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飛揚年代 第1582節
杜飛沒有說話,直接跟魏成功打個眼色。 魏成功二話不說,抬起手里的56沖,扣動扳機,一個點射。 “噠噠噠~” 在青年身上打出三個血窟窿。 青年沒想到這群窮兇極惡的人居然說開槍就開槍,滿臉愕然,難以置信。 他本想取得杜飛的信任,等杜飛放松警惕,突然出手。 卻沒想到…… 他雖然也是修行者,但實力非常有限,根本扛不住56沖的子彈,不甘的撲倒在地。 魏成功照例補了兩槍,一槍腦袋,一槍心臟,確認死亡。 杜飛收回目光,沒再多看青年。 這名青年沒有錯,包括之前那個被慈心打死的老者,對他們來說杜飛是入侵者,這里是他們必須守護的地方。 但于杜飛而言,同樣不覺得自己有錯。 屁股決定腦袋,無所謂對錯,只是立場不同罷了。 解決掉隱患,杜飛心念一動,視野同步到空中。 以小黑為首的烏鴉小隊一直在空中警戒。 剛才放火箭筒的動靜明顯引起了神廟外面小鎮居民的注意。 但這些人都畏畏縮縮觀望,并沒有一個敢過來的。 杜飛沒理會他們,讓魏成功帶人在上面等著,他只帶慈心下去。 魏成功一愣,沒想到杜飛要單獨下去。 下意識要反對,卻驀的想起來之前魏三爺的叮囑。 魏三爺說杜飛不是一般人,老話說伴君如伴虎,作為屬下,就要聽話,別太自以為是。 該發揮主觀能動性時別含糊,不該發回的時候就乖乖瞇著。 魏成功腦中念頭一閃,把嘴邊的話咽了回去,看著杜飛和慈心順著石階梯走下去。 第1256章 戴威營 六個小時轉眼就過去,不知道是電報出了問題,還是啦赫曼沒拿定主意。 時間到了仍沒收到回信兒。 黎援朝也沒慣著,說等六個小時就等六個小時,當即下令大軍開拔。 其實他這六個小時也不是特地留給哈菲茲的,就算對方沒來部隊走到這里也是要休息休息的。 哈菲茲還在焦急的等待回信,忽然聽到外面的嘈雜聲,頓時臉色一變,連忙跑了出去。 看見大部隊整裝待發,心里往下一沉,連忙去找黎援朝。 這時黎援朝也剛好從臨時指揮所出來,不等哈菲茲說話,搶先道:“哈菲茲先生,我們說好等六個小時,看來你們的大統領先生還沒有拿定主意?!?/br> 哈菲茲還想盡最后的努力。 如果單軍強行入境,可以想象僅憑他們現在的實力,根本無力阻擋。 這還在其次,他真正害怕的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如果單軍來了就不走了怎么辦?因為沒有得到回信兒,之前黎援朝說的那些條件可就不做數了。 哈菲茲還想說什么,黎援朝懶得跟他浪費之間,直接一揮手示意來人把他帶下去。 敬酒不吃吃罰酒。 既然那位啦赫曼大統領不識好歹,就得讓他清醒清醒。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跟哈菲茲一起來的隨從從電報室沖出來,大叫道:“回信啦!回信啦!” 哈菲茲眼睛一亮,立即沖了過去。 黎援朝一抬手,示意不用攔著,任由哈菲茲沖過去搶過電報,快速看了一眼,不由松一口氣,轉而跟黎援朝叫道:“同意啦……”卻有一口氣哽在喉嚨里,憋得一臉通紅,半晌才緩過來,繼續道:“我們同意閣下的要求,也請貴軍信守承諾,保證我方的權益?!?/br> 黎援朝的臉上露出笑容。 雖然剛才他的態度強硬,但現在的主要敵人仍是印軍,在孟加拉能不打還是不打,減少消耗,以逸待勞。 黎援朝和丁大成已經收到情報,新德李正府在南方調集了六個師,一共十二萬大軍,聯合駐扎在北方的其他部隊,一共二十萬人,準備發動反撲。 在這種情況下,黎援朝和丁大成都不想節外生枝。 確認電報后,讓人把哈菲茲帶下去休息。 根據點報上啦赫曼的指示,哈菲茲不用回去,直接留在這里,負責雙方溝通,免得產生誤會。 剩下黎援朝和丁大成。 黎援朝微笑道:“丁叔,看來我們的運氣不錯?!?/br> 丁大成也笑道:“這根運氣有啥關系,只要那個啦赫曼腦子正常就不會拒絕?!?/br> 黎援朝點點頭,轉而問道:“丁叔,您說那些西巴俘虜放出來,還能有多少戰斗力?” 丁大成皺眉,明白黎援朝的意思。 這些俘虜如果士氣低落,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下一步的計劃。 丁大成想了想道:“老話說哀兵必勝,這些人被俘后肯定吃了不少苦頭。以現在的形勢,他們要想回家,必須跟我們一起擊敗敵人,按道理來說戰斗力的下線應該是有保障的?!?/br> 黎援朝點頭:“我覺得這件事不能拖,我們直接派出一支先頭部隊把戰俘營接管了,否則夜長夢多,還有那些裝備,我們繳獲那些裝備可不夠武裝六七萬人的?!?/br> 丁大成抿起嘴唇,關鍵時候這些戰俘能發揮多少戰斗力,武器裝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雖然跟啦赫曼的協議中提到了,要歸還巴軍原先的裝備。 但這種事說說就算了,還真能指望啦赫曼那邊可丁可卯的把裝備還回來? 最后肯定是東拼西湊,以次充好。 黎援朝和丁大成也沒什么更好的辦法,這個時候他們同樣不能跟孟加拉撕破臉。 丁大成又道:“對了,我們后續的火箭炮到哪兒了?” 接下來可能要打大會戰,僅憑幾百輛坦克殲擊車的火力肯定捉襟見肘。 幸虧這次勝利,繳獲了不少印軍的大炮,再加上后續的107火箭炮,至少在火力上不會落入下風。 除此之外,另一個短板就是空軍。 在東線,黎援朝和丁大成暫時得不到空軍支援。 只有單兵攜帶的防空導彈,還有幾輛安裝在輪式裝甲車上,瓦西里新研制的車載防空導彈。 這種導彈其實就是放大版的單兵防空導彈,只不過提及更大,射程射高更遠。 但缺少大型雷達導引,命中率其實相當感人,威嚇作用更強。 好在敵人也沒好多少,空軍的飛機主要布置在西線對付壩基斯坦空軍。 上次印巴戰爭,印空軍被巴空軍打的暈頭轉向,這次再打起來,格外謹慎小心,把絕大多數飛機集中到西線,令黎援朝和丁大成這邊的壓力沒那么大。 但是隨著對方的部隊集結完畢,肯定要抽調空軍支援。 而在戰場上的原則就是,敵人越想干什么,就越要阻止他。 就像下棋一樣,每一次打亂對方的戰略部署和戰術意圖,就距離勝利更近一步。 所以丁大成和黎援朝在得知印軍從南方調來十多萬大軍,準備跟北方的部隊匯合,形成一個二十萬人的龐大軍團。 兩人不約而同,絕對不能讓敵人把分散的五根手指頭攥成拳頭。 接下來就是搶時間。 丁大成伸出手:“援朝,做好準備,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黎援朝明白丁大成的意思,伸出手跟他握?。骸岸∈?,謝謝你!” 丁大成道:“不用謝我,機會給你了,將近二十萬大軍,不是那么好擺弄的,你能搞成什么樣,就看你的能耐了?!?/br> 根據之前的計劃,接下來二人就要分兵了。 由丁大成率領一路,集中絕大多數輪式裝甲車和從印軍那邊繳獲的卡車,形成一把尖刀,徑直向南穿插。 這一支部隊雖然數量少,人數不到一萬五千人,卻是行動的主力,機動力強,火力更強,丁大成親自指揮,穿過孟加拉后,直向西南方向,擺開要與海德巴拉的艾魯爾會師的架勢。 剩下一路,由黎援朝指揮,名義上十幾萬大軍,卻是執行的佯攻任務。 這一支大軍總數超過十五萬,在收編巴軍俘虜之后,將會向西進逼安拉阿巴德,擺出威脅新德李的姿態。 只要擺開這個架勢,印軍方面不管原先是什么想法,都必須把兵力集中到安拉阿巴德去。 因為那里是新德李的門戶,一旦被攻破,就能長驅直入,抵達新德李城下。 這就是《孫子兵法》的攻其必救。 屆時從南方調集過來的援兵,來不及集結都要拼命往安拉阿巴德去。 此時安拉阿巴德的守軍只有不到五萬,就算把之前東線的殘兵都召集過去,也不會超過八萬人。 面對黎援朝的十幾萬大軍,對外號稱二十萬的壓力,簡直危如累卵。 另一方面,丁大成率領的尖刀部隊,明著南下與艾魯爾匯合,其實卻到了側翼。 可以從容的盯著那些北上增援安拉阿巴德的部隊打。 也不用打殲滅戰,利用高機動和強火力打擊潰戰,不用在意消滅多少人,只要把敵人的建制打散,把他們的士氣打掉。 這些駐守南方的部隊本來就是二線部隊,戰斗意志并不強。 就算最終堅持到了安拉阿巴德,也成了一群士氣低落的殘兵。 到那時候,戰場的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黎援朝和丁大成手里了。 想打,可以直接在安拉阿巴德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