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578節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羅剎國便開始不斷向東擴張,最終在歷史上明末清初時期,其疆域抵達了外興安嶺一帶,并且開始向黑龍江流域滲透。 此時在內閣官署的議事堂上,劉衍向眾人介紹著羅剎國的擴張經歷,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是震驚,再結合著輿圖的對比,眾人這才只管的意識到,原來羅剎國是一個如此龐大,并且極具侵略性的國家。 而最為震撼的,還是軍情部尚書吳國金,因為關于羅剎國的這些情報,就連自己這個大明朝的情報頭子都不清楚,而劉衍卻可以款款而談。 這是不是意味著在劉衍的手中,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情報來源,而且這個情報來源比軍情部還要強悍? 一時間吳國金的心中涌起了濃烈的危機感,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回去之后一定要大力整頓軍情部上下,要不計成本的向大明之外擴張情報網。 此時吳國金心中所想不足為外人道也,劉衍的注意力也放在出兵的事情上。 “諸位可以看出,羅剎國是一個極具擴張野心的帝國,與蒙元如出一轍!” “面對這樣一個強敵,此番嶺北都護府的戰事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劫掠和襲擾,而是有預謀、有準備、有計劃的正式入侵!” 國防部尚書田輝敘當即說道:“閣老所言甚是!朝廷要立即確定出兵方略,堅決抗擊羅剎國的入侵!” 參謀部尚書陳新甲說道:“如今我大明國庫充盈,各地武庫也是足備,即便與羅剎國全面開戰也不怕。以我之見,開戰之議不存在問題,現在需要討論的,應該是出兵的規模?!?/br> 眾人紛紛鼓掌贊同。 劉衍說道:“兩位尚書說得對,此戰,我大明要打出態度來,要讓羅剎國知道,我大明絕不是軟柿子,而是一個無法戰勝的強大對手!” 眾人紛紛抱拳說道:“請閣老授以方略!” 劉衍說道:“此番開戰,我大明將三路出擊,不但要以主力大軍支援嶺北都護府,與羅剎國兵馬在木河衛一帶展開會戰,同時瀚海都護府、北庭都護府也要一同出兵,這兩路為策應,直接進攻羅剎國腹地,消耗羅剎國的國力,牽制羅剎國的兵力!” 陳新甲說道:“閣老所議非常正確,如此可讓羅剎國收尾不能相顧?!?/br> 田輝敘說道:“只是不知道羅剎國的軍力如何,目前我大明對羅剎國的情報很是匱乏啊?!?/br> 劉衍思索了一下,說道:“羅剎國雖然很強,但卻是一個地廣人稀的龐大國家,羅剎國的軍力絕不會超過五十萬。這五十萬軍隊,還要分兵駐守各地,西方疆土更是羅剎國的核心部位,大部分兵馬都要駐守在西面。所以羅剎國能調到東面與我大明開戰的兵力,絕不會超過二十萬!” 聽到這個數字,田輝敘也松了一口氣,迎戰二十萬羅剎大軍,以目前大明的軍力和國力,還不成問題。 隨后在劉衍的主持下,內閣很快就通過了出兵的方略,甚至參謀部尚書陳新甲直接在會議中擬定了大軍調動的命令。 此番大明對羅剎國開戰,將三路出兵,同時北上抗擊羅剎國大軍。 西路:由北庭都護府都護田鎮北統帥,調動國防軍第十四軍、駐防軍第一營及第二營,從亦力把里城出發北上,向西北方向攻擊前進。副都護蔣云端留守亦力把里城,負責為大軍轉運錢糧和后備兵員。 同時,安西都護府、西北都督府也一并進入戰備狀態,根據戰事進展情況,隨時聽侯參謀部的調令。 中路:由瀚海都護府都護許銘統帥,調動國防軍第七軍、駐防軍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從廣武州出發北上,向北一路攻擊前進,從不里牙惕(后世貝加爾湖)向北進入羅剎國境內,視戰事進展,或是搗亂羅剎國腹地,或是配合嶺北都護府作戰。 副都護杜仲明坐鎮廣武州,為前線大軍料理后勤。 東路:由嶺北都護府都護鄭義率領嶺北都護府全部兵力參戰,副都護葛叢坐鎮刺魯衛城,為大軍轉運錢糧兵備。 朝廷調動國防軍第九軍,北上嶺北都護府支援,由都護鄭義一并指揮作戰。 同時,東北都督府也進入戰備狀態,根據戰事進展情況,隨時聽侯參謀部的調令。 隨后吏部尚書王文鎮猶豫了一下,說道:“閣老,國防軍第九軍原本是都督賈洪雨、副都督陳默成的老部下,此番是不是讓他們二人也領軍北上參戰?” 劉衍說道:“賈都督、陳副都督就暫時留在京城待命,一個戰場有兩位都督,勢必會造成指揮不便,還是算了。另外如今歐人其余各國也是蠢蠢欲動,臺灣方面的戰事正酣,極有可能會擴大化,到時候東南、西南、正南幾個方向,難保不會燃起戰火,到時候也許會讓賈都督、陳副都督再領兵出征的?!?/br> 王文鎮當即領命不提。 而眾人聽了劉衍的話,心中也不覺得有些沉甸甸的,如今還真是一個多事之秋啊,大明剛太平了幾年光景,如今就有事烽煙四起的架勢了。 不過眾人卻并沒有太多的擔憂,更沒有像多年前那樣心急如焚,以為此時大明面對的戰火,全部都是在邊疆地區,甚至在海上,腹地依舊是一片承平景象。這些戰事并沒有動搖大明的國力和根基,相反,大明的國力依舊在穩步提升中,這便是差距所在了。 當日,內閣的這份開戰決議呈報給崇禎帝批紅。 雖然如今大明已經如同一位脫胎換骨的猛士,可是崇禎帝對于與羅剎國這個歐人國度開戰,還是有一絲怪異的感覺,仿佛如今的大明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已經超脫自己以往視野的世界,變得越來越新奇和怪異了。 不過崇禎帝明白自己如今的“身份”,并沒有遲疑什么,直接在內閣的開戰決議上批紅了。 待到批復的決議返回內閣之后,太子朱慈烺站在御書房內激動的看著輿圖,暢想著數十萬大明將士在嶺北都護府、瀚海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綿延幾千、上萬里的邊境線上同時北伐出擊的壯觀景象,不由得攥緊了拳頭。 “恨不能身臨其境!” 崇禎帝看著太子朱慈烺的樣子,不禁嘆息一聲:“劉衍啊劉衍,你當真將朕的太子塑造成了一個武人模樣!” 只是此時的崇禎帝不清楚,已經經歷了太多戰火的大明帝國,還能夠承受得住一個尚武的皇帝?哪怕這個皇帝的權柄大部分都被內閣掌控,崇禎帝的心中依然充滿了擔憂。 “太子就不擔心此戰戰敗,或者遷延時日,將我大明拖垮嗎?” 崇禎帝忍不住發問,太子朱慈烺這才回過頭來行禮,說道:“父皇勿憂!如今我大明擁有精銳戰兵上百萬,兵精糧足、國庫充盈,國勢如同朝陽一般蒸蒸日上。就算羅剎國強悍,也定然不是我大明的敵手,羅剎國敗退是遲早的事情?!?/br> “太子就真的如此有信心?” 朱慈烺肯定的說道:“是的!” “為何如此肯定?” “因為兒臣去過軍中,親眼見過我大明將士在沈陽城下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親眼見過我大明將士平日里的艱苦訓練,這樣的大明將士,是不可能戰敗的!” 崇禎帝聞言肅穆起來,點了點頭,心中暗道:“是啊,看來朕真的是老了,太子的這番見識,已經比朕這個父皇要強上許多!” 想到這里,崇禎帝的心中滿是欣慰,隨即大笑起來,笑聲異常暢快,就如同當初聽聞李自成敗亡、滿清覆滅那般暢快。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邊警戒 北庭都護府,亦力把里城。 在接到參謀部調令,以及國防部的軍令后,都護田鎮北便和副都護蔣云端緊急商議,二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完成了大軍動員集結的準備。 崇禎二十五年八月底,都護田鎮北率領國防軍第十四軍、駐防軍第一營及第二營將近十萬將士,從亦力把里城向北出發。 此時由于時間太緊,副都護蔣云端只能從亦力把里城周邊臨時征召了三萬多民夫,并且雇傭了一萬多匹馱馬、四千多匹駱駝,以及一千四百多輛馬車,為將近十萬大軍轉運錢糧兵備。 雖然看上去這些牲畜和車馬的數量很多,但是相比于近十萬將士所需的龐大物資數額,還是差了不少。 所以面對朝廷限定的出兵日期,都護田鎮北只能先率領各部將士從亦力把里城出發,后續副都護蔣云端再全力征召民夫和馱馬、大車。 “都護放心出征,我已經調集駐防軍第三營進駐亦力把里城,兩天之內就能抵達城內駐守。同時駐防軍其余各營也全部進入臨戰狀態,咱們北庭都護府無憂,都護只管放開手腳,好好教訓那些羅剎鬼!” 此時出征大軍正在浩浩蕩蕩的出城向北進發,田鎮北身披鎧甲,策馬在北門外大笑著,對前來送行的副都護蔣云端說道:“有副都護在后方坐鎮,我這心里就踏實了,此戰我軍必勝!” “那我就在這里恭祝都護旗開得勝,早日凱旋而回!” “走了!” 說完,田鎮北便策馬向北而去,身后數十親衛騎兵緊緊跟隨。 當日,都護田鎮北率領大軍從亦力把里城出發,大軍隨軍攜帶了大量的錢糧、軍備,足夠大軍消耗一月有余。 北庭都護府的大軍一路快速向北推進,此時已經是八月底,西域以北的氣候已經開始變涼,將士們一路風餐露宿,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時間,行進了兩千多里,跨過了鄂木河,進入了羅剎國境內。 此時已經是九月中旬,田鎮北率部進入羅剎國境內后,立即廣派夜不收在四周探查,大軍的行進速度也慢了下來,開始步步為營的繼續向西北方向推進。 如此在大軍行進了三天之后,田鎮北下令大軍就地停下,在一處不知名的小河流岸邊扎下大營。 這倒不是田鎮北不想走了,而是軍中的糧草即將耗盡,而后方由于民夫數量不足,運上來的補給數量也有限,所以田鎮北只能暫時停下,等待后方的補給大量運到,然后再繼續向北進發。 當然田鎮北也想過出兵劫掠羅剎國各處的城池、村鎮,反正此番出兵的目的也是如此,要盡最大可能削弱羅剎國的實力。 只是一連幾天派出去的夜不收都回報,方圓數十里都沒有發現人煙,甚至連荒廢的村子都沒有,讓田鎮北很是苦惱,自己總不能像西漢的李廣一樣,率軍出來溜達一圈,最后連敵人的影子都見不到吧? 于是田鎮北下令加大搜索范圍,并且增派夜不收,甚至還出動了軍中的部分騎兵四處探查,終于在四天之后,在大軍西北方向六十多里外發現了幾個羅剎國的村子。 田鎮北隨即下令出兵部分駐防軍兵馬前往劫掠,暫時彌補了軍中糧草不足的狀況。 只是明軍將士從這幾個村子獲得的補給數量很是有限,穩定軍心、提升士氣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田鎮北依舊沒有下令大軍繼續向西北方向推進,而是繼續留在原地等待后方補給源源不斷的運來。 幾乎是在田鎮北率軍從亦力把里城出發的同一時間,瀚海都護府治所廣武州城內,都護許銘也與副都護杜仲明做好了出征的準備,國防軍第七軍、駐防軍第一營、第二營、第三營十余萬將士在短短幾天之內就集結完畢,在廣武州城外扎下大營,各種物資也開始大量向廣武州運送集結。 此時在廣武州城外的軍營內,駐防軍第二營下轄一哨的百總李富貴正在準備出征事宜,召集手下的幾個旗長部署完軍令后,便散去眾人,開始收拾自己的行囊。 這時,李富貴手下的隊長大頭稟報了一聲走進營帳內,拿出一個小包裹,說道:“百總,剛才轅門外值守的兄弟找到我,說是百總老父送來了一些東西,托我轉交給百總?!?/br> 李富貴笑著接過來,說道:“謝了,大軍隨時都會開拔,你也去準備準備吧?!?/br> “是?!?/br> 隨后李富貴打開了包裹,只見里面是一些醬rou,還有兩件貼身的衣服,另外還有一封書信。 老李雖然沒有讀過書,也認不得幾個字,可是卻依然托人寫了這封信,信中自然都是囑咐李富貴小心謹慎,切不可逞強的話語,還囑咐李富貴一定要安然回家。 看完書信,李富貴已經淚濕了雙眼,將書信貼身收好,看向了一旁已經擦得锃亮的鳥銃,眼神瞬間就變得堅定起來:“此戰我一定會立下戰功,凱旋而回!” 而在駐防軍第二營營壘不遠處,便是國防軍第七軍的營壘,此時都護許銘已經在大隊親衛的護送下抵達營中,在中軍大帳內召集各部將領議事。 國防軍第七軍總兵官董云、副總兵陸遠,以及軍中各營參將、駐防軍各營參將全部到場。 “各部將士已經集結完畢,大軍所需錢糧、軍備等物資正在匯集,按照眼下的速度,大軍將在兩日之后出發,各部必須做好準備,不得拖延!” 許銘當即直接下達了開拔的命令,眾將紛紛領命。 “此戰我軍敵手是羅剎國,此國乃是西夷,善用火器、戰力強悍,按照國防部的說法,甚至要略強于滿清韃子,所以全軍將士務必戒驕戒躁,在小心謹慎的同時,拿出全部的戰力,給老子狠狠的干這幫雜碎!” “得令!” 兩天后,大軍所需物資準備完畢,并且副都護杜仲明征召了廣武州附近的七個蒙古部落,雇傭這些蒙古人為大軍運送后勤補給,并且還臨時招募了兩萬多民夫,以及大量的馬匹、馬車。 許銘當天下令大軍出發,從廣武州向北,朝著北面千里之外的不里牙惕方向進發。 當然,騎兵出身的許銘自然有所準備,在大軍前方派出了大量的夜不收和騎兵,一方面打探消息,一方面為后續大軍開路。 到了九月中旬的時候,許銘率部在不里牙惕北岸駐扎,隨后便廣派夜不收搜尋羅剎國兵馬的蹤跡。 而在東路方向,總兵官衛東、副總兵齊海偉率領國防軍第九軍已經出了山海關,并且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時候,率軍抵達了刺魯衛城。 國防軍第九軍將士在城外駐扎休整兩日,此時總兵官衛東、副總兵齊海偉入城拜見副都護葛叢。 “這么說,羅剎國已經四次增兵了?” 在都護府內,二人聽了副都護葛叢介紹的當前戰況,都被羅剎國的入侵決心震驚了。 此時葛叢憂心忡忡的說道:“是??!此前都護府向朝廷報警的時候,只有數千羅剎國兵馬圍困木河衛,可是經過四次增兵,昨日收到都護派人送來的戰報得知,目前在木河衛一帶的羅剎國軍隊已經達到八萬多人,并且裝備了大量的火銃、火炮,實力非常強悍!” “另外,經過審問夜不收抓到的俘虜后得知,羅剎國在我北庭都護府、瀚海都護府兩個方向,也投入了小股兵力,其意圖應該與朝廷相當,都是為了牽制對方的兵力?!?/br> 總兵官衛東、副總兵齊海偉對視一眼,心中都很沉重,隨后衛東問道:“不知道嶺北都護府的駐防軍有幾個營?” 葛叢說道:“目前嶺北都護府有駐防軍六個營,不過刺魯衛城這里要留下一個營駐守,其余各地要留下兩個營駐守,還要動用一個營護衛大軍后方糧道,所以目前都護率領的兵馬中,除了國防軍第十軍之外,就只有兩個駐防營了?!?/br> 齊海偉說道:“如此說來,目前在木河衛城方向,敵我兵力是旗鼓相當的,如果加上我國防軍第九軍的兵力,我軍在兵力上應該會占據很大的優勢?!?/br> 葛叢卻搖了搖頭,說道:“可是目前有情報顯示,羅剎國還有可能繼續增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