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飛揚年代 第1879節
結果就是,波斯雖然脫離了阿美莉卡,并沒有投入速聯陣營。 北邊則是速聯自己。 除此之外,只在東邊與花果還有一條長400公里,寬只有15公里的‘瓦罕走廊’連接。 這也是為什么在杜飛穿越前的世界,喀布爾出問題之后,莫思科選擇親自下場。 并不是好戰或者自大的問題,而是他們手里除了‘王炸’沒別的牌可打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這一波一換一反而是速聯把自己逼到墻角了。 但這些都是從結局往前推。 站在莫思科的決策者的角度,如果這次順利吃掉阿芙漢,下一步只要利用壩基斯坦和波斯內部的脾路之人,就能輕易打通連接印杜洋的出???。 而這正是東斯拉夫人,從沙俄時代延綿了幾百年的夙愿。 面對這種誘惑,波列日涅同志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 除此外,另一個熱點依然是真臘戰場。 就在喀布爾出事后僅僅幾天,真臘南部的戰線爆發了一場規??涨暗慕g殺戰。 自從越軍換將后,這是黃文發動的,規模最大的攻擊。 在憑借米格-25拿到戰場制空權后,又因為與奧洲的沖突,令杜飛調走了古晉號。 聯軍失去海岸附近的火力優勢,正好讓越軍抓住機會,利用海岸附近的公路,集結優勢兵力。 這一戰沒有什么偷襲或者計謀,就是堂堂正正的硬推硬打。 黃文沒遮遮掩掩,林天生同樣以正兵應對,雙方在真臘南部不到五十公里的戰線上,集中了超過二十萬兵力,上千門各種口徑大炮,展開搏命絞殺。 短短三天,就造成了大規模傷亡。 激戰持續了一周,越軍傷亡四萬人,聯軍則損失了近五萬人。 這倒不是林天生吃了敗仗,實在是暹羅各處召集過來的部隊戰斗力拉胯,往往需要兩倍人數才能頂住越軍進攻。 聯軍的傷亡中,足有三萬五千人是暹羅軍,剩下一萬三千人才是杜飛和林天生的嫡系。 其中杜飛這邊大約傷亡四千人,林天生那邊九千,其中陣亡有三千,剩下的輕傷能恢復的有五千人,將在暹羅修養,剩下四千余人,傷勢比較重的,都通過飛機運回古晉,經過修養后會安排成為警察,或者在部隊的后勤部門工作。 …… 在這次激戰爆發后,杜飛第一時間抵達古晉。 誰都清楚,這場大戰后,不論勝敗都將有一大堆事情,必須有能直接拍板的人坐鎮。 在得知結果之后,杜飛暗暗松一口氣。 林天生沒有讓人失望,沒有空中的炮艇機和轟炸機,失去了海上的艦炮支援,堂堂正正打地面戰,面對黃文和敵人的優勢兵力,依然表現得相當穩。 這次林天生的表現,指揮十萬人以上的大戰役,在總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林天生的下限相當高,雖然沒有那種令人眼前一亮的神來之筆,卻足以證明他的軍事才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反觀對面,越軍紙面上損失雖然比聯軍少,但落在感覺上,他們卻更難受。 首先,他們發動戰役的目標沒有實現。 原本黃文認為,在失去空中和海上的優勢后,可以趁機擊潰林天生,把所謂的南洋威和部隊,從真臘徹底趕出去。 屆時他們之前預定的,徹底收回曾經的法屬殖民地的計劃就能變成現實。 結果一場大戰下來,還是在原先的分界線上拉鋸,攻防戰打的熱鬧,最后一看,還在原地。 再則就是挑撥離間的計劃。 之前黃文接替阮熊旗,很快就發現聯軍中婆羅洲的部隊明顯更精銳,相比而言暹羅的人良莠不齊。 這讓他產生想法,這次進攻特地陣地暹羅人,這也是暹羅傷亡如此之大的原因。 希望通過此舉,擊潰暹羅的戰斗決心,從而與杜飛和林天生離心離德。 一旦作為出兵第二多的暹羅撂挑子,所謂的南洋威和部隊離失敗也不遠了。 但他錯估了暹羅內部的情況,遠比他預想的更復雜。 出現這么大傷亡,恰恰是顧丹喜聞樂見的。 這個時候死人越多,就能越消耗那些在他派系內,卻暗中自立山頭的人。 偏偏在這件事上,那些人敢怒不敢言,這個時候敢對顧丹就是反對南洋威嚇部隊。 那可是現成的十幾萬大軍! …… 古晉機場,一架巨大的運-9運輸機,猶如大鵬展翅緩緩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在這后面還有兩架,一共三架運-9大型運輸機,都是杜飛從國內借來的,專門負責這次運輸前線犧牲戰士的骨灰。 在地面上,早就等候多時的各界人士,還有新聞記者都在看著這架巨型飛機降落。 不少人第一次見到運-9,不由得發出嘖嘖驚嘆。 今天,整個古晉,包括坤甸的高層都到場了。 儀式盛大無比,通過廣播和電視轉播,包括花果在內,都能收到信號。 飛機場旁邊搭起了巨大的臺子,作為古晉名義上的女王,朱麗盛裝站在臺上。 陳方石作為首相,站在臺下等待飛機停穩,他將第一個上飛機,扶靈抬棺…… 總之,這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回來之后將獲得極盡的榮譽。 最終骨灰會安葬在關帝廟旁邊的陵園。 另外,陣亡撫恤金每人五千元,折合成美元大概兩千美元,未成年的兒女由正府養到是成年,上下三代免個人稅…… 隨著儀式進行,各項撫恤正策公布出來,隨著廣播和報紙震動了整個南洋。 別的不說,單是這次的陣亡和傷殘撫恤金,就達到兩千多萬美元。 這筆錢放在阿美莉卡當然不算什么,但是在南洋,包括在花果,絕對是一筆巨款。 需要一名國營工人,不吃不喝的干十五年。 杜飛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老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外邊打仗不舍的花錢肯定不行。 況且這次戰爭與之前那些戰爭的性質不一樣。 原先是不拼命就得滅亡,這次則不同。 幾個小時的儀式完成,除了杜飛其他人都精疲力盡。 杜飛也大大松了一口氣。 在儀式結束后,第二批前往真臘戰場補充的兵員就要出發了。 這一番cao作,瞬間把士氣拉滿。 …… 在這一戰后,隨著1975年即將落幕,雙方都沒有再挑起戰端。 經這一年多,河內已經看清楚了,除非大規模增兵,不可能在戰場上取得實質進展。 可是增兵的話,難道對方就不會增兵嗎? 到目前,他們在真臘戰場一共投入了二十多萬人。 雖然在逼走阿美莉卡之后,越果號稱百萬雄兵。 但轉入非戰爭狀態,僅憑他們的國力根本養不起這么多部隊。 速聯方面,在阿美莉卡撤走后仍在援助,但援助的力度,物資的總量,都快速削減。 尤其在阿芙漢出事之后,對越果的援助規模更是快速減少。 河內方面多次派人前去莫思科交涉也收效甚微。 這種情況下,越果必須削減部隊規模。 最終除去留在北邊的部隊不能動,能拿出來繼續投入真臘戰場的精銳部隊著實不多。 除非他們豁出去,想要被背水一戰。 可原先面對阿美莉卡,他們不得不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現在都勝利了,再在真臘傭兵,說好聽的是錦上添花,說不好聽的窮兵黷武也不為過。 基層不少士兵,甚至包括軍官,打了幾十年仗,好不容易勝利了還要繼續作戰。 是順風仗,砍瓜切菜一樣還罷了,現在打成這樣,從開始到現在,傷亡了七八萬人,不可避免滋生厭戰情緒。 同樣的情況,在杜飛這邊其實也差不多。 這也是為什么,杜飛在這次戰役結束后,特別高調舉行儀式,把榮譽給足了,再拼了命撒錢,才把士氣提振起來。 不過,這樣一來倒是讓河內方面認清了一些現實。 從莫思科開始削減對他們的支持后,他們對花果的態度也開始出現軟化跡象。 雖然不愿意,但河內高層不得不承認,因為在真臘跟林天生打成了相持戰,令他們在戰略上失去了對花果的牽制力。 這就造成了他們在莫思科的價值縮水。 這一情況的直接結果,就是在年底的時候,武庭作為代表,秘密到了京城。 …… 京城,十二月的北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似得。 昨天半夜來了鮮卑利亞寒流,一夜之間京城銀裝素裹。 消防科技大學的新校區,杜飛和武庭站在之前那座涼亭里。 過了兩個多月,涼亭已經上了紅漆。 隨行的保衛人員在亭子外面十多米遠,嗚嗚的風聲讓杜飛和武庭的說話聲傳不出五米。 武庭看著被白雪覆蓋,還沒完全完工的學校,心里五味雜陳。 他來之前做了功課,知道這里是杜飛新建的大學,規模比著名的燕大和水木架起來還大,未來預計每年招收一萬名學生,在校人數將在四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