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陳堪忽然一巴掌拍在矮幾上,目光灼灼的看著兩人,沉聲道:“如果本侯預料得不錯的話,那阿必鎮此時應該是已經淪為了孤家寡人,且很快就要成為階下囚了?!?/br> 此言一出,兩人更懵逼了。 什么玩意兒? 阿必鎮不是這蘇門答臘的國王嗎,不是要據城而守嗎? 怎么又成了孤家寡人,還馬上就要成為階下囚? 這合理嗎? 陳堪大笑了一陣,卻沒有給兩人解惑的意思,大手一揮道:“傳我將令,全軍開拔,今天咱們去勃林邦吃一頓熱乎飯!” 兩人面面相覷,滿是狐疑。 陳堪卻是很高興。 阿必鎮即將淪為階下囚,這合理嗎? 在竇興和張動眼里,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在陳堪眼里,很合理,而且非常合理。 因為這件事情,就不能用大明的思維來思考,而是得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想。 說白了,就是南洋沒有什么三綱五常的存在,王的存在也不具備合法性與合理性。 在大明,大家已經習慣了帝王之威不可觸怒,帝王對所有人都擁有者生殺大權,也習慣了君為臣綱。 但南洋可沒有這一套說法。 南洋講究的是叢林法則,誰的拳頭大誰就是王。 畢竟你不能奢望一個幾千人占據一座海島就能稱王建國的地方,子民對王能有多深的感情。 反正王總是換來換去的,誰來當王都無所謂。 阿必鎮之前能坐穩王位,那是因為他能為蘇門答臘帶來利益,能夠從滿剌加手中搶來大部分船只的收稅權。 蘇門答臘的貴族們跟著他能吃到rou,當然會擁護他的統治。 但現在,因為他的貪欲,為蘇門答臘帶來了滅頂之災。 尤其是滿剌加國都馬六甲城的慘狀,更是刺激到了南洋的絕大多數人。 蘇門答臘國內的貴族肯定是不希望他們好不容易在雨林之中建立起來的都城變成一片廢墟的。 那么,拋棄阿必鎮換來大明平息怒火的事情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對于蘇門答臘絕大多數人來說,平息明人的怒火,無非就是換個人當王,再付出一點金銀的而已。 金銀蘇門答臘不缺,反正明人一走,他們照樣守著海峽收稅。 只要能夠保住國都,這就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情。 蘇里東東那樣守衛一座衛星城的大將都叛變了,勃林邦里面有人叛變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陳堪很高興。 這意味著他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搬空一個國家百年積累的財富,還不會遇到什么像樣的反抗。 能夠省卻那么多麻煩事,陳堪當然有理由高興。 畢竟,大明的人命是金貴的,大明的子彈和火藥制作也是需要錢的。 大軍很快開拔,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時,大軍已經行進了十里有余。 陳堪下令大軍原地休整一炷香的時間,并著令工兵砍伐樹木制作盾牌。 昨夜一夜沒睡,依舊不影響陳堪今天精神抖擻。 這就是年輕力壯的好處了。 竇興與張動疑惑了一路,趁著大軍休整的間隙,兩人聯袂而來。 向陳堪問出了心底的疑惑。 陳堪現在心情還不錯,便用簡短的語言給兩人解釋了一下他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 而兩人聽見陳堪那些無君無父的話之后,頓時被驚得瞪大了雙眼。 竇興更是忍不住憤慨道:“不曾想南洋土人竟然未開化到如此程度,簡直罪大惡極!” 替兩人解了惑,留下工兵繼續制作大盾,陳堪則繼續帶著大部隊前進。 終于,正午時分,一堵高聳的城墻映入了眾人的眼簾。 竇興用千里鏡看著距離陳堪大軍三里開外的那一道青石砌成的城墻,驚愕道:“我的乖乖,這城池要是放在咱們沒有火藥的情況下,兩萬人全填進去只怕也不夠吧?” 陳堪忍不住咂摸了一下嘴巴。 他不得不承認,蘇門答臘是有些實力的。 這座城池的城墻,光從高度和建筑規模來看,已經逼近了大明一些上了規模的州府。 且三面環山,山上還有城墻。 如果是放在冷兵器時代遇到這樣的城池,麾下若是少于十萬大軍,陳堪一定掉頭就走。 因為沒法打。 城池依山而建,只能仰攻,攻城車根本推不上去。 攻打這樣的山城,只能用人命去填。 什么時候尸體堆得和城墻一樣高了,什么時候破城。 但現在嘛,陳堪只能感慨一句此城時運不濟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聰明的棋子 巨城橫淵,兩萬大軍綿延數里陳兵于勃林邦前。 陳堪立身于萬軍陣前,手中的千里鏡在城池之上來回掃蕩。 望著城墻之上巡邏的戰兵,陳堪終于看出了一點精銳的意思。 趕路之時屈居后軍的譚叢,前軍統領竇興,兩大戰將一左一右居于陳堪身側,臉上滿是驚嘆之色。 “不曾想南陽偏遠島國,竟也能建造出如此巨城?!?/br> 譚叢感慨了一句,隨即一臉可惜的搖搖頭道:“可惜了,如此大城,今日便將淪為廢墟?!?/br> 聞言,竇興不屑的瞥了譚叢一眼,看譚叢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智障。 一股智商上的優越感席卷全身。。 竇興終于明白了大帥在看他們時是個什么感受。 譚叢收回視線,忽然看見了竇興那令人不適的眼神,表情頓時不善起來。 “怎么,竇將軍這是對本將有什么意見?” 竇興輕蔑一笑,隨后笑而不語。 他認為他是聰明人,沒必要和譚叢這等匹夫多費口舌。 譚叢大怒之下怒了一下。 陳堪隨手將千里鏡丟到他手里,譚叢一秒破功。 諂媚道:“侯爺,末將請做先鋒!” 陳堪搖搖頭,淡然道:“平滅馬六甲城的功勞有你一份,這一次就讓竇興來吧,都是一個鍋里攪勺的兄弟,總要大家都有飯吃才好?!?/br> 被陳堪拒絕,譚叢忍不住恨恨的瞪了竇興一眼。 竇興則是回敬了一個不屑的眼神,而后朝陳堪拱手:“大帥,予末將五百勇士,若是攻不破城門,末將愿意提頭來見?!?/br> “五百?你就吹吧你!” 譚叢臉皮抽動,看竇興的就像在看白癡。 竇興依舊不屑分說,只是靜靜的等著陳堪下令。 陳堪剛要點頭,譚叢立即抱拳道:“大帥,竇指揮帶五百人,那不是去攻城,那是去送死,還請大帥予末將五千人,一天之內,末將若是攻不破此城,愿自絕于當場?!?/br> 譚叢在后軍,還不知道陳堪的推測。 所以他要五千人屬于合理的范圍。 至于竇興只帶五百人過去,在譚叢看來,確實就是去找死。 沒看城墻之上的勃林邦精銳大軍全軍著甲身背木弓? 五百人,還是仰攻,就算大明有火器,那也是去找死。 眼見兩人又要爭搶起來,陳堪不由得一個眼神瞪了過去。 二人悻悻的住嘴。 陳堪淡淡的下令道:“竇興,予你戰兵五百,盾兵三百,攜帶榴彈手雷逼近城池,先丟幾顆手雷聽個響,若是對方抵抗激烈,本帥會立即率大軍壓境?!?/br> “末將,得令!” 竇興興致高昂的領命點兵而去,而聽見如此荒唐的軍令,譚叢卻是忍不住滿臉焦急。 “大帥,這...這么點人,如何攻城???” 陳堪懶得再給譚叢解釋一遍,攻城,攻城帶這么點人確實是去找死。 但陳堪又沒說讓竇興去攻城,只是讓竇興去朝城里丟幾顆手雷聽個響而已。 見陳堪沉默,譚叢頓時急了,正想著仗義執言此乃亂命,便被張動一把捂住了嘴巴拖到一邊。 竇興很快從麾下點出八百人,迅速的朝著三里開外的勃林邦城開拔而去。 見竇興只帶這么點人過去,著急的當然不止譚叢,軍中千戶以上的高級將領全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許多人忍不住咒罵出聲,而后紛紛出列朝著陳堪所在的中軍而去。 哪有人這么打仗的。 帶這么點人就敢去攻城,還是攻這么一座堅城,這不是在找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