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478節
周圍的衛兵不用多說,此時已經全部沖了過去,李淏和幾個隨從見狀都是驚恐萬分,紛紛慌張的逃跑,李淏還腳下一絆撲倒在地,隨后手腳并用的爬了起來,正要繼續逃跑,就被人從后面撲倒,隨后兩個衛兵將李淏死死的按在地上,而幾個隨從則被其余的衛兵手起刀落,全部當著李淏的面砍死。 “??!” 李淏大聲呼喊著:“放了我,我是世子,你們要干什么!” 樸自荀見抓住了李淏,頓時松了一口氣,李倧跑了沒關系,眼下自己也能自圓其說、料理首尾了。 “李倧無能,禍亂朝鮮,幸好有本將軍率部反正將其驅逐,世子不要慌張,萬事有本將軍為世子做主,世子只管等著繼位好了!” “???” 李淏詫異的看著樸自荀,好像在看一個傻子一般:“明軍隨時都會殺來,這個時候你還要另立王位,你是不是昏了頭??!” 樸自荀的嘴角頓時抽搐了幾下,然后怒聲說道:“本將軍是在拯救朝鮮,世子可不要誤會了。另外,本將軍奉勸世子一句:要識時務,不要自取其辱!” 隨后,樸自荀便命人將李淏帶走關押在宮中,隨后自己則準備去城中穩定局面,忽然就接到了副將李現的回復,頓時大怒起來:“李現混賬,他竟然暗通奴賊金自點!” 說完,樸自荀便命參將李勛率部駐守王宮,自己率領參將樸昊明、參將金圣宗前往城南大營,三人在數十衛兵的保護下,策馬在黑夜中的漢城穿梭而過,很快就趕到了大營之中。 此時副將樸英東已經掌控了大營內的六萬精銳,見樸自荀已經掌控了局面,樸英東頓時大喜過望,隨后又聽聞副將李現首鼠兩端,大怒說道:“大將軍,末將立即率部接管城防,拿下李現!” “嗯,你率一萬精銳立即接管城防!” “是!” 沒過多久,在漢城西城門附近,副將樸英東先是將一萬精銳兵分四路,同時向其余三個方向的城墻派去兵馬,然后自己率領兩千五百精銳趕到了這里,正好遇到率部巡視的副將李現。 “李現暗通逆賊金自點,給我拿下!” 兩千五百精銳直接沖上去拿人,李現見樸自荀要對付自己,直接大吼道:“樸英東作亂,給我殺!” 此時雙方人數接近,兩方人馬頓時廝殺在一起,漢城之中再次混亂了起來。 當樸自荀接到消息的時候,也很是吃驚,沒想到李現有膽子率部抵抗,當即命參將樸昊明率領五千精銳趕去支援。 當樸昊明率部趕到西城門附近的時候,戰斗已經造成了數百人傷亡,而副將李現已經不見了蹤影。 “殺!” 樸昊明大聲怒吼道:“逆賊李現罪無可恕,給我找,立即誅殺!” 五千精銳隨即沖進戰場,李現所部兵馬很快就被全部斬殺,但是樸昊明和樸英東率部在周圍尋找了大半夜,也始終沒有找到李現的蹤影,隨即從城樓附近抓到的俘虜那里詢問到,李現在雙方交戰的時候,趁亂帶人將城門打開縫隙逃出了城。 “廢物!” 城南大營中軍內,樸自荀接到消息頓時大怒,對著樸昊明、樸英東一頓臭罵,竟然讓李現逃走。 隨后參將金圣宗說道:“大將軍,眼下還是盡快收拾殘局吧,先將漢城周圍的三十多萬大軍控制在手里才是正理?!?/br> 樸自荀點了點頭,當即擬定命令,派人連夜向漢城周邊的軍營送去,就說李倧衰敗朝鮮,自己已經擁立世子李淏繼位,命各部將領明日一早趕來漢城,向朝鮮王國的新王上宣示效忠。 同時,樸自荀還下令各部加強漢城的防務,防止漢城周邊兵馬趁機作亂。 次日一早,王上李倧領議政金自點被趕走,大將軍樸自荀擁立世子李淏繼位的消息傳開,漢城周邊的三十多萬朝鮮兵馬頓時亂作一團。 各部將領也是各行其是,有人準備向世子李淏效忠,有人準備率部尋找李倧,有人是金自點的黨羽,當即率部離開漢城周邊,準備尋找金自點繼續追隨。 僅僅一天時間,聚集在漢城內外的四十多萬朝鮮大軍便分崩離析,最終只有八萬多朝鮮兵馬向漢城靠攏,統領這八萬多兵馬的將領只身入城宣示效忠。 給李淏草草舉辦了繼位典禮,樸自荀臉色陰沉的召集一眾心腹部將議事,眼下的局面是自己沒想到的,下一步自己只能繼續爭取江原道的十萬大軍,于是便派人聯絡正在路上的大軍,命領軍將領立即趕到漢城協防。 “王上已經繼位,我等就要死守漢城,只有漢城在,朝鮮才在!” 與此同時,李倧在數十侍衛的護送下,一路逃出漢城,向北面亡命奔逃,眾人沒有馬匹,也沒有補給,更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向北面一直走到了天黑時分。 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李倧等人抵達了北面的楊州城,在這里接管了數百守軍,然后李倧一行才吃上了一口包飯。 次日一早,李倧不敢在楊州城多做停留,思慮再三之后,認為樸自荀已經掌控了漢城,恐怕朝鮮各地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眼下也只有繼續向北,看看能否向明軍投降。 “明軍不是清軍,要是我以朝鮮國王的身份向明軍投降,也許還能保全性命?!?/br> 李倧太清楚樸自荀和金自點了,眼下不管自己落在誰的手里,恐怕都會沒命。 于是李倧直接將楊州城內的數百兵馬也帶走,還帶走了城中府庫的所有錢糧,出城之后繼續向北,三天之后抵達了黃海道南端的延安府。 當李倧率部剛剛進入城內的時候,城外便出現了一支明軍的夜不收,李倧此時非但沒有畏懼,反而大為高興,急忙跑到城墻上觀望。 只見城外的明軍夜不收非常剽悍,而且裝備精良,不但每人都身披鐵甲,而且每人還裝備了三匹戰馬,如此強悍的騎兵,頓時讓李倧喪失了所有抵抗的意志,直接對身旁的部下說道:“升起王旗,打開城門,向明軍投降!” 周圍的朝鮮兵將先是一愣,緊接著便全都如釋重負的釋然了。 很快,延安府的城門打開,一個參將帶著幾個部下雙手舉著佩刀走了出來。 城外的夜不收也紛紛策馬靠近,然后一名夜不收旗長居高臨下的說道:“你們是要投降?” “是?!?/br> 朝鮮參將恭敬的說道:“城中有朝鮮國王在,我等是代表王上向將軍投降,還請將軍能善待王上,并且代為向閣老稟報!” “什么?” 夜不收旗長頓時心中狂喜,自己今天出門撞大運了,正常的巡邏竟然撞見了李倧! “讓李倧立即率城中所有兵馬出來投降,所有人高舉雙手出來!” 朝鮮參將聞言雖然心中不滿,可事已至此,還是回去傳話。 李倧此時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率領城中數百兵馬,以及延安府的數百守軍全部出城,眾人高舉著雙手在城門外站在一起,隨后便由夜不收旗長率領二十多名夜不收將士押解,趕往海州城外。 此時的海州城外營壘密集,劉衍原本可以迅速拿下海州城的,可是城中畢竟還聚集著三十多萬朝鮮兵馬,明軍雖然強悍,但是強攻之下也不可避免的會有不少傷亡,所以劉衍便下令以圍城為主,以北洋艦隊的戰艦從海面上炮轟城池,同時以各軍火炮不斷轟擊城墻,殺傷朝鮮守軍兵力,震懾朝鮮大軍的士氣。 “什么?抓到李倧了!” 在中軍大帳內,劉衍收到夜不收的奏報,頓時詫異非常,李倧不是在漢城內嗎,怎么跑到延安府去了? 隨即劉衍便敏銳的意識到,漢城一定發生了巨變,朝鮮的局勢徹底變天了! “立即命令各軍炮兵和北洋艦隊停止轟擊海州城!” 要是抓到了李倧,那海洲城也就沒有必要再打了,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同時還可以獲得城中的三十多萬大軍。 “看來對于朝鮮的策略也要變一變了,由征服朝鮮變為扶持代理人,應該更符合大明的利益!” 劉衍的目光不止停留在朝鮮半島上,東面的倭寇肯定不會留下,必須要打下來,這幾十萬的朝鮮兵正好是繼續東征的上好炮灰。 很快,李倧被帶進了明軍營壘之中,看著綿延不絕的營壘,看著其中頂盔摜甲、裝備精良、強悍非常的數十萬明軍將士,李倧頓時佝僂起來,此時才明白自己征召全國青壯對抗明軍,是一種多么可笑而又無知的做法! 在中軍大帳內,劉衍見到了李倧,雖然李倧有四十多歲,但是在只有二十多歲的劉衍面前,李倧卻覺得自己仿佛是小孩子一般,根本提不起氣來,而且緊張到了極點。 李倧在劉衍的詢問下,將漢城發生的事情詳細的敘述了一遍。 劉衍聽聞是朝鮮大將軍樸自荀發動了政變,也很是詫異,朝鮮都到了這等地步了,竟然還有心思爭權奪利,這樣的白癡是怎么爬到高位的? “呵呵,殿下不必緊張,雖然如今兩國刀兵相見,可在本公看來,一定是朝鮮國內有jian佞,才會挾持殿下對抗大明。今日聽聞了漢城之事,果然如此!” 李倧聞言頓時喜極而泣,劉衍已經給自己下了定論,自己的性命終究是保住了。 “下國小王叩謝上國魯國公體諒!” 李倧跪在地上重重的磕頭,然后大哭著說道:“從今以后,朝鮮當為上國馬首是瞻,上國號令,自當無所不從!” 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王鼎立 次日一早,李倧便換上了朝鮮國王的團龍服,然后打出了王旗來到海州城外。 隨著李倧的出現,海州府城內的朝鮮守軍頓時亂成一團,眾人昨天還在拼死抵抗,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中堅守城池,可是一夜過后,自己的王上便出現在城外,并且派人到城下命令城中守軍全部投降! 這個局面,讓城中的三十多萬朝鮮兵馬難以接受,當即發生了分裂,海州城內頓時亂成一團。 劉衍站在中軍高臺上,手中的千里鏡不斷移動著,將海州府城城墻上的情況盡收眼底。 只見城墻上的朝鮮士兵不是在對峙,就是互相廝殺,站在城外甚至都隱約可以聽到城內的廝殺聲。 這種情況劉衍也提前料到了,現在能夠順利拿下海州城,就看李倧這個朝鮮國王的名號是不是過硬了。 一個時辰之后,海州府城里面的廝殺聲逐漸平息,隨即城門相繼打開,城中的三十多萬朝鮮兵馬全部放下兵器,列隊出城投降了。 李倧隨即帶著部下上前,一番交接和震懾之后,李倧帶著幾名朝鮮將領來到明軍中軍,同時李倧命令三十多萬朝鮮士兵全部聚集到海州城的西面待命,任何人不得妄動。 在明軍中軍,李倧帶著幾個朝鮮將領全部跪在地上,劉衍看著眾人,沉聲說道:“都起來吧,殿下為本公介紹一下,如何?” “敢不從命?!?/br> 在前來中軍的路上,李倧自然已經將漢城發生政變,樸自荀和金自點先后攻入王宮的情況告訴了幾人,此時幾個朝鮮將領還算忠誠,紛紛對樸自荀、金自點表達了“憤慨”。 隨后李倧給劉衍介紹了一番。 被李倧帶來的朝鮮將領一共有四人: 一人名叫李光,是朝鮮軍中副將,此人長得瘦弱,但是按照李倧的說法,卻是四人之中戰功最多的,其麾下兵馬也是最多,大概有十余萬人馬。 一人名叫金泉男,是朝鮮軍中參將,身材魁梧、小眼餅臉,典型的朝鮮人面容,麾下有兵馬六、七萬人。 一人名叫金知全,也是一個參將,麾下兵馬五萬左右。 最后一人名叫樸東有,同樣是朝鮮參將,麾下兵馬七萬多人。 劉衍看著這幾人,雖然在朝鮮軍中都算是人才,可是放到明軍之中,劉衍估計也就能干個百總、千總而已。 不過這幾人劉衍還有些用處,便對幾人說了些勉勵的話,讓幾人盡全力輔佐李倧,而自己也將與朝鮮國握手言和,一同出兵收復漢城,為“友邦”報仇。 幾人聞言紛紛領命,李倧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對著劉衍一同磕頭,全然不顧及自己朝鮮國王的身份。 當日,劉衍命李倧和四個朝鮮將軍立即整編海州府城周邊的所有朝鮮兵馬,四天之后要將三十多萬朝鮮大軍整編完畢,準備投入接下來的作戰。 李倧和李光、金泉男等人當即領命,恭敬的退出了中軍大帳。 隨后劉衍命人將樸自荀、金自點叛亂,朝鮮國王李倧被叛軍驅逐出漢城,而自己率領大明將士救下李倧的消息,向朝鮮各地擴散出去。 李倧也得到了劉衍的指示,隨即以朝鮮國王的名義給各地朝鮮守軍、官吏下令,命朝鮮各地的兵將、官員立即向明軍投降,大明將士所過之處,任何人不得阻擋,否則視為朝鮮國的叛逆! 如此,四天之后,李倧初步將三十多萬大軍整編完畢,而副將李光也被李倧提拔為新的朝鮮大將軍,金南泉、金知全、樸東有三個參將,也被全部提拔為副將,整編后朝鮮大軍一共有三十八萬人,其中三個副將每人統領八萬人,李光同時十萬人,四萬人作為李倧的“御林軍”,歸李倧親自統領。 眼見李倧完成了大軍整編,而這段時間李定國、陳暉也率領國防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抵達了海州府城外圍,與主力大軍成功匯合,劉衍隨即下令大軍海陸并進,明軍、朝鮮聯軍八十多萬人馬,浩浩蕩蕩的朝著漢城殺去。 當然,如此眾多的兵馬,朝鮮國是無論如何也支撐不了的,所以大軍的錢糧開支全部壓在了明軍一方。 對此明軍各部總兵官頗有微詞,認為朝鮮兵戰力不行,但是吃的真是不少,完全就是累贅。 可是劉衍卻不這么認為,現在大明雖然擔負了三十多萬朝鮮兵馬的軍費開支,可是卻獲得了數十萬的炮灰,還有李倧這么一個傀儡,將來朝鮮就是大明忠誠的屏藩。 這樣的局面對于大明下一步的作戰有很大的益處,可以挽救許多明軍將士的生命,這可是多少錢糧都換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