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飛揚年代 第1866節
從地緣上,杜飛肯定不能碰蘇門達臘,那里是馬六甲海峽南岸,戰略價值異常重要。 不論是阿美莉卡還是速聯,都不會允許蘇門達臘落在杜飛手里。 這跟占據歸墟群島,加入海峽共管委員會完全不是一個意義。 一旦杜飛伸手,一定會面對各方的聯合反對。 這也是為什么,杜飛愿意跟蘇比安達成協議,把蘇門答臘劃給他。 蘇門達臘在蘇比安手里,杜飛能保留一定影響力,還不至于太惹眼。 杜飛的計劃是向東拓展,第一個目標就是蘇拉威島,一步一個腳印,一點點蠶食。 最好能把蘇拉威島上的人都遷到蘇門答臘去才好。 但蘇比安的突然動作,讓杜飛產生了緊迫感。 最重要的是,在未來幾年,他和林天生的主要的精力和力量都會放在真臘。 蘇比安能看明白,其他人也不傻,未必看不明白,難免會產生某些想法蠢蠢欲動。 杜飛不由得皺眉,表情更加嚴肅,沉聲道:“老陳,牽一發而動全身,有些事不能再拖了,立即拿下蘇拉威島,同時派艦隊前往更東邊的馬魯群島和巴布亞巡航?!?/br> 陳方石沒特別驚訝,他心里也是這么想的。 蘇拉威島雖然火候還沒到,現在拿下來會有些夾生,但事已至此也等不了了,就是一鍋夾生飯也得吃下去。 至于馬魯群島和巴布亞,則屬于跑馬圈地,先畫下勢力范圍,以免被人搶先了被動。 雖然目前,在南洋范圍內,沒人能撼動古晉的海上力量,但別忘了這里緊挨著奧洲。 目前的奧洲不是杜飛穿越前,已經放棄工業化,退回農業和礦產國的廢物。 此時的奧洲仍保留著相當強大的海軍,甚至擁有航空母艦。 奧洲就在巴布亞和馬魯群島的南邊。 萬一讓他們搶先插手進來,杜飛這邊就被動了。 在杜飛和陳方石碰頭做出決定后,古晉的各個部門立即運轉起來。 為了拿下蘇拉威島,古晉的參謀部制定了多套詳盡計劃。 此時做出決定,絲毫也不顯得倉促。 先是蘇拉威島那邊,早就準備了不少人手,以劉匡福和楊志剛為首。 同時,兩艘驅逐艦帶著六艘巡邏船組成一支艦隊前往蘇拉威島。 名義是在蘇拉威島上建立一座海軍基地。 因為拿到了印泥的正統,差不多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即使誰都知道雅佳達正權早就分崩離析,但在通行的國際準則中,依然是印泥合法正府。 再后面就是加大向蘇拉威島上運人的力度…… 與此同時,杜飛通過電報與蘇比安緊密溝通,重申了雙方之前的約定。 蘇比安得到杜飛諒解再沒什么顧忌,在蘇門達臘的動作更大。 甚至在巨港爆發了將近萬人規模的交火。 然而,他這邊的動靜卻被真臘完全蓋過去了。 就在蘇比安企圖攻略蘇門達臘時,真臘戰場出現了新的變化。 越果秘密換將,新任指揮官換成了經驗豐富,名氣也更大的黃文。 這個人的資歷和能力并不遜于武庭。 剛到真臘前線就展開了一些列攻勢,利用米格-25的空中優勢,在遠離海邊的真臘北部出發,猛攻林天生的側翼。 試圖利用兵力優勢從突破迂回,采取‘錘砧戰術’擊潰林天生的側翼。 黃文秘密抵達,并增加了兩萬生力軍,突然打破之前的默契,令林天生措手不及,初期占了便宜。 不過林天生嗅覺極其敏銳,很快就發現敵人風格變了。 再加上前線的指揮官都是身經百戰,雖然吃了悶虧,但損失并不大。 發現對面臨陣換將,林天生也沒急躁,依然穩扎穩打,沒給對方可乘之機。 經過一連半個月的纏斗,雙方投入的總兵力超過十萬,最終越軍傷亡八千余人,只往前推進十公里。 戰線后方,越軍的一處高地。 一伙人站在觀察點舉著望遠鏡向對面看去。 為首的兩名老者,一個穿著軍裝,正是黃文。 另一個穿便裝的竟然是武庭。 片刻后,兩人不約而同放下望遠鏡,黃文不由得搖了搖頭,嘆口氣道:“這次本想打對面那小子一個措手不及,沒想到……” 武庭道:“沒什么沒想到的,別忘了他是誰的兒子?!?/br> 黃文苦笑:“這個結果想必速聯的同志不會滿意?!?/br> 武庭道:“不滿意就不滿意吧~傷亡八千多人,能交代過去了?!?/br> 黃文道:“真想不到,他們竟然真在阿美莉卡手里拿到了先進戰斗機?!?/br> 第1422章 鐵了心,‘鐵’到什么程度 黃文和武庭都是沙場老將,一開始雖然是比他們資歷略遜一籌的阮熊旗指揮,但他們認為以阮熊旗的能力和經驗對付林天生這種小輩后生應該沒問題的。 這并不是他們自大,而是二十多年跟阿美莉卡打仗養出來的信心。 然而現實令他們大跌眼鏡,從兩邊一交手阮熊旗就落了下風。 拋開一開始被打個措手不及,后續的對峙纏斗也絲毫沒占到便宜,甚至隱隱落入下風。 這也是河內方面決定臨陣換將的主要因素。 可黃文親自下場也沒占到什么便宜,不得不承搖頭嘆道:“花果~果然是英雄輩出??!” 武庭默然,他上次跟杜飛見面就曾有過類似的感慨。 好整以暇道:“到此為止吧~相信速聯的同志已經看到了我們的努力,如果他們希望獲得更大戰果,就拿出更多支持。否則,僅憑我們的力量,很難取得壓倒性的勝利?!?/br> 黃文抿了抿唇,到了他們這種位置,不僅僅是軍事指揮官,必須要考慮正治上的影響。 他當然明白武庭的意思,只是被一個小輩逼成這樣,讓他臉上有些掛不住。 武庭能猜到他的想法,拍拍他肩膀卻沒再多說。 另一方面,林天生其實也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次能打出漂亮的交換比,除了他敏銳的戰場嗅覺,前線的各層指揮官,以及士兵的素質,和戰斗意志,缺一不可。 否則,就算他察覺到不對,前線被打個措手不及,直接崩了也就沒有后續了。 經過這次大戰,真臘戰場再次陷入枯燥的對峙。 雙方都沒什么決戰的興趣,每天都是小打小鬧的比拼耐力。 …… 另一方面,杜飛在八月初回到了京城。 從阿美莉卡拿到了f-1戰斗機,這件事的影響非常深遠。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讓更多人看到了阿美莉卡跟花果的關系達到了相當親密的程度。 同時也意味著,雙方合作對抗共同敵人的局面形成了。 這也是為什么莫思科得到消息后,會強硬的給河內施壓,讓他們發動進攻。 其實就是一種警告和反擊。 可惜,這種不疼不癢的警告,無論對于花果,還是之余杜飛,都沒什么影響。 反而讓阿美莉卡確認,利用杜飛和林天生在南洋牽制速聯的策略是正確的。 繼而令f-1項目推進速度更快。 在杜飛臨走時,用于制造戰斗機的組裝車間已經改造完畢。 這里原本用于維修保養運輸機和炮艇機,改造成戰斗機組裝車間技術難度不達。 同時,位于弗吉尼亞的諾斯羅普工廠,開始生產f-1型戰斗機。 第一批一共十架,生產周期為五個月,也就是杜飛最快明年二三月份就能拿到戰機。 同時,駕駛戰機的飛行員也開始前往阿美莉卡進行飛行訓練。 首批一共五十人,都是杜飛之前從國內各個航校撿漏來的學員,其中錦洲的第三空軍學院人數最多。 又在其中精挑細選,正治可靠,技術過硬,學習能力強的。 說起來很有戲劇性,這些人原本在航校里并不是成績最頂尖的一批,如果留在國內,根本就飛不上,現在到了南洋,不僅能飛上戰斗機,其中優秀的竟有機會去飛全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戰機! 杜飛的飛機飛抵京城。 這趟出去又是好幾個月,坐在飛機上往下正好能通過舷窗看到宛如棋盤的京城。 過冬之后,溫度回升到零度以上,整個京城的各種建筑工程重新開工。 僅僅上半年,城區開工的項目就超過了六十個。 從天上看下去,工地的塵土升騰,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燕大旁邊的消防科技大學的新校區。 經過大半年建設,新校區初步有了輪廓,不少教學樓和宿舍樓已封頂了,估計最快明年就能開始投入使用。 還有京城南郊,原先京城拖拉機廠旁邊,出現了一片全新的巨大廠房。 這里是拖拉機廠的新車間,專門用于生產農用四輪車和三輪車。 目前拖拉機廠除了生產坦克,民用拖拉機也沒落下,尤其是農用三輪車。 用這種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能拉人拉貨的小型三輪車,取代目前農村的騾馬大車是必然趨勢。 隨著這幾年經濟發展飛快,國內工業已經不需要農業剩余價值反哺,農村的土地政策也有了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