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伊始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今天掉馬進度百分百了嗎、性福的快穿之旅(NPH)、高閣之囚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 按照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分為叁個集團軍群,總計投入兵力520萬人。其中,由中央集團軍群擔任主攻方向,經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直指莫斯科? 因此,中央集團軍群的配備最為完善,擁有2個裝甲集群,總計51個師,約1600架戰機。第7裝甲師便歸屬于中央集團軍群中的第3裝甲集團軍,由赫爾曼·霍特將軍擔任指揮官。 德軍的部隊序列相比于蘇軍,編成更為合理。德軍師滿編為1萬5千人,內部裝甲團、炮兵團、防空營、反坦克炮營以及數個摩步兵團等等,諸兵種混同作戰,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爭機器;而蘇軍此時兵種較為單一、技術支援也偏弱,戰斗力無法與德軍比肩。 德軍軍官將領、士兵的軍事素質也強于蘇軍。德意志民族本就崇武,大量軍官出身于軍人世家,士兵普遍受教育程度較高,且通過前期波蘭、法國等戰役積累了豐富作戰經驗,此時正雄心勃勃,整裝待發。 早在法國僅僅四周,便以迅雷之勢向德國投降時,蘇聯最高領袖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宮里將法國罵得狗血淋頭,他憤懣地向部下叫嚷:“希特勒就快要打破我們的腦袋了!” 大家都知道很快,但沒想到這么快。 中央集團軍群沿襲中路,霍特指揮的第3裝甲集團軍一路狂奔,3天就深入蘇境縱深200公里,與古德里安指揮的第2裝甲集團軍相互配合,南北合圍,向心突擊,形成了標準的鉗形攻勢。6月28日,開戰僅6天,明斯克陷落。 7月,中央集團軍群馬不停蹄地向斯摩棱斯克進發,勢如驚馬。裝甲部隊依舊一路高歌,攻勢迅猛,半個月的時間便攻占了斯摩棱斯克的大部分城區,再次形成了合圍圈。 8月,斯摩棱斯克失守。 隨后蘇軍的支援部隊抵達戰場,對德軍實施多次猛烈的沖擊與反突擊,雙方陷入膠著苦戰,但蘇軍且戰且退,戰果不顯。最終莫斯科的西側門戶—斯摩棱斯克被德軍占領,此時,距離莫斯科只剩300余公里。 斯摩棱斯克戰役最終以德軍的勝利告終。為此,希特勒元首發來電報,代表全國人民向這支部隊英雄般的戰績表示熱烈祝賀。 中央集團軍群獲得了帝國的褒獎,與此同時,一直作為第3裝甲集團軍主力先鋒的第7裝甲師,損失慘重,幾近消耗了半數坦克,于8月上旬撤至前線后方進行休整。 戰爭是一種集體性的暴力對抗,個體意識只能泯滅其中。每一個士兵的死亡,每一支部隊的潰散,都只是最高統帥部指揮桌上攤開的一個沉默而冰冷的數字。 剛剛接受戰爭洗禮的年輕士兵總是難以接受這一點,澤格也不例外。 戰役初期,部隊在攻占明斯克的時候,俘虜了蘇軍的一名擲彈兵。澤格一邊給人家點著煙,一邊嘲笑他投彈姿勢不標準,容易中彈,還手腳并用比劃著給他做示范…… 遭到團參謀長大聲呵斥,見薩克森臉色不好,澤格才有所收斂。參謀長言辭激烈,稱薩克森實在太過放縱這名副官,戰爭會殺了他。 現在,僅僅兩個月的時間,那雙碧綠色的眼睛便失去了往日光彩,他終于褪去了那股稚嫩而莽撞的少年氣,丟掉了天真,卻變得彷徨,失去了脆弱,卻也沒有變得堅強。 薩克森想跟他說些什么,但戰時沒空閑聊,現在部隊休整有空閑了,他又忘了要說的話。 “部隊重返前線后,你繼續跟著后方的指揮部,情報參謀不需要上指揮坦克?!彼_克森直接下了一道命令。 “漢斯死了……” 薩克森涌上莫名的一股怒氣:“你第一天看見死人嗎?” “他只來得及塞給我這張相片。炮彈炸穿了他的肚子,血都流干了,白色的腸子流到了我手上……” “那你就幫他寄回薩爾州弗爾克林根的家中,站起來!” 薩克森盯著那張沾滿血污的照片,對著坐在野地上的男人,疾言厲色。 他隱藏起眼底的那抹不忍,轉身離開,參謀長說的沒錯,要想從戰場上活下來,總得付出點代價。 ——— 薩克森抽著煙,香煙燃燒散發的白霧,混合著泥土中的腥臭,空氣中的汗味和火藥味,幾乎令人作嘔。 這種味道大概類似于,把牲畜的肝臟生剖出來,然后放在水里浸泡,再將那盆水喝下去。 但他已經習慣了,習慣伴隨著這種氣味吃飯、睡覺和呼吸。 根據上級的戰略部署和作戰指示來看,在司令部靜坐的將軍們,似乎認為勝利在望,只需要再兩周的時間,戰爭就會結束。 可他無法讓自己這么樂觀。 日前,蘇軍為了阻擋德軍的進攻,將位于第聶伯河上的堤壩炸開了豁口,導致下游大量村莊和軍民被淹,死于這場泛濫洪水中的估計有10萬蘇聯人。 德方對蘇聯這種小把戲嗤之以鼻,很快便恢復了交通與發電。 但第聶伯河大壩建成時間不長、工程量浩大,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不可謂不寶貴。蘇軍寧愿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也要炸毀它,這是一個訊號:不惜一切、抵抗到底! 并且,斯摩棱斯克戰役粉碎了德軍“閃電戰”的不敗神話。蘇軍的表現不同于他們過去所戰勝的任何一個對手,他們頑強奮戰,幾乎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每一個居民點,都經過殘酷爭奪,幾經易手…… 德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薩克森不得不承認,相較于以往他變得膽怯了,進出一趟法國,他丟了半個人在那里。 戰爭再無法使他麻痹、沉浸甚至陶醉其中,勛章也帶來不了多少榮譽感,他一閑下來就控制不住去想,為什么還沒收到來自巴黎的書信…… 該收到了,就算是他親自開著坦克回去拿,都應該回來了。 他想活下去,想讓他的士兵活下去,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念頭,但偏偏碰上這一場似乎無法生還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