 不論俞貴妃出自什么目的,結果上的的確確是有利于那些百姓的。 況且現代社會占據道德的制高點才重要,因為輿論是有力量的。 至于古代,名聲也有那么點作用,卻不太多。 陸云纓這個時候倒是與俞貴妃想法一樣了。 不說多的,看看那些喜歡撞柱子的言官忠臣,他們嘴里的仁義道理若真這么有用,也沒那么多不平事了。 再往下數數,那些世家大族、外戚官宦,做的骯臟事情難道就少了?背后有人不一樣吃香喝辣的? 這也是陸云纓不著急的原因之一,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況且皇帝都沒出手制止,輪得到她cao心? 不過皇帝的的確確為那些流言不高興,以至于每次來晴雨閣,看到陸云纓時都是陰沉著臉,脾氣也有些易燃易爆。 時間長了,就算是陸云纓也有點受不了,想著要不要開解開解。 而今天陸云纓從長樂宮請安后,回來的路上就有點想要嘆氣。 剛剛在長樂宮里,聽皇后話語里頗有些要向俞貴妃妥協了含義。 皇后的確不容易。 皇帝威嚴與日俱增,沒人敢惹,俞貴妃捐款又是替太后捐的,名義上也指摘不了,因此壓力全都抗在了皇后身上。 就算她清楚這是個圈套,真的捐款了于她的名聲也沒有好處。 還是不得不這樣做。 不然貴妃都如此識大體,她這個皇后反而不如貴妃了。 皇后將自己的位置看的極重,又和皇帝不一樣,極為重視自己的名聲,最先撐不住是能理解的。 能理解是能理解。 就是陸云纓不太想俞貴妃得逞。 況且若是這般,怕不能如皇帝的意了。 陸云纓剛剛才想到皇帝呢,回晴雨閣后,便撞上了他。 皇帝應該剛剛探望完兩個孩子了,撞見陛下的時候,正巧看到他從后面回來。 兩人在正廳前遇到,皇帝臉上的陰沉,并不掩蓋。 沉默著,兩人一前一后進入正廳,坐在榻上,炭火燒的足,屋子里暖融融的,卻暖不了皇帝陰晴不定的臉。 “愛妃日子倒是過得清閑?!?/br> 從茶幾上拿下一顆橘子,皇帝只是拿在手上把玩,并不吃。 “還是婧婉儀的時候,便有皇后賞賜甜柑吃?!?/br> “如今成了主位娘娘,越發厲害起來,下面的人都開始孝敬你了?!?/br> 他這語氣頗有些陰陽怪氣,但也沒說錯什么。 陸云纓這位份,也是有資格分到些許下面獻上來的貢品的。 不單單是她,這晴雨宮還分到了兩位公主部分。 只是公主壓根吃不了,這等口福,也就她這個做母親的委屈委屈,幫忙享用了。 可即便是這樣,冬日里水果蔬菜珍貴,陸云纓還是不太夠。 下面的人何等精明,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果蔬保鮮期短,最容易做手腳不過。 好看好吃又新鮮的,自然緊著那有限的幾位貴主子。 剩下的,便給外面光鮮,里面品相一般的。 這一來一回中扣下來的,自然便由著宮人做主,送禮或是討好其他人主子都成。 顯而易見,陸云纓便是他們討好的對象。 因而皇帝這樣說,她也不反駁,嘴甜道: “那也是托了陛下的福?!?/br> “朕可沒有這般大的福氣?!?/br> “若真這么有福,太后壽宴上,愛妃何至于像是沒吃過柑橘一般,舍不得丟手?” 糟了,還真被他看到了。 這個節點,陸云纓是真不想陛下過來,他來她就要玩掃雷。 她又不是避雷針成精,如何能準確預測皇帝的每一個雷點? 現在躲不開,哎,這可能就是寵妃的宿命吧。 談到太后壽宴,自然免不得想起俞貴妃的壽禮,而想到俞貴妃的壽禮,最近宮中的流言也是避不開的。 更何況剛剛從長樂宮請安回來,皇后要妥協的態度還歷歷在目呢。 果然,下一秒陸云纓就聽陛下道: “皇后與朕商量,說要號召后宮妃嬪,為江東捐錢捐物,愛妃怎么看?”” 瞧著皇帝臉色,想著他定然不愿意,陸云纓斟酌道: “是皇后娘娘牽頭嗎?” “不然呢?” “事情倒是一個好事。所以陛下是同意了?” “朕這不是問你嗎?你倒是刁滑,反而問起朕來了?!?/br> 皇帝那雙眼眸黑黝黝的,牢牢鎖定陸云纓。、 “而且好事么?愛妃真這么覺得?” 陸云纓訕笑一下,知道自己避不開,開始在心中組織語言。 她站在陛下這邊,和俞貴妃到底是敵人,雖然她做的可能于災民有好處,可她代表的,本就是殘害那些災民,隱瞞災情不報的一方。 因而現在施舍出去,還獲得了大量名聲的這點好處,便又顯得假惺惺了起來。 陸云纓腦子還是很清楚的,只是那天是太后壽宴她沒理由也沒立場和俞貴妃對上。 何況她巴不得俞貴妃把視線從她身上轉移走,又如何會當那出頭的椽子? 萬萬沒想到,當時不行動成了個回旋鏢,還是扎在了她身上。 心中抱怨著,嘴里已經說出打好腹稿的話: “好事的確是好事,但這樣,皇后娘娘不就是與太后娘娘對上了嗎?” “此話怎講?” “因為是太后娘娘牽頭的啊,她老人家先捐了十萬兩,皇后娘娘雖然是一國之母,但也是晚輩,晚輩怎么好搶長輩風頭?因此臣妾以為,此事讓皇后娘娘主持,不太恰當?!?/br> 皇帝陷入沉思,他覺得腦子里有一線靈光,可總是抓不住。 那一邊,陸云纓還在繼續,終于,皇帝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頓時眼睛一亮。 皇后不適合主持,那么.....誰能來主持,誰又有這個資格呢? 太后娘娘,唯獨她一人了。 太后的壽禮是、俞貴妃捐獻的十萬兩銀子得到的功德(重音)。 以及,太后的壽禮是、俞貴妃的十萬兩銀子、太后捐出求個功德。 這兩者話語差別不大,其中的意思卻是天差地別。 陸云纓別的什么不說,在現代見慣了那些牛鬼蛇神跟風炒作,以及營銷號的病毒傳染似的洗腦,她不說有多懂吧,也是看過豬跑的。 變換下主次,情況不就完全不一樣了嗎? 而且現代營銷號亂來,還有官方出來辟謠。 陛下如今是實權皇帝,本就代表了朝堂,怎么說,怎么變,不都是一句話的事。 只要定死了這件事是太后的功德,是太后做的啊。 這么一來,不管俞貴妃在壽宴上何種手段,都是白搭。 其實也不是皇帝蠢,而是懶得去想,他壓根就沒關注這些。 俞貴妃都人都在宮里,死活也就他一句話的事情。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越凌峰已經不能在朝堂上說一不二。 若不是顧及這動蕩太大,容易讓國祚不穩,皇帝其實挺想用軍隊犁過去的。 當然,這也就想想,如此做定然會損傷國本。 只是讓皇帝驚訝的在于,陸云纓的反應能力。 她是一開始就想到了這個道理嗎?所以才這般有恃無恐嗎? 若是如此,她一個小官之女,能有此嗅覺,實在是天賦異稟。 皇帝那眼神看的陸云纓都有些汗毛直立,忍不住道: “怎么了陛下?” “是臣妾的淺見,讓您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