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見陳堪在準備各種食材,也上前幫忙,隨手挑出壞掉的豆子,問道:“煮臘八粥?” 陳堪點點頭:“臘八節嘛,圖個應景!” 雖然剛才在東昌城里吃了許多羊rou,但陳堪覺得一碗粥他還是能喝下去的,正好用來解膩。 兩人說說笑笑的拿著準備好的食材走出房間來到廚房,陳洽雖然是個讀書人,但他并不信奉君子遠庖廚那一套,所以對于進廚房一事也沒什么抵觸。 陳堪將除了桂圓干以外的所有食材放到一塊兒,用清水淘洗幾道,便放進陶罐里加清水熬煮。 陳洽目睹他做完這一切,不由得笑道:“陳小子,有時候老夫都覺得你不像個侯爺?!?/br> 陳堪白了他一眼:“陳先生以為,什么才算是侯爺?” 陳洽笑道:“鐘鳴鼎食之家可曾聽過?” 陳堪蹙眉道:“都什么時代了,還鐘鳴鼎食呢,那不是講究,那是傻逼,青銅鼎,連煮個rou都煮不熟?!?/br> 吐槽了一句,陳堪看向陳洽語重心長道:“老陳,你真的該變一變了,否則時代一定會拋棄你,如今大明日新月異,不僅大明在變,陛下也在變,甚至身為讀書人領袖的本侯的恩師也在變,你要是再不變,只怕將來在大明混不下去?!?/br> 陳堪一說起這個,陳洽就頓時表露出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 他何嘗不知道大明在變,他太知道了,他還知道大明現在的變化與歷朝歷代都不同。 但如今大明的新東西層出不窮,所有人都去追逐新的東西了,舊的東西怎么辦? 舊的就全部丟棄嗎? 見陳洽又變成這副吊樣,陳堪無奈的嘆了口氣:“什么時候你能把你那該死的責任感丟棄?” 陳洽意興闌珊道:“老夫是個讀書人,總要維護一些東西的?!?/br> “連陛下都不在乎了,你能守多久?” 陳堪的問題一拋出,陳洽頓時就沉默了。 陳堪繼續道:“三綱五常,倫理道德,這些東西不需要你去守護,有道之人自會遵守,無道之人,你磨破嘴皮子也沒用?!?/br> “嗯,是這么個理兒?!?/br> 陳洽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陳堪恨鐵不成鋼的瞪了一眼陳洽:“真不知道你們這些讀書人哪來的這種莫名其妙的責任感?!?/br> 陳洽依舊沉默。 陳堪也失去了興趣,兩人就這么直勾勾的盯著火上熬煮的臘八粥。 很快,陶罐口便冒起了熱氣。 糧食獨特的香味也順著蒸汽彌漫出來。 兩人不知道在火邊守了多久,終于,陶罐炸了。 陶罐炸了,粥自然也沒得吃了。 兩人面面相覷,同時轉身離開了廚房。 最終,還是陳堪下廚做了幾道家常菜,才算是解決了今天的晚餐。 當然,臘八粥肯定是沒得喝了。 ...... ...... 時間過得飛快,陳堪終究還是在年關之前趕到了涿州。 陳堪和陳洽兩人披著被單站在甲板上,望著已經被大雪覆蓋的涿洲城,都忍不住有些唏噓。 “來之前你也沒告訴我北京這么冷??!” 陳洽不滿的咕噥了一聲,不由得將身上的被子又裹緊了一點。 他一個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在京師做了大半輩子的官,這還是第一次來北方。 但現在,他已經開始想念在京師的日子了。 陳堪斜了他一眼:“北方有地龍,還有炕,凍不死你?!?/br> 陳洽喃喃道:“北京都這么冷了,那遼東還得了啊?!?/br> “又沒讓你現在就去遼東!” 兩人斗著嘴的間隙,大船也成功靠岸。 陳堪已經看見了站在碼頭上,整個人包得像粽子一樣的云程。 陳堪和陳洽哆哆嗦嗦的下了船,云程急忙迎了上來:“老奴云程,見過侯爺!” “免禮!” 陳堪依舊裹著被子,他承認,北方的冬天確實很冷。 云程不知道站在風雪中等了陳堪多久,整張臉都已經被凍成了醬紫色,但依舊盡職盡責的引導著陳堪道:“侯爺,還請上馬車取暖,主母和三位郎君都在府中等著您呢?!?/br> “也好!” 陳堪領著陳洽哆哆嗦嗦的走到一輛馬車旁,就出船這么一會兒,兩人身上便已經堆積了薄薄的一層積雪。 北風呼嘯而過,陳堪率先鉆進了馬車。 陳洽緊隨其后。 一進馬車,兩人便忍不住舒坦的呻吟出聲。 無他,馬車里太暖和了,四角各生出一個火爐,熱氣鋪滿了整個馬車。 陳堪將被子丟朝一邊,在座椅上搗鼓幾下,車璧上彈出幾個暗格。 從暗格里取出食物和酒,陳堪淡淡的說道:“先墊墊肚子,。待會兒回到府中再吃大餐?!?/br> 陳洽當然不會和陳堪客氣,擰開酒壺就給陳堪表演了一個長鯨吸水。 馬車吱呀吱呀的啟程了,車輪碾過積雪,仿佛壓在棉花上,馬車里的兩人都感受不到什么顛簸。 親衛們騎馬跟上,一條長長的隊伍便朝著金水河而去。 路過北京時,陳洽好奇的掀開簾子一角,可惜整座北京城都被白雪覆蓋了,他看了半天也沒能看出什么東西來。 馬車前進的速度不算快,畢竟是暴雪中,路也不太好走。 但眾人還是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侯府。 陳堪跳下馬車,就見常寧帶著三個孩子站在府門前,面若桃花,明艷動人。 陳洽跳下馬車,對著常寧拱手行禮道:“草民見過公主殿下?!?/br> 常寧伸手虛扶:“陳先生免禮,還請進門再說吧,外面雪大?!?/br> “也好!” 幾人走進大門,門外忽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煙花聲。 眾人下意識的回首看去,就見煙花照亮了夜空,先是從北京,隨后延伸到了金水河兩岸。 “好一副盛世年景!” 陳堪笑道:“先吃飯吧,一會兒金水河邊有燈會和夜市,陳先生若是感興趣,本侯陪你出去逛逛?!?/br> “開宴!” 往年的年夜飯都是陳堪和常寧帶著三個小家伙吃,今年多了一個陳洽,飯桌上便熱鬧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陳洽起了考教三個小家伙學問的心思。 陳堪也沒有阻止,只是準備靜靜的看著陳洽吃癟。 要知道三個小家伙這幾年在他的調教下,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 陳洽既然起了這個心,那就要做好被戲弄的準備。 果然,一聽說陳洽要考較三人的學問,朱瞻基的眼珠子就開始轉動起來。 隨后像小狐貍一般的笑道:“陳先生要考較我們師兄弟三人的學問,我們當然是樂意的,但還請陳先生先證明您有考較我們的資格!” 朱瞻基此言一出,就見頗為自得的應道:“老夫師從前朝大儒劉基,家中世代治學,專攻《春秋》,有治學文章十一篇,著書三部?!?/br> 陳洽還在那里洋洋得意的吹噓著自己有什么著作,便被朱瞻基打斷道:“陳先生知道什么是勾股定理嗎?” 陳洽一愣:“勾股定理?” 注意到陳洽的表情,朱瞻基臉上頓時露出得逞的笑容,笑道:“不如這樣,陳先生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們也問陳先生一個問題,不然我們光答題也太虧了?!?/br> 陳洽稍加思索,隨后點點頭:“可以!” “請陳先生先問!” 朱瞻基伸手相邀,臉上帶著自傲的表情,像是篤定陳洽的問題難不倒他似的。 陳洽瞇著眼睛,陡然間發現了不對的地方,看起來,這些小家伙似乎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相與啊。 不過,論起學問,陳洽自負的不會輸給任何人,所以也沒有過多的猶豫,便問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出自《論語》哪一篇?” 陳洽的問題一出,就見三雙小眼睛頓時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陳洽摸了摸自己的臉,問道:“怎么了,老夫臉上有什么東西嗎?” 三人同時搖搖頭。 陳堪有些不忍的在陳洽耳邊說道:“你還是出幾個稍微難一點的題吧,博聞強記這一關他們早就過了,待會兒被他們逼得下不來臺,可別說我沒有提醒你?!?/br> 陳洽翻了個白眼道:“溫故才能知新嘛?!?/br> 陳洽完全沒把陳堪的提醒放在心上,在他看來,三個小孩子就算再博聞強記學問又能有多深,他有信心。 陳堪見狀,只得咕噥道:“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啊?!?/br> 隨后便做出作壁上觀之態。 朱瞻基看向兩個小師弟問道:“這一題你們誰來?!?/br> 花時撇了撇嘴道:“讓給小壑吧!” 朱瞻壑聞言,挺直胸膛道:“出自《泰伯》篇?!?/br> 陳洽點點頭:“不錯,你們誰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