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飛揚年代 第1331節
婁弘毅一笑:“當然,二百萬港幣我會存在香江花旗銀行的匿名賬號里,拿到東西,密碼給你?!?/br> 聽到這個,吳春福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 兩百萬港幣雖然不及預期,卻也足夠他離開南越了。 吳春福很清楚,一旦他老丈人沒了,他的好日子也到頭兒了。 婁弘毅又道:“如果需要,我也可以通過朋友,幫你買成物業,香江的樓房,美地的牧場,加拿大的莊園?!?/br> 吳春福眼睛一亮。 別看他在南越國內吃得開,但到了外邊就抓瞎了。 但也只是心動,他跟婁弘毅還沒那個交情,笑了笑道:“婁先生客氣了,我暫時還沒那些打算,放在銀行吃利息也不錯?!?/br> 婁弘毅也只提一嘴就罷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按部就班進行。 并沒有出現狗血的意外。 僅僅三天后,120套紅眼睛導彈從倉庫運到碼頭上,再通過碼頭的快艇,趁著夜里,分匹分次,運到外海的貨船上。 這艘貨船是三個月前婁弘毅剛購買的,排水量三千三百噸,是一艘二戰時的運輸船。 戰爭結束的時候還沒建完,直至49年才下水。 到現在雖然跑了十幾年,但船況仍然不錯。 貨船接貨之后,并不返回香江,而是直接向北,去東洋的仙臺港卸貨。 之后再由山田健次郎想辦法運抵北海道。 而這一次,杜飛一轉手賺了個盆滿缽滿。 120套紅眼睛導彈,所有成本加在一起也就220萬港幣。 賣給東洋人,則是按照一套4萬美元的價格。 杜飛自己留了十套準備逆向研發,剩下110套全都賣了,一共440萬美元。 得知消息后,中新芳子還得千恩萬謝,九十度大鞠躬來了好幾個。 實在是這批防空導彈太來之不易了。 別說440萬美元,就是再翻一倍也值得。 況且平心而論,一套4萬美元的價格真不算高。 這東西美地自個采購價就兩萬多,杜飛這邊再通過別的渠道搞來,按道理成本肯定不低。 只不過這次情況特殊,趕上吳春福這貨準備跑路,才撿了個便宜。 就在婁弘毅的船抵達仙臺之后的第三天。 杜飛就看到了東洋朝日新聞的消息。 昨天,上午十一點整、十一點二十分鐘,十一點四十分,在不的同地點,分別有一架f4鬼怪戰斗機,兩架直升機被北海道的游擊隊擊落…… 杜飛看到,嘴角牽出一抹笑。 山田健次郎這次倒是揚眉吐氣了,在短時間內同時發動襲擊,給敵人來一下狠的。 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相當有效。 據說僅僅過了兩個小時,空中自衛隊高層就下達命令,禁止飛行員在非必要情況下進行低空飛行。 僅從這一點看,他們這四百多萬美元就沒有白花。 效果立竿見影。 不過,北海道的局面依然不容樂觀。 之前因為被空軍壓制,游擊隊的控制范圍不斷被壓縮,連續丟失了好幾個據點。 必須趁機醞釀一次大反擊。 不過這與杜飛的關系不大。 進入十二月份。 京城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場雪。 從鮮卑利亞來的寒流,令京城一夜降溫十度。 下午,三點多。 杜飛踩著雪,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來到四合院的后院。 在門口跺了跺腳,伸手把門打開。 因為沒點壁爐,屋里冰涼冰涼的。 朱麗的東西都收拾走了,打掃的十分干凈。 今天上午朱麗剛搬走了。 明天跟他們單位一起做火車,先去廣州,再轉輪船,去李家坡。 臨走的時候,朱麗只打了一通電話,說給他留了一封信。 杜飛反手關上門。 低頭看了看一塵不染的金磚地面,踩掉了棉鞋,換上拖鞋,才走進去。 電話里說,信在樓上。 杜飛順著樓梯上樓,推開閣樓的房門。 果然在炕上放著一個信封,下面壓著幾件嬰兒穿的,嶄新的小衣服。 杜飛走過去,拿起信封捏了捏。 信封很薄,只有一頁信紙。 內容十分簡單,就是表達了杜飛讓她住在這里的感謝,那幾件小衣服是做給小正澤的。 都是用手針縫的,針腳有些雜亂,卻沒一點線頭,看得出來做的非常認真。 第1115章 花毛一體or鹽焗花生 雖然這封信上朱麗說,這些衣服是給小正澤做的。 杜飛卻覺著她沒說實話。 這些衣服的大小,如果真是給小正澤的,一早就拿過去了,不會留到現在。 不過人都走了,再糾結那些也沒意義。 杜飛心里倒也談不上多不舍。 這段時間,他跟朱麗的關系雖然有些微妙,卻并沒有進展到那個程度。 朱麗在這個時候離開,未嘗不是明智選擇。 接下來將近一個月,京城連著下了兩場大雪。 到了年底,杜飛忙碌起來,在8270廠、拖拉機廠、新東方學校之間來回跑。 隨著坦克進入生產程序,黎援朝按照約定派人過來,一共二百人。 都算是優中選優,有一半是當初跟黎援朝過去的青年,另一半則是單國當地的漢族人。 這些人過來,直接到新東方學校。 為了他們,杜飛特地找關系臨時借了二十輛坦克。 在新坦克生產出來之前,給他們用作訓練。 等黎援朝訂購的坦克都生產出來,再經過一段時間適應磨合,這些人和坦克將搭乘火車運到云楠,再順著當年的滇緬路,抵達黎援朝的控制區。 如果一切順利,明年三四月份,黎援朝將會對單國西北部的,最重要的翡翠礦區發動進攻。 一旦成功,他將一躍成為整個單北最強大的一股力量。 此時,遠在單國的黎援朝正在為了這個目標緊鑼密鼓的籌劃準備。 與此同時,在新年前,南洋的黃家兄弟也來找到杜飛。 上一次坦克展示會,黃家為代表的的南洋四大家族并沒有訂購坦克,但買其他的卻有點不含糊。 各種槍械、擲彈筒、迫擊炮、地雷、手榴彈…… 尤其花費重金囤積了大量彈藥。 雖然這些沒有坦克的利潤率搞,卻勝在細水長流。 杜飛看到黃家兄弟,不由得想到了逃到印泥去的王玄。 黃德祿則開門見山道:“杜先生,這段時間承蒙您的照顧……” 杜飛一聽這個開場白,就猜到這是要走了。 算算時間,南洋班這幾百人也差不多該畢業了。 當初印泥的四個大姓派人過來,到現在也有一年多了。 訓練本來就沒有止境,只有更高更強。 什么時候結束并沒有硬性指標。 就像東洋特訓班的人,本來計劃學習兩年,結果一年就結束了。 現在在北海道游擊隊的基層軍官都是這些人。 表現不能說有多好,至少也在水準之上,往往能在裝備劣勢、人數劣勢的情況下,跟敵人打的有來有回。 甚至在半個月前,利用雪山和森林的地形,打出了32人阻擊兩個營七百多人的戰績。 這件事在東洋引起了轟動。 讓遠在東京、大阪,享受著經濟發展紅利的東洋人,第一次正視了北方游擊隊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