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朱棣微笑著看著陳堪,他不相信陳堪會聽不懂他的言外之意。 這小子,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不過,朱棣要是這么容易被拿捏,他也就不是朱棣了。 他笑著說道:“朕的意思嘛,很簡單,既然下西洋之事是你在背后推動的,何不干脆走上臺前呢?” “走上前臺?” 陳堪瞪大了眼睛,他在想要不要扯個瘋給朱棣看看。 這是一個老丈人應該對女婿說的話? 他難道就一點都不顧及他的女兒有可能會變成寡婦嗎? 君臣二人在這里斗心眼,馬和就在一旁笑瞇瞇的看著。 看到這里,他覺得他也應該打上一記助攻,誰讓朱棣是他的主子呢。 他慢悠悠的開口道:“奴婢倒是覺得陛下的提議很好,陳大人是最先知道海外蘊藏著著無數財富的人,這便是占了先機,況且陳大人聰慧過人多智近妖,若是能親率船隊出海,確實比奴婢一個殘缺之人更加妥當!” “馬和,你...” 陳堪難以置信的看著馬和,丫的老子剛才還給你留了幾分顏面,現在你轉頭就把我賣了? 你丫不厚道。 一想到將來歷史書上的鄭和下西洋變成陳堪下西洋,陳堪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下西洋這樣的功業,陳堪當然想要。 但是他懶啊,而且他不想吃苦。 一次遠洋航行少則數月多則數年,沒有女人也就算了,大海上的風浪還大。 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葬身大海,成為魚鱉的養分。 像陳堪這樣習慣了養尊處優的人,讓他去帶著船隊遠航,那不是要他的命嗎? “不行不行不行,臣不是那塊料?!?/br> 陳堪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想都沒想就否決了朱棣和馬和的提議。 不就是要找個借口嗎? 沒問題! 別讓我上船,一切都好商量! “臣覺得,陛下的侄子很有可能流落到了南洋地界,陛下不如派出一支船隊去尋他回來,畢竟是一家人嘛,陛下覺得呢?” 一個合情合理的借口瞬間脫口而出。 聞言,朱棣一愣。 隨后大喜,撫掌大笑道:“哈哈哈哈,不錯不錯,朕的侄子流落在外,朕身為親叔叔又豈能任憑他在外面吃苦,自當遣人去尋他回來,如此,方能對得起太祖先帝與大行孝康皇帝?!?/br> 侄子是哪個侄子,陳堪沒有明說,朱棣當然也不會說出那個名字。 反正百官問起,馬和的船隊就是去找侄子。 至于找哪個侄子,你他媽管得著嗎? 有了說得過去的理由,那海禁之事便可以暫時先放到一旁。 至于那些人,朱棣決定再找機會收拾他們。 他召陳瑛回朝,為的不就是這些事情嘛。 反正多余的人都殺了,他也不在乎多殺一些人。 朱棣的大笑聲驚醒了陳堪。 媽的,又被恐嚇了? 看著陳堪神色數變,朱棣更是樂不可支。 馬和臉上也是浮現出一抹jian計得逞的微笑。 看著兩人現在的樣子,陳堪也忽然笑了起來。 在歷史上,朱棣也是用的這個理由,然后往著內庫里大把撈錢。 永樂后期的鄭和團隊,幾乎包攬了大明所有的海上貿易。 但也是因為朱棣做得太獨,以至于朱棣去世之后,朱胖胖就在文官的慫恿下第一時間廢除了下西洋的政策。 雖說到了宣宗年間,小胖墩朱瞻基又讓鄭和下了一次西洋,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鄭和死后,文官集團干脆一把火將鄭和留下來的海圖與寶船設計圖等全都燒了。 確定了下西洋之事,接下來便是打造下海所用的大船。 但光靠馬和從倭國帶回來的那一百萬兩白銀,想打造出來一支遠洋船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朱棣說讓陳堪用那一百萬兩銀子去打造一支船隊,屬于玩笑的成分居多。 身為這個國家的掌舵人,他很清楚打造一支船隊的靡費有多大。 既然已經從陳堪身上榨出來自己想要的,朱棣也不打算繼續恐嚇陳堪。 他將擺在桌子上的地球儀轉得飛快,隨后淡淡的朝馬和問道:“朕的內庫,還有多少錢?” 朱棣的內庫,名義上的掌控者是徐皇后,但實際上的掌控者卻是身為朱棣貼身內侍的馬和。 馬和從洪武年間便跟隨朱棣南征北戰,整個宮人群體之中,朱棣唯一信任的人,也只有馬和一人。 從某些方面來說,朱棣對馬和的信任程度甚至還要超過留守北平的那位世子爺。 馬和是明白人,他自然明白要帶著一支船隊去遠航,打造船隊的錢國庫肯定不會出。 那么這筆錢,便只能由朱棣獨家贊助。 在心里盤算了一下,馬和恭聲應道:“回陛下,內庫的銀子,目前能夠動用的,約莫有三百萬兩?!?/br> 馬和也留了個心眼,只說能夠動用的銀子,而不是內庫有多少銀子。 顯然,在他的心里,陳堪雖然是陛下的女婿,但依舊不足以讓他信任。 萬一將朱棣內庫的數額泄露出去,戶部一定會跑到朱棣面前哭窮,然后想方設法的將朱棣掏空。 這樣的事情,大明的官兒真的做得出來。 陳堪也不在意,反正接下來的事情已經和他沒關系了。 能拿到下西洋的首功,陳堪表示他已經很滿足。 聽完馬和的話,朱棣沉聲道:“朕將劉家港劃給你,再從內庫提三百萬兩銀子給你,兩年之內,你務必要為朕打造出一支能夠縱橫四海的船隊出來?!?/br> “奴婢領旨!” 馬和從凳子上起身,恭敬的跪在朱棣面前。 他知道,從今往后,朱棣能不能在百官面前挺直了腰桿說話,就看他未來的表現如何了。 “另外,你的名字朕覺得有些不妥,馬姓不雅?!?/br> 朱棣沉思片刻,忽然說道:“鄭村壩之戰,你為朕立下了赫赫戰功,那也是你的成名之戰,朕便賜你鄭姓,從此,以鄭和為名,你以為如何?” 馬和大喜,五體投地道:“謝陛下賜姓!” 天子賜姓,這是何等的殊榮,更不要說馬和只是一個宮人,天家家奴。 自古以來,哪有能被天子賜姓的宮人,馬和可謂是開天下之先河了。 陳堪親眼見證了這一幕,也是發自內心的為鄭和感到高興,當即改口道:“鄭將軍,恭喜,恭喜??!” “平身吧,明日朕自會將賜姓之事明發天下,從此以后,你便是鄭和,另外,爾既是武將,往后在朕面前自稱微臣即可?!?/br> 不得不說,朱棣在收攏人心方面確實很有一套。 鄭和雖然是個太監,但也是萬軍陣中殺出來的鐵血漢子,此刻竟然被朱棣一句話感動得熱淚盈眶。 鄭和哽咽道:“臣領旨,臣定將為陛下肝腦涂地,死而不悔?!?/br> 陳堪也沒想到,他竟然會有幸親眼目睹朱棣為鄭和賜姓這一幕,說不定在后世史書之上,他作為見證者,史家也會為他多添一些筆墨。 “陳堪?!?/br> “臣在?!?/br> 為鄭和賜完姓,朱棣轉頭看向陳堪。 “說起來,你為朕立下的功勞也不算少了?!?/br> “有功不賞,實非明君也?!?/br> 朱棣回想了一下在他登基這些日子立下的功勞。 削藩之策,清剿白蓮教,提出改土歸流,提督五城兵馬司,分封草原,獻上地球儀,還有在軍中已經開始廣泛應用的熱氣球。 原來不知不覺,陳堪已經為大明立下了這么多功勞? 細想之下,朱棣甚至覺得這半年多以來,滿朝文武干出來的事情還沒有陳堪一個人干得多。 他忽然正色道:“陳堪聽封?!?/br> 陳堪一愣,趕忙起身來到鄭和邊上跪下。 “臣陳堪,聆聽圣訓?!?/br> 彎腰低頭,陳堪現在已經很熟練了。 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年代,陳堪除了剛剛來到大明之時在心中有過不忿,現在卻是已經沒有那種大逆不道的想法了。 遇上了朱棣,管你什么穿越者,也只能在匍匐在他的腳下任他驅使。 “咳...” 清了清嗓子,朱棣淡淡的說道:“陳堪,爾父本為淮西勛貴,但最后行差踏錯,最終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但朕如今御極大寶,往日之事,朕不欲追究,爾起于微末,立下諸多功勞,若不大賞,豈不是佐證朕為昏聵之君? 然爾父普定侯一爵,乃是太祖先皇帝親口收回,朕身為人子,亦需為尊者諱。 今日,朕欽封爾為靖海侯,只盼爾不負朕意,輔佐朕靖平四海,爾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