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476節
此時鄭成功和陳暉紛紛舉著千里鏡觀察敵軍情況,見到這樣一幕,二人的臉上也是露出了詫異和可笑的表情。 朝鮮國也算是大明周邊比較強大的國家了,其兵備竟然頹廢到這等地步,真是讓人意想不到,也難以理解。 “咱們,攻一下?” 此時國防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各部的火炮已經全部準備就緒,陳暉便看向鄭成功詢問道。 鄭成功舉著千里鏡估算了一下兩軍的距離,此時朝鮮大軍就停在距離明軍軍陣“一箭之地”之外,差不多就是一百三十步,差不多一百五、六十米的距離。 剛開始朝鮮大軍一路向前推進,鄭成功和陳暉還誤以為敵軍這是要直接沖陣了,可是隨后朝鮮大軍便停了下來,便出現了之前的那一幕場景。 此時鄭成功說道:“應該是朝鮮軍中主將的問題,此人的認知應該還停留在兩軍交戰、萬箭齊發的程度,根本沒有考慮火器的因素!” 陳暉搖頭笑著說道:“如此,那便是給咱們直接送來的戰功,不要白不要!” “開炮吧!” 鄭成功說道:“對于這樣迂腐的對手,沒必要再浪費時間了?!?/br> 此時鄭成功甚至還在為自己之前的謹慎而懊悔,要是在朝鮮大軍向前推進的時候,就直接下令開炮,估計現在國防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的騎兵將士已經開始攆鴨子了。 “好?!?/br> 陳暉直接對身邊的傳令兵下令,很快國防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各部的火炮接到了命令。 只不過在此時兩軍相距的距離上,紅衣大炮和佛朗機炮的威力反倒不如虎尊炮和神機炮車好用,所以鄭成功追加了一道命令:以虎尊炮、神機炮車開火,待到敵軍潰逃之后,紅衣大炮、佛朗機炮再進行轟擊。 “放!” 轟! 很快,明軍裝備的七、八百門虎尊炮、神機炮車開火,猛烈的火力瞬間橫掃過去,將前方一百多步外的朝鮮軍的軍陣削掉了厚厚一層。 而且虎尊炮和神機炮車的填裝速度非???,幾乎可以做到火力持續不絕,對面的八萬多朝鮮大軍只堅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紛紛潰逃,數萬人驚恐的向后奔逃,相互之間開始大規模的踩踏,一時間死者無數。 很快,明軍裝備的紅衣大炮和佛朗機炮也開始轟鳴起來,國防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各部的騎兵也開始調動,兵分左右兩翼,沿著炮轟范圍的兩邊向前推進,隨時沖殺逃出炮轟范圍的敵軍。 這場戰斗只持續了一個時辰的時間,朝鮮咸鏡道的八萬多主力便宣告覆滅,明軍斬首五萬三千余級,俘虜一萬兩千余人。而明軍竟然奇跡般的只有十三名傷員,而且其中還有五人是炮手,在開炮的時候不小心被炮管給燙傷了。 不過朝鮮大軍的主將已經戰死,據說是被一顆佛朗機炮的炮彈給打碎了,戰后鄭成功和陳暉都沒能見到這個奇葩的敵軍將領。 第六百八十三章 擋不住了 京畿道,漢城。 在朝鮮王宮內,李倧滿面愁云的坐在一處側殿里,大將軍樸自荀、領議政金自點站在旁邊,二人也是眉頭緊鎖、嘆氣不斷。 “明軍已經連下數城,平安道和咸鏡道的幾十萬大軍已經敗亡,兩道殘兵不是被明軍殲滅,就是自行潰散南下,我朝鮮疆土已經喪失三分之一了!” 雖然朝鮮疆域分為八道,可是平安道和咸鏡道卻是八道之中面積最大的,兩道合起來足占朝鮮三分之一的面積,也難怪李倧坐不住了。 眼下是軍事,金自點自然不會接下話題,而是對樸自荀說道:“如今明軍已經沖進了黃海道,黃海道的三十多萬大軍能夠穩住戰線,還請大將軍為王上解惑?!?/br> 樸自荀瞟了金自點一眼,對于這個領議政很是看不上眼,隨后便對李倧說道:“王上,我軍的戰力實在是難以與明軍相抗衡,如今戰事的發展也已經偏離了我軍戰前的預想,可以肯定的是,如今戰事多半是堅持不到今年冬季了。所以......” “所以什么!” “所以王上還要早作打算!” “早做打算?” 李倧的臉色更加難看,抬高了音量說道:“我要如何打算!” 樸自荀說道:“不如向明軍議和?!?/br> 金自點聞言嚇了一跳,自己之前可是親清派的,如果與明軍議和,難保自己不會被大明內閣首輔劉衍清算,所以金自點急忙說道:“王上!與明軍議和的話,首輔劉衍肯定要清算我朝鮮支援滿清之舉,到時候大明會如何處置朝鮮,又會如何處置王上?” 李倧心中也在擔心這些,以如今的局勢來講,說是議和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說白了就是向明軍無條件投降,到時候要殺要剮都只能聽從明軍號令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出路了?” 李倧不甘心的問著,目光也從樸自荀轉向了金自點。 此時金自點的臉色也很是糾結,片刻之后便好像是下定了決心,說道:“王上,不如向日本借兵!” 李倧和樸自荀的臉色頓時大變,日本?當初可就是日本入侵朝鮮,幾乎將朝鮮攻滅的! 樸自荀大聲怒斥道:“金自點!你昏了頭了,日本人對朝鮮始終沒有放棄幻想,你竟然還要引狼入室!” 李倧也是極為不滿的說道:“數十萬明軍攻入朝鮮是亡國之危,日本人進入朝鮮則是滅種之危!此議不必再提!” 金自點見李倧和樸自荀都非常反對向日本借兵,只好低下頭不再說話,可是心中卻是活絡了起來。 就在這時,一名左參贊快步走了進來,大聲說道:“啟稟王上,剛剛收到消息,明軍數十萬主力已經圍住了黃海道治所海州城,并且調集了龐大的艦隊進行夾擊,海州告急!” 這下,李倧、金自點、樸自荀都慌了手腳,海州城一旦陷落,那整個黃海道就完了,京畿道也就失去了北面的屏障,明軍可以直接沖進京畿道內,漢城也將危在旦夕。 樸自荀說道:“王上,應立即調集江原道的十萬大軍支援海州!” 金自點則極力反對,此時去支援海州已經沒有什么意義,黃海道的三十多萬大軍都擋不住明軍,只能龜縮在海州城內外,被明軍海陸大軍圍攻,江原道的十萬兵馬趕過去能干什么?不過是給明軍送菜而已! 李倧這次聽進了金自點的話,對樸自荀說道:“立即將江原道的十萬大軍調到京畿道來,集中所有兵力固守京畿道!” “王上!” “不要再說了!” 樸自荀看著已經亂了陣腳的李倧,明白李倧已經被明軍的強大攻勢給嚇住了,自己說什么都沒有用,只好領命退下。 金自點卻并沒有退下,而是對李倧說道:“王上,不是臣說喪氣話,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即便將江原道的十萬大軍調回來,多半也是受不住漢城的?!?/br> “那怎么辦?” 李倧心中苦澀,朝鮮本就是小國,只能依附于中原王朝,原本以為滿清崛起、大明衰敗,中原肯定會重演蒙古南下的陸沉局面,所以朝鮮才會投向滿清。 可是誰能想到,已經行將就木的大明竟然起死回生了,甚至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將如日中天的大清送下了地獄,這一番驚天逆轉實在是出人意料,讓李倧怎么也想不明白。 此時金自點說道:“既然王上不愿意向日本借兵,那為今之計也只有放棄漢城,率領京畿道、江原道的五十多萬大軍向南撤退,先撤到忠清道去?!?/br> “放棄漢城?” 李倧吃了一驚,要知道現在朝鮮兩班官吏并不是很穩定,有很多親清大臣,這些人都是定時炸彈,如果自己逃出了漢城,難保不會有人舉起旗號另立他人為王。 金自點自然也清楚這一點,于是說道:“王上要清楚,這不是放棄漢城,而是戰略轉移,大將軍不是說只有堅持到今年冬天,朝鮮才會有一線生機嗎?那王上就應該盡全力拖延戰事,撤退便是最好的辦法?!?/br> “而且王上撤出漢城的時候,也應該將兩班大臣和宗室全部帶在身邊,以免有人被明軍抓住,多生事端!” 李倧聽完不禁點頭贊同,眼下也只有這個辦法還像是那么回事,至少可以拖延時間、保存實力,否則以明軍的強悍和龐大的兵力,京畿道和江原道的五十多萬大軍也是抵擋不了多久的。 “王上,眼下黃海道已經不可救了,黃海道的數十萬大軍一旦覆滅,那京畿道和江原道的五十多萬大軍就是朝鮮的最后兵力,也是朝鮮的最后希望,王上不可不慎重,輕易不可與明軍對壘??!” 李倧重重的點了點頭,決定采納金自點的建議,當即下令準備南撤。 次日,李倧準備放棄漢城向南撤退的消息徹底傳開,整個漢城都陷入了動亂之中,城中百姓開始大批的向南出逃,到處都是扶老攜幼居家出逃的百姓,還有大批的兩班官吏也是一樣,乘著馬車、帶著財物直接逃命,整個漢城都像是末日來臨一般。 樸自荀聞訊也是大吃一驚,自己還在苦苦謀劃如何抵擋明軍,李倧竟然要準備棄城而逃了,難道朝鮮還有比漢城更堅固的城池嗎? 于是樸自荀直接進入王宮,準備面見李倧進行勸諫,卻見王宮內外也是一片慌亂,到處都是打點行囊的宮女和仆從,還有一隊隊的侍衛在搬運大大小小的木箱子,看來李倧已經徹底下定決心,準備跑路了。 隨后樸自荀直接來到了李倧的寢宮,只見李倧正在和金自點商議著什么,二人見到樸自荀到來,都顯得很詫異。 “臣已經派人聯絡江原道的十萬大軍,命其部盡快趕來漢城協防,可是王上為何突然要放棄漢城南撤?” 樸自荀一上來就直接質問,讓李倧很是不高興,說道:“難道大將軍有辦法擋住明軍嗎?京畿道和江原道的五十多萬大軍已經是朝鮮最后的希望,絕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樸自荀說道:“可漢城是朝鮮的都城,驟然放棄,會讓軍心盡失,朝鮮也就完了!” 李倧聞言不悅,金自點直接說道:“大將軍不要危言聳聽,只要王上還是安全的,只要五十多萬大軍還在,朝鮮就還在!” “再者說,將戰事拖延到入冬,不就是大將軍的謀略嗎?如今放棄漢城也是為了拖延戰事,王上可都是按照大將軍的謀略行動,為何大將軍就看不出來?” 樸自荀指著金自點怒斥閉嘴,然后又要向李倧勸諫,卻見一個侍衛快步進來,稟報道:“啟稟王上,宗室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br> 此時王宮之中只有李倧的妻小,王后趙氏乃是李倧之繼妃,本貫楊州。其父為漢原府院君趙昌遠,其母為完山府夫人崔氏。 長子李朚在崇禎十年“丙子胡亂”后,與其妻姜氏和其弟鳳林大君李淏被押往盛京做人質,而后隨著滿清的接連敗亡,多鐸為了穩住朝鮮,并且向朝鮮索要兵力,便將其余李淏放歸朝鮮。 只不過李朚命不好,回到漢城沒多久便染病而亡,謚號“昭顯”。此時王宮內只有李朚的牌位而已。 次子李淏今年二十八歲,也是此時的世子,早年受封鳳林大君,丙子胡亂期間在江華島被清軍俘虜,被滿清放歸后,便成了李倧寄以厚望的兒子。 三子李?今年二十四歲,封麟坪大君。 此時樸自荀萬萬想不到,李倧竟然已經將家眷都整頓好,現在拔腿就可以走了! “王上!” 李倧見樸自荀還在糾纏,便怒聲說道:“大將軍!你現在立即派人給江原道的十萬大軍傳令,命其部立即趕往忠清道的治所公州!” “另外,立即動員京畿道的四十萬大軍,三天之內全部向忠清道治所公州集結!” “傳令漢城內外兩班官吏、宗室子弟全部隨本王南下忠清道,任何人不得例外!” 樸自荀聞言臉色慘白,面對李倧的堅持,只好領命退下,只是背影看上去很是落寞。 金自點則是沾沾自喜,說道:“王上,還應該將京畿道各地的府庫錢糧全部帶走,以免落在明軍手中?!?/br> “嗯,此事提醒得對,理應如此!” 李倧稍稍思索了一下,便說道:“此事領議政親自去辦,三天之后所有錢糧物資,隨同大軍一同南下忠清道?!?/br> “是?!?/br> 金自點出了王宮之后心中歡喜,自己的想法終于落到了實處,只要李倧出了漢城,自己便可以趁機籠絡兩班大臣拿到權柄,到時候朝鮮的大政就會落到自己的手上! 更讓金自點高興的是,今日李倧竟然還將調集各地府庫的事情交給自己,這便是將南下的財權交給自己打理,接下來掌控權柄的把握就更大了。 與金自點的洋洋得意不同,樸自荀出宮之后便直接去了大將軍府,召集一眾部下議事。 在樸自荀看來,逃出漢城的王上就已經不配再統領朝鮮了。而李倧和金自點所說的,用撤退換時間的辦法,也是一廂情愿罷了。 數十萬大軍貿然撤退,連王城都不要了,這不是撤退,而是逃亡,用不了幾天,數十萬大軍便會在撤退的途中自行崩潰,到時候別說拖延戰事了,所有人都會死在逃亡的路上! 所以,樸自荀并沒有給江原道的十萬大軍下令南下,而是派人繼續催促江原道的十萬大軍趕來漢城,同時將一眾心腹部將召集起來,在大將軍府的密室里開始議事。 「感謝書友湘蜀風光、56750805的月票,東仙會繼續努力碼字的」 第六百八十四章 漢城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