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飛揚年代 第1711節
沃克聳了聳肩,無所謂的把跟杜飛見面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并且把杜飛當時的回話意思大差不差的表達出來。 末了道:“你看,就是這個情況,我們的合作伙伴并不想讓第三方介入公司,雖然從我個人和我們家族來說,非常愿意跟洛克非樂合作,但是……我也沒有辦法?!?/br> 海德的嘴角向下緊繃著,一張胖臉上眼神陰鷙下來,他心里已經憤怒了。 沉聲道:“當然,米斯特布石,我很理解你的處境,不過沒有人能輕易拒絕洛克非樂,我會讓那個東方人了解游真正的戲規則?!?/br> 說完了直接起身告辭。 沃克布石笑呵呵的,把對方送出們,在他走后撇撇嘴。 之前他父親不止一次叮囑,不要小看杜飛更不能小看花果,他們能夠創造奇跡。 顯然海德·洛克非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里并不是阿美莉卡,也不是阿非利加,或者中東。 想到這里,他的眼珠一轉,立即讓人發電報詢問他父親,是否可以把這個消息通知杜飛。 沃克覺得這是一個人情,可以賣給杜飛。 他雖然腦子不太好用,但從小接受填鴨式的精英教育,又因為在德州長大,有一股彪悍氣質,即使在貴族學校,也沒人敢惹他,最多在背后說道。 而且沃克也不是真傻,只是在他這個圈子里顯得比其他人慢半拍。 此時他就顯出了一些狡黠。 然而收到的回電卻讓他有些意外,矯治布石并沒有同意,反而讓他不要搞小動作。 按照矯治布石的說法,我布石家族的實力在此,比洛克非樂提前入場,已經立于不敗之地,大可以看他們角逐,沒必要牽連進去,最終不管杜飛或是洛克非樂占上風都要離不開布石。 …… 另一頭,杜飛還不知道,海德·洛克非樂準備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正在古晉這邊緊鑼密鼓的布置安置計劃。 眼下他手頭能調動的資源全都調動起來。 各個工廠作坊加班加點的制作帳篷,動用了幾十臺推土機在海港附近用坦克清出一片空地,正建設簡易房屋,作為臨時安置點。 根據杜飛的要求,這個臨時的轉運安置區需要最少容納十萬人。 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單是十萬人上廁所就是大問題,要是不能妥善解決,用不了幾天,就臭氣熏天,疾病橫行了。 這里杜飛讓老楊親自負責。 自從來到了南洋,老楊算是如魚得水,搞起了建筑公司。 除了老楊,正府那邊陳方石另外派人監督,確保萬無一失。 另外就是準備種子,接收從國內調運過來的農機農具,尤其是重型拖拉機。 沒有這些大家伙,想把原始森林推倒開荒根本不可能。 至于說環保什么的,這個時候可管不了那么多了,現在的一切原則都為了消化掉這兩千萬人服務。 另外就是人來了之后,進入臨時安置點怎么疏導出去。 雖然來的時候是按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組織起來的,本身有村書記和一套小班子,但也有相應的問題。 這次來的人相當復雜,經歷了火車輪船,長途跋涉,身心俱疲,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極限。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狀況。 原先按照杜飛和林天生的計劃,為了盡量避免意外,在人抵達之前,事先畫好片區,最好能先建造一部分房屋,讓人來了不至于風餐露宿,雖然南洋的氣候條件,即使在野外不至于受凍,但有了房子在心理上會帶來更大安全感和歸屬感。 然而在開始實際cao作之后,杜飛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僅憑他們目前手中能調動的資源,根本帶不動千萬級別的人口。 目前林天生手里的部隊稍微多一些,但滿打滿算也就十來萬人,杜飛這邊才五萬出頭一些。 兩邊加一起還不到二十萬,跟兩千萬人比還不到百分之一。 雖然正府還能調動別的資源,但大抵上是杯水車薪,指望這些人把事辦妥,黃花菜都涼了。 不過眼下杜飛也沒什么更好的辦法,根本沒有經驗和舊例遵循,只能是見招拆招。 很快,第一船災民抵達了古晉的港口。 杜飛非常重視,第一時間親自來到碼頭,陳方石和相關的官員都到了。 來的這艘船原先是一艘混裝貨船,排水量超過萬噸,船上裝了兩萬多人,貨倉里進行了簡易改裝,并且安裝了大功率換氣扇,不然非把人憋死不可。 隨著貨船靠岸,立即有部隊上去幫忙,這次舉家搬遷全都是大包小流的,把能帶上的家當全都帶上了。 讓部隊上去,除了幫忙搬東西,也是為了震懾人心,讓在船上憋了一路的人冷靜冷靜不要沖動。 從船上最先下來的是一個滿頭大汗的中年人,他是這艘船上的負責人,名叫沈連忠,沒來過南洋,沒想到這個季節還能熱成這樣。 說話帶著很重的陜省口音,經過介紹之后,是縣里的干部,從陜省一直跟到這里,這趟船上過來的基本都是他們縣里的人。 杜飛跟他握手:“沈連忠同志您好,我是杜飛,這次行動組的副組長?!?/br> 相關部門都已經發了文件,沈連忠眼睛一亮,連忙道:“首長好!” 杜飛也沒客氣,詢問了路上的情況,倒是沒出什么岔子,一路上順順當當抵達。 沈連忠說完,有些擔心道:“首長,我們下一步上哪兒?您給我個底,我回去好跟鄉親們說,讓他們安心?!?/br> 杜飛知道他的難處:“你放心,這邊都已經安排好了,下船之后先去臨時安置點休息……” 卻剛說一半,沈連忠靈機一動道:“杜首長,要不我把一起來的四十六個村書記都叫來,您直接跟他們說,您是大首長,威信比我強,您說一句話頂我說一百句?!?/br> 杜飛不由多看了沈連忠一眼,雖然這個家伙有點滑頭,但也不得不承認,心思相當活絡。 難怪那邊讓他跟著地一艘船。 杜飛點頭道:“行,你去把人都叫過來,我一起把話說了的?!?/br> 沈連忠立即應了一聲,飛快的往船上跑回去。 不一會兒就從船上帶下來四十多人,這些人代表了幾十個自然村。 這些人的神態各異,有擔心、有懷疑、有忐忑……經過沈連忠的介紹,目光全都落在杜飛的身上。 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竟然是上級的大領導。 杜飛也沒廢話,直接咳嗽一聲,大聲道:“同志們!” 他的嗓門多大,現在卯足力氣,跟用了擴音器似的:“我知道大伙兒舟車勞頓,又是背井離鄉,心里都不踏實,但請大家放心,相信我們的正府。既然到了這里,就是到了新家,咱們先去臨時安置點休息休息,那邊有房子有帳篷,有涼茶、水果、糧食,大伙兒該吃吃該喝喝,把精神養足了才有力氣建設我們的新家……” 在場的眾人一聽,有吃有喝有房子,倒是松了一口氣。 杜飛又道:“不要垂頭喪氣,回去讓鄉親們把歌唱起來,這是新生,不是失敗,我以我的檔性保證,大伙兒不會后悔來到這里?!?/br> 有了杜飛一番保證,再加上心里對正府的信任,最主要是雙腳落到地上了,讓人們心里覺著踏實了。 把這些村書記打發回去后,過了一會兒還真稀稀落落的唱起歌來。 這個年代人們也不會唱別的,都是振奮人心的軍歌,朗朗上口,好唱好聽。 慢慢的,歌聲愈發響亮整齊,讓之前死氣沉沉的港口氣氛變得熱烈。 來接人的卡車有限,更多是運輸行李,加上老人小孩。 其他男女都自動排成大隊,前面抖開一面紅旗,上面寫著某某縣、某某村。 轉眼該村的人就自動匯聚過來,形成兩列縱隊,甚至不用人吆喝,展現出了超強的組織性紀律性。 整個港口上一片忙而不亂的場面。 這讓不少南洋本地人都看傻了,他們完全沒想到這個情況。 之前想象中,肯定是混亂嘈雜,甚至是哭爹叫娘的場面根本沒有。 這個季節的古晉雖然熱,但也就跟陜省的夏天差不多,再加上提前準備了仁丹、風油精之類消暑的東西,抵達這里的人并沒有出現太大反應。 到了臨時安置點后,早就準備了幾百名本地的中醫大夫,熬了幾百鍋清熱解暑的涼茶,里邊加了不少藥材,預防水土不服。 而在遷徙過來的各個村子里,都有自己的赤腳醫生,也是做足了準備。 這一路上連火車帶輪船,憋在狹小空間里,沒有出現大毛病,多虧了這些赤腳醫生。 到了下午,大隊人馬終于抵達了臨時安置點。 喝了不算好喝的涼茶,看見了房子能踏踏實實的睡一覺,看見接待的都是花果人,雖然口音不大一樣,卻都是自己同胞,也令人覺著安心。 再就是水果,來到營地的又專門分發水果,雖然不是很多,分到每人手里,也就是一小塊。 但在老家,他們哪吃過這種水果,逢年過節能吃一塊糖就算好了。 甜甜的,帶著高糖分的水果能緩解人的情緒,讓人感覺到幸福。 不過他們不能在這里久待,既然叫臨時安置點,那就是臨時的。 僅僅休息一天,第一批抵達這里的兩萬多人就分批按村送到為他們準備的真正安置點去。 在這里,有部隊提前蓋了幾間簡易房屋,給了打了水井,更最重要的是,按杜飛的正策,按人頭給分土地,男丁五十畝,女人三十畝,小孩十五畝。 也就是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只要抵達婆羅洲就能分到一百畝地。 就因為有了這個打底,杜飛才敢打包票在婆羅洲接納兩千萬人。 這一家一百畝地就是最大的壓艙石,為了這一百畝地,即使受一些委屈,拖家帶口,跋涉萬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足以讓一個農民對未來的生活產生新的希望和期盼。 原本陜省和豫省都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尤其是豫省。 有的一大家子好幾口人,只有幾畝地,分到人頭上,一個人只有幾分地。 在國內那邊,也是這樣宣傳的,正因如此才能這么順利把人組織起來送上火車。 不過這樣一來,等于把婆羅洲的三分之一分了出去。 按兩千萬人算,全都安置下來需要五億畝地,也就是二十多萬平方公里,而整個婆羅洲也就七十多萬平方公里。 再加山地、溝壑、湖泊、河流,這些沒法開墾的土地,基本上已經站滿了能耕種的土地。 可即便如此,事情的進展也沒有那么順利。 杜飛和林天生,包括兩邊的正府,都是第一次cao持這么大的局面。 所有人都手忙腳亂,很快就出現了新的問題。 隨著后續船只來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這邊開始應接不暇了。 原計劃讓部隊先劃片,給建一些房屋,打出深水井,只要人來了,就能住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