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大佬的雷區蹦迪[快穿]、重生飛揚年代、給反派當情感助理、花滑大佬穿書成炮灰美人、重生七零嫁大佬、我夫郎是二嫁[穿書]、我的系統是咸魚、情敵他愛慘我了[快穿]、替婚后和偏執大佬假戲真做了、八十年代雜貨鋪
這個時候,黃金家族應該還在自稱皇帝才對,這個馬哈木說的卻是可汗。 并且,陳堪可是清清楚楚的記得,這個馬哈木是瓦剌部的首領,一向不怎么服氣黃金家族的本失雅里和阿魯臺的管教。 北元卻派他來做使臣。 難道說,韃子內部的矛盾已經一觸皆發了? 陳堪記得蒙古分裂成瓦剌與韃靼,似乎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 心思電轉,一瞬間,他想到了許多。 盯著他的側臉,陳堪喃喃自語道:“這個馬哈木,或許可以利用一下?!?/br> 陳堪清楚的知道,歷史上真正給大明帶來極致傷害的,正是由馬哈木率領的瓦剌部這一支,馬哈木之孫也先率領的瓦剌部大軍,在叫門天子朱祁鎮的帶領下,近乎攻破了大明的國都。 而歷史上的朱棣五征蒙古,雖說談不上勞民傷財,但實際上并無多大的成效,如果大明現在能趁著蒙古內亂搶占一波先機,說不定便能有一勞永逸的機會。 似乎是注意到了陳堪的目光,馬哈木微微側目,朝陳堪露出了一個友好的笑容。 坐在龍椅上的朱棣開口了,他看著馬哈木,笑道:“還請使者回去轉告你們家大汗,就說他的誠意,朕收到了,朕也希望咱們兩國之間相安無事,如此,也能讓邊疆的百姓多過幾年安生日子?!?/br> 馬哈木朝朱棣行了個草原禮儀,躬身道:“大皇帝陛下放心,下臣回去一定轉告大汗?!?/br> “嗯?!?/br> 朱棣輕輕頷首,朝他揮了揮手道:“你下去吧!” 馬哈木再度朝著朱棣躬身一拜,轉身回到使節的位置上坐下。 但他能感覺到,那個少年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他。 忍不住回過頭看了一眼,他總覺得,那個少年看他的目光有些不對勁。 陳堪見他注意到了自己,朝他微微頷首便移開了目光。 要利用馬哈木,也是晚上家宴時的事情了。 他相信,作為韃子老對手的朱棣。一定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能夠削弱韃子力量的機會。 馬哈木獻完禮,接下來便是東南亞那些小國家的使節。 只不過,那些小國家基本上也拿不出來什么好東西,除了金銀,便是糧食,要不然就是牲畜,再就是珍珠珊瑚玉石之類的。 雖然也算是價值不菲,但至少還達不到讓陳堪心動的程度。 很快,東南亞的小國家也獻完了禮,接下來便輪到三個駙馬向朱棣獻禮了。 長公主駙馬袁容年紀最大,便由袁容先行向朱棣獻禮,其次是李讓,最后才是陳堪。 袁容的禮物是一張古畫,據說是畫圣吳道子的真跡,李讓的禮物在陳堪看來算是最有意義的了,一套孤本的五經注解,據說也是朱子的手稿。 據說是李讓知道了朱棣打算修書的消息,特意搜羅來為永樂朝文教大治盡上一份心力。 值得一提的是,臣子們向君父獻禮,君父是需要回禮的,只不過臣子獻禮的東西是進了朱棣的內庫,回禮卻是從國庫里出。 終于輪到了陳堪,在袁容與李讓的注視下,陳堪頗為神秘從桌子下面提出早就準備好的禮盒。 走到朱棣的龍椅下面,陳堪雙手奉上禮盒。 待內侍伸手接過,陳堪朗聲道:“臣向陛下獻上地球儀一份,不算貴重,卻勝在新奇,聊博君父一笑?!?/br> 朱棣緩緩點頭:“有心了!” 但陳堪的話音一落,朝臣們便面面相覷起來。 主要是陳堪獻上的東西,他們沒有聽說過啊。 是他們out了嗎? 朝臣們疑惑的目光盡收朱棣眼底。 一旁的袁容和李讓也有些側目,地球儀這個詞對于他們來說非常的陌生。 難道是什么寶貝? 倒是朱高煦若有所思,因為剛才他看見朱瞻基抱著一個木球在玩耍。 朱棣問道:“諸位愛卿,可是在好奇這地球儀是個什么東西?” 身為百官之首的方孝孺起身瞪了陳堪一眼,隨后朝朱棣拱手道:“回陛下,臣等確實未曾聽聞過,不知這地球儀是何物?” 見狀,朱棣朝內侍笑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好奇,不妨取出來給諸卿觀賞一番!” 此言一出,朝臣們頓時出言阻止道:“陛下,萬萬使不得啊,此乃駙馬獻與君父之禮,豈有臣子先觀之禮?” “嘖,真虛偽?!?/br> 陳堪看著朝臣們臉上好奇的表情,再聽著他們口中的此舉無禮之類的廢話,心里面別提有多膩歪了。 一個個的說著此舉不妥,又沒人真的站出來阻止一下。 嘴上說不要,身體倒是誠實得很吶。 聽見朝臣們的虛偽推辭,那內侍有些糾結。 朱棣淡然道:“無妨,本來這個東西早晚也是要讓諸卿觀摩的?!?/br> 聞言,小太監不再猶豫,與陳堪合力打開禮盒,從盒子里取出一顆木球,用托盤抬著轉身走到朝臣身前。 朱高煦見是一顆大了一號的木球,暗道果然如此。 袁容和李讓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出一絲不屑。 “呵!” 袁容冷笑一聲,忽然低聲道:“呵,一塊破木頭,也敢拿上大朝殿里丟人現眼,這不是糊弄君父是什么?” “說不定是一塊什么有著特殊用處的木頭呢,畢竟人家既然敢拿到此處獻禮,總不可能只是一塊普通的破木頭吧?哈哈哈哈……” 兩人交談的聲音傳進了陳堪的耳朵里,陳堪有些輕蔑的瞅了兩人一眼。 從嘴里淡淡的吐出兩個字:“土鱉!” 兩人的笑聲一滯,本想出言呵斥。 但剛剛抬頭,便迎上了一雙冰冷的眼睛。 朱棣只是淡淡的看了二人一眼,兩人便瞬間變成了霜打的茄子。 朱棣說是將地球儀拿給各位臣工觀摩一番,但內侍不可能真的拿到大臣們面前,讓每個人都看清楚地球儀上的構造。 大多數朝臣也就是看個熱鬧,看清楚地球儀的構造的大臣也就只有距離朱棣比較近的這些高官。 內侍托著地球儀在大殿里轉了一圈。 朱棣將地球儀擺在自己面前,隨后淡淡的說道:“如各位所見,據陳堪所言,這個地球儀便是咱們生活的大地與大海真正的樣子,當然,這是縮小了千倍萬倍之后做出來的模型?!?/br> 聞言,方孝孺眉頭一皺,起身朝朱棣拱手問道:“陛下的意思是,咱們生活在一顆球上?” 此言一出,不等朱棣回答,朝臣們便驚呼起來。 “這怎么可能?” “定是有人妖言惑眾!” “荒謬,簡直荒謬?!?/br> 大臣們瞬間將不善的目光看向了站在大殿中央泰然自若的陳堪。 “陳堪,爾敢欺瞞君父?” “簡直是妖言惑眾?!?/br> “太荒謬了!” 大臣們陡然群情激奮了起來,因為陳堪獻上的這個地球儀,打破了他們的傳統認知。 “肅靜!” 朱棣伸手虛按了一下,大臣們逐漸安靜下來。 他看了一眼陳堪,淡淡的說道:“此中細節,便由你與諸位臣工分說可否?” 陳堪朝朱棣一拱手,應道:“理應如此?!?/br> 地球儀的出現會引起大臣們的sao亂,這本就在陳堪的預料之中。 畢竟你要去告訴一群從小接受天圓地方的教育的老頑固們,其實天不是圓的,地不是方的。 這等于是在挑戰他們的認知體系。 試問,他們怎么可能相信呢? 所以,這一切都在陳堪的預料之中。 他轉過身來,看著大臣們憤怒的目光,淡淡的說道:“在說地球儀之前,本官想先問諸位大人們一個問題?!?/br> “什么問題?” 當即便有大臣不顧儀態站起身來。 陳堪繼續說道:“列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國之柱石,可有人觀察過,我大明的海船每次遠洋出行歸來時,站在海邊的人是先看見船帆還是船身?” “這……” 朝臣們面面相覷。 方孝孺沉著臉道:“莫要賣關子,敢愚弄陛下與滿朝文武,當心老夫抽死你?!?/br> “咳……” 陳堪輕咳一聲,他知道方孝孺這是在找臺階給他下呢。 他丟給方孝孺一個安心的眼神,繼續問道:“沒有人觀察過嗎?” “船帆!” 一個老臣站起身來,朝陳堪拱手道:“老夫自小在海邊長大,出海的大船回程,自然是先看見船帆,這是三歲小兒都知曉的事情,敢問陳大人,這與咱們生活在一個球上有何干系?” “問得好!” 終于有捧哏的人出現,陳堪淡淡的問道:“那這位大人可曾想過,為何會先看見船帆,而不是先看見船身?” “嗯?” 陳堪的問題一出,那老臣頓時愣在了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