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342節
十余萬將士此刻大多已經進入了夢鄉,各營的傷員也由各部的醫官和輜重兵妥善救治,陣亡將士全部集中安置在城中的義莊和校場內,等待轉運回山東去。 “督臣,這捷報何時送出去?” 劉衍說道:“明日吧,今晚本督親自寫捷報。不過各營的傷亡如何?斬首如何?” 直到現在,劉衍也沒能拿到各營的斬首數和傷亡數,畢竟大戰剛剛結束,各營將士也才安頓下來,各營參將和都指揮使一直忙碌到剛才,從下午時分一直到晚上,眾人都在統計各種數字,安排醫官救治傷員。 荀景云開口說道:“督臣,屬下已經統計了各營的情況?!?/br> “說吧?!?/br> 荀景云隨即將此戰的戰果稟報了一番。 此戰,劉衍率領新軍、駐防軍十二萬將士出戰,先在平谷一帶與清軍對戰,然后在昌平州與三十余萬清軍展開決戰,期間清軍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以及禮親王代善、蒙古正紅旗固山額真恩格圖、鑲紅旗固山額真布顏代、正白旗固山額真伊拜、鑲白旗固山額真蘇納臨陣撤走,戰斗瞬間急轉直下,清軍大敗虧輸。 隨即劉衍率部展開追擊,先后取得了龍門關之戰的勝利,攻取了延慶州城。 這一系列的勝利之下,劉衍部斬殺滿州正黃旗固山額真阿山、滿州鑲黃旗固山額真拜音圖、武英郡王阿濟格,鑲紅旗旗主、安平貝勒杜度,肅親王豪格、饒余貝勒阿巴泰,滿州鑲藍旗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 另有斬首蒙古正黃旗固山額真阿代、鑲黃旗固山額真達賴、正藍旗固山額真吳賴、鑲藍旗固山額真扈什布;漢軍正黃旗固山額真耿仲明、鑲黃旗固山額真馬光遠、正紅旗固山額真孔有德、鑲藍旗固山額真尚可喜、正白旗固山額真石廷柱、鑲紅旗固山額真劉之源、正藍旗固山額真祖澤潤、鑲白旗固山額真吳守進。 以及土默特右旗固山額真俄木布楚虎爾,土默特左旗的固山額真善巴,內外喀喇沁、察哈爾、科爾沁左右翼中旗、敖漢、阿祿諸旗王爺貝勒 此戰,新軍、駐防軍各營將士斬首十八萬三千余級,俘虜滿州兩黃旗、兩藍旗及鑲白旗一部兩萬三千余人。 經過此役,清軍三十六萬余兵馬折損過半,滿州、蒙古八旗被徹底打殘,漢軍八旗與外藩蒙古各部被徹底殲滅! 另外,各營將士陸續繳獲了漢軍各旗的大量火器,共計火銃一萬三千六百余桿,火炮三百六十八門。 荀景云說完之后,大堂上的眾人頓時歡呼起來,這場勝利是新軍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場勝利,一戰將滿清這個大明外患徹底打殘。 甚至劉衍都笑著說道:“至少三年之內,清軍將再無作為!” 隨后荀景云便開始稟報各營的傷亡情況。 此戰因為多爾袞、多鐸、代善等人出人意料的率部退出,讓兵力達到三十六萬之巨的清軍直接崩盤。雖然劉衍也有信心可以正面擊敗數十萬清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戰的確是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不過即便是這樣,在昌平州的一系列戰斗中,在龍門關的奔襲戰中,在攻打延慶州的戰斗中,新軍與駐防軍各營將士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 “自從我軍出征到現在,新軍前營陣亡四百五十八人,后營陣亡三百九十六人,中營陣亡一千三百五十二人,左營陣亡六百零八人,右營陣亡五百一十七人,親衛營陣亡四百六十六人,騎兵營陣亡二百一十八人,炮營陣亡三百零一人?!?/br> “駐防軍第二營陣亡四百三十三人,第三營陣亡二百二十二人,第五營陣亡四百零三人?!?/br> “全軍共計陣亡五千三百七十四人,傷員共計三千八百九十一人?!?/br> 聽到這里,眾人臉上的喜色也消減了許多。 雖然此戰劉衍部與清軍的陣亡比達到了奇跡一般的三十四比一,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漢軍各旗的斬首,有不少都是清軍在延慶州城自己殺的,還有一些是在昌平州殺的俘虜,另外一些是清軍自己自行分裂后,敗退下被新軍、駐防軍各營追擊造成的傷亡。 各營將士占了如此大的一個便宜,竟然還傷亡上萬將士,這份傷亡也是新軍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了。 劉衍沉聲說道:“各營一定要照顧好傷員,另外將陣亡將士的情況統計好,盡快稟報給兵部,向朝廷討要撫恤?!?/br> “是?!?/br> 隨后劉衍對荀景云說道:“另外,幕府兵部也要發放一份撫恤,這次戰役的意義重大,撫恤也要大大提高:陣亡將士普通士兵發放三十銀幣,軍官每高一級多發五枚銀幣。傷員按照傷情,發放十銀幣到三十銀幣,軍官也參照陣亡將士執行?!?/br> 荀景云抱拳說道:“是,屬下一定妥善辦理?!?/br> 雖然這次光是撫恤金,幕府就要花掉幾十萬銀幣,但是眾人都沒有反對,這些是傷亡英雄們應得的。 “城中百姓情況如何?” 這時吳國金說道:“啟稟督臣,屬下帶人在城中巡視過,城中百姓被清兵禍害的不輕,被殺者、被jianyin者、被搶奪者比比皆是,另外城中的糧草已經基本耗盡了,清兵曾數次搜刮城中百姓的存糧,城中百姓此番算是遭了殃?!?/br> 劉衍嘆息一聲,說道:“先從軍中抽調一部分糧草賑濟百姓,此時荀副部長負責,盡快落實下去?!?/br> 荀景云擔心的說道:“督臣,此戰開打以來,朝廷便沒送過多少錢糧,軍中糧草雖然還有不少,但是十余萬將士的消耗同樣巨大。賑濟城中百姓需要的糧草數量不少,屬下粗略估算了一下,軍中糧草就只能支撐一月左右了?!?/br> “無妨?!?/br> 劉衍說道:“戰事已經結束,短時間內我軍也不會有大規模的戰事了,捷報送出之后,咱們就要南下前往北京駐扎,然后返回山東休整,有一個月的存糧足夠了?!?/br> “是,屬下去辦?!?/br> 劉衍說道:“另外,龍門關那邊也不必再駐守了,明日一早派人通知沈拓,率部返回延慶州與主力匯合?!?/br> “是?!?/br> 這時,一旁的苗紹與陳勛小聲議論了幾句,隨即陳勛便說道:“督臣,此番我軍立下驚天大功,朝廷會怎么做?” 眾人的臉色都變了變。 此前開封大捷的時候,劉衍便因為封無可封,與朝廷鬧過一次不愉快,雙方差點翻臉。 要不是因為機緣巧合之下,劉衍出任山東總督,現在劉衍還跟朝廷僵持著。 可是這一次,劉衍擊敗清軍主力,斬首十八萬多,包括皇太極、豪格、濟爾哈朗等一系列滿清高層都被一鍋端了,要不是多爾袞、多鐸、代善等人率軍跑得快,此戰劉衍就將滿清一戰殲滅了! 如此戰功,朝廷和陛下會怎么封賞,又會怎么想? 劉衍笑著說道:“想這些做什么?” 陳勛擔憂道:“就怕督臣功高震主,就怕朝廷重現風波亭之事??!”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駭然變色。 苗紹直接站了起來,說道:“誰敢動督臣,老子騸了他!” 陳勛嘟囔道:“你是騸人騸上癮了吧?” 劉衍笑著示意眾人稍安勿躁,說道:“放心,本督不是岳武穆,當今圣上也不是宋高宗!” “再者說,本督手中有精兵十余萬,剛剛斬首十八萬多清軍,誰敢動本督?” 荀景云說道:“就怕朝廷暗地里動手腳?!?/br> 劉衍說道:“暗地里?現在朝廷還有什么牌面嗎,九邊精銳跟著洪承疇在忻州被圍困,現在生死不知,長江以北的兵馬基本上所剩無幾了,江南的兵馬又大多不堪用,陛下是個聰明人,不會干傻事的?!?/br> 同時,劉衍心中暗道:“雖然崇禎帝也干了不少傻事,但是我有精兵在手,那些saocao作的旨意,也別想我聽從,一切以華夏的前途為要!” 眾人聽了劉衍的話,心中稍安。 就在這時,在外面值班警戒的親衛營右部游擊將軍白明尋走了進來,抱拳說道:“啟稟督臣,朝廷派使者來了,已經到了城外?!?/br> 苗紹冷笑著說道:“大戰的時候朝廷的人不見蹤影,現在打贏了,朝廷的人卻趕來了,還真是消息靈通啊?!?/br> 陳勛看向劉衍,問道:“督臣,見還是不見?” 劉衍說道:“讓使者進來吧,看看朝廷有什么意思?!?/br> “是?!?/br> 很快,一個身影急匆匆的走進了正堂內,此人正是兵部侍郎馬紹愉。 “哎呀,督臣啊,下官可算見到督臣了!” 劉衍笑著起身迎接,說道:“馬大人一路辛苦,怎么這么晚了趕到延慶州?” 劉衍說著,便拉著馬紹愉坐下,眾人也紛紛頭來目光。 馬紹愉隨即說起了自己的經歷。 此番劉衍率部出戰之后,崇禎帝便對戰局非常擔憂,于是在劉衍抵達平谷縣城的時候,便派了馬紹愉為監軍,跟隨劉衍部作戰。 可是清軍勢大,馬紹愉出城之后,便一路慢行,等到劉衍追著清軍前往昌平州一帶的時候,馬紹愉才得到消息,在數十名錦衣衛的保護下,一路從平谷趕往昌平州。 到了昌平州,劉衍又率部趕往了延慶州作戰,馬紹愉再次撲空。 等到馬紹愉趕到延慶州的時候,便遇到了新軍的夜不收,得知劉衍已經擊敗了三十多萬清軍,斬首甚眾! 馬紹愉聞訊仿佛是在做夢一般,也顧不得夜晚寒風凜冽了,直接率部趕到城中求見。 “哈哈,督臣這次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世之功??!” 劉衍笑著沒有說話,一旁的陳勛說道:“馬大人,不知道朝廷這次會如何封賞督臣???” 馬紹愉微微一愣,然后說道:“呵呵,這些自有陳本兵和陛下做主。只不過,不知道督臣的捷報可曾送出?” 第四百九十章 得勝回朝 劉衍看著馬紹愉的笑臉,心中有些不高興,但是念及馬紹愉曾經與自己在遼東也算是同袍一場,便說道:“正要送出?!?/br> “那個,這個,呵呵……” 馬紹愉此時也不太好說出口,畢竟自己這個監軍根本沒出什么力氣,只是跟在大軍的后面一路追趕罷了。 劉衍說道:“馬大人斬獲五顆漢軍旗首級,也算大功一件,本督會寫在捷報中的?!?/br> 馬紹愉大喜,急忙行禮感謝。 隨后劉衍便讓荀景云在旁邊寫捷報,自己則看向馬紹愉,問道:“馬大人,如今朝中情況如何?” 馬紹愉是大軍的監軍,即便出了京城,兵部與內閣也會與馬紹愉有些聯系。 此時馬紹愉說道:“不瞞督臣,現在朝中的情況很不好,陳本兵的日子更是難過?,F在洪閣老率部被圍困在忻州,幾十萬清軍又殺進了京畿,陛下沒將陳本兵下詔獄就已經是格外開恩了?!?/br> 劉衍點了點頭,說道:“想必朝中的那些東林黨人,這段時間鬧騰的很熱鬧吧?” 馬紹愉尷尬的笑了笑,并沒有說什么。 “哼!” 劉衍說道:“雖然本督對陳本兵也有些看法,但放眼如今的朝廷,陳本兵也算是碩果僅存能干實事的人了,比那些光吃人飯、不干人事的東林黨人,要強出太多了!” 馬紹愉臉色微變,說道:“督臣快人快語,下官欽佩。只是這樣的話,還是少說為妙!東林黨勢力強大,從朝堂到各地府衙,到處都是他們的人,督臣要是得罪了東林黨,怕是會麻煩不斷的?!?/br> 劉衍大笑起來,并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只是問道:“捷報寫好了嗎?” 荀景云點了點頭,筆下生風的又寫了一會兒,便將捷報呈給劉衍。 劉衍看過確認無誤,便大筆一揮簽上名字,又蓋上總督大印,這才交給了馬紹愉。 “馬大人是監軍,這份捷報理應由馬大人送往京師報捷。為了防止路上還有零星的潰兵,本督派人護送馬大人連夜回去?!?/br> 馬紹愉喜上眉梢,這可是個肥差啊,心中對劉衍萬分感謝,當即抱拳說道:“督臣放心,此乃下官本分。此次下官一定向陳本兵進言,多為督臣和大軍將士說話!” “嗯,馬大人動身吧?!?/br> “是?!?/br> 送走了馬紹愉,劉衍便對在座的眾人說道:“現在說一說咱們下一步的計劃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