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436節
國防軍第十五軍軍部直屬炮兵營五、六百門各式火炮在城外一字排開,一輪又一輪的轟擊之下,復州衛城年久失修的城墻根本抵擋不住,很快就在猛烈的炮火之下轟隆隆的開始坍塌。 而城頭上的三百多鄉勇,此時也是死傷慘重。哪怕只有幾十人的傷亡,但是也對剩下的鄉勇造成了巨大的震懾,剩下的兩百多鄉勇紛紛開始潰逃,即便是那些滿人子弟、漢jian家丁也開始一起潰逃。 鄭成功有些啞然的望著城頭上潰散的人群,對左右部下說道:“那些狗韃子、漢jian賊人看上去好像氣勢洶洶的,沒想到這么快就崩潰了!” 隨后復州衛城的城門被火炮轟碎,騎兵部和黑奴火銃隊、鐵人軍各部沖入城中,很快便占據了城池,城中的滿清鄉勇人馬被殺戮一空。 但是鄭成功進入城內后,卻沒見到什么百姓,只看到了無數斷壁殘垣,復州衛城竟然已經是一座空城,城中原本的百姓早已不見了蹤影,不是被韃子殺害,就是被迫害得舉家逃亡,原本富庶的城池如今已經是一處殘破之地。 “立即稟報督師:復州衛城已經拿下,請主力大軍盡快來源!” “命令軍部第十五軍各部將士休整一個時辰,隨后整頓出城,向北面的永寧監城進發!” “是!” 第六百二十三章 拿下蓋州衛 大明洪武四年,朝廷為加強對遼東的統治,設置了遼東衛都指揮使司。翌年六月,置蓋州。洪武九年十月,廢州置衛。 《蓋平縣志》載:“明洪武九年改設蓋州、復州二衛,今縣地則蓋州衛地也”。 明洪武五年六月,置蓋州,并將土城改建磚城。九年,蓋州城展筑,南門改建為鐘鼓樓。全城設三門,東曰“順清門”,南曰“廣恩門”,西曰“海寧門”。同年,改定遼后衛為蓋州衛,與州制并存,治所仍故。 衛設察院行臺、苑馬寺、撫民通判公署,經歷司、鎮撫司、左右中前四個千戶所、儒學、社學、軍器局、軍儲倉、預備倉、錢帛庫、養濟院、草場、教場、漏澤園、鹽軍百戶所、鐵軍百戶所、驛站等。 蓋州衛全境置屯兵城堡八處、關四處。洪武六年至永樂十三年,為御倭寇擾邊,又置煙墩八座,墩架二十五座。蓋州衛城堡所轄墩架cao守官軍兩千四百余員,其中本城官軍達舍一百二十一員?!?/br> 到了嘉靖年間,蓋州衛人口大幅增加,《遼東志》載“城鄉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貨賄羨斥,每歲終替至京師,物價為之減半”的繁榮景象。 可是到了如今,蓋州衛早就沒有了之前的盛況,不但人口銳減,蓋州衛下轄的各處煙墩、屯堡、關口已經全部廢棄,各地的鄉民也早就不見了蹤跡,蓋州衛城中的百姓也只剩下幾百戶而已,可見在滿清的治理之下,遼東民生之凋敝到了何種的地步! 這天正午時分,鄭成功率領國防軍第十五軍將士抵達了蓋州衛城,隨即將城池團團包圍,各部火炮也開始在城池東、西、南三面布防。 蓋州衛城沒有北門,所以鄭成功只是在北面部署了少量的鳥銃手,負責壓制城頭、牽制城中兵力。 國防軍第十五軍各部將士緊張的部署著兵力,城中的清兵卻已經被嚇傻了,幾十萬大軍就在廣寧前屯衛那邊堵著,這些明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此時蓋州衛城和復州衛一樣,城中只有幾百鄉勇,由十幾個滿人子弟帶領,眾人聚集在城頭上瑟瑟發抖,城外數萬精銳明軍根本不是眾人能夠抵擋的,特別是明軍竟然還攜帶著數百門火炮,這樣的戰力更不是己方區區數百人能夠抗衡的。 突然,一個滿臉橫rou的滿人指著南面,大聲叫道:“快看那邊!” 城墻上的眾人紛紛看去,只見曠野之上出現了無數明軍的旌旗,浩浩蕩蕩的大軍正在向蓋州衛城壓來,無邊無際,不知道由多少人馬。 “明、明軍的主力,都在這邊?” 一個撥什庫咬著牙,說道:“你們在這里堅守,我立即沖出去,向主子稟報情況!” 這個撥什庫是蓋州衛的領兵之人,滿州鑲黃旗,其余眾人望著城外正在部署的明軍,知道現在沖出去,那就是九死一生,都對著撥什庫投去了欽佩的目光。 片刻之后,那撥什庫選拔了十幾個驍勇部下,基本上都是城中的滿人子弟,只剩下三、四人還在城中帶兵守城。 很快,那撥什庫便帶人從西門沖了出去,不過卻迎面遇到了一隊國防軍第十五軍的夜不收,十幾個清兵直接策馬逃命,根本不敢與大隊的明軍夜不收廝殺。 “殺了他們!” 很快蓋州衛城西面便傳來了此起彼伏的鳥銃轟鳴聲,在城墻上清兵畏懼的眼神中,十幾個沖出去的清兵很快就紛紛落馬,那撥什庫也被鳥銃集中,直接一頭墜落馬下。 十幾個清兵根本沖不出去,城外國防軍第十五軍將近五萬名將士,已經對城池進行了嚴密的封鎖,現在蓋州衛已經是一座孤城。 一個時辰之后,鄭芝龍也率領海路軍主力抵達城下,施大瑄率領的北洋艦隊也在西面十幾里外的海面上???。 鄭芝龍將鄭成功招來,問道:“多長時間能拿下蓋州衛?” 鄭成功直截了當的說道:“一個時辰之內,必定拿下蓋州衛!” “那就開始吧?!?/br> “是!” 鄭成功上馬便要返回前方軍中,可是還沒策馬出了中軍,就看到蓋州衛的城門緩緩打開,然后數百清兵舉著雙手從南城門列隊走了出來。 這些韃子投降了! 此時鄭成功的臉上神色復雜,好像是便秘了許久一樣,讓這位海路軍的先鋒官蓄力一拳,竟然打不到實處上。 片刻之后,鄭成功策馬回到軍中,咬著牙對副總兵鄭芝虎說道:“進城!將那些韃子俘虜全部押到中軍去?!?/br> “是?!?/br> 不到半個時辰之后,鄭芝龍便率中軍進入了蓋州衛,同時派人去西面十幾里外,與北洋艦隊取得聯系,讓總兵官施大瑄立即趕來參加軍議。 按照國防部在戰前制定的方略,海路軍拿下蓋州衛之后,便要開始分兵,所以鄭芝龍要與各部將領落實具體的分兵事宜。 此時蓋州衛內外的清兵和滿人已經被全部肅清,那數百投降的清兵,以及城中滿人的家眷,已經全部被集中到城南,當著城中數百戶僅存的百姓,全部斬首示眾。 城中百姓平日里被滿人壓迫甚深,此時見狀紛紛歡呼起來,甚至不少跟滿人有血債的百姓更是激動,或是大仇得報,嚎啕大哭起來,或是對著國防軍將士磕頭不止,讓人見了心中悲切。 在城中原指揮使衙門,這里在被滿清占據后,一度被作為城中清兵將領的宅院使用,現在則是作為海路軍中軍的臨時所在。 此時國防軍第十軍總兵官鄭義、第十五軍總兵官鄭成功、第十六軍總兵官陳暉、北洋艦隊總兵官施大瑄全部到齊,鄭芝龍隨即開門見山的說道:“按照國防軍的總體方略,我海路軍將就此分兵,明日一早,施總兵率北洋艦隊向西北方向出發,經連云島,直撲廣寧前屯衛外海,從海上威脅清軍主力,并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派兵登陸作戰?!?/br> “同時,陳總兵率第十六軍留守蓋州衛,并且以蓋州衛為核心,抓緊時間構筑防線?!?/br> “本督將率第十軍、第十五軍北上進攻海州衛,拿下海州衛之后,便以海州衛為核心構筑防線?!?/br> 鄭芝龍當著眾人的面,指著面前的輿圖,用手指在海州衛和蓋州衛之間劃了一道,說道:“海州衛和蓋州衛組成的這道防線,將徹底切斷滿清主力數十萬大軍的退路,切斷滿清與沈陽城之間的聯絡?!?/br> “奴酋多爾袞再想獲得后方的消息,就只有派人繞路草原,等多爾袞獲知后方的消息,黃花菜都涼了!” 眾人聽完鄭芝龍的方略,紛紛領命,當即辭別鄭芝龍各自返回軍中做著準備。 而施大瑄路途最遠,當即帶著護衛離開了蓋州衛城,策馬向西面的海邊趕去。 當天晚上,施大瑄還命人將艦隊搭載的大批錢糧、兵備和各種物資卸下,并且在凌晨時分與前來轉運的國防軍第十軍將士做好了交接,次日一早便率領北洋艦隊揚帆起航,直撲廣寧前屯衛外海。 同時,鄭芝龍帶著鄭成功、鄭義兩部將士分別從東門和西門出城,然后在城北集結待命,幾人與前來相送的陳暉作別。 “下官恭祝督師旗開得勝,一舉拿下海州衛!” 鄭芝龍笑著說道:“如今滿清后方空虛,我軍一路攻城拔寨并不困難,后面切斷滿清主力退路才是關鍵。蓋州衛這邊要盡快完成各處布防才是?!?/br> “屬下遵命!” 就在鄭芝龍這邊已經完成分兵的時候,李定國率領西路軍也進展順利,在拿下哈喇鎮之后,西路軍四支國防軍、將近二十萬將士繼續向東挺進,抵達了大凌河上游一帶。 此時李定國策馬岸邊,看著各部將士正在有序的通過浮橋過河,心中卻涌起了一股滄桑感。 看著大凌河,李定國便想起了在皇明軍事學院學習過的案例:大凌河之戰。 崇禎四年的這場大戰,讓大明在關外的精銳一戰敗亡,據說當年明軍將士在戰敗后,被滿清韃子驅趕著沖進大凌河中,河水為之斷流,下游更是連續十幾天都能見到順流而下的明軍將士尸體! 而如今,大明的將士卻再次兵臨大凌河,只不過這一次不是潰逃,而是途徑大凌河上游直插沈陽城。 “督師,咱們也該過河了?!?/br> 總兵官田鎮北策馬過來,李定國點了點頭,然后指著河水說道:“大凌河中有多少明軍將士的冤魂,今日他們都將與大軍將士一起向東進發,一起直搗黃龍,一雪前恥!” 田鎮北也想到了當年的大凌河之戰,沉聲說道:“這血仇,終將得報!” 當日,西路軍將近二十萬將士花費了兩個多時辰,全部渡過了大凌河,然后便在大凌河東岸扎營。 次日一早,李定國率部繼續向東面進發,此時大軍的周圍已經開始出現清軍的斥候,明軍各部的夜不收紛紛策馬出戰,對清軍的斥候展開圍殺。 李定國不斷收到各部送來的消息,眉頭不禁微微皺起,周圍的清軍斥候有滿州兩黃旗的,也有其余各旗的。 很顯然,不管是多爾袞還是留守沈陽的清軍主將,都防備著草原方向,只不過限于兵力問題,并沒有部署大量兵馬駐防而已。 “命令各部將士加快速度,進攻沈陽城的日期必須要提前了!” 此時李定國不知道多爾袞在沈陽城內留下了多少兵力,如果那些清軍斥候圍殺得不干凈,或者讓沈陽方面的守將推測出什么,加強了沈陽城的防備,那西路軍將士很有可能會被遲滯在沈陽城下。 “如果真是這樣,多爾袞肯定會不惜代價回援沈陽城,雖然在遼河一帶有海路軍阻擊,但是多爾袞萬一翻越山脈,從草原繞路返回沈陽城呢?” 對此,李定國不得不防,要知道當初在龍門關,多爾袞就是率部翻山越嶺逃出了北直隸! 當即,西路軍各部將士加快了推進速度,李定國還派出各部騎兵也加入到圍剿周邊清軍斥候的戰斗中,西面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失利與噩耗 高嶺驛防線外。 經過兩天的進攻,駐守在防線內,以及高嶺驛堡城內的清兵損失慘重。 劉衍率領東路軍主力并沒有急于拿下這里,而是選擇讓各支國防軍輪番進攻,算是以戰練兵,同時充分發揮明軍的火力優勢,最大程度的消耗清軍的兵力,減少各部將士的傷亡。 此時在高嶺驛堡城內禮親王代善非常憔悴的看著遠處,那邊便是明軍各部的營壘,綿延十幾里,密密麻麻的營寨蔚為壯觀,給清軍各部以巨大的壓迫感。 蒙古正紅旗固山額真恩格圖、漢軍正紅旗固山額真巴顏、漢軍正白旗固山額真葉克書、漢軍鑲白旗固山額真祖大樂、朝鮮正紅旗固山額真班布爾善,以及撤回來,暫時統領漢軍兩藍旗的祖大壽,朝鮮正藍旗固山額真馬福塔、朝鮮鑲藍旗固山額真鄂碩都聚集在這里。 幾天的激戰,讓清軍各旗兵馬都損失慘重,特別是已經被代善當成炮灰的朝鮮、漢軍各旗,更是折損嚴重。 眾人看了一會兒,祖大壽便壓住心中的怒火,行禮說道:“禮親王,如今我漢軍各旗的火炮已經損失大半,明軍的炮火實在是太猛烈了,至少有幾千門各式火炮,再這樣打下去,高嶺驛防線是守不住的!” 雖然代善已經命各部準備了大量的沙袋,整條防線上也有沙袋和土墻構筑的防御工事,但是明軍的火炮實在是太多了,這兩日劉衍更是以數百門為一個集群,集中火力逐段轟擊清軍的防線,到現在已經將高嶺驛防線摧毀了至少三分之二! 雖然代善有些惱怒祖大壽的話,可是不得不承認,此戰的確是不能再被動挨打了,于是說道:“本王也想過命滿蒙鐵騎出擊,可是劉衍所部數十萬精銳抱成一團,滿蒙鐵騎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貿然出擊,也是慘敗而歸的下場?!?/br> 其余眾人都是唉聲嘆氣,難道說大清勇士面對如今的明軍,就真的沒有取勝的可能了嗎? 隨后祖大壽試探性的說道:“禮親王,不如向陛下求援吧?” 雖然祖大壽說的是求援,可是眾人都知道,多爾袞的手中現在也是兵力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滿蒙精銳了,輕易絕不會派到前面死拼的。 所以祖大壽的意思,明面上是求援,實際上是想要向多爾袞請示撤軍。 代善微微皺眉,思索了一下,說道:“也好,本王就修書一封,將高嶺驛的危急情況向陛下再稟報一番?!?/br> 眾人聞言紛紛行禮,大聲說道:“禮親王英明!” 話音剛落,遠處便傳來了一陣破空聲,緊接著堡城外的防線各處便升騰起數十處塵土,火炮的巨大轟鳴聲再次響徹整個戰場。 清軍部署在前方的火炮也開始還擊,可是僅剩下的數十門火炮根本不是明軍數千門各式火炮的對手,很快清軍的數十門火炮就相繼啞火,清軍各旗兵馬完全處于明軍火炮的覆蓋之下! “禮親王快下城墻躲避!” 眾人驚恐地大聲呼喊著,此時也不管代善愿不愿意,七手八腳的將代善拉下了城墻,隨后眾人也跟著一同下去,生怕被明軍的炮火擊中。 代善臉色鐵青的回到堡城內的官署內,明白此時大軍已經全無戰意,再勇猛的勇士,面對數千門火炮的不斷轟擊,也會變得像羔羊一般,這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