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109節
比這股正白旗軍隊更猖狂的是那些呼嘯而來的哨探,這些韃子兵個個身材粗壯、馬術嫻熟,只見他們狂聲大笑,繞著營地的幾十步外奔馳時不時速朝營內射來箭矢。 這么近的距離,劉衍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驕橫與滿帶戾氣的臉容,他們盔上飄揚的紅纓,棉甲上綴銅鐵泡釘更是看得清清楚楚。大冷的天氣,他們與胯下的馬匹都是不時吐出nongnong的白氣,更是凸顯了這些韃子兵的兇狠。 不過劉衍心中卻絲毫不懼,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自己辛苦打造的新軍將士戰力的極限在哪里?也只有用這些狗韃子來試探了。 此時盧象升朝遠處眺望,那大股的正白旗騎兵己經在營外不到兩里處停了下來,而且還擺出了一個迎戰的陣勢。 盧象升怒目沖那股清軍凝視良久,沉聲對眾人說道:“眾將這就回營挑選敢戰騎兵!” 他猛地戳指營外清軍,厲聲喝道:“盡隨本督出戰,一鼓而滅此這股奴賊!” 隨著號鼓聲響起,很快一隊隊宣大騎兵匯集到營外,最后獵獵族旗下,匯集有數千人之多。營外一片鮮紅的明軍盔甲,戰馬按納不住sao動著,一聲聲嘶鳴起來,最后匯成一片金戈鐵馬的氣勢。 這些騎兵以大同鎮總兵官王樸所部的兩千鐵騎為核心,此戰便是要以王樸為主,其余各部騎兵協助來打。 那些在營外洋洋得意的正白旗哨探沒想到明軍竟敢出戰,都是不約而同吃了一驚,個個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他們不敢在營外停留飛奔了回去。 明軍中頓時傳出一片嗤笑,越來越響,最后眾人哈哈大笑起來,數千人的大笑似乎掩蓋過了寒風的呼嘯聲。 劉衍也率部出戰,身旁的許銘親自扛了他的大旗,還有一干旗手親衛們,也是緊緊隨在劉衍身旁左右。在劉衍的身后,則是騎兵總的五百多騎兵將士,此時眾將士都是滿臉的興奮之色,己經迫不及待想沖鋒殺敵了。 此刻在劉衍部的左邊,便是宣府鎮總兵楊國柱,領了自己的一千騎兵。在劉衍部右邊,是宣府參將張巖,領了自己五百騎兵。在盧象升的督標營騎兵右側,便是大同鎮總兵官王樸與山西鎮總兵官虎大威各兩千騎兵。 編制方面,宣大三鎮基本相同,一營一個中軍,兩個千總,麾下各幾個把總,然后管隊,甲長,各有認旗,一目了然。眾人隊下最基本一甲十二人中,甲長都是身插背旗,手持彎刀,身后四人為弓刀手,再四人為鉤槍手,隨后二人為耥耙手,最后隨著一個火兵,手持大棒,用來敲擊敵人的馬頭。 不過此次宣大入援軍隊,各鎮總兵正兵營如果有帶來三千人的,就算全部是騎兵,其中至少有近千人是騎馬的輔兵雜役。 受戚繼光的影響,明軍騎兵火器化比例較高,估計每軍之中都有千人為火器隊的騎兵,最后一千人才是殺手隊的騎兵。這些人大部分中,又為各總兵將官們的家丁親衛。 所以盧象升傳令騎兵出戰后,各鎮的總兵官,便將自己的家丁與殺手隊騎兵拉出來。這些人都是職業軍人,個個久經戰陣,騎兵的待遇又好,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彪悍之色,個個只是握緊手上的兵器。 此時各鎮將士看著對面的清兵,臉上都是殺氣騰騰的,雖說眾人營中馬匹日夜差使較為瘦弱,這些天缺乏糧草也餓得狠了,對面韃子兵很多人一人雙馬,不過對面不過上千韃子兵,能戰的估計只有數百人,己方幾千騎兵,壓也要將他們壓死了。大好的軍功就在眼前,這些明軍騎兵們,個個摩拳擦掌,急不可耐想殺敵了。 四千多騎兵好大的一片盔甲旗海,火紅的漆甲,飛揚的翎羽還有密密旌旗,如林長槍,似乎要刺破云宵,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向外綿延開去。 那邊的清兵顯然也怔了一下,沒想到明軍不但敢出戰,一出來還這么大的陣勢,反倒猶豫著不敢再逼上來。 一眾總兵將官領軍出營后,便眾人帶一些親衛匯集到盧象升的大旗下,盧象升督標營近千人,此次帶了五百騎兵出戰。在他的身后左右,眾將都用不屑的眼神看著對面的清軍騎兵。 經過幾日的休養,大同鎮總兵官王樸又恢復了自己的往日風彩,盔甲又重新恢復了華麗,他策騎馬上,輕蔑無比地瞟了一眼對面的清兵。 只見他右手大力一抖自己鮮紅的披風大氅,讓它隨風飄舞,又瀟灑地甩了甩自己盔上紅縷,對盧象升抱拳施禮,高聲叫道:“督臣,末將先率大同的兒郎們出戰,斬將奪旗,帶敵酋首級回來稟報佳音!” “好!” 盧象升大聲叫好,身旁眾將也是同聲喝彩。 劉衍見狀也是頷首點頭,這個王樸雖然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好,但也不是酒囊飯袋,還是有些真本事的。當然了,王樸此人的品性自然是極為不堪的,劉衍心中暗道:“此人只可以利益脅迫、利誘之,不可與之深交!” 此時有王樸請戰在前,盧象升自然不會打擊士氣,他高聲說道:“王將軍,本督便在此為你掠陣,靜候佳音!” 緊接著,盧象升大喝一聲:“來人,為王將軍斟上一杯壯行酒!” 馬上身旁一個親衛上來,倒上滿滿一碗酒,盧象升雙手接到,親自遞到王樸的手上。 王樸接過酒碗,一仰頭,一大碗烈酒全部灌入口中,倒有一大半灑落在衣服上。 王樸高聲叫道:“痛快!” 隨后王樸猛地將酒碗掉落地上,又重重一甩盔上紅縷,讓劉衍擔心他的頭盔會不會甩飛出去,幸好沒有。 王樸滿臉豪情,對盧象升抱了抱拳,一言不發,拔馬就是。他一手控撂,一手提著一根馬槊,領著幾個親衛,一路放馬狂奔,滾滾跑回自己的軍陣內,寒風中,就見幾人隨風飄到極點的鮮紅披風。 堪堪離自己陣前幾步,王樸猛地提韁,戰馬嘶鳴中,他的坐騎幾乎四蹄后傾騰空。不過王樸仍是單手抓著韁繩,另一只手抓著馬槊,加上舞動的披風大氅,好一個躍馬橫槍的雄姿。 劉衍嘆為觀止,這種嫻熟的馬術,他自認便辦不到的。 王樸在自己陣前策馬奔跑,提槍大呼:“我大同軍!威武!” “我大同軍!” “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密密探出的都是槍林,大同鎮的將士們,士氣被王樸鼓動到極點。 “兒郎們,殺奴??!” 王樸雙目圓睜,手上馬槊指著對面的清兵方向,聲嘶力竭地叫道。 “萬勝!” 王樸一馬當先,提著馬槊沖在前面,上千大同鎮騎兵隨著王樸沖出軍陣,蹄聲滾滾轟響如雷,以浩蕩的氣勢沖向對面的清軍。 “殺奴!” 大地似乎在抖動,大同鎮的騎兵一泄千里,以王樸為首,排成緊密的陣勢,往清兵陣中直沖而去。那邊的清兵似乎有些sao動,沒料到這部明軍如此彪悍,忙派出數百人迎戰。 很快的,兩股騎兵便沖撞在一起,便是遠遠的,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慘烈的戰景。 劉衍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騎兵對沖的場景,此時心中熱血沸騰,這種騎兵的作戰,一騎飛奔,身后萬騎跟隨的情景,太容易讓人氣血上涌了。他們的作戰,與步兵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形。 便是遠遠的,劉衍也可以看到王樸舍死忘生的戰斗場面,雖說這家伙歷史上有惡跡,可以說是一個名聲很臭的人物,不過能做到一鎮的總兵,都不是簡單的人物啊。自己萬不可小瞧天下的英雄,劉衍暗暗告誡自己。 盧象升也是看著那邊激烈的苦斗,他看王樸始終奮戰在前,在他的鼓舞下,大同鎮的明軍們也是奮勇作戰,沒有一個人膽怯后退。盧象升極為欣慰,不住點頭。 看王樸所部陷入了苦戰,那邊的清兵們,隱隱有后退的跡象,在明軍軍陣這邊,則是傳來陣陣的歡呼聲,最后匯成一片雄壯的“萬勝!”聲。王樸所部的奮勇作戰,便是對宣大三鎮的將士,也是鼓舞極大。 盧象升見清兵便要敗退,大喝道:“今日便盡數消滅這股奴賊,將士們,殺賊報國的時候了,隨本督殺??!” 他巨大的呼嘯聲,似乎壓過了呼嘯的寒風,又是一片萬勝聲響起,余下的幾千宣大騎兵,都隨在盧象升的身后,滾滾往前沖去。 盧象升一馬當先,他仍是麻衣孝服,騎在那匹神駿非常的白色戰馬五明驥上,手中幾十斤重的精鐵大刀只是指向前方。在他身后,數千匹戰馬匯集成奔騰的鋼鐵洪流,只是滾滾向前。 戰馬奔馳,鐵蹄聲似乎撼得地面前在劇烈抖動。飛馳的戰馬上,劉衍同樣飛舞著一根鐵精長槍,吶喊奔馳。第一次這樣萬馬奔跑的沖在自己騎兵最前面,緊隨盧象升的身后,劉衍感覺很刺激。 這種主將沖鋒在前的打法雖然夏河寨新軍不提倡,不過不可備認這種打法很陽剛,很男人,冷兵器時代,這種行為對軍心士氣的鼓舞也是無可替代的。 只不過此時護衛在劉衍身旁的許銘有苦自知,率領數十名親衛和夜不收緊緊跟在劉衍的周圍,生怕劉衍有個閃失。 “大人,謹慎些??!” 劉衍卻置若罔聞,猛地怒吼道:“隨我,殺奴!” 第一百六十二章 奴酋的重視 劉衍挺著自己手中的長槍,吶喊著沖在夏河寨新軍騎兵總最前面,他一身御賜的盔甲,閃閃發亮,加上飛揚的披風大氅,威風不可一世。 在劉衍的身后,百總許銘帶人扛著一面劉字大旗,同樣興奮地大吼大叫,不過他還是不時看看前面的劉衍,擔心劉衍會有什么閃失。 劉衍身后的各個親衛,更是小心翼翼,日光投在劉衍身上,比投在別的地方多得多。 此時數千宣大鐵騎,以盧象升為首,滾滾前沖。前方的清兵早就逃跑了,他們此次只是來試探,并不是真的想戰。很顯然,他們這次的試探捅出了大簍子。 這股清兵當然不會跟明軍死磕,見明軍大部沖來,馬上就鳴金收兵。 而跟王樸所部纏斗的那股清兵,接到號令后,也是拔馬就跑。王樸等大同鎮騎兵雖然疲累,不過眼前這個追擊的良機,哪肯放過? 見身后大股援軍沖來,眾人更是膽壯心齊,王樸身上臉上滿是鮮血,看上去有些猙獰,他看出一個大捷就要到手了,于是激動的大聲吼道:“兒郎們,追擊,殺奴!” 王樸用力一揮馬槊,催動戰馬,又是率軍直追上去。 戰場上蹄聲如雷,如果此時能夠從空中望下去,地面追擊奔馳著數千匹戰馬,形成好大一股煙塵。跑在最前面的,便是未戰的那個正白旗甲喇章京,他們數百匹馬跑得飛快,馬上的騎兵們,還不時跳躍換著馬匹。 隨在他們身后的,是稀稀拉拉,不成陣形的數百匹馬,不時有人掉隊摔落,正是參戰逃跑的那數百清軍騎兵。 緊追他們身后的,是一大股旗色盔甲通紅的明軍騎兵,正是王樸率領的大同鎮騎兵們。最后便是數千匹戰馬轟隆隆追來,密集的馬蹄敲擊聲,似乎震得大地都在抖動。數千匹馬最前面,盧象升揮舞精鐵長刀的身影分外醒目。 很快的,前面便是慶都縣城,城上守軍們原本還在清軍的圍困下戰戰兢兢的,可是此時卻見到兩大股韃子兵敗退逃來,看也不看城上眾人一眼,馬不停蹄的就往城南方向逃去,城頭上的守軍見了無不是目瞪口呆。 那些守軍還沒回醒過來,就聽蹄聲震耳欲聾,一大股明軍狂追而來,為首一個將軍,高大俊朗,一身華麗的盔甲,鮮紅的披風大氅隨風飄舞。他整個身子幾乎在馬上站起來控撩,另一只手的馬槊似乎要刺破云宵,他雙目深沉,只是一聲不吭的領軍追擊。 他身后一大片旗幟,還有同樣個個面沉似水的明軍騎兵們??翱稗D過城墻,那將軍猛地一喝:“將士們,殺奴??!”一揮手中的馬槊,身后一片暴喝聲同時響起:“殺奴,殺奴!” 雖然很多將士的馬匹己經累得口吐白沫、氣喘如牛,不過無數的大同鎮將士,還在隨在那將軍的身后滾滾追去。 城墻上爆出一片歡呼,看著那明將遠去的英姿,守城的知縣與當地官兵不禁感慨起來:“好一個常山趙子龍?!?/br> 他們的感慨聲還沒落,又是一大股明軍騎兵狂追而來。一場追擊戰就此拉下帷幕,明軍大獲全勝! 待到各部將士陸續回營后,明軍營內自然是一片的歡天喜地,此戰共斬首清兵三百五十余級,繳獲清軍戰馬三百八十多匹,還有盔甲刀槍輜重無算。 回到營地后,盧象升立時為出戰的大同鎮將士慶功,不說大同鎮將士人人歡喜,大同鎮總兵官王樸也是洋洋得意。 這些軍功首級,大部分是算在他的頭上,而且是硬打硬的韃子首級,不再是以前的殺良冒功。 說起來,王樸領軍出戰時,只斬首清軍一百余級,余者的大部分首級,都是追擊所得。盧象升與王樸等人追過慶都縣城不遠后,就不再追擊敵人,畢竟清軍的馬匹更為優良,眾人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此戰王樸麾下傷亡二百余人,幾乎高達二成,還大部分是他的家丁們,這么大的傷亡讓王樸心痛不己,好在有這些軍功在,相比之下王樸認為還是值得的。 同時王樸麾下還累死了兩百多匹戰馬,正好繳獲的清軍戰馬,盧象升大部分補充給了他。 “今日大捷,我宣大將士,又斬首三百佘級,本督己捷文飛報圣上,料想圣上聞報,定會歡喜無比。今日之戰,卻是王總兵率大同將士舍生忘死,奪得首功,余者各將一樣奮勇作戰,故有此獲。來,眾將,為今日之捷干一杯!” 帳內眾人一起舉杯,人人歡喜,雖說軍功大頭被王樸分去,不過眾人頭上也分到幾十顆腦袋,每人都有收獲。更重要的是,今日大勝后,宣大將士中存在的畏敵怯戰情緒扭轉不少。 王樸興奮得滿臉潮紅,他洋洋得意,高聲叫道:“這都是督臣教誨有方,末將等才記得盡忠報國的道理!” 盧象升滿意地大笑,他說道:“從王將軍始,又到今日大捷,說明我大明將士只需舍舍身報國之心,那些虜騎,也沒什么可怕的!” 眾人高聲道:“忠勇無畏,殺敵報國?!?/br> 隨后悵內一片歡騰,大捷過后,眾人都是放浪形骸起來,大口喝茶,大口吃rou。 劉衍看著與眾人杯來迎往,叫鬧不休的王樸也是微笑,一頭雄獅帶領一群綿羊,可以勝過一只綿羊帶領一群雄獅,有盧象升身先士卒的激勵,加上自己榜樣的鼓舞,糧草的充足,歷史上的慶都之捷盧象升只斬首一百余級,今日更是上升到了三百余級。連王樸這樣的逃跑將軍,都敢奮勇作戰了。劉衍感慨,大明的官軍,也非不能戰,只可嘆…… 劉衍這邊正沉吟著,盧象升又高聲說道:“今日大捷,解除慶都之圍,趁此銳氣,我宣大官軍在慶都休整一日,明天便拔營前往定州,解除定州圍困,諸位還需奮起余勇,繼續前往高陽,以解孫閣老之圍!” 鐵甲一片鏘鏘作響,眾將都是站起身來,高叫道:“愿隨督臣麾下,殺賊報國,不惜此身!” 盧象升高聲叫好,正要說什么,忽聽外面吹吹打打一片聲音,正往營寨這邊而來。隨后一個親衛沖進帳來,高聲叫道:“稟報督臣,慶都知縣,率領城內一干鄉紳百姓,挑著豬羊酒米,說是前來犒軍?!?/br> 盧象升面露微笑,今日自己率軍解除慶都圍困后,慶都知縣曾有親自出城相謝,沒想到現在更是勞軍來了。 聽外面鞭炮鑼鼓聲不斷,吹打的聲音越來越近,環顧帳內各將,都是喜形于色,歷來百姓見兵就逃,這種自發前來犒賞太少見了,眾人心理都是暖暖的,盧象升笑道:“慶都百姓犒軍,眾將,這就隨本督出營相候,軍民同歡?!?/br> 當日營地中一片歡騰,慶都是一個小縣,送來的糧草不可能很多,只有幾百石,還有數十頭的豬羊。不過慶都百姓發自內心的感激,他們真誠的感謝聲,還是讓宣大將士們心里暖洋洋的。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身為官軍,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慶都知縣,還熱情邀請盧象升入城駐扎,被盧象升婉言拒絕了。當晚盧象升在營帳中設宴款待慶都知縣一行人,還破例許可眾將喝點酒。宴上,慶都眾鄉紳對大同鎮總兵官王樸贊不絕口,連夸他有常山趙子龍的風彩,聽得王樸笑得合不攏嘴。 宴后,劉衍滿面笑容地回到自己的營地中,又招集許銘、陳勛、汪博、王越、苗紹、張義、沈拓七個百總,還有一干把總、糾察官慶賀。宴席上,眾人卻都是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看得劉衍滿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