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80節
“請管事幫我!” 此時在皇明商貿商社的商貿行內,李喜樂看著跪在自己面前,不斷磕頭的高島津嘆了一口氣,說道:“你不必做到這種地步的,之前有你檢舉荷蘭細作的功勞在,有在商貿行工作的經歷在,多干幾年也是有機會獲得歸化身份的,何必去戰場上拼死拼活?” 高島津跪在李喜樂面前不是為了別的,是想求李喜樂幫忙舉薦自己進入日本仆從軍中,想要去嶺北都護府為大明征戰,以換取盡早歸化的機會。 如今隨著日本天王下令征召三萬新兵,為大明帝國征戰嶺北都護府,并且發布了大明帝國開具的條件,那就是可以憑借戰功來換取積分,只要有了足夠的積分便可以直接兌換歸化身份。 這樣的條件對于此時的日本人來說有著極大的誘惑力,雖然大明帝國對于其余各族人歸化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比如西域以西的各部、草原各個小部落等歸化的積分就非常低,,朝鮮人歸化的積分多一些,但是也不算離譜,但是蒙古人、殘存的滿人和日本人的歸化積分就高得嚇人。 如果說西域以西的各部、草原各個小部落百姓歸化的積分需要五分的話,朝鮮人的歸化積分也就是十分左右,而蒙古人、殘存的滿人和日本人就要高達至少一百! 這其中滿人和日本人的積分還要高一些,按照這個分值,高島津即便有之前的立功表現,有在商貿行的辛勤勞作,想要攢夠這些積分,至少也需要數年,甚至是十幾年才行。 高島津還想著得到大明的歸化身份之后,去游歷大明的遼闊疆域,可不想得到歸化身份后,自己已經是個半老頭子了。 “懇請管事看在屬下任勞任怨的份上,幫我這一回!” 高島津再次磕頭說道:“這次參戰,是我向大明效忠的機會,也是我個人的一個機會,哪怕為了大明戰死在嶺北都護府,心中也是幸福的,還請管事成全!” 李喜樂雖然只是商社的管事,但是在日本國內,大明人便有著超然的地位,更不用說李喜樂與江戶城內的駐守將領范浩然有私交,如果想塞個人到仆從軍中,還真就是李喜樂一句話的事情。 要知道此時日本國各地為了爭搶這三萬個新兵名額,不但民間的浪人、百姓已經打破頭在爭搶了,就連各地的大名、藩主家中子弟也是忙于托關系,就是想搶到一個參加仆從軍的名額,以便憑借軍功獲得歸化積分。 甚至在日本國的民間已經有了一個說法:寧愿在大明當乞丐要飯,也不愿意在日本國內當富豪! 此時李喜樂嘆了一口氣,說道:“也罷,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了,那我就幫你一回。只不過此番你到嶺北都護府參戰,可以說是生死難料,你家中可要料理好了?!?/br> 高島津家中父母尚在,也只有自己一個兒子而已,此時高島津雙眼赤紅,沒有說什么,只是不斷的向李喜樂磕頭致謝。 當日,李喜樂便帶著一些禮物去了城中的游擊將軍府邸,向游擊將軍范浩然討要一個仆從軍的名額。 “是他??!” 此時范浩然對于高島津還有些影響,隨即說道:“也罷,我跟這個人也算是故人,上次抓獲荷蘭細作的事情,他也是出了力的,這次既然想去,就成全他一回,希望他還能活著回來?!?/br> 說完,范浩然便叫來部下,當著李喜樂的面,就在正堂上辦好了手續,隨后將一個仆從軍的腰牌,以及一份征召的令函遞給了李喜樂,說道:“將這些交給高島津,讓他明日正午時分前,到城中軍營報到?!?/br> “謝將軍了!” “哈哈!” 范浩然笑著說道:“你我之間就不用這么客套了,咱們都是朋友,這也是順手而為的事情?!?/br> 隨后范浩然又想起什么,問道:“對了,下一批貨物什么時候到?我軍中還差了一些御寒衣物呢?!?/br> 李喜樂說道:“要是順風順水的話,四天之內就應該能到了,這批貨單是我親自辦的,只要商船靠岸,我便在第一時間將御寒衣物運過來,將軍放心?!?/br> “哈哈,那就好,有勞兄弟了!” 當李喜樂回到商貿行的時候,高島津已經在門口站著等候許久了,見面的時候還是滿臉緊張。 “進去說吧?!?/br> “是?!?/br> 二人進入屋內,李喜樂便將腰牌和令函遞給了過去,高島津頓時喜笑顏開,直接跪下又是一頓磕頭。 李喜樂招呼高島津起來,說道:“明天中午之前到軍營報到,今天晚上你就回家安頓一下吧,這一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br> 高島津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心中泛起nongnong的離別之愁。 “你走后,家里我會時常派人去照顧的,不用擔心。到了戰場上只管奮勇殺敵,為大明,也為你自己血戰到底!” “是!” 待到送走了激動不已的高島津,李喜樂一個人坐在屋子里,心中也泛起了一絲擔憂:“照這個動靜看,瀚海都護府的兵馬應該也參戰了,就不知道二哥現在如何了,會不會有危險??!” 第八百三十六章 舉國助戰 崇禎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瀚海都護府,凈州城。 此時北方羅剎國大舉入侵嶺北都護府,而東南沿海方向,大明將士正在與荷蘭人爭奪臺灣島,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援軍正在紛紛出動,一時間大明面臨南北兩個方向的夾擊,而且對手還是歐人強軍,這種局面不但超出了許多讀書人和朝中官吏的預料,甚至劉衍也沒有提前料到這種局面,這種“三千年未有之局面”! 不過與當年大明面臨滿清和流賊兩線夾擊的時候不同,此時的大明帝國自下而上雖然很詫異,也很憤怒,但是卻并沒有太多的驚慌,甚至大明各地依然是欣欣向榮,如果不是通過官府張貼的公告,或者是各方透露出來的消息,尋常都看不出此時大明已經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了。 這一天,老李照常在街上閑逛,自從二兒子李富貴隨軍出征之后,老李的心中就始終放不下,畢竟此番明軍將士對陣的是羅剎國大軍,據說這些羅剎人也裝備著非常精良,且數量眾多的火器,決不是好打的。 但是擔心歸擔心,日子還是要一天一天的過,所以老李也只能壓住心中的擔憂,日復一日的在這凈州城內生活著。 忽然,老李看到前面的一處熱鬧所在,那是一處街角,老李看到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正站在高處,大聲向周圍的人群說著什么,而周圍越聚越多的人群,則是不時發出陣陣歡呼聲,或是憤怒的叫喊聲。 老李腳下加快了幾步,來到人群外圍,這才聽清楚那書生說的話: “大地沉淪幾百秋,烽煙滾滾血橫流......” “拿鼓板,坐長街,高聲大唱;尊一聲,眾同胞,細聽端詳:我中華,論方里,四千萬,寰宇無比;論人口,一萬萬,天下誰當?論物產,本是個,取之不盡;論才智,也不讓,東西兩洋......” “......五千年,我漢人,開基始祖;名黃帝,自西北,一統中央......。元韃子,比金賊,更加兇狠;先滅金,后滅宋,鋒不可當。殺漢人,不計數,好比瓜果;有一件,俺說起,就要斷腸。攻常州,將人膏,燃做燈亮;這殘忍,想一想,好不凄涼!” “惡滿洲,侵華夏,就是此策;范文程,孔有德,為虎作倀。轉瞬間,西洋人,來擾邊疆;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荷蘭人,取臺灣,再圖福建;西班牙,也想要,割土分疆!” 老李在旁邊聽得入神,即便自己已經年老,可是聽得那書生的話,也是感到熱血沸騰,跟著周圍人群不斷叫好。 片刻之后,那書生吟唱完畢,大聲說道:“如今歐人各國接踵踏來,為的什么?無非就如同之前的滿清韃子一般,要蠶食我華夏疆土,要奴役我炎黃子孫!” “如今我皇明國勢蒸蒸日上,我億萬子民奮發圖強,我百萬將士枕戈待旦,豈能讓那些白皮狒狒猖狂!” “今日我皇明將士已經兵分三路北上反擊,已經與羅剎國十幾萬大軍血戰在一處,我等后方百姓,雖然不能與眾將士一起浴血奮戰,但是也要出一份力!” 說完,又有十幾個書生抬著幾個籮筐走來,紛紛大聲呼喊著。 “大家有錢捐錢、有力出力,咱們捐出錢財買藥、買棉衣,支援前線的將士!” “前線大軍還缺少民夫,身強力壯的漢子,可以到我這里來報名,朝廷不但會發下工錢、提供食宿,還會在戰后發放參戰勛章,這可是能傳家的榮耀??!” “沒錢、不能離家也沒關系,可以幫著我們到城內外宣傳一下,家里有巧娘子的,也可以幫著縫制軍服、被褥!” 一時間,周圍圍觀的數百人群轟的一聲就熱鬧了起來,不斷有人往幾個籮筐中投擲銀幣,甚至還有不少的女子將自己的金銀發釵、各種首飾丟入籮筐內。 一個衣著并不華貴的男子,甚至直接捐出了二十銀幣,驚得旁邊的友人大聲說道:“你小子這是不過了嗎?二十銀幣,這可是你全部的積蓄??!” 只見那男子正色說道:“如今國朝將士正在血戰西夷,有錢不捐助眾將士,上下同心抗擊外敵,難道要留著當做賠款嗎!” 友人聞言深以為是,自己也拿出十幾個銀幣捐了出去,周圍眾人也是紛紛慷慨解囊。 老李此時也從身上掏出十個銀幣,隨后又大聲說道:“我家里還頗有存糧,幾位士子帶些人隨我回家,我捐助糧食一百石!” 周圍眾人頓時側目,隨即便紛紛鼓掌歡呼起來,領頭的一名書生也抱拳說道:“老先生高義,學生佩服!” 當日,老李不但捐了一百石糧食,還回家又取了兩百銀幣一并捐了。 在老李看來,自己的二兒子正在北方參戰,三兒子也在為朝廷經商,現在身在日本國,老李家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富庶生活,都是托了國朝的福,要是朝廷被那些白皮狒狒擊敗,往大了不說,自己這一家老小的好日子就算是過到頭了。 所以人群里那個男子說的話,老李是非常贊同的:有錢不給國朝將士捐助,難道要當賠款嗎! 而在同一時間,身處日本國江戶城的李喜樂也在忙碌著。 此時高島津已經到軍中報到,并且已經跟隨日本國的仆從軍出發,現在估計已經乘船出海,前往朝鮮國全羅道了。 而李喜樂也沒有閑著,因為此時日本國內也一樣“熱鬧”,各地的日本人都在傳言:大明帝國正在與整個歐洲開戰,一場規??涨暗拇髴鹨呀洿蝽?! 此時日本人的那種劣根性暴露無遺,面對強者奴顏屈膝,幾乎此時的所有日本人都認為,大明帝國一定必勝,即便是整個歐洲的軍隊、戰艦都開來,也絕不會是大明帝國的對手! 所以在日本國各地竟然也掀起了一股浪潮:各地的日本人都在自發的捐錢、捐糧,不少日本商賈或者是藩主都在調集船只,將這些錢糧、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朝鮮國,然后再從朝鮮國運往嶺北都護府前線。 甚至李喜樂還聽商貿行里的幾個日本伙計提起過,已經有不少日本女子自發的組建了“犒軍團”,其中還不乏有許多藩主、豪門的小姐、貴婦,這些日本女人紛紛乘船渡海前往朝鮮國,準備用自己來犒勞前線的明軍將士。 聽到這個消息,李喜樂也不禁搖頭,有時候真是不明白這些日本人的思想。 不過此時的李喜樂也沒有時間想這些,因為就在幾天前,李喜樂接到了皇明商貿商社下發的通知,要求李喜樂在日本各地籌集各種軍需物資,并且限定時間要運往朝鮮國全羅道的全州城,在那里會有人接應物資。 這些物資基本上都是前線急缺的,比如各種御寒衣物、部分糧食、硫磺等。 李喜樂在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即動用自己這段時間在日本國積累下來的所有人脈,將商貿行的幾乎所有伙計都派了出去,上上下下忙碌了腳朝天。 “管事,這些人都是剛剛搭上線的,現在就這般聯絡,之前許多的工作就都白做了,人情不是這樣用的?!?/br> 見到李喜樂如此火急火燎的動用各種關系,一個手下人忍不住勸諫起來。 李喜樂少有的訓斥道:“我在江戶城這么長時間,花了這么多錢,結識了這么多人,不就是留在今天用的嗎!不管以后如何,現在籌集這些軍需物資為首要,立即去辦!” “是?!?/br> 隨后幾天,在李喜樂和手下眾人,以及相關眾多關系的通力合作下,這批緊急貨物終于提前兩天時間籌備齊全。 李喜樂不敢怠慢,在貨物辦齊的當天,便親自押運車隊將物資運到了城外的港口,親自與等候在這里的運輸船隊辦理了交接。 直到看著運輸船隊揚帆起航,李喜樂才長出了一口氣。 連同這批貨物一起運走的,還有李喜樂自己捐助的三百銀幣,這些是自己這段時間積攢下來的,也算是自己對前線抗擊羅剎國將士的一點心意了。 “希望這場戰事盡快結束,希望國朝大獲全勝!” “管事!” 這時,一個手下伙計快步走來,說道:“管事快回去吧,咱們商貿行來了許多客商,都是前來拉關系、捐錢糧的?!?/br> “嗯?” 李喜樂詫異的愣了一下,隨后便笑著說道:“走,快回去?!?/br> 沒過多久,李喜樂便乘車回到了商貿行門口,此時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李喜樂大致看了一下,都是江戶城內外有名的商賈,大部分都與自己做過生意。 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也有部分是在日本經商的大明商賈。 “呵呵,諸位都來了?有事咱們里面說,我這里有上好的清茶,咱們一起品一品?!?/br> 眾人紛紛圍過來與李喜樂行禮,隨后一個大明商賈上前說道:“聽聞李管事正在為前線大軍籌集物資,我們便聞訊趕來,也想出一份力?!?/br> 李喜樂說道:“真是不巧,這批物資已經齊備,剛剛就運到港口起運了?!?/br> 眾人聞言無不頓足。 “哎呀!還是來晚了?!?/br> “李管事做事太迅速,我等追之不上??!” 李喜樂見狀若有所思,隨后便笑著說道:“諸位不管是大明百姓還是日本國人,都對大明忠心耿耿,如今諸位有這般心意,我李喜樂又豈能不收?” 隨即李喜樂大聲說道:“諸位,我今日便派人去港口再聯絡一番,準備運輸船隊,并且先一步派人前往朝鮮國全羅道的全州城,與我皇明商貿商社方面聯絡,將諸位的義舉向上面稟報,并且聯絡做好接受捐助的準備?!?/br> “諸位從今日開始,就可以將自己想要捐助的錢糧,或者是物資準備一下,在十日之內運到城外港口,我會在港口外面準備一處專門的倉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