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改嫁前夫上司 第238節
書迷正在閱讀:渡劫失敗,炮灰拐跑天劫[重生]、這個影帝要加錢、帶著簽到系統去宮斗、每天都怕暴露身份、穿成女主meimei的日子、養A為患、替婚迎娶病弱美強慘、貴族學院的末等生【系統nph】、明月何皎皎(1v1h)、周而復始(母子)
雖說眼下,大家還是更看重有個鐵飯碗工作的人。 但也更現實,退伍軍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比較可靠。 主要是有一個大院子。 這要是哪家姑娘嫁進來了,這不直接享福嗎。 小江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被盯上的香餑餑。 鄭天森他們從小江那離開后,就有人過來敲小江的門了。 只是小江喝多去睡了,沒聽見。 羅玲這邊,她和丈夫回家的路上,她丈夫還感慨呢。 “玲子,你真是遇到好老板了,你可要珍惜你的工作好好干呀?!?/br> “那當然,還用你說,對了,我也想買個房子了,要不咱們得空了就四處看看吧?!彼谝路赀@也上了一年多的班了,手里攢了不少錢。 就算買不到大院子,能買個小點的房子也行呀。 她就想擁有個屬于自己的房子。 “行,咱們也看房子!” 夫妻倆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鄭天森今天被小江這個老下屬拉著說了不少心里話,也有些感懷呢,還想起了昔日的那些戰友下屬們。 看自家男人感傷,玲瓏就在那偷笑。 也不知道丈夫曉得了他欣賞的下屬已經要把他在意的meimei騙到手,會有何感想了,她還蠻期待丈夫的反應呢。 第286章 畢業分配 鄭天欣的論文答辯很快也通過了。 她高興壞了,和家人分享過后,就去找到了小江。 兩人也正式確立了關系。 至于過程怎樣,玲瓏也不知道,她只曉得結果。 不過聽小姑子的轉述,小江還是很有擔當的。 在鄭天欣說過些時間再告知家里這件事時,小江表示一定不要隱瞞家里。 若是鄭家人對他有什么不滿他都可以提出來,他會去努力,只是他卻不會放棄她的。 這話,不僅打動了鄭天欣,就連玲瓏聽了都蠻感動的。 鄭天欣論文答辯過去沒幾天,玲瓏他們學校的畢業生分配名單就出來了。 玲瓏被分到了京城文物局。 她是學歷史的,被分到這個部門也算是專業對口。 他們宿舍的幾個,全都被分配回了各自老家。 分配名單一出來,離別的氣氛也越發濃厚。 尤其是那些校園戀人。 除了老家在一起的,一畢業,就要各奔東西。 這樣的異地戀,能不能修成正果,沒幾個人看好的。 少數家在外地,卻能留校的,也是很多人最羨慕的存在。 知道自己的分配單位后,玲瓏特意過去實地考察了一下。 心里有數后,她就決定搬到自己買的院子里住了。 本來她想著等聰聰放假了再說。 現在想著還是提前準備上好,回到家吃過飯后,便和丈夫商量起來。 “我上班,也不耽誤每天接送聰聰,就是,有點對不起你?!彼粗约夷腥擞行┎缓靡馑?。 本來聽到妻子和兒子都要搬進城住了,鄭天森心里還有點難受。 但聽到妻子這樣說,他又笑起來。 “你現在有了單位,住回市里,也更方便,還有聰聰上學的事,我也覺得這樣對他更好?!?/br> “周末放假了,我們就回家住?!彼兄Z道。 “好,你也不用擔心我,平時我不忙了,就去城里找你們?!表敹嗑褪撬疾ǘ嗔诵?。 可就算如此,他還是愿意折騰。 有妻兒在的地方,他才覺得像個家。 和丈夫商量好。 再進城的時候,玲瓏就先去大院,告知了公公婆婆她分配好單位以及要搬家的事。 曾瑜也是過來人了,哪里能不理解兒媳婦想住在自個小家的想法。 再說了,買了房子不就是用來住的嗎。 對于兒媳婦為聰聰這個孫子上學一事所做的打算,她也很是贊同。 “就算你們搬到那邊,也別忘了,常帶聰聰過來?!?/br> “媽,你放心?!?/br> “對了,你們要搬過去住,那家里是不是還缺一些東西呀?” “嗯,是要再添補些電器?!?/br> “需要啥別和媽客氣,盡管開口?!?/br> “知道了,媽?!?/br> 玲瓏本來打算再買臺電視的,丈夫卻說搬走了以后,電視放家屬區他基本也不看,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搬過來用。 玲瓏想想也有道理,就沒買新的了。 不過冰箱,洗衣機這些,她還是要買的。 不過這次她也沒用上婆婆幫忙,需要的票證那些,丈夫就給提供了。 鄭天森好歹也是個副師長了,也是有些福利的,就算自己手里存著的票證不合適,也能拿來和別人換。 除了新家電,玲瓏還要買各種床上用品。 家屬區這邊的東西,除了一些衣物,她都不打算帶過去,畢竟她又不是不回去住了,只是相對應住的少了一些。 真要搬進來住了,才發現零零碎碎的需要買的東西還挺多的。 知道她也要搬家了,小江都挺高興,得空了還會跟她一起去供銷社幫她運東西。 見到小江,玲瓏難得也打趣了幾句。 “小江,你要是敢對我們天欣不好,你小心我收拾你著,就是你們團長也不會放過你的?!?/br> “玲瓏姐,我明白?!?/br> “明白就好?!?/br> 因為自己的婚事蠻順利的,玲瓏清楚公婆都不是那種太注重家世的人。 小江個人不錯,就家里有點比較極品的親戚,好在他老娘拎得清。 現在吧,他每個月都有衣服店的分紅,還買下一個院子,經濟實力也有一些了。 就是和小姑子在一起,也不會讓其過苦日子,是能養得起家的。 而且,她又不是永遠都只開一家店。 平日里,她也一直關注著政策變動呢,知道八二年也是個重要的節點。 在這之前,雇傭幾個人超不超都容易上綱上線。 還有些最早發家起來的萬元戶,都被以投機倒把罪投進去了。 這也是她一直不敢把生意做大,悶聲發財的主要原因。 等這一波過去,政策放寬,她也打算擴大生意規模。 只是這些,她打算等到有合適機會時再和小江說。 至于掛在公家單位名下。 她壓根沒想過。 即使上輩子她沒做過生意,也知道很多有能力的企業家,出于無奈把廠子或者自己的作坊掛在公家單位名下,以防止被搞進去。 可后來,企業的歸屬就說不明白了,即使掙了很多的錢,也不能光明正大地用。 甚至不少人都被奪取了廠子,辛苦多年一無所有。 當然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歷史遺留問題。 在那種大環境下,沒人認為這樣做是錯的。 但她不想留下這個弊端,哪怕擴張的速度慢一些,她也不想辛苦給別人打工。 也不是她沒有奉獻精神。 而是這個年代的國營廠子,基本都很臃腫,有著諸多弊端。 先不說管理不方便,也很容易被拖垮破產。 她寧可自己把生意做大一些,以后多創造就業崗位,也不想去當冤大頭。 賺了的錢,她也可以拿去做慈善做好事。 這些想法,因為涉及太多未來的事情,她也全憋在心里,不好和丈夫傾訴。 不然丈夫問起來,她都不知道該怎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