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330節
多爾袞和多鐸先后派人前來,請求皇太極下令,命令漢軍各旗即刻沖上去擊潰新軍炮營,如此對轟下去,漢軍各旗一定會敗,不如趁著現在還能迎戰,用漢軍各旗幾萬人馬,換調劉衍的炮營! 皇太極臉色鐵青,多爾袞和多鐸的建議看似合理,但卻是一個陷阱。 漢軍各旗是什么貨色,皇太極心中非常清楚,遠距離對射也許還能堅持,要讓那些兵馬頂著炮火沖鋒,直面劉衍部的鳥銃大陣,那數萬兵馬肯定會直接崩潰,到時候數萬潰兵倒卷回來,后面的蒙古各旗會是什么反應? 皇太極心中太清楚了,那些蒙古人絕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死戰,而是會跟著一起后退。 現在在蒙古各旗的心中,皇太極是行將就木的“暴君”,只知道推著所謂的成吉思汗子孫充當炮灰;而豪格則是一個爭強斗狠、有勇無謀的繼任者。 這父子二人對于蒙古人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多爾袞和多鐸才能夠說服蒙古各旗,在大戰之時,趁著皇太極病重的機會站出來唱反調! 于是皇太極冷聲說道:“命睿親王、豫親王原地待命,其他的事情,不要多cao心!” 收到皇太極回信的多爾袞,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此時多鐸竟然脫離了己方軍陣,來到了滿州正白旗的中軍,對多爾袞說道:“陛下還真是沉得住氣啊,難道他真的以為,如今的大清鐵騎,還能擊敗劉衍的十幾萬大軍?” 多爾袞冷聲說道:“當初劉衍率領數萬精銳參加錦州之戰的時候,本王便已經看出,此人已經不可制了?,F在劉衍麾下有精銳十幾萬,手中錢糧無數,根本不用擔心后勤補給,這樣的人怎么打敗他?” “哼!咱們的這位陛下還是魄力不夠,雖然在漢軍各旗都組建了烏鎮超哈營,看似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可是那些漢軍旗兵馬卻都是一些軟腳蝦,上不了臺面的!” 多鐸贊同的說道:“是啊,就應該像睿親王主張的那樣,將漢軍各旗全面火器化,就好像劉衍的新軍那樣,裝備各種強大的火器,然后推著這些火器化的漢軍兵馬與明軍對戰!” 多爾袞鄙夷的說道:“現在說這些沒有的,陛下他看似重用漢人,朝中有不少漢人打學時,可是他心中實際上卻對漢人非常的防備,甚至是畏懼,所以絕不會同意本王建議的?!?/br> 多鐸問道:“那這一戰……” 多爾袞低聲說道:“此戰,你我二人要為大清留下希望!” 前方,錢樰的炮營火力有所減弱,同時漢軍各旗的火力也減弱了一些,雙方都已經進入了巔峰時期,兩邊炮營的炮手出去傷亡的,剩下的炮手都已經精疲力竭,畢竟填裝這個時代的火炮,是一個非常耗費力氣的事情,更何況還是在敵軍火力的打擊下填裝。 此時錢樰的臉上黑一塊、灰一塊,都是被硝煙和煙火熏的,身上的鎧甲和衣服也是臟兮兮的,好像剛從煤堆里爬出來一般。 “立即向督臣稟報,我炮營火箭炮總彈藥告罄,紅衣大炮總火炮過熱,必須立即停止炮擊!” “是?!?/br> 說完,錢樰便看向遠處的漢軍各旗炮隊,那些二韃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在剛才已經看到有兩門火炮接連炸膛了,估計漢軍各旗的火炮再過不久,就會相繼啞火。 “大戰才剛剛開始!” 劉衍這邊接到錢樰的稟報后,當即命令所有紅衣大炮停止射擊,命令錢樰將紅衣大炮和火箭炮車全部后撤,虎尊炮和佛朗機炮視戰機自行決定何時后撤。 “督臣,我軍火炮停止轟擊后,估計漢軍各旗的炮火也堅持不了多久的?!?/br> 劉衍點了點頭,雖然漢軍各旗的火炮都是仿制的佛朗機炮,可是那些佛朗機炮也需要冷卻。錢樰這邊還可以借助火箭炮車和紅衣大炮、佛朗機炮的交替射擊,讓各式火炮有一個間歇冷卻的窗口期,雖然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是也能拖延一些時間。 但是漢軍各旗的炮隊就不行了,那些炮手在新軍炮營的持續打擊下,已經無所謂冷卻與否了,只盼著盡快填裝、盡快射擊,仿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活下去一般。 轟! 前方有是一聲巨響,只見一門漢軍正藍旗的佛朗機炮冒出火焰,炮身頓時被火焰籠罩,炮身被炸成許多鐵片,朝著四周飛射出去,周圍十幾名炮手頓時被全部擊倒。 這又是一門火炮炸了膛! “啟稟陛下,漢軍各旗都派人前來請旨,是否準許各旗炮隊停止炮擊,等待火炮冷卻?” 此時在清軍中軍內,皇太極臉色凝重的看著前方,隨后說道:“命漢軍各旗停止炮擊,漢軍各旗兵馬全部壓上,進攻劉衍部前軍?!?/br> “命令蒙古各旗兵馬隨即跟進,待到漢軍各旗敗退后,各旗逐次沖擊劉衍部,命各旗勇士死戰到底!” 第四百七十四章 捍衛家國(三) “這是要開始總攻了嗎?” 多爾袞臉上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容,旁邊的多鐸說道:“咱們怎么辦,按計劃行事嗎?” 多爾袞思索了一下,說道:“漢軍旗那些奴才支撐不了多久的,那些蒙古人也是一樣,最多就是沖擊劉衍部的正面方陣,給劉衍部造成一些傷亡,結局還是一樣的,必??!” “等到蒙古人也敗退了,就輪到你我率軍進攻了,皇太極這是要用咱們與蒙古各部、漢軍旗奴才的命,來最大程度的消耗劉衍部的兵力!” 多鐸冷哼一聲,說道:“咱們豈能如他所愿!” 多爾袞說道:“開始行動吧,派人立即聯絡蒙古各旗,事已至此,就不能再有任何猶豫了?!?/br> “好!” 多鐸隨即帶著一部巴牙喇營精銳策馬離開,多爾袞則是凝視前方,眼神不斷的閃爍著,不知道在想著什么,仿佛心中在做著激烈的斗爭。 與此同時,漢軍各旗接到了皇太極的命令后,開始向前推進,耿仲明、馬光遠、孔有德、尚可喜、石廷柱、祖澤潤等人各自率部沖向前方的新軍炮營,幾人的心中都是忐忑不已,漢軍各旗的兵丁也是如此,看似洶涌的沖鋒,其實眾人卻是虛張聲勢而已。 錢樰望著前方沖來的漢軍各旗兵馬,當即下令佛郎機炮總撤退,然后命所有虎尊炮齊射。 “放!” 轟! 一百數十門虎尊炮射出了猛烈的散彈,瞬間將陣前的敵軍清空了一批,此時漢軍各旗兵馬距離新軍炮營只有三百多步,如此近的距離內,虎尊炮造成的殺傷堪稱恐怖,至少兩千多人被掃倒,新軍炮營陣前頓時空出了一大片。 孔有德面色猙獰的大聲吼道:“沖上去!陛下主子就在后面,我們已經無路可退,全軍隨我死國!” 這一嗓子吼出去,漢軍正紅旗的兵丁全都腳下打軟,軍心瞬間動搖了起來。 死國?死誰的國!誰去死國! 這大清是滿人的國,是蒙古旗人的國,可不是漢人的國! 很快這股情緒便蔓延開來,漢軍各旗兵馬都動搖了起來,除了那些錢糧供應充足的火銃手依然堅定的結陣向前,后面的rou搏兵的腳步都慢了下來。 “混賬!快沖上去!” 孔有德這邊怒聲吼叫著,身邊的親衛都驅趕著左右兵丁沖上去,卻效果甚微。 突然,前方傳來陣陣巨大的轟鳴聲,孔有德驚詫的望去,只見新軍炮營已經快速后撤到了中軍一帶,而新軍中營和前營已經上前,兩萬多名新軍鳥銃手開始了齊射。 兩營兩萬多鳥銃手依然分為三排,每排七、八千人,齊射的威力讓漢軍各旗兵丁終身難忘。 在孔有德驚恐的眼神中,漢軍各旗的兵馬幾乎是一片一片的倒下,各旗烏真超哈營的火銃手雖然也怒吼著開火還擊,漢軍六個旗共計三萬火銃手,在兵力上是占據優勢的,可是漢軍各旗卻是各自為戰,與新軍中營、前營那種整齊劃一的火力,是無法比擬的。 而且,漢軍各旗的火銃手射出的火力,也沒有什么節奏,除了前兩輪稍稍整齊之外,后面的射擊便瞬間凌亂了起來,那些漢軍旗火銃手幾乎是各打各的,各部上官的命令已經成了擺設,所有人都在拼命填裝著,然后自顧自的射擊出去,根本不在乎什么節奏、齊射之類的事情了。 如此,漢軍各旗的火銃手雖然比新軍中營、前營多出差不多一萬人,可是雙方的火力卻是天差地別的。新軍鳥銃手的火力如同是后世的八一杠掃射,而漢軍各旗火銃手的火力就如同十幾個手持三八大蓋的東洋奴,雖然人多,卻被狠狠的壓制住。 “放!” “中排后撤、填裝,后排上前舉銃,放!” “后排后撤、填裝,前排上前舉銃,放!” 此時前營參將陳勛與中營參將沈拓都在各自陣中督戰,但是兩人都沒有什么急躁的情緒,只是淡定的看著自己麾下的將士。 現在新軍各營經歷了多少場大戰,已經徹底錘煉成一支完美的“殺戮機器”,各營、各部、各總,都可以按照軍中的cao典和軍規,在各級將領的指揮下,自行將火力和戰力發揮到最大,如此高效的戰力機制,是清軍那些只憑悍勇和殘暴支撐的軍隊,所無法比擬的! 在漢軍正紅旗軍中,孔有德驚恐的看到正藍旗固山額真祖澤潤的戰旗倒下了,在正藍旗那邊,大批的兵馬已經開始潰敗,祖澤潤帶著數百甲兵沖上去,企圖挽回敗局,卻被新軍猛烈的火力當場擊殺,數百甲兵的沖鋒只堅持到了新軍陣前三十多步的距離,便全部倒在血泊之中。 緊接著,漢軍正白旗的戰旗也倒下了,漢軍正白旗的兵馬是最先潰敗的,在石廷柱被炮彈擊殺之后,他手下的幾個部將被裹挾在潰兵之中,向后方狼狽逃跑,隨即先后被眾多的潰兵拉下戰馬,周圍的親衛與潰兵內訌了起來,這幾個石廷柱的部將全部死在了亂兵之中。 緊接著,孔有德發現漢軍兩黃旗的戰旗開始向后撤退,戰場上只剩下自己的正紅旗與尚可喜的鑲藍旗還在進攻。 “這兩個混蛋!” 孔有德看著后方正在撤退的漢軍兩黃旗大軍,怒聲說道:“沒有陛下的旨意就敢撤退,我倒要看看,后面的蒙古鐵騎如何收拾你們!那些……” 緊接著孔有德騎戰戰馬上,高出一大截望向南面,卻看不到蒙古各旗的大纛,漢軍各旗的后面,已經與清軍主力脫節了! 此時孔有德只覺得自己的三魂六魄已經飛走了一半,腦袋后面的豬尾巴辮子都自己翹了起來。 “撤軍!” 孔有德此時咬著牙,大聲吼叫著,漢軍正紅旗兵馬仿佛聽到了天籟之音,轉眼之間便撤了下去。 尚可喜幾乎隨后也下令后撤,漢軍鑲藍旗也紛紛轉身逃跑。 此時劉衍與皇太極都舉著千里鏡看到了這一幕,二人都是目瞪口呆。 劉衍沒想到這場關乎到明清兩國國運的大戰,剛剛開打竟然就呈現一邊倒的局面,滿清好像還沒到晚清時期那樣無能的地步吧? 而皇太極則是憤怒不已,自己精心安排的大戰,竟然變成這樣的局面,漢軍各旗十萬大軍,就算是十萬頭豬,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敗下來! “傳朕旨意:將漢軍各旗的固山額真全部抓捕回來,在大軍陣前斬首示眾!” 皇太極明白此戰敗局已定了,現在自己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殺傷劉衍部兵力,然后在合適的時機,保存實力盡快后撤。 “報!” 派出去的巴牙喇兵剛剛策馬沖出去,一隊斥候便面帶驚恐的表情策馬沖到了中軍。 “說!” 皇太極此時劇烈的喘息著,臉色出現不自然的潮紅色,雙手也緊緊地抓住了韁繩,生怕自己堅持不住墜落馬下。 “啟稟陛下,睿親王、豫親王率領兩白旗脫離戰場,向西北方向快速撤走,蒙古各旗、外藩蒙古各部也紛紛向西北方向撤退!” “此外,禮親王與安平貝勒也率領兩紅旗脫離戰場,在戰場西北方向遲疑不決!” “混賬!叛逆!” 皇太極聽完當即怒吼了起來,隨即鼻子開始止不住的流血,嗓子一甜,又劇烈的咳嗽起來,整個人都趴在馬背上痛苦不已。 “陛下!” 周圍的兩黃旗將兵紛紛撲了過來,清軍中軍頓時亂成一團。 皇太極被眾人攙扶著下了戰馬,然后喘著氣,提著一口氣支撐自己的身體坐了起來,說道:“立即派人去,命肅親王、饒余貝勒、鄭親王撤軍,率領滿州兩藍旗趕來與朕匯合!” “命滿州兩黃旗兵馬后撤五里,準備撤軍!” “嗻!” 此時清軍兩黃旗中彌漫著一股悲觀的情緒,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一向戰無不勝的大清鐵騎,竟然如此輕而易舉的就輸掉了這場國戰,三十多萬大軍瞬間就分崩離析,一切都仿佛是在做夢一般。 不到半個時辰,皇太極便硬撐著身體坐在一輛馬車上,率領滿州兩黃旗撤了下來。得益于前方漢軍各旗的潰敗,數萬潰兵暫時阻擋了劉衍部各營的進攻,讓皇太極這邊可以順利撤出戰場。 很快,豪格、阿巴泰和濟爾哈朗三人率領滿州兩藍旗前來匯合,當三人在中軍見到病情加重的皇太極,得知多爾袞、多鐸聯合了蒙古各旗、各部突然撤走,就連代善、杜度也率部作壁上觀的消息后,三人心中的震驚已經無以復加。 此時豪格怒不可遏的大吼大叫著,不斷咒罵著多爾袞和多鐸,阿巴泰和濟爾哈朗而是沉默不語,二人臉上陰晴不定,對于眼下的局面,二人也不知道如何決斷才好。 皇太極此時雖然病情加重,但是一雙眼睛卻死死的盯著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右手也不動聲色的微微抬起,仿佛在等待著什么。 片刻之后,阿巴泰說道:“陛下,為今之計,當立即撤出關外,趕在多爾袞、多鐸二賊之前,趕回盛京,否則我大清前景堪憂??!” 濟爾哈朗也說道:“如今大軍四分五裂,始作俑者便是多鐸、多爾袞二賊,陛下應保存兩黃旗、兩藍旗實力,立即撤出關外。漢人有言:攘外必先安內。陛下想要繼續與明國爭鋒,就必須先鏟除多爾袞、多鐸二賊!” 皇太極微微點頭,右手慢慢的放在了自己的鼻子上,擦了擦血跡,然后對憤怒得喘著粗氣的豪格,說道:“鄭親王和饒余貝勒的話,你都聽到了?立即照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