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軍閥 第95節
兵部尚書楊嗣昌哪里有餉?他只要求山東巡撫顏繼祖約束好將士,都司之內不要再生事非,相關的處理事宜,讓顏繼祖自己看著辦,最后將事情的經過發個報告上來。至于錢糧,他則要好好考慮一下。 提起錢,各方便是推卸,此事更沒人愿意提起。公文下放到山東都司,正合顏繼祖大人的心意,他又發了個公文到靈山衛城,要求衛所將官約束好將士,不要再生事端,最后他夸了一下劉衍治軍嚴謹、處事果斷,他老人家很滿意。最后他要求劉衍將夏河寨前千戶所城的兵額補足,不可缺了守戍的將士,然后報個兵冊上來。至于守戍將士的糧餉,他正在竭盡全力想辦法解決。 此時,靈山衛的一眾上官到夏河寨前千戶所城走了一趟,作亂官軍死了就死了,只要后續沒人鬧事。就沒人有過問的興趣,不過作亂官將的田產抄沒清單倒是好好抄了一份。 這些田產估計有數千畝田地,將全部充入公田,這些田地,以后都要繳納稅糧。 夏河寨前千戶所城沒了兩總的兵力,自然需要重建,兵丁的名額沒人關注,不過州城死了兩個百戶,一個鎮撫官??粘隽藥讉€名額,這倒是有許多人感興趣。大明衛所一向世職官員多,差遣實缺少,為了爭搶這幾個名額。這中間少不了一番的明爭暗斗。 最后,依夏河寨前千戶所城防守官劉衍的意見,夏河寨前千戶所苗紹、許銘忠義誠信。勇于任事,可代替許銘、黃文賢之位。古鎮巡檢司百戶荀景云為人公正嚴明,可為千戶所城鎮撫官。 名單確定后,報知衛城cao守官胡宗明同意,最后報到山東巡撫顏繼祖批準,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十一月初九日,王家莊管隊官張義來到夏河寨前千戶所城,主政一方后,他精神煥發,全身上下精力無窮。在千戶官廳內,劉衍接見了張義,寬闊豪華的千戶官廳讓張義略有些不安,他的神態,便如劉衍初見防守官章海林的樣子。 劉衍與他親切寒暄,憶起在王家莊的歲月,見防守大人神態如昔,張義才放松下來,與劉衍談笑風生起來。 此次張義前來,是向劉衍稟報劉衍離去后王家莊的一干事物。 張義先是說了一些雜事,然后又向劉衍匯報王家莊近期的屯墾成果,他說道:“大人,奴賊退后,從八月至十一月止,堡內己是開墾荒地六萬四千三百五十五畝,帶今年初開墾的新田三千畝,大盤堡的新田五千畝。王家莊計有新田七萬兩千三百五十五畝,每戶可分地三十畝。不過王家莊境內,己是無地可墾。此外,還有諸多的灌井水車沒有打制,耕牛農具也是缺少?!?/br> 王家莊有人口一萬兩千多口,經過堡內的大力撮合,除了成戶,那些零散的丁口,也基本上結成新的家庭。堡內新統計后,共有人口兩千四千五十七戶。按劉衍普通軍戶每戶分田五十畝,百戶及以下的軍官每戶分田一百畝,百戶以上的軍官分田一百五十畝的標準,共需開墾新田十萬多畝。 其實開墾荒地容易,一個青壯勞力。人均一天可以開墾荒地一畝以上。難的是隨后而來的灌井挖建。還有耕牛、農具、種子的提供。王家莊只有耕牛五百多頭,每戶提供耕牛一頭,兩千多戶人家,還有不少的缺口。 挖掘灌井,打制水車,需要的錢糧也是不少,按市價,打一口含水車的深水灌井,需要銀子二十兩,還需要畜力挽水。當然對劉衍來說這個價格可以大大減低,然而需要的錢糧總量很大。而且挖掘灌井非常重要,沒有灌井提供水源澆灌,開墾的荒地等于無用。王家莊荒地開墾不少,不過限于錢糧,灌井的打制很難跟上。 劉衍沉默良久,最后他說道:“耕牛等物我會想辦法,你組織軍民,將荒地開墾起來再說。王家莊沒有荒地,便到周圍地帶去開墾,達到每戶分田五十畝的標準?!?/br> 張義答應了,有劉衍在后支持,他就放心了。 劉衍笑著對他說道:“老張啊,到了千戶所城,便好好住上幾日,我正要招各堡軍官議事,等議了事你再走不遲?!?/br> 張義當然想與劉衍多多親近。聞言趕忙答應下來。 十一月十三日,劉衍招千戶所城各軍官,還有王家莊防守官張義,古鎮巡檢司巡檢汪博議事,商議以后夏河寨前千戶所城的發展事務。 千戶官廳的議事大堂內,各軍官濟濟一堂。 除了汪博、張義這兩個管隊官外,苗紹、許銘、王越、陳勛、沈拓五人,以及副千戶戴璟彬、鎮撫官荀景云,還有剛剛趕到千戶所城上任的宋功明也在列。 劉衍看著眾人,笑著說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我也就不繞彎子,咱們先說正事,說完之后,我備下酒宴,咱們再一醉方休?!?/br> 眾人歡呼叫好,只有荀景云微微一笑,沒有太大的反應。 隨后劉衍便宣布開始整頓整個千戶所的兵力,仿效王家莊模式:淘汰老弱兵卒,重新丈量各處軍戶耕地,強令各級官吏退還侵占的耕地,招募各地軍戶青壯為兵,然后開始擴兵。 “此番擴軍,我夏河寨的兵馬不但要更加精銳,而且兵力也要增兵一倍!” 眾人聞言無不吃驚。 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造基地(一) 劉衍端坐椅子上,看著在座諸人,他心中滿在他下首左右兩旁,是千戶所城管屯官戴璟彬與營cao官田輝敘,接下去,便是陳勛、王越、張義、汪博、苗紹、許銘、沈拓幾人,以及鎮撫官荀景云、百戶宋功明。 劉衍在宣布擴軍的議題后,便派人將田輝敘也叫來一同議事。 在場的一大半人,都是劉衍的心腹手下,千戶所城事務,可以說盡在掌握中,這種感覺很好。 眾人商議一會兒之后,田輝敘不知在想些什么,戴璟彬、陳勛、王越、張義、汪博、苗紹、許銘、沈拓幾人則是神采飛揚,他們現在都是劉衍的心腹部下,千戶所城受上官一手掌控,他們自然跟著得利,眼見前途光明,安得不喜? 只有鎮撫官荀景云還是刻板地坐著,他的臉上似乎總是萬年不變的表情,并沒有因為自己升任千戶所城就表現出得意忘形的樣子。 緩緩地掃視了眾人一眼,劉衍說道:“今日招諸位大人來,是商議來年千戶所城的屯田營cao事務,眼見就要過年了。明年千戶所城該如何cao整,大伙需好好商議一番?!?/br> “既然已經定下了擴軍之事,那擴編之后的大軍編制,今日就要確定下來?!?/br> 眾人聞言頓時打起精神來。 劉衍隨即將自己擬定的擴軍方案拿了出來: 首先,劉衍在將原本一哨的兵力進行了調整,每哨下轄三旗,改為下轄兩旗,一旗鳥銃手,一旗長槍手,如此便于指揮作戰,每哨的人數也從一百八十七人縮減為一百四十五人。哨的指揮官稱為把總,由總旗官擔任,每旗的指揮官稱為旗長,由小旗官擔任。 每名小旗官增設了四名護衛,每名總旗官則有一隊護衛和一隊夜不收。另外各級軍官都有不同數量的傳令兵和鼓號手。 然后,劉衍在每哨之上增加了總的建制,七哨人馬全部擴編為七總,每總下轄兩哨,每總由一名百戶官統領,稱為百總,并且有一旗護衛和一旗夜不收,以及一定人數的傳令兵和鼓號手,如此一總的兵馬人數就在四百一十六人。 七總將士的總兵力由一千三百多人,直接擴編為兩千九百一十二人,擴編了一倍有余! 同時,劉衍還命鎮撫官荀景云入伍,配屬一旗護衛,隨軍負責軍紀維護。 在每總增設一旗的輜重兵,隨軍的工匠、醫官、獸醫各二十人。 如果算上這些人馬的話,劉衍麾下的兵力更是直接打到三千七百余人,翻了兩番!另外陳勛和王越的署百戶也直接扶正,直接任命為百戶官。 眾人聽完劉衍的講解,并且看過劉衍擬定的這份擴編方案之后,陳勛、王越、汪博、張義、苗紹、許銘、沈拓、荀景云幾人面露喜色,負責營cao的僉書官田輝敘也是笑了笑,夏河寨前千戶所的兵力越多,自己的權柄也就越大,能干的事情就越多。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此時宋功明被劉衍以百戶官的身份調入夏河寨前千戶所,不但負責肥皂工坊、曬鹽場、酒坊的生意,而且還擔任糧草官,負責整個夏河寨前千戶所的錢糧之事。 宋功明聽完劉衍的擴軍計劃之后,便面露難色,仔細算了一下,便抱拳說道:“大人,屬下以為此番擴軍是不是太快了?” 陳勛幾人聞言都是瞪向宋功明,可是宋功明卻依然是一副“我是為了大人好”的態度。 “哦?” 劉衍笑著說道:“宋百戶詳細說來?!?/br> 宋功明說道:“屬下剛才算了一下,如果此番擴軍的話,那每個月的軍餉數額為六千七百四十余兩,需糧草五千六百石左右,如此消耗,會給千戶所帶來巨大的壓力?!?/br> 眾人聽到擴軍之后竟然如此耗費錢糧,也都是愣住了。 “這還不算火器督造處、兵甲督造處提供兵備的花銷,如果都算下來的話,每個月千戶所的軍費開支將在八千兩上下,而且這還只是平時,一旦有戰事,這軍費一項的開支將在萬兩以上!” 劉衍既然打算擴軍,那就自然想到了耗費錢糧,于是說道:“既然如此,那大盤堡那邊的產業每月收入如何?能否支應軍費的開支?” 宋功明微微一愣,然后說道:“現在大盤堡每月收入在一萬七千兩左右,支應軍費開始不在話下?!?/br> “那口糧呢?各處收上來的佃租,加上上官撥下來的軍費錢糧,能否夠用?” 宋功明有些尷尬的說道:“夠用,而且每年下來應該還有一些盈余?!?/br> “那就好?!?/br> 劉衍說道:“宋百戶一心為了千戶所,殫精竭慮的節省錢糧,其心可嘉,本官心中記下了。只不過擴軍之事勢在必行,所以此議不用商量,各哨從明天開始,便在僉書官田百戶的協助下,開始征召軍戶青壯,擴編兵力?!?/br> 陳勛、王越、汪博、張義、苗紹、許銘、沈拓和田輝敘幾人一起抱拳領命。 現在夏河寨前千戶所下轄的百戶所,除了王家莊和古鎮之外,還有趙家營、走馬嶺、封家嶺三個百戶所,這三處的管隊官今日并沒有前來開會,只是在劉衍上任防守官的時候,過來述職而已。 劉衍已經打定主意,將這幾處的管隊官全部裁撤掉,這些人劉衍也都見過了,都是吃空餉、喝兵血的庸才,自己才不會用的。 劉衍隨即宣布各總的部署地點: 張義部換防到走馬嶺百戶所,張義也調任走馬嶺百戶所管隊官; 汪博部依舊駐守古鎮巡檢司; 陳勛率部駐守王家莊,出任王家莊百戶所管隊官; 王越率部駐守趙家營,出任趙家營百戶所管隊官; 沈拓率部駐守封家嶺,出任封家嶺管百戶所隊官。 苗紹和許銘兩總駐守夏河寨前千戶所,作為劉衍的直屬兵力,鎮守千戶所城。 “諸位三天后率部出發,到了新任上,便出示千戶所發下的公文,將各處管隊官裁撤,并且開始裁撤老弱兵卒,盡快整頓各處政務、擴充兵力?!?/br> “得令!” 隨后劉衍對陳勛說道:“陳百戶明日回去王家莊,通告火器督造處和兵甲督造處,開始向夏河寨前千戶所、古鎮巡檢司運送各總所需兵備,不得怠慢?!?/br> 陳勛聽到自己可以回到王家莊,與妻子陳江氏團聚了,當即笑著抱拳領命。 “另外各部所需的戰馬也要大力采購,要不惜成本!” 至于各總的番號,劉衍依舊保留原來的前后左右中,以及親衛總、騎兵總的番號。 商議完擴軍的事情,劉衍便招呼起百戶戴璟彬來,說道:“軍隊的事情說完了,現在來說說屯田的事情吧?!?/br> 戴璟彬以百戶官出任管屯官,負責整個夏河寨前千戶所的屯田之事,只見他的臉上滿是忠肝義膽,大聲說道:“大人放心,下官就是豁出自己的性命,也要將千戶所城的屯田事務cao整好,下官可以保證,來年屯糧征收的數額,肯定要比今年來得多?!?/br> 見戴璟彬這樣說,張義和汪博這兩個防守官、巡檢也趕忙起來表態。 劉衍微笑道:“好好,諸位大人勤于國事,本官甚是欣慰?!?/br> 隨后劉衍示意眾人坐下,沉吟道:“千戶所城軍民甚苦,本官尋思為屯田不濟之因,本官決定仿效王家莊,也在各處實行屯田新政?!?/br> 劉衍目光炯炯,看著眾人說道:“本官決意清查各堡荒地,統計清查后,招募軍民一體開墾,凡是千戶所城的軍民,都可以分取五十畝的土地,官府會幫他們打制灌井水車,租給耕牛農具,如王家莊一樣,免糧一年?!?/br> 除了原來王家莊眾人之外,余者幾人都是吃了一驚,劉衍好大的手筆。開墾荒地不說,還有幫他們打制灌井水車,租給耕牛農具,這需要多少的錢糧??? 戴璟彬顫聲道:“大人,您是說,每戶給地五十畝,然后還要給耕牛一頭,還要幫他們打制灌井水車?” 劉衍道:“正是,每戶灌井水車一口,耕牛一頭,這是最理想的,最不濟,也需三戶分給耕牛一頭?!?/br> 以中國古代的北方情形,一頭耕牛、五六口人和五十畝地,是小農經濟最普遍的配置規模,唯有這樣的規模。才能維持一個五、六之家的生計。超過這個人口,便要分家另謀生計,如果低于這個田數,便要佃田以謀生,所以這是最基本的生存底線。 戴璟彬聽得呆了,不算王家莊,如今夏河寨前千戶所城連上下轄百戶所幾地的戶口超過三千戶,如果每戶租給耕牛一頭,便需要耕牛三千頭。就算每三戶給耕牛一頭,也需要上千頭耕牛,這其中的花費太大了。 明初到明中期,大明牛價一頭三兩銀子,可是到了此時,牛價已經彪升到大牛一頭銀八兩多,現在雖有回落,不過也要六兩一頭,這幾百上千頭耕牛,還要打制灌井水車,打制各樣的農具等,千戶所城哪來的銀子錢糧? 戴璟彬吃吃道:“大人,這,這數目實在是太大了,下官沒有辦法??!” 劉衍道:“戴大人不必憂心,本官自然會想辦法解決?!?/br> 戴璟彬仍是呆呆的,連在座的田輝敘幾人也是目瞪口呆,不可思議。只有原王家莊諸人神情平靜,他們對劉衍早己充滿信心,劉衍說有辦法辦到,就是有辦法辦到。 不過戴璟彬在吃驚的同時,還想起另一件事,他猶豫的說道:“大人,軍戶有分下新田,那各堡軍官可有田地可分?” 劉衍道:“當然有,普通軍戶都可分下田地五十畝,軍官更有田地可分。本官決定,百戶及以下的軍官每戶可分田一百畝,百戶以上的軍官分戶可分田一百五十畝。當然,不論普通的士兵還是軍官,免糧年限一到,都需按畝征糧,無人可以免除?!?/br> 在劉衍決定中,統計各堡荒地后,由軍戶們自己開墾,每戶開墾五十畝地后,登記入冊,最后按批次給他們打制灌井水車,租給耕牛農具等。而每戶的標準是四到七口人,任你戶內人口再多,也是分取同樣的土地。這樣一來,那些大戶人家想要多分田,只有自己分拆戶數了,劉衍認為這樣有利于抑制宗族勢力。 除了夏河寨前千戶所城、王家莊、古鎮巡檢司一帶,估計各有兩、三千的人口,那些軍戶大部分沒有土地。在夏河寨前千戶所各地,到王家莊一帶,估計有十萬畝可以開墾的荒地,從千戶所城到古鎮巡檢司一帶,估計有十五萬畝可以開墾的荒地。 夏河寨前千戶所城的田地精華,盡數集中在這幾個地帶,余者的耕地,便是分散在后世膠南縣余者一些鄉鎮中。那些地方的土地,等以后再說。只是眼前的土地,己經可以滿足千戶所城所有軍戶的需求了,將來還要招募流民開墾。 除此之外,趙家營還是木材的重要生產之地,往西北過去的走馬嶺還有大批的煤礦,這些都是以后重要資源。 劉衍就是準備將夏河寨前千戶所城打造為屯兵基地,將王家莊打造成兵備生產基地,將大盤堡打造為錢財基地,而古鎮巡檢司則是商貿基地,其余各處為原料供應基地。 如此一來,劉衍便將整個夏河寨前千戶所打造成一個可以內部循環、自給自足的基本盤,完成自己根據地的初步建設!