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飛揚年代 第1577節
書報亭的電子喇叭發出喧囂的動靜:“號外,號外!南亞大戰最新消息,單國越境參戰,與印軍在阿薩姆邦爆發激戰……” 在書報亭附近圍了不少人,紛紛拿起擺在外面的報紙。 如果是別的地方爆發戰爭,香江人不會太關注。 但是印杜跟香江的關系特殊,讓不少人從一開始就關注著。 恰在這個時候,突然從遠處疾馳來一輛摩托車。 摩托車后面掛著兩個疊放報紙書刊的鐵架子。 上面赫然是剛剛趕印出來的最新號外。 版面上打著大大的震驚體:震驚!阿薩姆邦決戰,印軍大敗,損失慘重。單軍總司令力遠超醬軍宣布,殲滅三師一旅,共三萬六千人,其中擊斃六千五百人,俘虜兩萬九千人…… 這種突如其來的轉折震驚了所有人。 原本全世界都在等的人沒有下場,卻在旁邊殺出一個程咬金。 許多人壓根不知道世界上有這個國家,赫然干掉了數萬印軍。 這是什么概念! 就在大多數人大跌眼鏡的時候,有一小部分人卻恍然大悟。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么奇跡,任何看似不可思議的結果,都有它必然的原因。 單國是什么情況,只要稍微有些了解都不難知道。 一個分裂貧窮的小國,怎么突然就抽風了? 不僅膽大包天,敢對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出手,還戰神附體,真就打贏了! 如果現在還不能后知后覺,那就太遲鈍了。 距離書報亭不遠的一座豪華酒店內,布什站在窗邊看著樓下的書報亭。 剛才那份報紙已經提前出現在了他的手上。 之前他剛回美果一趟,這次從香江轉機返回京城,就是為了溝通,幫助壩基斯坦。 令他沒想到,剛到香江停留一晚上,就從報紙上看到如此驚人的消息。 布什瞬間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索性他也不用急著去京城了。 只是令他沒想到,重整旗鼓,準備十年,印軍還是這樣拉胯。 同時又想到了杜飛。 別人或許不知道,他卻清楚杜飛在單北的布置。 當初黎援朝離開京城,南下去單北一步步發展起來,仔細一想就是這兩三年的事兒。 居然無心插柳,在這個時候派上了大用場。 從背后捅刀子,總是又快又狠。 因為把重兵放在西邊,東邊損失了數萬主力頓時捉襟見肘。 偏偏新德李還不敢輕易派兵增援。 收到消息,原本士氣低落的巴軍看到勝利的希望士氣大漲,令西線印軍壓力大增。 如果再從西線抽調部隊,必然會露出空擋,恐怕舊事重演,首都震動。 所以,要想增援東線,只能從南方調兵。 而這才是蓉城那位真正的目的。 只有南方空虛,艾魯爾才能有機可乘。 一旦艾魯爾成功起事,宣布重建海德巴拉王國,新德李才會明白什么是內外交困。 此時布什還看不透這么大一盤棋,卻下意識想到杜飛,立即問身邊的隨行:“杜飛現在在哪兒?” 布什有種預感,他這位‘好朋友’不會安安穩穩待在京城。 …… 另外一頭,德干高原邊緣,一座巨大的種植園內。 這里是艾魯爾的秘密基地。 這座龐大的種植園平時有三萬多名農夫負責種植棉花和糧食。 明面上有一千多人,全副武裝的合法保安隊,其實這里的農夫有一大半換成了艾魯爾在壩基斯坦訓練的戰士。 從杜飛那里購買的坦克也被他藏在種植園的糧庫內。 種植園中間是一棟暗紅色的建筑。 艾魯爾在一樓大廳,穿著一身戎裝,戴著傳統包頭,額頭上鑲嵌一顆巨大的藍寶石。 在他面前,左右各站著四五個人,全都露出了興奮的表情。 就在不久前,他們收到了印軍大敗的消息。 讓原本忐忑的艾魯爾和這一眾人精神抖擻。 等了二十多年,終于等到這一刻。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艾魯爾的心臟控制不住的狂跳,他在等待著按插在新德李的內線發來消息。 為了維持這條打入正府高層的內線,他每年砸進去幾十萬美元。 第1253章 外國人長的都那樣 新德李,維多利亞宮。 實木裝修的豪華會議室內,二十幾人圍坐在長條形的會議桌兩邊。 會議桌的北邊,頭發花白的女人強硬的梗著脖子,她的表情嚴肅,眼神異常堅定,但在桌面下面,一雙手卻死死攥著,好像要把指甲插進掌心的rou里。 此時東線大敗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新德李。 她從一開始的不信,到隨后的震驚和驚慌。 此時雖然表面上鎮定,其實心里已經慌得一批。 她做夢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之前她估計會有激烈的戰斗,但醬軍們都在信誓旦旦告訴她,不管是東線還是西線,都絕對沒問題。 在這個季節,就算那個北方的強敵想要采取行動,能夠動員的兵力也非常有限。 尤其是在東線戰場。 他們認為,對于敵人來說,那里的道路比西線更糟糕,后勤補給最多支撐幾千人的部隊。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打的那么漂亮卻主動撤軍的原因。 當時沒有鐵路運輸,全靠兩條公路,根本支撐不住持續作戰。 然而,誰也沒想到,竟被單國從側翼捅了致命一刀。 預料中的假想敵沒有下場,卻把他們的絕大多數兵力牽制在西線,單國這邊趁虛而入。 以黎援朝和丁大成為首,利用輪式裝甲車的超強機動性,僅僅攜帶少量步兵,形成突擊的箭頭。 沒等后續的大部隊,從越過邊界到抵達阿薩姆邦印軍的背后,僅僅用了八個小時! 在一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出發,一路上拔掉了三個敵軍據點,下午兩點多沿著曲折的道路突進四百多公里。 敵人完全沒反應過來,就被爆了菊花…… 消息傳回新德李,所有人都傻了。 那些戰前侃侃而談的將領一個個都閉了嘴。 坐在主位上的新迪拉看著沉悶的會議室,心里煩悶無比,但是她知道,不能發脾氣,這個時候發脾氣沒有任何意義。 維持鎮定,新迪拉深吸了一口氣:“諸位,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東線的主力軍團已經被擊潰了,我們必須盡快拿出對策,否則……” 所有人都明白,‘否則’會怎么樣。 在東線的精銳機動部隊被殲滅后,整個北方邦和中央邦以東,上千公里都沒有一支大規模成建制的野戰部隊。 距離這里最近的,有重兵布放的城市是安拉阿巴德。 如果讓敵人如入無人之境,一口氣抵達安拉阿巴德,意味著他們將失去四分之一領土。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留著大胡子,滿臉皺紋的老人站出來道:“閣下,諸位同僚,現在當務之急是采取應對措施,必須趕緊抽調一支軍隊,將侵略者堵在孟加拉以東?!?/br> 這話其實就是廢話,在場誰都知道必須調人堵上去。 但是從哪兒調人,調多少人?大有門道。 老者說完立即有人接茬兒:“現在首都周圍有十二個師,二十多萬人,是否可以……” 不等這人說完,立即有人反對:“不可!以目前的情況,要想擋住單國的進攻,非得十萬人以上。即使算上安拉阿巴德的駐軍,至少需要在新德李調走三個師,五萬人以上……” 說到這里,此人目光看向坐在中間的女人:“閣下,不要忘了我們的對手是誰!他是世界公認的軍事家,堪稱戰術大師。如果這從一開始就是陰謀呢?一旦我們抽走部隊,敵人突然南下,我們怎么辦?” 霎時間,會議室內的人都閉上了嘴。 其實這正是所有人擔心的。 抽調部隊,增援東線,首都防守空虛,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而這也正是林父高明之處。 虛張聲勢,虎視眈眈。 讓敵人摸不清他真正的殺招究竟在哪兒。 新德李方面要么放任東線糜爛,單國大軍長驅直入。 要么冒著首都被威脅的風險,陷入無法抉擇的兩難境地。 其實這也算不上多么高明的計謀,在這間會議室里的人都能看透。 只是看透歸看透,卻仍沒法子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