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靠在桌腿上,陳堪完全不想動彈。 昨天把他累壞了,現在他只想安靜的偷會兒懶。 但事情偏不讓他如意,門外響起急促的敲門聲。 云程的聲音從門外傳來:“侯爺,五城兵馬司許大人來了?!?/br> 深呼吸一口氣,陳堪懶洋洋的應道:“知道了,請他進來?!?/br> 五城兵馬司。 陳堪回到京師,一次都沒有去過五城兵馬司衙門,有什么事情也都是許遠或者張永等人上門來和陳堪商量。 陳堪現在已經開始有意的減少他在五城兵馬司的存在感。 他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一輩子圍著五城兵馬司轉。 昨天陳堪也從朱高燧口中搞明白了為何他去云南的這段時間,五城兵馬司的表現為何會不盡人意。 一句話,朱棣限制了他的行動。 知道了這一切都是在朱棣的意思之后,陳堪便不再糾結。 大明的官員太多了,五城兵馬司縱然再有現在十倍的規模也救不過來。 況且,陳堪從來都認為,一旦一個人從讀書人蛻變為官員,他便不再是無辜的人。 既然混了官場,那就要做好被人殺死,或者殺死別人的準備。 官員之中哪來的什么好官與壞官之分。 只要他做了利國利民的好事,哪怕他是個巨貪,陳堪就覺得他是個好官,要是打著為國為民的幌子摸魚不作為,哪怕他有天大的好名聲,陳堪也不覺得這樣的人算好官。 政治家的集團里哪來的小白兔? 每個人都有該死的理由! 艱難的穿好衣衫,將一頭長發隨意的用一根發帶扎好,陳堪便慢慢悠悠的朝前院走去。 許遠在客堂之中走過來走過去,就是沒辦法安靜的坐在一個地方。 臉上還帶著一絲似有若無的焦急之色。 “啊~” 陳堪打了個呵欠,走進客堂,看著像陀螺似的許遠問道:“今日為何不坐你的輪椅了?” 聽見陳堪的疑問,許遠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他喜歡坐輪椅的事情現在幾乎整個京師都知道了。 但他只是單純的喜歡那種運籌帷幄于千里之外的感覺,這有錯嗎? 好在陳堪也沒有繼續追問,來到客堂主位坐下,給自己倒了杯涼茶之后,問道:“坐吧,發生什么事了?” 許遠來到陳堪面前坐下,蹙眉道:“侯爺,歷城侯今日被錦衣衛拿進了詔獄,咱們要不要出手?” 歷城侯,便是盛庸。 盛庸忽然被拿進詔獄,在京師之中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且盛庸與以往被拿進詔獄的官員都不一樣。 他不僅是三朝元老,更是在軍中有著不低的威望。 一旦盛庸死在詔獄里,南方的軍隊很有可能會發生sao亂。 但許遠又接觸不到朱棣,他也不確定這究竟是陛下的意思,還是說錦衣衛又要開始大肆株連。 無奈之下,許遠便只好大早上跑來侯府問陳堪的意見。 陳堪聞言,臉上沒有絲毫驚訝之色,慢條斯理的問道:“是盛庸被拿進了大獄,又不是你被拿進了大獄,你急什么?” “我......” 許愿一愣,不由得皺眉道:“可咱們五城兵馬司天生不就是要從錦衣衛手上搶人的嗎?” “是這樣?!?/br> 陳堪點頭表示同意。 許遠道:“對啊,歷城侯絕對是無辜的,咱們不應該去救他嗎?” 陳堪:“誰告訴你歷城侯是無辜的咱們就一定要去救他?” “呃...” “那大人的意思是?” 許遠忽然發現,自從大人去了一趟云南之后,他就有點跟不上大人的思維。 難道他這就要被時代淘汰了嗎? 陳堪依舊是不緊不慢的說道:“不著急,先觀望一下?!?/br> 許遠臉上露出一絲不解:“觀望?” “不錯?!?/br> 陳堪端起涼茶喝了一口,順手給許遠也倒了一杯,隨后淡淡的說道:“歷城侯與尋常官員不同,這一次,或許輪不到咱們五城兵馬司出手?!?/br> 許遠恍然:“大人是說......” 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子沒法過了 身為三朝元老的盛庸入獄,朝堂各方勢力必然震動。 但目前來說,怎么也輪不到五城兵馬司在這里干著急。 因為盛庸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勛貴! 勛貴是一個集體,這個集體與朝堂上的政黨不同。 在平日里,大家可以各自爭斗打生打死,但是到了某些時候,勛貴又是大明最團結的一群人。 所以現在,最該著急的不是陳堪治下的五城兵馬司,而是以李景隆為首一群勛貴。 陳堪現在被欽封為靖海侯,理論上他也屬于勛貴的一員。 但大明朝封侯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論軍功封侯,還有一種便是冊江山社稷之功封侯。 雖說陳堪的出身帶著淮西勛貴的影子,但他卻是輔佐社稷之功封侯者。 普定侯一脈也早已斷絕,所以陳堪就算對這件事情坐視不管,一干勛貴們也沒法來挑他的刺。 而陳堪之所以選擇觀望,則是料定盛庸不可能死在錦衣衛的詔獄之中,因為現在才永樂元年,而歷史上的盛庸一直堅挺到了永樂二年,這才受不了朱棣的猜忌選擇在獄中自殺。 許遠的智慧自然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所處的位置讓他沒辦法接收到一些流傳范圍比較小的信息。 而現在,陳堪只是稍微一提點,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無聲之間交流了一下意見,許遠問道:“既然如此,那大人,咱們需不需要先做一些準備?!?/br> 許遠口中的準備,自然便是關鍵時候出手搶功。 五城兵馬司現在也需要功勞。 北境之事被朱棣交給錦衣衛了,五城兵馬司想要功勞,也只能再從錦衣衛的詔獄里想辦法。 陳堪稍加思索,沉吟道:“準備自然是需要一些準備的,你先回衙門,本官給你找幾個幫手?!?/br> “找幫手?” 許愿一愣,但是也沒有多問,既然大人覺得五城兵馬司需要幫手,那就肯定是需要。 送走了許遠,陳堪也覺得自己該活動一下了。 至于陳堪口中的幫手,便是陳堪去云南之時便準備挖墻腳的都察院三個御史。 一個衙門,只有一群武人是絕對走不長久的。 就像一個正常人沒辦法用一只腳走路一樣。 五城兵馬司現在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 其中最大的優點,便是五城兵馬司背后站著陳堪,陳堪身后站著朱棣。 有朱棣撐腰,五城兵馬司才能夠在京師橫行霸道,甚至從錦衣衛手里搶人。 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旦陳堪有事情離開五城兵馬司,五城兵馬司就變成了聾子和瞎子。 這是五城兵馬司的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五城兵馬司只有執法權,沒有監督權。 不像錦衣衛一樣,可以毫無顧忌在百官之中安排耳目,隨時獲知朝堂之上任何風吹草動的第一手消息。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便是五城兵馬司里全是丘八,還是地位不怎么高的丘八。 而五城兵馬司又是一個隨時需要和朝廷各個衙門打交道的人,陳堪不出馬的時候,那些丘八很容易被各個衙門卡脖子。 都察院的三個御史雖然只是七品小官,卻是常年混跡在朝堂之上的老官油子,如何與官員打交道正是他們的強項。 到時候要錢要人要糧這些事情,便可以讓他們去辦,該送禮送禮,該走關系走關系。 有了他們第三個去輔助許遠,至少可以為陳堪節省至少三分之二的精力。 就比如今天盛庸入獄這種事情。 若是有人提點許遠一句,許遠根本就不至于跑到陳堪家里來詢問對策。 混跡在朝堂之上的官員,誰不知道朱棣是因為張玉之事記恨盛庸。 盛庸入獄,根本就是朱棣示意的。 既然是朱棣示意的事情,五城兵馬司貿然出手,那不就是相當于自己把把柄送到了錦衣衛手里嘛。 這才是陳堪示意許遠先觀望的真正原因。 朱棣因為張玉被盛庸圍殺,有心想要懲戒盛庸一番,但以盛庸在南軍之中的威望,朱棣還不至于因小失大直接將盛庸弄死。 最多就是吃一段時間的牢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