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見那小廝就要開口念給自己聽,陳堪干脆從他手上直接取過賬本看了起來。 賬本上記載的是每日有多少現銀被兌換出去,有多少現銀被換成了寶鈔,又有多少百姓前來存款。 陳堪看著賬本上零零散散密密麻麻的數字,嘴角勾起一絲笑容。 這樣流水賬式的記賬法,是最容易做手腳也最難查賬的方式。 但陳堪后世見過的那些財務報表可比這個要復雜得多,所以這位王總管要用這樣的賬本來為難陳堪,只能說他打錯了主意。 在后世不敢說,但在這個時代,能夠糊弄陳堪的人,不說沒有,但絕對很少。 而且絕對不包括眼前的王總管。 隨意的翻閱了一下賬本,陳堪的心里便有數了。 只不過今日陳堪不是來查賬的,所以賬本之中那些端倪他也就當沒看見。 這是一個水至清則無魚的時代,只要銀行方面不勾結勛貴傾吞屬于百姓的財富,有些許瑕疵陳堪都能夠容忍。 將賬本還給王總管,陳堪笑道:“本侯倒是沒想到銀行開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年多時間,竟然還能留存將近五十萬兩現銀子,并且還兌出去了兩百多萬貫寶鈔,王總管管理銀行確實有一套啊?!?/br> 而王總管在聽見陳堪的話后心中就忍不住一驚。 他給陳堪看的是柜臺流水賬本,真正的賬本自然是藏在只有他知道的地方,目的便是要陳堪知難而退。 但陳堪只是隨意的翻閱了一下便得出了結果,豈不是意味著他在算學一道的造詣很高? 再想想銀行的賬房計算一天的流水都要花去一個多時辰,王總管心下便有些慌亂。 也不知道這位年輕的侯爺有沒有看出賬本之上的某些漏洞。 懷著忐忑的心情,王總管沒了初見陳堪時的淡定,趕忙陪笑道:“為萬歲爺辦差,小人豈敢偷閑?!?/br> 陳堪拍拍他的肩膀,似笑非笑道:“好一個為萬歲爺辦差,既然王總管將陛下裝在心里,那本侯也就安心了,銀行之事今日本侯看了,運轉得很順暢,改日本侯進宮見到陛下,定當為王總管請上一記大功?!?/br> 陳堪此言一出,就見王總管臉色一白,隨后急忙陪笑:“如此,咱家便多謝侯爺了?!?/br> “小事?!?/br> 陳堪毫不在意的罷罷手,臉上掛著招牌式笑容。 來銀行的目的達到,順帶敲打了老太監一番,陳堪也懶得在銀行多留。 朝老太監拱了拱手道:“王總管自去忙,本侯告辭了?!?/br> “咱家送送侯爺?!?/br> 老太監快步跟在陳堪身后,像送瘟神一般將陳堪送出銀行大門,隨后重重的松了口氣。 如果說陳堪看賬本時他還抱有僥幸心理,那么當陳堪說要給他請功時,是真的把他嚇了一跳。 他可不信陳堪會大發善心真的去陛下面前請功,既然不是請功,那么到底是去干什么,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想想陳堪在京師的兇名,老太監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片刻后,招來心腹吩咐道:“那些東西暫時別動,另外吩咐下去,讓下面的人手腳都干凈點,讓咱家發現有人膽敢欺上瞞下,別怪咱家不留情面,伸手砍手,伸腳砍腳?!?/br> ...... 回到家中,陳堪便又一次躲進了書房。 然后是老樣子,將所有事情都寫下來,不斷地排列組合不斷的推翻。 就目前來說,擺在陳堪面前的事情很多。 首要的就是將欺負過自己老婆的人都狠狠的教訓一遍,其次是銀行即將遭遇的兌換危機。 再然后是繼續抓緊遂發火銃的研制。 雖說陳堪銷聲匿跡的這段時間,軍器監的工匠也沒有停止火銃的研究,甚至在城外屠殺白蓮教眾時用的也是新式火銃。 但陳堪很清楚,熱武器的研究是沒有瓶頸的。 至于收徒和培養朱瞻基的事情,雖然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最高,但這件事情卻是最不能著急的一件,怎么也得先試探一下朱棣的態度才好做出應對。 而五城兵馬司那邊,自從自己臥床之后,便由朱高燧接手,所以暫時不用自己插手,任他野蠻生長就好。 最后就是和朱棣提議的開辦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事情。 將所有的事情都寫下來過一遍,接下來的前進方向就很明朗了。 陳堪在書房一待就是兩個時辰過去。 等他推開房門,已是月上中天時分。 撲面而來的寒氣讓陳堪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哆嗦過后,就是肚子里傳出咕咕咕的反抗。 先吃飯。 陳堪做出了決定。 不管要耍什么陰謀詭計,都需要吃飽肚子作為前提。 好在府中的廚子已經非常習慣自家侯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隨時進食的要求。 很快,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就被抬上了桌子。 吃飽了肚子,又在下人的服侍下洗了個熱水澡,陳堪便回到臥房。 朱月瀾已經睡下,陳堪不想吵醒她。 輕輕吹滅燭臺,又輕輕的掀開被子一角爬上床。 只是剛剛爬上床,一具曼妙的胴體就像八爪魚一樣盤旋在陳堪身上。 “夫人還沒睡著?” 朱月瀾慵懶的應道:“夫君,妾身今日看你考較花時的學問,是否起了收徒的心思?” 黑暗中,陳堪拍了拍朱月瀾光滑的肩膀,笑道:“就知道瞞不過你,不錯,為夫確實有這種想法,只不過,還需要再看看?!?/br> 朱月瀾問道:“如果夫君要收徒,妾身覺得不如讓父皇將朱瞻基放到你的門下,那孩子太調皮了,母后和大書房的先生已經管束不了他了?!?/br> 陳堪聞言,詫異道:“夫人就不怕為夫把皇孫殿下教壞了?” “才不會呢,人家對夫君的學問有信心?!?/br> 朱月瀾嚶嚀一聲,倒是讓陳堪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他確實有將朱瞻基收歸門下的想法,但自己一不是博學鴻儒,二非士林名士,也不知道朱棣會不會同意? 搖搖腦袋,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趕出腦海,陳堪道:“再說吧,我也還沒想好呢?!?/br> “嗯?!?/br> 朱月瀾朝陳堪的懷里縮了一下,頓時讓陳堪的身體燥熱起來。 這個時候,傻子才去談論那些煞風景的話題。 陳堪縮進被子里面,感受著耳邊溫熱的呼吸,忽然怪笑道:“為夫覺得,教別人家孩子不如教我們自己的?!?/br> “什么意思,我們......唔~” 朱月瀾剛要問我們哪來的孩子,冷不丁發現自己的小嘴已經被堵上,一只大手也在順著脊背朝著下面滑去,頓時忍不住在黑暗中瞪大了眼睛。 她突然明白了陳堪的意思。 “咯吱~咯吱~咯吱?!?/br> 床的搖晃聲配合著喘息聲響起,在靜謐的冬夜里,平添了幾分燥意。 第三百零二章 營建北京的阻力 永樂元年終于迎來了它的最后一天,在爆竹聲里,在漫天的煙花里。 陳堪一直很喜歡永樂這個年號,聽起來就是一股子喜慶的味道,還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期待感。 在永樂元年的最后一次大朝會上,朱棣正式宣布,修撰永樂大典,并將這個任務鄭重的交給自蜀中回來之后便一直在坐冷板凳的解縉主持。 陳堪躲在角落里,靜靜的為解縉默哀了幾秒鐘。 他知道,解縉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將永樂大典修撰出來,以此來彌補他在蜀中時表露出來的負面形象。 以陳堪前世今生對解縉的了解,解縉表面上背負著大明第一才子的虛名,但骨子里卻是個投機派。 而投機派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事敷衍。 朱棣將永樂大典交給他,他只會求效率,而不會求質量。 所以陳堪已經可以預料到,當解縉修完永樂大典之時,就是他的政治生涯結束之時。 不過陳堪倒是沒有要提醒他的意思。 被大明克死的才子很多,但也正因為解縉在其中,才為大明平添了幾分悲彩。 陳堪不想去改變解縉的結局。 當然,主要還是兩人之間沒有利益牽扯,也沒有什么交情。 陳堪不是圣母,朝堂上也容不下圣母。 而朱棣在宣布完修撰永樂大典之后,又再度向朝臣放出了一種重磅炸彈。 營建北京。 這個消息一出,朝堂上瞬間就炸了。 一眾勛貴們的臉色黑如鍋底。 如果說最開始朱棣收繳他們手中的兵權時,他們還抱著僥幸心理,但當朱棣宣布這個消息時,他們便再也說不出什么共富貴的話了。 只是現在他們已經沒了兵權,就算反對。 說話也沒了分量,根本沒辦法阻止朱棣。 于是,他們只能冷眼看著一群文官朝朱棣噴口水。 但朱棣既然會在元正的大朝會上宣布這個消息,自然是已經做足了萬全的準備。 首先是被老朱掃進垃圾堆的淮西武將站了出來,為首的正是剛剛從北平調回京師出任后軍大都督的平安平寶兒。 眾所周知,建文帝朱允炆便是踩著淮西武將的頭顱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