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96節
就在為劉衍守靈的當晚,張義、苗紹、沈拓三人在靈堂去世。當三人的尸體被發現的時候,臉上都掛著笑容,不知道是不是已經與劉衍一起在另一個世界匯合,開始了另一段嶄新的征程。 而此時大明帝國的日月金濤旗依舊飄揚在華夏大地上,原本歷史上華夏的陸沉、三百年不曾滌清的腥膻,在這個時空并沒有發生,反而是大明帝國的將士正高舉著這面旗幟,開始邁出國門。 大明帝國的二十多萬遠征軍已經跨過了里海,并且朝鮮國、日本國、安南國、莫臥兒帝國、緬甸王國等十一個屬國的仆從軍也在里海一帶集結,將近百萬大軍正在朝著此時的歐洲戰場挺進。 如今的歐洲再次爆發了大戰,英國、法國、荷蘭三國糾集了二十幾個歐洲國家為一方,沙俄、西班牙、葡萄牙糾集了七個歐洲國家為一方,并且處于劣勢的沙俄開始向大明帝國求援。 也因此,大明帝國再次出兵介入歐洲戰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打響! 隨著將近百萬明軍、仆從軍抵達東歐各地,戰爭的天秤開始朝著大明、沙俄聯盟傾斜,英軍、法軍、荷蘭等國的聯軍節節敗退,戰爭的進程開始變得一邊倒。 而深受劉衍影響的永興帝,此時也喊出了“用兵鋒將漢文明傳播到整個歐洲去!”的口號。 內閣首輔劉盛在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在悲痛之余,也發出了怒吼:“此戰要讓整個歐洲匍匐在大明帝國的腳下,要讓那些白皮狒狒聽到漢語、見到漢字,就肝膽俱裂!” 永興三十六年,八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三年,英軍、法軍的主力在萊茵河被明軍及仆從軍包圍,最終英國、法國向大明帝國投降。 而荷蘭人以及各國聯軍,此時被沙俄、西班牙、葡萄牙三國聯軍圍堵在法國北部,在英國、法國投降后,荷蘭等國也紛紛投降。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大明帝國的強勢出擊下結束,這場大戰也讓大明帝國的日月金濤戰旗飄揚在歐洲各地,讓整個歐洲都直觀認識到華夏的強大戰力,從此之后,華夏便是秩序的代名詞,大明帝國的主張,便成為了歐洲各國追隨的“旨意”。 第八百六十三章 番外篇:大明商賈(一) 崇禎二十八年,三月初九,江戶城。 一輛馬車從江戶城東城門緩緩駛出,徑直來到城外的港口外面停下。 衣著華麗的李喜樂從馬車上下來,幾名日本伙計急忙跑來攙扶,李喜樂擺了擺手,幾個日本伙計便恭恭敬敬的后退了兩步。 此時駐守江戶城的游擊將軍范浩然已經等候在這里,見到李喜樂,便笑著說道:“呵呵,李大官人此行也太著急了,今日就要出海???” 李喜樂笑著說道:“我算哪門子大官人啊,將軍可不要拿我打哈哈了?!?/br> “真的這么急?” 范浩然說道:“現在朝廷正在跟英國打仗,南洋各地也很亂,你此番前往江南各地也就算了,可還要去呂宋都護府,那邊現在聽說也不是很太平,當地的土人已經幾次三番反叛了?!?/br> 李喜樂說道:“沒辦法啊,商務部來了公文,需要盡快在呂宋設立貨棧,用來周轉各種本土的貨物,以便出口到歐洲各地去。時間不等人??!” “那就多帶護衛!” 范浩然說道:“現在日本各地相繼成立了許多護衛商社,那些商社招募了許多刀頭舔血的日本浪人和武士,并且還在都護府的管控下,裝備了一些火器,戰力上雖然不是正規軍的對手,但是防備各地的土人還是綽綽有余的?!?/br> “至于價格方面嘛,我可以做中人給你介紹一家,絕對物超所值!” 李喜樂笑著說道:“那就有勞將軍了,我今天先前往出海前往京都,那邊的貨棧已經準備了一些貨物,這次可以一并運到江南販賣,到時候我就在京都等待將軍的消息吧?!?/br> “好!” 兩天之后,李喜樂抵達日本京都。 此時的日本京都商貿繁盛,各地的商賈、貨物大多聚集在京都城這里,然后從這里前往南面的琉球都護府,或者是西面的朝鮮國方向,又或是直接運往大明帝國本土去。 李喜樂乘坐海船抵達京都城之后,只用了一天時間就趕到商務部設立在日本京都的貨棧,并且辦理好了貨物轉運的相關手續,隨后便開始等待范浩然幫著招募的日本護衛。 在此期間,京都城內的日本商賈、上層大戶聽聞李喜樂來了,紛紛派人送來了名帖,想邀請李喜樂吃飯,希望能夠搭上李喜樂這條線。 此時在日本人的認識里,大明帝國的普通百姓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更不用說在大明帝國商務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李喜樂了。 像是李喜樂這樣的身份,已經是日本絕大部分人,哪怕是各地的一些大名都不敢輕視的存在,能夠結交李喜樂,也是這些日本人引以為豪的事情。 于是乎,李喜樂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基本上天天都周轉于各種酒局之中,常常是這一場剛剛結束,下一場的宴請人便已經等候在酒肆門外了。 以至于兩天之后,李喜樂整個人已經處于一種朦朧的狀態,原本計劃在京都停留四天左右的時間,硬是因為宴請自己的人太多了,最終在京都城待了整整七天,才從京都城向西出發,前往港口出發。 李喜樂的第一站便是濟州島,此番李喜樂的身邊不但有商社的二十幾個伙計,還有游擊將軍范浩然幫著雇傭的日本護衛六十人。 這六十個日本護衛人人都攜帶著武士刀,其中二十人還裝備了火繩槍。 這些日本護衛全都是在東瀛都護府登記造冊的,是屬于最熱衷于歸化大明帝國的,此番能夠接到護衛李喜樂的任務,這些日本護衛全都欣喜若狂,同時也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生怕沒有伺候好李喜樂這個大主顧。 當李喜樂率眾抵達濟州島后,在這里補充了部分供給和一部分貨物,然后便啟程前往朝鮮國的全羅道,李喜樂一行將在全羅道進行第一次交易。 三天之后,李喜樂率眾抵達朝鮮國全羅道的羅州城,手下的商社伙計在休息一天之后,便開始忙碌著販賣各種貨物,同時采購貨物清單上的各種物資。 而李喜樂則比較悠閑,自己帶來的十幾個手下全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好手,一路上的交易基本上已經不用自己出面,便可以全都處理得很好。 于是李喜樂在十幾個日本護衛的陪同下,開始在羅州城內游玩。 此時的羅州城非常繁華,這里已經成了朝鮮國與日本國、琉球都護府、葡萄牙以及西班牙商人的聚集之地,是朝鮮國對外的重要口岸。 所以在羅州城內可以看到各國商賈,當然其中實力最強、手筆最大的,自然是大明帝國的商賈。 李喜樂走在街上,一面游玩采買,一面詢問著各種關心的貨物的價格,一路走來便看到了一處店鋪。 這里是一處酒坊,只不過這里售賣的并不是大明帝國如今常見的蒸餾酒,也不是朝鮮國的米酒,也不是日本國的清酒,而是葡萄牙商人從歐洲販運過來的葡萄酒。 李喜樂走進酒坊,里面的朝鮮伙計頓時就雙眼冒光。 李喜樂身穿大明商賈如今流行的道袍,身后還跟著十幾個畢恭畢敬的日本護衛,一看就是大明帝國的有實力的大商賈。 于是伙計恭恭敬敬的上前招呼,李喜樂饒有興趣的問了幾款葡萄酒,伙計也詳細的介紹了一番。這還不算,那伙計還特意打了幾款葡萄酒出來,供李喜樂品嘗。 “嗯,的確不錯!” 正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其實早在一千多年的大唐,中國便已經有了葡萄酒,據說唐太宗時的名臣魏征就是釀造葡萄酒的高手。 只是后來中國開始流行米酒,到了元代更是出現了蒸餾技術,白酒開始成為華夏釀酒的主要潮流,葡萄酒也就走向了沒落。 此時李喜樂喝了幾款,覺得味道還不錯,很有特色,于是便點了幾款,說道:“這幾種,每樣給我準備三壇,然后送到城中清風急遞去?!?/br> “是,這位大人稍等,小的這就去準備?!?/br> 稍等片刻,一共十二壇葡萄酒便準備好了,酒坊的伙計將酒壇子小心翼翼的搬上馬車,李喜樂派了兩個日本護衛同去,雇傭清風急遞將這些葡萄酒送往瀚海都護府凈州城北三區第二街六號,也讓自己父親嘗一嘗這具有異國風味的葡萄酒。 辦好了這些,李喜樂便邁步走了出來,迎面就看到一隊朝鮮國士兵列隊經過。 “嗯?” 李喜樂見到這些朝鮮國士兵有些詫異,這些士兵身上的軍服都與大明駐防軍的軍服類似,并且這些士兵手中的兵器也都是火繩槍,隊列也更加整齊,遠不是朝鮮國的那些“破爛兵”的樣子。 陪同李喜樂出來的日本護衛首領小聲說道:“大人請看,這些都是朝鮮國的仆從軍,應該是經過天朝上國教官的整訓,估計是要前往集結地,然后到南洋各地去參戰的?!?/br> 李喜樂點了點頭,如今大明帝國已經擊敗了北面的羅剎國,也就是現在官方稱之為俄國的強敵。但是在南洋各地,雖然呂宋都護府與爪哇都護府已經先后建立,臺灣島也被明軍收復,可是在緬甸方向,明軍與仆從軍還在與英軍血戰,據說戰況現在還很不明顯,可見英軍戰力之強。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現在緬甸那邊的戰事已經持續一年多,將近兩年的時間了,那些英國狒狒還真是抗揍???” 李喜樂的心中不禁感嘆了一番,要知道能夠抗住數十萬明軍、仆從軍猛攻的敵人,到現在也只是英軍一個而已。 就算是當年擁兵將近百萬的滿清韃子,在內閣首輔劉衍親率數十萬大軍出關猛攻下,也只是堅持了幾個月而已,可是英軍竟然支撐了一年多,而且現在緬甸方面的戰局,明軍依然沒有取得勝勢,朝鮮國與日本國還在不斷調集仆從軍參戰,可見戰場上的傷亡之慘重! “也許,我也要做些什么才對!” 想到這里,李喜樂便沒有了游玩下去的心思,招呼眾人返回臨時居住的客棧,然后下令一眾部下加快貿易的速度,原本需要十幾天完成的數單貿易,一眾伙計只用了六天時間就全部完成。 然后李喜樂便率眾從全羅道出發,組織起一支運輸船隊,沿著大明帝國的海岸線一路南下,朝著福州城的方向前去。 在路途中,李喜樂的船隊經過靈山衛,李喜樂特意下令在靈山衛停留兩天,轉呈率眾前往靈山衛城、王家莊、大盤堡等地參觀。 如今的靈山衛、王家莊、大盤堡可是大明帝國的“復興圣地”、“改革老區”,每年都有大明帝國各地大批的民眾、士紳、官員前來參觀。 甚至還有不少的朝鮮人、日本人不惜遠渡重洋趕來“朝圣”,那些朝鮮人、日本人回國之后,都會感到光榮無比,甚至認為見到了大盤堡的大水車,見到了當年內閣首輔劉衍居住的百戶官廳,自己就高人一等,周圍的同胞見了也要羨慕不已。 而此時的靈山衛各地,也已經發展得非常繁華,上到朝廷、山東道,下到萊州府,都對靈山衛各地,特別是王家莊、大盤堡重點“關照”,再加上這里本就是劉衍發家的根據地,底子本來就非常好,所以能夠發展到如此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結束了參觀,李喜樂率眾從靈山衛港口出發,繼續南下前往福州城。 在出發之后,隨行的六十名日本護衛依舊激動不已,甚至有不少人都跪在甲板上痛哭流涕,即便是船隊已經離港,這些日本人依然不斷朝著逐漸遠離的靈山衛方向磕頭,一副虔誠的樣子,讓李喜樂見了也是唏噓不已。 第八百六十五章 番外篇:大明商賈(二) 福州城外,港口上,李喜樂率領的船隊在這里???,大批的貨物陸續搬運到港口內的倉庫,等待向城內以及周邊運送。 而李喜樂則在六十個日本護衛的陪同下,帶著自己的幾個伙計先一步來到了福州城內。 因為此時緬甸戰事膠著,李喜樂在福州城除了販賣貨物、采購物資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事情要做。 當天李喜樂剛剛在城內住下,便派手下的伙計開始四處送帖子。同時,李喜樂還派人在福州城內最大的酒樓福順樓包場,準備兩天之后在福順樓請客。 雖然李喜樂如今常年在日本國江戶城經商,但是與本土各地的商賈也多有來往,在福州城內也有許多生意上的伙伴。 特別是李喜樂的商務部背景,就足以讓許多民間商賈賣面子,所以李喜樂的請帖送出去之后,很快福州城的有名商賈都爽快答應,甚至一些福州城周邊的商賈聞訊,還要主動派人前來送禮走關系,想要參加李喜樂的宴會。 因為在這些民間商賈看來,李喜樂聲勢浩大的率領船隊抵達福州城,一定是有大生意要做,所以這場宴會也許會是一個發財的契機。 李喜樂自然是來者不拒,紛紛給這些主動上門的商賈補發了請帖。 轉眼到了兩天之后,在福順樓外,一個“李府包場”的公告木牌立在外面,不時有盛裝到來的商賈進去,李喜樂手下的兩個伙計在門外恭敬的迎接,整個福順樓內外都是熱鬧非凡。 沒過多久,福順樓內偌大的大廳就坐滿了人,一共十二桌酒菜,一百一十多名客人齊聚一堂,李喜樂也與另外七名福州城內最大的富商坐在上桌。 隨著李喜樂端著酒杯站起來,所有人都紛紛起身:“諸位、諸位!” 在場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喜樂的身上。 “今日在下與諸位齊聚一堂,一是為了與大家相距一番,彼此親近一下,今后有了發財的機會,大家也好一起做一做?!?/br> “再有,便是我李喜樂有一事想與諸位說一說?!?/br> “哈哈,李掌柜有事但說無妨!” “李大掌柜有什么吩咐,只管說就是了,何必如此客氣?” 李喜樂與眾人共飲一杯,然后便放下酒杯,抱拳環敬一番,說道:“諸位都知道,如今朝廷大軍正在緬甸國與英夷血戰,大軍將士浴血奮戰,朝廷也竭盡全力調集錢糧物資。我等雖然是商賈,但是咱們有今日的榮華富貴,都是受了朝廷新政的恩惠,沒有朝廷的安穩,咱們又如何安心做生意?” “嗯,李大掌柜說的沒錯,就是這個道理!” “早些年流賊肆虐、滿清南下的時候,那時候商賈是什么處境?別說發財了,命都沒有??!所以說,還是李大掌柜說得對!” “那咱們該怎么辦?李大掌柜牽個頭,我們都聽你的!” 此時在座的眾人也都明白過來,此番李喜樂召集眾人酒宴,并不是為了做生意。但是不管是為了什么,眾人都知道只要這一次支持了李喜樂,那在李喜樂的心中都會記下一筆,將來在生意場上有什么來往,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于是李喜樂見眾人如此捧場,便大聲說道:“好!有了諸位的鼎力支持,此事就一定可以辦成,我李喜樂便在這里先謝過了!” 隨即李喜樂便示意眾人看向一邊,只見幾張桌子已經準備好,一些伙計正襟危坐在桌子后面,桌子上面是記賬的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